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形态,具有不同的教育特点、实现条件和功能优势,同时紧密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从学理上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就是要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隐互动、显隐结合、显隐互促。二者之所以能够“相统一”,根本缘由在于二者之间存在着目标同构性、价值共振性和功能互补性等互动机理。同时,二者相统一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包括列宁的灌输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理论、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人的社会化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关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原理等。对这些理论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阐发,有助于明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命题的正当性,也有助于为教育实践创新提供重要的思想启发。
内容:
-
作者简介
-
引言
-
目录
-
导论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学理阐释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实践缘由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基本取向
-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实现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读者人群: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感兴趣的学者,科研工作者,教师,学生以及相关业余爱好者。
商诗娴
女,硕士,2021 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博士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人的精神生活。
闫燕
女,硕士,2021 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博士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