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成, 魏朝富, 邵景安, 等. 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8): 1485-1489.
|
|
[2]
|
Song, W., Deng, X., Yuan, Y., et al. (2015) Impacts of Land-Use Change on Va-lued Ecosystem Service in Rapidly Urbanized North China Plain. Ecological Modelling, In Press. http://dx.doi.org/10.1016/j.ecolmodel.2015.01.029
|
|
[3]
|
Song, W. and Pijanowski, B.C. (2014) The Effects of China’s Cultivated Land Balance Program on Potential Land Productivity at a National Scale. Applied Geography, 46, 158-170. http://dx.doi.org/10.1016/j.apgeog.2013.11.009
|
|
[4]
|
Song, W., Deng, X., Liu, B., et al. (2015) Impacts of Grain-for-Green and Grain-for-Blue Policies on Valued Ecosystem Services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Advances in Meteorology, 2015, Article ID: 213534.
http://dx.doi.org/10.1155/2015/213534
|
|
[5]
|
谢高地, 肖玉, 鲁春霞.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进展、局限和基本范式[J].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2): 191-199.
|
|
[6]
|
Daily, G., Myers, J.P. and Reichert, J. (1997) Nature’s Services: 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 Island Press, Washington DC.
|
|
[7]
|
方精云, 唐志尧, 张媛, 等. 全球生态系统功能和自然资本的价值[J]. 世界环境, 1999(2): 5-8.
|
|
[8]
|
de Groot, R.S., Wilson, M.A. and Boumans, R.M.J. (2002) A Typology for the Classification, Description an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Functions, Goods and Services. Ecological Economics, 41, 393-408.
http://dx.doi.org/10.1016/S0921-8009(02)00089-7
|
|
[9]
|
Norberg, J. (1999) Linking Nature’s Services to Ecosys-tems: Some General Ecological Concepts. Ecological Economics, 29, 183-202. http://dx.doi.org/10.1016/S0921-8009(99)00011-7
|
|
[10]
|
谢高地, 张彩霞, 张雷明, 等. 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8): 1243-1254.
|
|
[11]
|
谢高地, 鲁春霞, 肖玉, 郑度.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 山地学报, 2003, 21(1): 50-55.
|
|
[12]
|
鲁春霞, 谢高地, 肖玉, 于云江.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J]. 生态学报, 2004, 24(12): 2749-2755.
|
|
[13]
|
谢高地, 鲁春霞, 冷允法, 郑度, 李双成.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2): 189-196.
|
|
[14]
|
谢高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实现机制[J]. 环境保护, 2012(17): 16-18.
|
|
[15]
|
谢高地, 甄霖, 鲁春霞, 肖玉, 陈操. 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J].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23(5): 911-919.
|
|
[16]
|
何德炬, 方金武. 市场价值法在环境经济效益分析中的应用[J].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3(1): 68-70.
|
|
[17]
|
刘兴元. 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兰州: 兰州大学, 2011.
|
|
[18]
|
谢高地, 甄霖, 鲁春霞, 肖玉, 李文华. 价值转换方法在中国生态服务评估中的应用和发展(英文)[J]. 资源与生态学报: 英文版, 2010, 1(1): 51-59.
|
|
[19]
|
黄蕾, 段百灵, 袁增伟, 田丰, 毕军. 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洪泽湖为例[J]. 生态学报, 2010, 20(2): 487-497.
|
|
[20]
|
李英. 基于居民支付意愿的城市森林生态服务非政府供给方式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2008.
|
|
[21]
|
史恒通, 赵敏娟. 基于选择试验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差异及全价值评估——以渭河流域为例[J]. 资源科学, 2015, 37(2): 351-359.
|
|
[22]
|
郑海霞, 张陆彪, 涂勤. 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资源科学, 2010, 32(4): 761-767.
|
|
[23]
|
乔旭宁, 杨永菊, 杨德刚. 渭干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9): 1254-1261.
|
|
[24]
|
李睿倩, 孟范平. 填海造地导致海湾生态系统服务损失的能值评估——以套子湾为例[J]. 生态学报, 2012, 32(18): 5825-5835.
|
|
[25]
|
汤萃文, 杨莎莎, 刘丽娟, 张忠明, 肖笃宁, 田赐冬. 基于能值理论的东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J]. 生态学杂志, 2012, 31(2): 433-439.
|
|
[26]
|
陈花丹, 何东进, 游巍斌, 蔡昌棠, 刘进山, 赵敬东, 肖石红, 纪志荣, 黄彬彬. 基于能值分析的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4, 34(4): 75-81.
|
|
[27]
|
孟范平, 李睿倩. 基于能值分析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定量化研究进展[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S1): 74-80.
|
|
[28]
|
王原, 陆林, 赵丽侠. 1976-2007年纳木错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S3): 154-159.
|
|
[29]
|
张天华, 陈利顶, 普布丹巴, 黄琼中, 徐建英. 西藏拉萨拉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J]. 生态学报, 2005, 25(12): 3176-3180.
|
|
[30]
|
刘兴元, 龙瑞军, 尚占环.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互作机制[J]. 生态学报, 2012, 32(24): 7688- 7697.
|
|
[31]
|
肖玉, 谢高地, 安凯.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价值[J]. 生态学报, 2003, 23(11): 2367-2378.
|
|
[32]
|
张金龙, 陈英, 葛劲松, 聂学敏. 1977-2010年青海湖环湖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土地资源管理[J]. 中国沙漠, 2013, 33(4): 1256-1266.
|
|
[33]
|
马延东, 赵景波, 邵天杰, 邢闪. 青海环湖地区草原土壤含水量及富集规律[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10): 1982-1995.
|
|
[34]
|
青海省统计局. 青海统计年鉴(1989、2001、2009) [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89, 2001, 2009.
|
|
[35]
|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9、2001、2009) [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89, 2001, 2009.
|
|
[36]
|
王秀兰, 包玉海.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18(1): 8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