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林克松,男,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后,重庆市“巴渝学者”。现为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重点人文社科基地西南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西南大学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西南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7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次(一等奖1次)、重庆市教学成果奖8次;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多次荣誉。
研究领域
职业教育理论、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论
学术兼职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职教论坛》等10余家杂志编委及审稿专家;全国职业高等学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重庆市本科院校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重庆市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学术成果
2012年至今,在《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7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观点摘编19次,被评选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专著2本。
1. 林克松,曹渡帆.“十四五”时期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振兴发展的基本思路[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01):82-88.DOI:10.15946/j.cnki.1001-7178.2021.01.011.
2. 林克松,刘璐璐.后扶贫时代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角色困境及行动策略[J].职教论坛,2021,(11):36-42.
3. 林克松,沈家乐.从“悬浮”走向“融合”:县域职校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底层逻辑重塑[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05):134-140+225.DOI:10.13718/j.cnki.xdsk.2021.05.013.
4. 林克松,曾亭.高职专业群柔性治理的意蕴与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05):131-136.
5. 林克松,曹渡帆.“十四五”时期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振兴发展的基本思路[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01):82-88.
6. 林克松,杨欣怡.新职业教育法背景下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15):25-31.DOI:10.13615/j.cnki.1004-3985.2022.15.010.
7. 林克松,席小灵.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的公平之维: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向[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50(01):177-186.DOI:10.13718/j.cnki.xdsk.2024.01.015.
8. 林克松,吴娜梅,席小灵.“变”与“不变”:近十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图景扫描与守正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15):16-20.
9. 林克松,席小灵.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出场语境、价值意蕴及实践维度[J].教育与职业,2023,(22):5-11.
10. 林克松,曾亭.利益相关者视域下乡村工匠培育的现实困局与破解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3,(16):80-87.
11. 林克松.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资本逻辑与行动理路[J].贵州社会科学,2021,(10):120-126.
12. 林克松,曾欢.隐藏的秩序: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悬浮表征与落地路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06):121-126.
13. 林克松,曾亭.农村现代化视角下乡村工匠培育的可为、难为与应为[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06):38-43.
14. 林克松,沈家乐.从“悬浮”走向“融合”:县域职校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底层逻辑重塑[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05):134-140+225.DOI:10.13718/j.cnki.xdsk.2021.05.013.
15. 胡瑶,吴琼,林克松.中考普职分流的实践阻力及推进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05):35-40.
16. 林克松,曹渡帆,吴永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职业教育扶贫的回顾与展望[J].职教论坛,2021,37(03):6-13.
17. 林克松,吴娜梅,席小灵.“变”与“不变”:近十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图景扫描与守正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23,(15):16-20.
18. 林克松,曾亭.高职专业群柔性治理的意蕴与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05):131-136.
19. 马绍文,吴娜梅,林克松.职业院校教师课程思政的角色困境及调适[J].职教论坛,2023,39(06):111-116.
20. 林克松,吴娜梅,陈应纯.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特点表征与优化路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8(26):72-76+83.
21. 林克松,杨欣怡.从无序到有序:中高本一体化课程的秩序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23,(14):6-12.
22. 林克松,吴娜梅,陈应纯.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特点表征与优化路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6):72-76+83.
23. 林克松,杨欣怡.新职业教育法背景下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15):25-31.
24. 胡瑶,吴琼,林克松.中考普职分流的实践阻力及推进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05):35-40.DOI:10.13615/j.cnki.1004-3985.2022.05.010.
25. 林克松,杨欣怡.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4(04):83-90.DOI:10.13763/j.cnki.jhebnu.ese.2022.04.010.
26. 林克松,刘璐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与行动理路[J].民族教育研究,2022,(06):119-125.DOI:10.15946/j.cnki.1001-7178.20230118.002.
27. 林克松,曹渡帆,吴永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职业教育扶贫的回顾与展望[J].职教论坛,2021,37(03):6-13.
28. 林克松.新时代劳动课程实施的底层逻辑重塑[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01):176-183.DOI:10.13718/j.cnki.xdsk.2023.01.016.
29. 马绍文,吴娜梅,林克松.职业院校教师课程思政的角色困境及调适[J].职教论坛,2023,(06):111-116.
30. 林克松,邵红垒.“职业教育的强国”与“职业教育来强国”:耦合逻辑与实现路径[J].职教论坛,2024,40(06):5-12.
31. 林克松,刘璐璐.后扶贫时代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角色困境及行动策略[J].职教论坛,2021,37(11):36-42.
32. 林克松,胡瑶,曾亭.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现状特征、逻辑旨归及策略反思——基于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内容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30):7-12.
33. 林克松,杨欣怡.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课程转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26(02):103-110.DOI:10.13763/j.cnki.jhebnu.ese.2024.02.013.
34. 林克松,薛悦歌.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框架与行动理路[J].教育与职业,2024,(13):5-13.
35. 林克松,曾欢.隐藏的秩序: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悬浮表征与落地路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69(06):121-126.
36. 林克松,杨欣怡.从无序到有序:中高本一体化课程的秩序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1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