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不仅改变了世界发展进程,也深刻地变革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疫情流行期间,社交平台充斥的伪科学流言常常混淆视听,四处传播蔓延。这些接连出现的伪科学流言也再次呼唤起民众对于科学精神的需要。就伪科学而言,在新冠疫情初期,我国就出现了诸如吸烟预防新冠,吃大蒜、喝白酒防治新冠等伪科学流言。西方也出现了类似5G网络传播新冠,口服消毒液杀毒等啼笑皆非的伪科学流言。这些伪科学流言并非只会出现一次,它们经常会在某个时间再次回归大众视野。纵观伪科学现象身上这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特性,我们深感科学普及依然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我们与反科学的斗争也将会长期存在。这种斗争的长期性一方面是由于反科学流言经常与人民群众生死攸关的大事相关联,另一方面也是任由反科学流言大行其道会为社会徒增不安定的因素。
当今中国更加强调科学技术普及的重要性。中共二十大提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概念,正是基于历史及现实局势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回顾历史,1840年以后,民众匮乏的科学素养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建设进程。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科学技术的落后状况,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被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成为了新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时代,科学技术普及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面对新的形势,科学技术普及更成为国家科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举措是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分析而作出的战略性决策。
内容:
-
引言
-
INTRODUCTION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上篇:1949年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普及
-
第三章 下篇:1949-1956年中国的科学技术普及
-
第四章 结语
-
第五章 案例一:新技术的推广——郝建秀工作法在上海的普及
-
第六章 案例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群众性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
第七章 案例三: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工厂安全卫生知识 宣传工作
-
参考文献
读者人群:
对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感兴趣的学者,科研工作者,教师,学生以及相关业余爱好者。
张汉宸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涵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史、纪律建设史、科技工作史等领域。近年来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并参编、撰写了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