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正名及西周王年考
The Right Understanding of the Name for Phase of the Moon—The Research & Verification of the Time of theWestern Zhou Dynasty
DOI: 10.12677/OJHS.2014.22002, PDF, HTML,  被引量 下载: 3,872  浏览: 17,364 
作者: 郑捍马: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北京
关键词: 月相正名西周王年考Phase of the Moon Correct Name Western Zhou Dynasty Research & Verification
摘要: 近百年来由于受王国维《生霸死霸考》似是而非的四分月相说影响,以致西周各王年至今仍无定论。本文从上万件青铜器中,选取180余件王年或干支日名相对完整的西周青铜器进行系统地考证,证明初吉、既望、既生霸、既死霸四种月相名的真实含义是朔、望、上弦、下弦。并在此基础上,无可置疑地厘定西周各王年。同时利用天象反演,并结合历史文献,确定了文王受命、盟津观兵、武王克商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准确年份和日期 For nearly a hundred years, regarding the time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it has not been reached consistent conclusion in history in academic circle, because most people were influenced and blocked by the appear-right opinion of “four phases of the moon”, which originates from Mr. Wang Guowei’s article “Sheng Ba Si Ba Kao” about the research & verification of the phase of the moon.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selected 180 pieces of bronze ware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among over 10000 pieces to conduct systematic, deep and detailed research, whose inscriptions have relatively complete record of emperor year or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name, furthermore it proves that the four names of phase of the moon (Chu Ji 初吉、Ji Wang 既望、Ji Sheng Ba 既生霸、Ji Si Ba 既死霸) respectively mean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 full moon, first quarter and third quarter. Furthermore, the author used astronomical and calendar softwares, history documentation, etc. , to do repeatable mapping, cross reference, calculation and simulation, so the author made a conclusion and approved undoubtedly the accurate year for each emperor in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further determined the accurate year and date for history events such as King Wen of Zhou by destiny, Meng Jin view soldiers, King Wu of Zhou killed King Zhou of Shang, etc.
文章引用:郑捍马. 月相正名及西周王年考[J]. 历史学研究, 2014, 2(2): 11-50. http://dx.doi.org/10.12677/OJHS.2014.22002

参考文献

[1] [1] 《上海博物馆集刊第七期•晋侯稣编钟》,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2] 《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张培瑜编著,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第441页
[3] 《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华书局出版发行,2007年版
[4] 《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钟柏生等编,艺文印书馆印行,2006年版
[5] 《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上海博物馆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编写组,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6]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64页上
[7] 《国语》,韦昭注,明洁辑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9页
[8]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18页上和下
[9]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94页下
[10]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30页中
[11] 《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141页
[12] 《竹书纪年译注》,张玉春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
[13] 《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1636-1637页
[14] 《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144页
[15]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51页中
[16] 《竹书纪年译注》,张玉春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17] 《尚书大传》,伏胜撰,郑玄注,陈寿祺辑校,商务印书馆,1937版,第101页
[18]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1页
[19]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4页上至第185页上
[20]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6页上至第197页上
[21] 《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1364页
[22] 《尚书今古文注疏》,孙星衍撰,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0页
[23] 《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132页
[24] 《逸周书校补注译》,黄怀信著,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
[25] 《尚书今古文注疏》,孙星衍撰,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6页
[26]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33页上
[27]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9页下、第180页上、第181页上
[28] 《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116页
[29] 《中国上古史实揭秘》,班大为著,徐凤先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30] 《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7-119页
[31] 《尚书今古文注疏》,孙星衍撰,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9页
[32]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2页上
[33] 《丛书集成初编•帝王世纪》,王云五主编,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8页
[34]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88页上
[35] 《尚书今古文注疏》,孙星衍撰,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5页
[36] 《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0页
[37]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4页下
[38]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27页中
[39] 《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1页
[40]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17页中
[41] 《竹书纪年译注》,张玉春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186页
[42] 《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1563页
[43] 《竹书纪年译注》,张玉春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44] 《汉书》,班固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96页
[45] 《穆天子传汇校集释》,王贻樑、陈建敏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页
[46] 《穆天子传汇校集释》,王贻樑、陈建敏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 页
[47] 《竹书纪年译注》,张玉春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48] 《竹书纪年译注》,张玉春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
[49] 《后汉书》,范晔撰,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08页
[50] 《竹书纪年译注》,张玉春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
[51]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7页中
[52] 《金文文献集成》,刘庆柱、段志洪、冯时主编,线装书局,2005年版,第22册,第427页左上
[53] 《竹书纪年译注》,张玉春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页
[54] 《后汉书》,范晔撰,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08页
[55] 《汉书》,班固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00页
[56]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16页上
[57] 《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143-144页
[58]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73页下
[59] 《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141页
[60] 《竹书纪年译注》,张玉春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
[61]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76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