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周济,理学博士,清华大学材料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主要经历

1995年起,在清华大学材料系任副教授、教授,19992000期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光子学研究中心从事合作研究;

1993年至95年,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任副研究员和美国电子材料公司任访问材料科学家;

1991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
1986
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
兼任中国科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第十一、十二届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电介质物理专业委员会、表面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电子元件与材料》编委会主任,Optoelectronics Letter(《光电子快报》)、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Review on Nanoscience & Nanotechnology编委。

研究领域

光电信息功能材料

论文发表

近年来主要致力于超材料与天然材料融合的研究。已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利用高介电常数陶瓷颗粒阵列的Mie谐振首次实现各向同性的负磁导率超材料;(2)利用铁氧体的铁磁共振产生的负磁导率,通过铁氧体柱与金属线复合,在磁场作用下首次观察到了二维各向同性的、磁场可调谐的左手性传输;(3)利用铁电体中畴共振产生的负介电常数,与金属SRR环复合,获得一种新型左手材料;(4)利用铁电体与铁氧体棒的有序复合获得了X波段的全介质左手材料;5)提出了利用极性晶格振动产生的超常介电响应构造超材料的思想并发现了基于各向异性晶格振动产生的天然非正定行为;6)发现了石墨单晶在深紫外频段的非正定及负折射现象。其研究工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20余次,并应邀为Material Today撰写了介质基超材料的综述性文章。

获奖经历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重大、重点项目课题、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项目10余项。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论文被他人引用15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23项。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一获奖人)、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获奖人)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