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监罪犯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
A Study on the Personality and Mental Health of New Prisoner
DOI: 10.12677/AP.2012.23019, PDF, HTML, XML, 下载: 3,113  浏览: 10,988 
作者: 王 婷*, 何华敏*, 庄镇旭: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胡媛艳*:中央与地方共建认知与心理健康实验室
关键词: 新入监罪犯心理健康人格特征New Prisoner; Mental Health; Personality
摘要: 目的:研究新入监罪犯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250名新入监罪犯进行调查。结果:新入监罪犯与全国常模相比在SCL-90各维度上都有极其显著的差异;他们的内外向、神经质维度高于常模,精神质维度低于常模,且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新入监罪犯SCL-90各症状维度分与EPQ各维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显著的相关。结论:新入监罪犯的心理问题较严重、人格存在缺陷,人格特征的神经质与内外向维度对心理健康各个维度及总分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research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of new prisoners’ personalities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Methods: 250 new prisoner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EPQ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and SCL-90 (Symptom Check List 90).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the scores of all factors in SCL-90 table of criminals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the score of E, N and P were higher with statistic significant, but the score of L was lower, they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s: There were many personality dysfunction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in new prisoner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prisoners were many.
文章引用:王婷, 胡媛艳, 何华敏, 庄镇旭 (2012). 新入监罪犯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学进展, 2(3), 116-120.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2.23019

1. 引言

在同样容易导致犯罪的环境下,不同个体是否犯罪存在很大差异。而人格是最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也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廖坚,王维,唐秋萍,2008)。国内外研究表明,罪犯中普遍存在各种精神障碍及心理问题,且罪犯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关系(柴萌,唐宏宇,韩素霞等,2008),新入监罪犯身处相对陌生的环境,在此两方面有什么样的特征?柴萌(2008)、王大丽(2010)曾在其研究中关注过此类问题,而重庆市新入监罪犯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有何特点?本研究将结合前人研究,探讨重庆市新入监罪犯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为帮助罪犯尽早实现心理的重塑提供参考依据,并使该领域的研究进一步得到丰富。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根据重庆市司法部门之规定,罪犯进入监狱后,先在入监分队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主要学习监狱的各项规章制度、罪犯行为规范,然后再根据罪犯自身的情况分配到其他监区继续服刑。因此,本研究将新入监罪犯定义为:经过严格的司法程序,最终经过法院宣判,并依法从看守所转入监狱,且入监时间不超过20天的罪犯。

对重庆市永川监狱2008年第九、第十共两期新入监罪犯(均为男性)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221份有效,有效率88.4%。年龄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30岁。受教育程度:小学(A)109人、初中(B)71人和高中及以上(C)31人。

2.2. 研究工具

2.2.1 . 症状自评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90个项目,1~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差(陈昌惠,1999)。

2.2.2 . 艾森克个性问卷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修订版(成人)(EPQ)共88个项目,包括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和掩饰性(L)四个分量表(龚耀先,1993),将其原始分数换算成T分后进行分析。

2.2.3 . 访谈

除采用以上两个量表对新入监罪犯进行测试外,还对5名持有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的监狱警察进行了访谈,访谈提纲主要为:1) 您认为新入监罪犯与非新入监罪犯分别具有哪些心理特点。2) 您认为新入监罪犯可能出现哪些心理健康问题?请您以几个新入监罪犯为例,详细介绍一下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

2.3. 统计方法

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3. 结果

3.1. 新入监罪犯的心理健康

3.1.1 . 心理问题检出率

参照有关标准(蒋善,王璐,王卫红,2007),本研究中51名被试可能存在中度及以上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3.1%。分别高于重庆市农民工和北京市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21.87%和16.51%),虽在正常人的检出范围(3.79%~29.1%)之内,但情况不容乐观。

3.1.2 . SCL-90结果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研究发现,重庆市新入监罪犯与全国常模相比在SCL-90各维度上及总分都有极其显著的差异(见表1),可认为重庆市新入监罪犯明显存在心理问题。

3.1.3 . 重庆市新入监罪犯心理健康水平与渭南监狱 新入监罪犯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表2知,重庆市新入监罪犯在躯体化、人际敏感和抑郁维度上与渭南市新入监罪犯(王大丽等人,2010)存在显著差异;在强迫症状和焦虑维度上,重庆市与渭南市新入监罪犯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而在总分上,重庆市与渭南市新入监罪犯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且重庆市新入监罪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渭南市的新入监罪犯。

Table 1. Comparison between new prisoners and national norms on the SCL-90 score

表1. 重庆市新入监罪犯SCL-90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

注:“*”表示p < 0.05,“**”表示p < 0.01,“***”表示p < 0.001。下同。

Table 2. Comparison between Chongqing and Weinan city on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new prisoners

表2. 重庆市新入监罪犯心理健康水平与渭南市新入监罪犯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3.1.4 . 不同受教育程度新入监罪犯SCL-90结果比较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罪犯在抑郁(F(2, 218) = 4.207,p = 0.019)、焦虑(F(2, 218) = 4.11,p = 0.018)、精神病性(F(2, 218) = 3.96,p = 0.020)三个维度及总分(F(2, 218) = 4.05,p = 0.019)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多重比较(LSD)发现:焦虑维度,小学组(A)与初中组(B)(p = 0.015)、小学组(A)与高中及以上组(C)(p = 0.030)均存在显著差异;抑郁维度,(A)与(C)(p = 0.010)差异极显著;精神病性维度,(A)与(B)(p = 0.024)、(A)与(C)(p = 0.024)均差异显著;从总分来看,(A)与(B)(p = 0.046)、(A)与(C)(p = 0.012)均差异显著。

3.2. 新入监罪犯的人格特征

根据EPQ得分:内外倾(53.09 ± 8.50)、神经质(53.75 ± 11.44)和精神质(67.75 ± 8.20)都高于常模,而掩饰性量表(43.53 ± 8.68)低于常模,且都存在显著差异。

根据相关标准(蒋善等人,2007):77.4%的罪犯在精神质维度表现为高分;在神经质维度表现为高分的

人有26.7%,表现为低分的人为10.4%;在掩饰性维度上,仅有0.9%的人表现为高分,绝大部分人表现为中、低分;在内外倾表现为高分与低分的人分别为19.5%与4.5%。

3.3. 新入监罪犯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的 相关分析

内外倾与7个维度(除去躯体化与敌对)及总分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神经质与SCL-90各个维度及总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精神质与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掩饰性与人际敏感、敌对及偏执呈显著正相关。见表3

3.4. 新入监罪犯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 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考察新入监罪犯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本研究以人格特征为自变量,以心理健康各维度及总分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回归(Stepwise)分析。由表4可知,人格特征的神经质与内外向维度对心理健康各个维度及总分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这两个维度共同可以解释心理健康总变异的24.80%。

4. 讨论

4.1. 新入监罪犯的心理健康

本研究与同类调查研究相比(柴萌等人,2004;王大丽等,2010;栾清明,刘力芬,王玉兰,2008)较数据结果基本一致,即新入监罪犯在SCL-90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成人群体(常模),表明他们的整体心理问题较明显,同时也说明了本次调查结果有较好的信度、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客观情况。本次调查中得分列前三位的维度依次是躯体化强迫和抑郁。分析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次调查的罪犯都刚进入监狱未超过20

Table 3.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new prisoners’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personalities

表3. 新入监罪犯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Table 4. Results of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new prisoners’ personalities on mental health status

表4. 新入监罪犯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多元回归分析

天,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容易本能地对生存安全产生担心与焦虑。即使部分罪犯对监狱有所了解,更多也可能是来自于影视媒体等对监狱大环境的负面消息的报道,如新入监的罪犯会被其他罪犯欺负甚至遭到殴打等,对监狱环境形成了刻板印象,甚至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以致出现一些饮食与睡眠问题、躯体不适感以及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或冲动等。其次,新入监罪犯每天需要参加组织纪律学习、队列训练等一系列高强度的整训活动,这或许与他们原来相对松散、自由的生活习惯大相径庭,难免因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产生某些心理冲突。再者,新入监罪犯在恢复理智后,良心发现、有所悔悟,对家庭、社会产生强烈的愧疚感。有的即使在意识水平上看不出来,也会出现做噩梦之类的情况等。最后,在安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新入监罪犯还不得不建立与维持新的人际关系。而部分新入监罪犯由于对监狱的抵触以及对判决的不服,并将这种敌对情绪泛化转移到监狱警察及其他犯人身上,从而出现人际敏感等心理问题。因此,在罪犯进入监狱初期,就应该积极关注罪犯的心理的状况,在了解其心理状况的基础上,改变他们对监狱安全问题的刻板印象,引导他们用恰当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绪,并及时矫治罪犯的心理问题。

与同类研究的结果相比不同的是,本调查显示重庆市新入监罪犯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维度以及总分上均好于王大丽(2010)等人调查的渭南监狱新入监罪犯。这可能是因为本次调查的对象大多刑期较短(大多在5年以下),而在王大丽的研究中绝大部分罪犯的刑期为15年以上,刑期较长的罪犯在新入监时更容易对漫长的监狱生活产生焦虑、恐惧与抑郁等负面情绪,并易产生身体不适、人际关系较差等状况。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新入监罪犯,在抑郁、焦虑、精神三个维度及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小学组较其他两组罪犯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差,与施永斌等人(2007)的研究结果类似。究其原因,首先,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罪犯大多处于社会的底层,自身经济条件较差,很多愿望不能轻易实现,在社会交往中会面临更多的挫折。其次,受教育程度越低的罪犯,其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弱,心理存在的问题也相对较多。最后,监狱警察在访谈中提到,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罪犯通常都拥有某种爱好或特长,虽然周遭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但他们仍然可进行原先喜爱的读书看报、琴棋书画等活动,而随着这些活动的开展,他们的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其情绪逐步得以平复、内心也逐渐得到充实,生理与心理状况自然也会得到更好的调试。因而,有必要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罪犯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行为表现给予更多、更及时的关注,如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等,以减少他们独处的时间,从而帮助他们降低因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而引起的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快实现角色转变,更好的融入新的生活环境。

4.2. 新入监罪犯的人格特征

罪犯EPQ各维度T分与常模比较,均存在极显著差异,E、N和P维度都高于常模,L维度低于常模。表明罪犯的人格特征是高外倾性、高神经质、高精神质和低掩饰性。

罪犯的高外倾性与Eysenck等(1964)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即极端外向者不易受他人控制和接受社会化,在犯罪人口中较为常见(罗大华,2001)。同时,有26.7%的罪犯在神经质维度上得分较高,其表现主要为情绪不稳定,对微小的挫折或问题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此外,已有研究表明,在精神质维度上罪犯的得分较高(马海鹰,张小远,2005),本研究得到了类似结果,发现有77.4%的罪犯表现为典型的高精神质。高精神质与好攻击、冷漠、自我中心、非人化、非社会化、不入俗等倾向有关。罪犯的这些人格特征可能是其在SCL-90各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正常人群的原因之一。

4.3. 新入监罪犯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新入监罪犯人格特征的精神质维度与掩饰性维度分别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关,与已有研究结果相似(邓文,徐彩霞,荣倩华等人,2006;李慧民,杨桂云,王莉,2002)。新入监罪犯人格的内外倾维度与SCL-90的绝大部分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神经质维度与SCL-90所有维度及总分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内向的个体较外向的个体、情绪不稳定个体较情绪稳定个体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情绪不稳定和精神病质更容易引起情绪波动,而他们对自身情绪出现的问题,如果未得到及时宣泄和良好的疏导,则容易引起心理问题的堆积,从而加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而外向性个体则与之不同,他们能够及时将自己心中的不快向外界倾诉,缓解内心的冲突,保持良好的心境。

新入监罪犯由于刚从看守所转入监狱,面对相对陌生的环境,特别不同于看守所的高墙电网、荷枪的武警、严格的监规纪律以及威严的管教干警,使其感到焦虑、恐惧;此外,在看守所时的道听途说也可能引起入监新犯的焦虑感与恐惧感。家庭关系的变更则容易使罪犯多疑、敏感、精神恍惚,自我调节能力差者则可能变得抑郁,压抑自己的情感,严重时甚至给人以神经兮兮的感觉;在对新环境不太适应的情况下,部分罪犯可能会出现一些躯体不适,表现为肌肉紧张、消化系统溃疡等症状;同时,有的罪犯为了逃避改造,也有伪装躯体不适的可能(邓文等,2006)。个体心理问题的产生源于所处的环境和对生活事件的适应不良,而人格特征在两者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个性的偏斜导致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适应等多方面的缺陷,容易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而良好的个性则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徐春光,2001)。经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人格特征的内外向与神经质维度是可能影响重庆市新入监罪犯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监狱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当中,就要求罪犯要有更好的心理素质,能更快的调节好自身心理存在的问题,及时适应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和周围罪犯及监狱干警处理好人际关系,才能更好的改造自己。

综上所述,新入监罪犯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正常人群,人格特征也与正常人群存在明显不同。这就要求监狱管教人员对服刑罪犯的心理问题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专业知识储备,因人而异的实施管理,尤其是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以及有心理问题的罪犯,要予以更多地关注,选用特别的帮教策略,在其适应监狱生活、改造思想意识的同时,注重对其心理问题的矫治和疏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罪犯更好地适应监狱生活、改造自我,才能从根本上做好罪犯的教育改造,真正使其回归社会(张春菊,2007)。

本次研究中仅采用了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于未来的研究应采用横断面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罪犯,在入狱后的不同时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发展变化状况。

1、柴萌, 唐宏宇, 韩素霞等(2004). 北京市新入监罪犯人格特点及心理卫生状况.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5期, 333-335.

2、陈昌惠(1999).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见: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编著.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增刊, 31-35.

3、邓文, 徐彩霞, 荣倩华等(2006). 劳教人员的人格特征及其心理因素的相关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期, 180-182.

4、龚耀先(1993). 修订艾森克人格特征问卷手册. 长沙: 湖南医学院出版社, 2期, 31.

5、蒋善, 王璐, 王卫红(2007). 重庆市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心理科学, 1期, 216-218.

6、李慧民, 杨桂云, 王莉(2002).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4期, 311-312.

7、廖坚, 王维, 唐秋萍(2008). 青少年犯罪的人格障碍及人格特征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4期, 423-424.

8、栾清明, 刘力芬, 王玉兰(2008). 在监罪犯心理状态和个性研究. 临床研究, 1期, 53.

9、罗大华(2001). 犯罪心理学(修订本).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7.

10、马海鹰, 张小远(2005). 罪犯人格特征的研究进展.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3期, 227-229.

11、施永斌, 黄敏, 沈静静(2007). 宝山监狱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四川精神卫生, 4期, 205-208.

12、王大丽, 王广新, 贺小芸(2010). 新入狱罪犯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4期, 431-434.

13、徐春光(2001). 服刑罪犯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分析. 健康心理学杂志, 5期, 395-396.

14、张春菊(2007). 成年男性服刑罪犯人格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济南.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柴萌, 唐宏宇, 韩素霞等(2004). 北京市新入监罪犯人格特点及心理卫生状况.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5期, 333-335.
[2] 陈昌惠(1999).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见: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编著.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增刊, 31-35.
[3] 邓文, 徐彩霞, 荣倩华等(2006). 劳教人员的人格特征及其心理因素的相关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期, 180-182.
[4] 龚耀先(1993). 修订艾森克人格特征问卷手册. 长沙: 湖南医学院出版社, 2期, 31.
[5] 蒋善, 王璐, 王卫红(2007). 重庆市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心理科学, 1期, 216-218.
[6] 李慧民, 杨桂云, 王莉(2002).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4期, 311-312.
[7] 廖坚, 王维, 唐秋萍(2008). 青少年犯罪的人格障碍及人格特征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4期, 423-424.
[8] 栾清明, 刘力芬, 王玉兰(2008). 在监罪犯心理状态和个性研究. 临床研究, 1期, 53.
[9] 罗大华(2001). 犯罪心理学(修订本).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7.
[10] 马海鹰, 张小远(2005). 罪犯人格特征的研究进展.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3期, 227-229.
[11] 施永斌, 黄敏, 沈静静(2007). 宝山监狱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四川精神卫生, 4期, 205-208.
[12] 王大丽, 王广新, 贺小芸(2010). 新入狱罪犯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4期, 431-434.
[13] 徐春光(2001). 服刑罪犯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分析. 健康心理学杂志, 5期, 395-396.
[14] 张春菊(2007). 成年男性服刑罪犯人格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