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成像测井在四川盆地LWM组碳酸盐岩滩体识别中的应用
PDF, 下载: 1,585  浏览: 4,000  国家科技经费支持
作者: 曹卜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周进高, 李昌*, 张建勇:中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浙江杭州;王徐辉:中石化河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 河南南阳;房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胡高贤: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油气评价中心, 陕西西安
关键词: 电成像测井;四川盆地;龙王庙(LWM)组;颗粒滩;沉积微相;孔隙类型
摘要: 四川盆地寒武系龙王庙(LWM)组颗粒滩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区,测井识别颗粒滩对于预测优质储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滩体不同部位的储集性质不同,其测井特征也不相同,基于电成像测井高分辨率和常规测井信息多样的特点,建立了一种常规测井曲线与电成像测井的综合识别图版,对滩体不同部位进行识别,即通过电成像及岩心对比,建立典型的滩体综合识别图版。应用结果表明,该图版法可以很好地指导研究区LWM组储层岩性、沉积微相及孔洞识别,有效克服了多解性问题,在实际勘探开发生产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文章引用:曹卜丹, 周进高, 李昌, 张建勇, 王徐辉, 房超, 胡高贤. 电成像测井在四川盆地LWM组碳酸盐岩滩体识别中的应用[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5, 37(1&2): 21-26.

参考文献

[1] 姚根顺,周进高,邹伟宏,等.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颗粒滩特征及分布规律[J]. 海相油气地质,2013,18 (4):1~8.
[2] 谭延栋. 测井高技术的发展与进步[J]. 天然气工业,1988,18 (1):29~32.
[3] 赵平,张美玲,刘甲辰,等.2004-2005年国内外测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测井技术,2006,30 (5):385~389.
[4] 王亚青,林承焰,邢焕清. 电成像测井技术地质应用研究进展[J]. 测井技术,2008,32 (2):138~142.
[5] 徐星,赵万优.Star-Ⅱ成像测井在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 测井技术,2001,25 (5):358~364.
[6] 何小胡,李俊良,李国军,等. 成像测井沉积学研究在南海西部油田的应用[J]. 测井技术,2011,35 (4):363~370.
[7] 李昌,潘立银,厚刚福,等. 川东北LG地区碳酸盐岩沉积微相测井识别[J]. 国外测井技术,2012,5:29~32.
[8] 尤征,杜旭东,侯会军,等. 成像测井解释模式探讨[J]. 测井技术,2000,24 (5):393~398.
[9] 张向东. 利用FMI成象测井资料解释地层沉积特征的典型实例[J]. 测井技术,1996,20 (3):219~225.
[10] 李天生. 四川盆地寒武系沉积成岩特征与油气储集性[J]. 矿物岩石,1992,12 (3):66~73.
[11] 汪泽成,赵文智,张林,等. 四川盆地构造层序与天然气勘探[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12] 徐世琦,洪海涛,师晓蓉.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与下古生界含油气性的关系探讨[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2,25 (3):10~16.
[13] 宋文海.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大中型气田成藏条件研究[J]. 天然气工业,1996,16 (增刊):12~26.
[14] 黄文明,刘树根,张长俊,等. 四川盆地寒武系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30 (5):566~575.
[15] 黄文明,刘树根,王国芝,等. 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及气藏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22 (3):466~475.
[16] 刘树根,马永生,蔡勋育.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过程和特征[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4):345~352.
[17] 李晓清,汪泽成,张兴为,等. 四川盆地古隆起特征及对天然气的控制作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22 (4):347~351.
[18] 罗志立,刘顺,徐世琦,等. 四川盆地震旦系含气层中有利勘探区块的选择[J]. 石油学报,1998,19 (4):1~7.
[19] 吴继余,刘开. 碳酸盐岩测井电相、岩相与沉积微相研究[J]. 测井技术,1993,17 (3):171~182.
[20] 王贵文,郭荣坤. 测井地质学[M]. 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128~149.
[21] 赵路子,谢冰,齐宝权,等.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测井评价技术[J]. 天然气工业,2014,34 (3):86~92.
[22] 孙鲁平,首皓,赵晓龙,等. 基于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的沉积微相识别[J]. 测井技术,2009,33 (4):379~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