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方朝晖,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主要经历

2008.9-2009.8 韩国首尔大学中国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2006.4-2006.5 台湾佛光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客座教授

2003.9-2004.6 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史

 

发表论文(部分)

  1. 多元现代性研究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年第5期)
  2. 中国古代有伦理学吗?(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
  3. 文明重建、中西学术与儒学的复兴(哲学动态 2007年第5期)
  4.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与现代中国学术的意义基础(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
  5. 文化习性、社会整合与儒家传统的现代性(天津社会科学 2006年第2期)
  6. 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中国社会科学 2005年第3期)
  7. Metaphysics or Xing(er)shang xue? A Study of"Metaphysics"as a Western Philosophical Term in Modern China, 20.0,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December 2005, Vol.5, No.1, pp. 89-107
  8. 走出学科的樊篱,回归意义的重建(哲学动态 2003年第10期)
  9. 与中国文化中的社会科学(天津社会科学 2003年第6期)
  10. A Study on"Philosophy"as a Western Term in Modern China and the Related Problems, 4.0, The XXI World Congress of Philosophy, August 10-17, 2003, ISTANBUL, TURKEY
  11. 从儒学的宗教性谈中国哲学的特点问题(复旦学报 2002年第3期)
  12. 中学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天津社会科学 2002年第3期)
  13. 西学中学中的命运:形而上学之例(学术季刊 2002年第3期)
  14. 辩证法一词考(哲学研究 2002年第1期)
  15. A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e Systema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earning,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52: 1, pp. 36-49, January, 2002
  16. ontology看中学与西学的不可比性(复旦学报 2001年第2期)
  17. 90年代市民社会研究的一个反思(天津社会科学 1999-5
  18. 从学问与学科之别看中学与西学之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98-2
  19. 中国文化的习性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建构(开放时代 1997年第6期)  
  20. 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及其在两代的汇合(中国社会科学 1994年第5期)
  21. Path dependence还是Lock-in?——道格拉斯·C·诺斯论制度变迁的两条轨迹(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4-2
  22. 市民社会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合法性——论哈贝马斯的合法性学说(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