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2年高原低涡活动特征统计分析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from 2003 to 2012
DOI: 10.12677/CCRL.2015.43013, PDF, HTML, XML, 下载: 2,776  浏览: 14,1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作者: 张凯荣, 肖天贵: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魏海宁, 黄作顺, 崔曜鹏:辽宁省本溪市气象局,辽宁 本溪
关键词: 高原低涡移出低涡生成源地持续时间移动路径Tibetan Plateau Vortex Plateau Vortex Moving out of the Plateau Source Region Duration Moving Route
摘要: 本文以高原低涡资料为基础,统计分析了2003~2012年高原低涡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高原低涡主要生成于高原东部,生涡高频区主要分布在唐古拉山、杂多、德格、曲麻莱和柴达木五个地区。移出高原的高原低涡主要生成于高原东部,高原移出低涡高频生成源地在曲麻莱最为集中。高原低涡出现次数的年际变化在2003~2009年呈明显增加趋势,2010年出现转折次数减少,2011~2012年继续增加。高原低涡集中出现在每年的4~9月,其中6月份最多。93.0%的高原低涡持续时间在60h以内。随着持续时间的增加,高原低涡的出现次数显著减少。高原移出低涡的路径主要集中在东北、东南、东三个方向,移入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甘肃、四川、陕西和宁夏四个地区。
Abstract: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data, we investigated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from 2003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ibetan Plateau vortex generated in eastern plateau and was concentrated in Tanggula Mountains, Zaduo, Dege, Qumalai and Qaidam.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which was moving out of the plateau mainly generated in eastern plateau and was concentrated in Qumalai.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oc-currences obviously increased from 2000 to 2009 on the whole, reduced in 2010 and continued to increase from 2011 to 2012.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occurrences were concentrated from April to September every year, the most in June. 93.0% of the vortex duration was within 60 h.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uration,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occurrences reduced significantly.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which was moving out of the plateau mainly included three routes: northeast, southeast, and east. The districts into which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moved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Gansu, Sichuan, Shaanxi and Ningxia.
文章引用:张凯荣, 肖天贵, 魏海宁, 黄作顺, 崔曜鹏. 2003~2012年高原低涡活动特征统计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5, 4(3): 106-115. http://dx.doi.org/10.12677/CCRL.2015.43013

参考文献

[1] 朱乾根, 林锦瑞, 寿绍文, 等 (2007)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第4版, 气象出版社, 北京, 562.
[2] 李国平 (2012) 高原涡、西南涡研究的新进展及有关科学问题. 沙漠与绿洲气象, 3, 1-6.
[3] 顾震潮 (1949) 中国西南低气压形成时期之分析举例. 气象学报, 1, 61-63.
[4] 刘晓冉, 李国平 (2006) 青藏高原低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干旱气象, 1, 60-66.
[5] 李江萍, 王式功, 孙国武 (2012) 高原低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 53-60.
[6] 吴永森 (1964) 高原夏季500 hPa低涡的初步研究. 青海省气象论文集(二), 18-19.
[7] 陈乾 (1964) 青藏高原地区500 hPa低涡的天气气候分析. 兰州天动会议技术资料, 兰州, 27-29.
[8] 叶笃正, 高由禧 (1979) 青藏高原气象学. 科学出版社, 北京, 122-126.
[9] 陈功, 李国平, 李跃清 (2012) 近20年来青藏高原低涡的研究进展. 气象科技进展, 2, 6-12.
[10] 青藏高原低值系统协作组 (1978) 盛夏青藏高原低涡发生发展的初步研究. 中国科学, 3, 225-231.
[11] 青藏高原气象科学研究拉萨会战组 (1981) 夏半年青藏高原500 hPa低涡切变线的研究. 科学出版社, 北京, 122.
[12] 李跃清, 郁淑华, 彭骏, 徐会明 (2003-2012) 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 科学出版社, 北京.
[13] 孙国武, 陈葆德, 吴继成, 刘东汉 (1987) 大尺度环境场对青藏高原低涡发展东移的动力作用. 高原气象, 3, 225-233.
[14] 罗四维, 杨洋, 吕世华 (1991) 一次青藏高原夏季低涡的诊断分析研究. 高原气象, 1, 1-12.
[15] 李国平, 徐琪 (2005) 边界层动力“抽吸泵”对青藏高原低涡的作用. 大气科学, 6, 965-972.
[16] 王鑫, 李跃清, 郁淑华, 蒋兴文 (2009) 青藏高原低涡活动的统计研究. 高原气象, 1, 64-71.
[17] 唐信英, 周长艳, 王鸽 (2014) 青藏高原低涡活动特征统计分析.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3, 41-44.
[18] 李国平, 赵福虎, 黄楚惠, 牛金龙 (2014) 基于NCEP资料的近30年夏季青藏高原低涡的气候特征. 大气科学, 4, 756-769.
[19] 郁淑华 (2002) 高原低涡东移过程的水汽图像. 高原气象, 2, 199-204.
[20] 郁淑华, 高文良 (2006) 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观测事实分析. 气象学报, 3, 392-399.
[21] 郁淑华, 高文良, 顾清源 (2007) 近年来影响我国东部洪涝的高原东移涡环流场特征分析. 高原气象, 3, 466- 475.
[22] 郁淑华, 肖玉华, 高文良 (2007) 冷空气对高原低涡移出青藏高原的影响. 应用气象学报, 6, 737-747.
[23] 郁淑华, 高文良, 肖玉华 (2008) 冷空气对两例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影响的分析. 高原气象, 1, 96-103.
[24] 郁淑华, 高文良 (2008) 青藏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大尺度条件. 高原气象, 6, 1276-1287.
[25] 郁淑华, 高文良, 彭骏 (2012) 青藏高原低涡活动对降水影响的统计分析. 高原气象, 3, 592-604.
[26] 柳草, 李跃清, 李德俊 (2009) 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动力结构特征分析.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3, 8-11.
[27] 王伏村, 付双喜, 张德玉, 阙龙凯, 代德彬 (2014) 一次引发河西走廊大暴雨的高原低涡的机制分析. 气象, 4, 412-423.
[28] 魏凤英 (2007)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 第2版, 气象出版社, 北京, 30-32, 37-39.
[29] 孙国武 (1987) 青藏高原气象科学研究成果在天气预报工作中的应用. In: 青藏高原气象科研拉萨会战组, Ed., 夏半年青藏高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科学出版社, 北京,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