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社会化理论视阈下的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研究
A Critical Review of Research on Second Language Oral Academic Discourse Socialization
DOI: 10.12677/ML.2019.73048, PDF, HTML, XML, 下载: 827  浏览: 1,309  国家科技经费支持
作者: 左红珊: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语言社会化口头学术语篇第二语言Language Socialization Oral Academic Discourse Second Language
摘要: 语言社会化是近年来学术语篇研究的一个新兴研究角度。本文聚焦第二语言口头学术语篇的社会化研究,首先概括语言社会化理论的核心理念,然后对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研究的主要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述评。最后,本文讨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趋势。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academic discourse socializati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is paper is a review of studies related to second language (L2) oral academic discourse socialization. The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main assumptions of language socialization theory and then present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major research topics,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findings relating to L2 oral academic discourse socialization. Also discussed are future research possibilities in this field.
文章引用:左红珊. 语言社会化理论视阈下的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19, 7(3): 348-355. https://doi.org/10.12677/ML.2019.73048

1. 引言

学术语篇(academic discourse)是指学术界特有的思维以及运用语言的方式 [1],研究者、学习者通过它掌握知识、传递信息,学术机构则借助它建立研究阵营、引领研究潮流。近年来,学术语篇的社会化开始受到语言学研究者的重视,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语言社会化(language socialization)理论视阈下,学术语篇不仅仅是一套相对稳定的修辞、体裁或话语规约,更是特定情境下的一种社会构建。学术共同体(academic community)的新成员通过参加学术实践和学术互动,被引入到特定的知识、信念、认同等体系中,能够表达自己的声音、身份和能动性,就是学术语篇的社会化 [2] [3] [4]。

迄今已有不少研究者探讨书面学术语篇的社会化过程和特点(如 [1] [5] ),但是对于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第二语言(以下简称“二语”)使用者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的研究则刚刚拉开帷幕。由于当今教育和学术领域国际化的日益发展,二语口头学术交流互动愈来愈普遍,二语学习者口头学术语篇的运用能力被视为其学术素养的重要指标 [6],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的社会化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介绍语言社会化理论的核心理念,然后对国内外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的研究进行述评,介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2. 语言社会化理论的核心理念

语言社会化理论关注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认为语言具有社会组织、文化传承、塑造心理等多种功能,而语言学习过程就是将社会语言活动转化为个体言语的过程,亦即学习者实现个体的社会化的过程 [3] [4]。根据语言社会化研究的先驱Bambi Schieffelin和Elinor Ochs所作的定义 [7],社会化是每个个体(尤其是新手)终生经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通过语言实践和社会互动,在学习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被引入到特定的知识、信念、情感、角色、认同等体系中,成为有能力的社会成员。

在语言社会化理论视阈下,语言学习不仅是接触、纳入和构建语言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包含着更多内涵的过程,比如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被目标语言共同体(target language community)所认同、身份的构建以及社会文化体验等 [8]。概括而言,语言社会化理论的核心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语言学习和文化习得同步进行。语言社会化理论认为语言和文化知识彼此构建,互为生存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9]。语言是文化知识得以交流、协商、论证乃至变迁的象征性媒介,而以文化为基础的社会活动、社会环境及社会行为准则是语言传授和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强有力的影响因素。因此,语言习得与社会文化知识的习得是同步发展的。学习者通过语言逐渐社会化并且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语言,在语言实践和社会互动中,不但能获得语言知识、提高语言使用能力,还能习得并内化该语言所承载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习俗,从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其次,社会环境在语言习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社会化理论主张从语言与环境的互相依存关系出发研究语言,认为语言习得是在高度情景化的社会环境中发生的。如Watson-Gegeo (2004: 340)所言:“没有凌驾于环境影响之上的学习” [10],社会环境是学习者认知发展的重要资源。语言学习者带着不同的先前经验、需求和偏好,进入由教师和同伴构建的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内沟通与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与互动中掌握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逐渐从新手成为熟练的语言使用者。因此,语言社会化研究非常关注家庭、社会群体、学校及工作场所的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行为产生的影响。

第三,交际互动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渠道。语言社会化理论深受Vygotsky的学习理论的影响 [11],认为语言符号首先是社会的,然后才是心理的。言语能力是高级的心理机能,是在特定的历史、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具体的交际行为创造、习得、使用并传播的。社会互动过程是语言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基础,语言学习过程是将社会语言活动转化为个体言语的过程。没有语言符号的社会互动过程,即使有言语的先天潜能也不能转化为现实的言语能力。

第四,语言学习的过程即为学习者在实践共同体中构建“成员身份”的过程。语言社会化理论与情景学习理论一脉相承 [12],非常关注学习者在实践共同体中“成员身份”(membership)的构建过程。情景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语言学习)的本质是一种情景性的社会实践,是通过学习者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而实现的(如图1所示)。

Figure 1. A model of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图1.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模型

最初,学习者是实践共同体的新手,没有能力参与共同体中所有的活动,而是作为某些活动的参与者,即“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参与和实践,学习者从比较边缘的、外围的体验和参与逐渐发展到更为核心的、实质性的参与,不断从实践共同体中的专家或前辈那里获得经验、价值、信念与规范,构建自己在共同体中的“成熟成员”的身份和地位。

第五,学习者的自我主体性调控语言社会化的过程。Vygotsky强调自我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一个从社会心理层面到个体心理层面的过程,只有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互动活动才能够实现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11]。与Vygotsky的观点一脉相承,语言社会化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没有动机和情感的符号加工体系,而是具有丰富的心理倾向性的个体。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会完全被动地吸收或内化目标文化的交际规范和行为范式,相反,他们会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自身语言社会化的构建过程。学习者的自我结构、动机信念、期望等因素能激发、调节和维持语言学习过程、并影响其习得的语言形式、习得速度、甚至是习得哪一种语言 [13]。

在语言社会化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者在学术语篇的社会化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如 [3] [9]。近年来,由于学术领域国际化趋势的发展,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的社会化研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3. 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的主要议题及研究成果

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的社会化研究关注的中心议题是:二语学习者作为学术共同体的新成员,如何通过参与学术实践和学术交流互动,成为共同体中有能力的成员,能够表达自己的声音、身份和能动性 [2]。根据相关研究侧重点的不同,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介。

(一) 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的学习需求和态度研究

早期的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的社会化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学习者的交际需求以及他们对课堂口语互动的感受和评价(如 [14] [15] )。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二语学习者在学术环境下的理解、记忆和记笔记的能力,以及教师课堂话语的语言特征。比如,Ferris等学者从需求分析的角度 [14] [15],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研究二语学习者在口头学术语篇学习和使用中的困难及需求。他们发现,受调查的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在聆听教师授课、参与小规模的小组讨论等方面基本没有问题,但是高达65%~75%的学生表示他们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口头演示汇报、参与人数较多的讨论和辩论时,“总是”或者“时常”觉得有困难。

除了问卷调查,研究者也采取民族志研究的多种方法,如访谈、课堂观察等,深入了解学习者对外语课堂中师生口头互动的信念和态度 [16] [17]。例如,Morell的研究显示,学习者认为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的主要因素是:课堂活动的类型、话题的趣味性、教师的鼓励和推动、以及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等 [17]。Morell指出,只有充分考虑学生、教师和语境的因素,才能有效促进课堂二语互动、提高学生的口头学术表达能力。

上述研究主要探讨二语学习者口头学术语篇的学习需求,尚未涉及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的具体过程。近年来,更多的研究者开始聚焦高等教育阶段的二语学习者,通过现场观察、录音、访谈等手段收集数据,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学习者学术身份的构建过程、及其实现社会化的媒介等课题进行探讨(如 [18] [19] [20] [21] )。

(二) 二语口头学术语篇与学习者学术身份的构建研究

学术身份构建指的是个体通过与学术共同体中其他成员的动态互动,在共同体中的定位逐渐从边缘、新手的位置向核心、专家的位置移动的过程 [22] [23]。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口头学术语篇能力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是专业学术身份构建的重要保障。

为了揭示二语学习者口头学术语篇能力的发展和学术身份的构建过程,研究者往往整合民族志、社会语言学、语篇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 [19] [23] [24]。不少研究者以到英语国家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考查他们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的发展及学术身份的构建过程(如 [19] [20] [25] )。比如,Morita以在加拿大学习的日本女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她们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以及影响其口头学术交流的因素 [19]。Morita发现,有诸多因素影响受试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受试对自己身份的定位、以及任课教师和同学对她们的定位。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受试在课堂讨论中展现出不同的主体性,最终导致她们英语口头学术交流能力的发展不尽相同。

语言社会化理论认为,学习者通过语言实现社会化并且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9]。二语学习者口头学术语篇的社会化过程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比如,Ho以在美国攻读英语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在课堂小组讨论中口头学术语篇的社会化过程 [25]。Ho发现,受试会运用多种策略在小组讨论中建立自己的专业身份。比如,在他们不具备英语教学的实际经验的情况下,他们会使用“身份迁移”策略,把自己作为外语学习者的经验迁移过来,以佐证他们对于外语教学的某些看法和观点。此外,受试在小组讨论中会借助认知标记词(epistemic markers,如“I think”)来构建自己的学术权威性,正如Ochs所言:“掌握认知标记词是语言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表征,因为新手必须学会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此获得共同体中其他成员的认可”(Ochs 1993;转引自Morita 2000: 289) [19]。

上述研究聚焦课堂环境下的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过程,重点考查二语学习者在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中(如口头演示、小组讨论等)为构建学术身份、融入学术共同体而采取的策略和措施。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高等教育环境下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的社会化研究,也有一些学者关注专业技术人员的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的发展、及其专业身份的构建过程(如 [3] [24] )。Vickers以在美国进修的外国工程师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在项目讨论会中的参与情况及其所展现的专业能力进行了分析 [24]。他发现,技术能力更强的学员最初承当了信息提供者和诠释者的角色,接受技术能力稍弱的学员的询问和求助。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能力稍弱的学员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了更多的技术、增强了信心,也逐渐成为了信息提供者,并且“像熟练的工程师一样思考、设计和谈话”(Vickers 2007: 637)。Vickers还发现,二语口头学术语篇能力的发展与学术身份的构建并不是齐头并进的,有的学员在自己的学术表达能力还未发展到专家水平之时,就已经把自己作为学术共同体中“有能力的、专家级的、核心的”成员来行事了(ibid)。

(三) 二语学习者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的媒介研究

毋庸置疑,二语学习者是实现语言社会化的主体。他们作为共同体中的新成员,在更有经验的成员的帮助下,逐渐增强语言能力,同时被引入到共同体所认可的知识、信念、行为等体系中。因此,语言社会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探讨学习者实现社会化的媒介(agents),即帮助学习者实现社会化的团体和个人。

研究者普遍认为教师在二语学习者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但是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近几年来,一些研究对任课教师和导师在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中的媒介作用进行了探讨。比如,Eriksson & Makitalo以瑞典某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一位教师及其指导的一位外国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一对一的专业指导进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揭示了教师如何通过援引和分析该领域的相关文献,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掌握并能使用该领域惯用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范式 [26]。Chang & Sperling的个案研究也发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发言结束后,会经常重复学生的发言内容,并进行一定的延伸,以此给学生进行示范,帮助他们在发言中内容更为全面、论证更为充分、语言更为得当 [27]。

教师虽然是二语学习者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的重要媒介,但是学习者和教师交流的机会通常有限。相比之下,二语学习者在课堂内外均有大量的机会和同伴进行交流互动,因此同伴也是学习者实现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不可或缺的媒介 [18] [21]。Kobayashi以在加拿大学习的日本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交际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考查他们完成期末团队合作项目的过程 [18]。这些受试通过反复的讨论和预演,互相学习、协同合作,最终不但成功地完成了团队项目、在课堂上进行了英语演示,也收获了语言社会化的经验。

为了对二语学术语篇社会化的媒介进行全面的描述,近年来研究者们更加关注学习者所处的社会网络及其在社会网络中的互动方式,提出了“个人实践网络”(individual network of practice)的概念 [21] [28]。Zappa-Hollman和Duff指出,学习者置身于社会化过程的中心位置,其所处的实践共同体以及与其发生互动的个体,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作用于其语言社会化的过程,共同构成了学习者的个人实践网络 [21]。他们对三位在美国留学的墨西哥籍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个案研究,运用访谈、个人日志、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绘制出三位受试在学术语篇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人实践网络图。Zappa-Hollman和Duff认为,个人实践网络能够深入揭示个体社会化的复杂过程,是对语言社会化进行定性的精准研究的有效手段 [21]。但是,目前对于二语学习者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中个人实践网络的研究还比较鲜见,亟待研究者探索和挖掘。

(四) 网络环境下二语学术互动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多媒体设备的广泛使用,互联网成为学术交流的前沿阵地,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获取最新的学术信息、分享学术成果。目前网络环境下的二语学术互动以文字形式的居多,比如研究者或学生在网络学术论坛、课程中心论坛上进行的讨论等。由于网络环境下的二语学术交流具有即时性、口语化的特点,本文也将其纳入进行讨论。

Yim研究了加拿大某所大学的几门硕士课程中,计算机辅助交际(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简称CMC)系统的使用及其在培养二语学术交流能力中的作用 [29]。通过CMC系统,师生们可以传递知识、发表见解、寻求帮助,因而涉及到一系列的言语行为,比如问候、致谢、道歉等。Yim发现,有的老师要求学生的语言必须学术化、措辞严谨、并紧扣课程内容,导致学生交际压力大、交流的内容少,有的学生甚至对教师的要求产生了抵触情绪。反之,有的教师则营造了较为宽松、非正式的互动氛围,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愿意进行交流互动,从而更有效地掌握更为多元化的语用表达方式、融入到由课程师生共同组成的学术共同体中。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虽然也提供了语言上的指导和帮助,但是Yim发现大部分学生是通过观察同伴的互动风格和表达方式学会如何在CMC系统中参与讨论的。

同样,Potts的研究也发现,无论学生是母语使用者还是二语使用者,他们在网络课程中心的论坛中参与讨论互动时,都会努力调整自己的定位和表现,以融入到课程的学术共同体中,建立自己专业、博学的学术形象。由于学生对课程所要求的学术范式还不熟悉,因此他们在论坛上发言时,会刻意的注意同学的发言,并分析、借鉴、模仿同伴的发言。Potts指出,这是学生共同实现学术语篇社会化、构建学术身份的表现 [30]。

如Duff所言,现代社会中网络上的互动合作、以电子设备为媒介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常态,因此研究学习者如何参与各种形式的在线讨论、以及在线讨论在学习者学术素养和语篇社会化中所起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3]。

4. 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研究展望

如前所述,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的社会化进行探讨,在理论探索和实际运用方面均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由于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研究还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尚有很多未知的领域亟待探索。

首先,就研究对象而言,目前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的研究大多以在英语环境下的英语二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以在外语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者为受试进行的研究还不多,而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汉语环境下英语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的研究则更为鲜见。研究者指出,语言社会化不仅能发生在母语和目标语环境下,也能发生在外语环境下 [6] [23]。以英语为例,除了在英语国家的学习者之外,世界各地有大量的人群学习英语,因此外语环境下英语作为二语的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其次,现有的研究主要探讨较为正式的学习环境(如课堂环境)下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过程,研究者对于课堂之外的二语学术语篇的社会化研究涉猎还不多 [3]。在现实环境中,学习者除了课堂中的学术交流互动之外,往往还同时面对其他学术交流场景(如与导师单独讨论、参加学术会议等)、需要完成多元化的学术任务。在这种复杂的语境中学习者如何实现口头学术语篇的社会化、构建自己在学术共同体中的身份,无疑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领域。

第三,研究者指出(如 [3] ),语言社会化是个体终生都在经历的过程。目前的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的研究大多为长效研究,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研究的期限往往较短,大多为一年或两年。因为语言社会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今后的研究应该探讨更长的时间区间内,二语学习者口头学术语篇的社会化过程。

此外,学术语篇的社会化是一个动态的、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的过程 [3] [13]。但是,现有的研究主要探讨学术语篇社会化的过程及策略,尚未考察跨文化能力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此外,口头学术交流活动作为一种典型的语言交际活动,往往涉及到大量的套语(formulaic language),比如固定句型、短语搭配等,这些语言结构可以减轻语言使用者在实时交际中的认知负载,并能使语言使用更加地道、符合规范 [31]。迄今为止,还鲜有研究涉及套语的学习和使用在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中的作用。

最后,在研究方法方面,语言社会化研究强调在自然的状态下通过细微的观察获得研究所需的语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的分析和研究 [13]。就二语口头学术语篇社会化的研究而言,研究者通常采用民族志研究的方式,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通过现场观察、录音、受试的语言学习日志、和研究者对受试的访谈等手段收集数据,并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研究学习者在二语学术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从当事人的视角描述语言社会化现象,揭示学习者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语言发展和变化趋势。一般而言,这类定性研究选取的受试对象数量有限,语言聚焦点较小(例如聚焦于语音、句法、符号),研究者主要对数据进行归纳性的描写和分析。这样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但由于其主观性较强,其信度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另外,研究者指出 [6] [13],语言社会化研究不仅需要对学习者的语料进行微观的分析,发现语言认知的细微变化,而且还要研究宏观的社会文化结构对语言认知的影响。如何将宏观和微观这两个层面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也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个挑战。

基金项目

本研究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英语语境下中国留学生英语口头学术语篇的社会化研究”(项目编号:16YJA74005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Hyland, K. (2009) Academic Discourse: English in a Global Context.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London.
[2] Duff, P.A. (2007) Problematizing Academic Discourse Socialization. In: Marriott, H., Moore, T. and Spence-Brown, R., Eds., Learning Discourses and the Discourses of Learning, Monash University Press, Melbourne, 1-18.
[3] Duff, P.A. (2010) Language Socialization into Academic Discourse Communities.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30, 169-192.
https://doi.org/10.1017/S0267190510000048
[4] Ochs, E. and Schieffelin, B. (2008) Language Socialization: An Historical Overview. In: Duff, P.A. and Hornberger, N.H., Eds.,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Education, Vol. 8, Language Socialization, 2nd Edition, Springer, New York, 3-15.
[5] Casanave, C. (2002) Writing Games: Multicultural Case Studies of Academic Literacy 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ahwah.
[6] Duff, P.A. (2014) Second Language Socialization. In: Duranti, A., Ochs, E. and Schieffelin, B.B., Eds., The Handbook of Language Socialization, Blackwell, Malden, 564-586.
https://doi.org/10.1002/9781444342901.ch24
[7] Schieffelin, B. and Ochs, E. (1986) Language Socialization across Cult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620898
[8] Wenger, E. (1998)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803932
[9] Duranti, A., Ochs, E. and Schieffelin, B. (2008) The Handbook of Language Socialization. Blackwell, Malden.
[10] Watson-Gegeo, K. (2004) Mind, Language, and Epistemology: Toward a Language Socialization Paradigm for SLA.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8, 331-350.
https://doi.org/10.1111/j.0026-7902.2004.00233.x
[11] Vygotsky, L.S. (1978) Mind in Socie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2] Lave, J. and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815355
[13] 史兴松. 超学科视角下的二语社会化理论[J]. 现代外语, 2016(1): 119-127.
[14] Ferris, D. (1998) Students’ Views of Academic Aural/Oral Skills: A Comparative Needs Analysis. TESOL Quarterly, 32, 289-318.
https://doi.org/10.2307/3587585
[15] Ferris, D. and Tagg, T. (1996) Academic Oral Communication Needs of EAP Learners: What Subject-Matter Instructors Actually Require. TESOL Quarterly, 30, 31-58.
https://doi.org/10.2307/3587606
[16] Kim, S. (2006) Academic Oral Communication Needs of East Asia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Non-Science and Non-Engineering Fields. Journal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5, 479-489.
https://doi.org/10.1016/j.esp.2005.10.001
[17] Morell, T. (2007) What Enhances EFL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Lecture Discourse? Student, Lecturer and Discourse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6, 222-237.
https://doi.org/10.1016/j.jeap.2007.07.002
[18] Kobayashi, M. (2003) The Role of Peer Support in Students’ Accomplishment of Oral Academic Tasks.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59, 337-368.
https://doi.org/10.3138/cmlr.59.3.337
[19] Morita, N. (2000) Discourse Socialization through Oral Classroom Activities in a TESL Graduate Program. TESOL Quarterly, 34, 279-310.
https://doi.org/10.2307/3587953
[20] Morita, N. (2004) Negotiating Participation and Identity in Second Lan-guage Academic Communities. TESOL Quarterly, 38, 573-604.
https://doi.org/10.2307/3588281
[21] Zappa-Hollman, S. and Duff, P. (2014) Academic English Socialization through Individual Networks of Practice. TESOL Quarterly, 49, 333-368.
https://doi.org/10.1002/tesq.188
[22] Jacoby, S. (1998) Science as Performance: Socializing Scientific Discourse through the Conference Talk Rehearsa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23] Fujieda, Y. (2015) Academic Literacy and Discourse Socialization of Seven Multilinguals in a Research Seminar Course in a Japanese Universit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Indiana.
[24] Vickers, C. (2007) Second Language Socialization through Team Interaction among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Students.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1, 621-640.
https://doi.org/10.1111/j.1540-4781.2007.00626.x
[25] Ho, M. (2011) Academic Discourse Socialization through Small-Group Discussions. System, 39, 437-450.
https://doi.org/10.1016/j.system.2011.10.015
[26] Eriksson, A. and Makitalo, A. (2013) Referencing as Practice: Learning to Write and Reason with Other People’s Texts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Learning, Cultur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2, 171-183.
https://doi.org/10.1016/j.lcsi.2013.05.002
[27] Chang, Y. and Sperling, M. (2014) Discourse and Identity among ESL Learners: A Case Study of Community College ESL Classroom.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49, 31-51.
[28] Dewey, D.P., Rign, S., Gardner, D. and Belnap, R.K. (2013) Social Network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during Study Abroad in the Middle East. System, 41, 269-282.
https://doi.org/10.1016/j.system.2013.02.004
[29] Yim, Y.K. (2011) Second Language Students’ Discourse Socialization in Academic Online Communities.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67, 1-27.
https://doi.org/10.3138/cmlr.67.1.001
[30] Potts, D. (2005) Pedagogy, Purpose, and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 in On-Line Communities.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62, 137-160.
https://doi.org/10.3138/cmlr.62.1.137
[31] Wray, A. (2002) 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519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