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53区块丛式井组工厂化作业方法与应用
                  
              
    
                  
                    
                    摘要: 
	苏里格气田苏53区块具有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有效砂体规模小、储量丰度低、单井产量低等特点。为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采用大组合丛式井组工厂化开发模式和精细化管理,将钻井、压裂等作业程序流程化、批量化、标准化。从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流程设计、技术支撑、作业管理等多方面进行革新,集中现有资源和技术优势,实施专业化施工、流程化作业。采用井身剖面优化设计、三维井眼轨迹控制、PDC钻头优选与应用、防漏和堵漏、摩阻控制、稳定井壁、钻机整体平移、井下事故预防、水力振荡器钻井等技术加快了施工速度,缩短了投产周期,满足了低成本开发需求,形成了具有该区块特色的工厂化钻完井作业模式。 
                 
              
                
                   
                  
    
  
 
     
    
    文章引用:刘兴成, 李东, 刘秀军, 张精伟, 冯定. 苏53区块丛式井组工厂化作业方法与应用[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5, 37(5&6): 30-34. 
                
         
                
                
                 
                
                    
                        参考文献
                        
                            
                                    
                                        | [1] | 刘乃震,柳明. 苏里格气田苏53区块工厂化作业实践[J]. 石油钻采工艺,2014,36 (6):16~19. | 
                     
                                
                                    
                                        | [2] | 王国勇. 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整体开发实践与认识———以苏里格气田苏53区块为例[J].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2,34 (8):153~157. | 
                     
                                
                                    
                                        | [3] | 刘乃震. 苏53区块“井工厂”技术[J]. 石油钻探技术,2014,42 (5):21~24. | 
                     
                                
                                    
                                        | [4] | 何明舫,马旭,张燕明,等. 苏里格气田“工厂化”压裂作业方法[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41 (3):349~353. | 
                     
                                
                                    
                                        | [5] | 刘兴成. 苏75区块大位移定向井钻井提速成果报告[R]. 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科学技术报告,2011. | 
                     
                                
                                    
                                        | [6] | 刘兴成,任飞,张凤江. 海油陆采大位移井钻井技术[J]. 石油钻探技术,2001,29 (5):28~30. | 
                     
                                
                                    
                                        | [7] | 张国海. 苏里格53区块水平井综合提速技术[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 (5):92~95. | 
                     
                                
                                    
                                        | [8] | 苏义脑. 水平井井眼轨道控制[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 
                     
                                
                                    
                                        | [9] | 冯定,袁咏心,李汉兴,等. 井眼轨迹控制工具发展现状及趋势[J]. 石油机械,2011,39 (3):70~73. | 
                     
                                
                                    
                                        | [10] | Ernst S, Pastusek P, Lutes P. Effects of RPM and ROP on PDC bit steerability [J] . SPE105594, 2007. | 
                     
                                
                                    
                                        | [11] | Cheng E, Polak M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calculating pulling loads for pipes in 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  [J] .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Journal, 2007, 22(5): 633~643. | 
                     
                                
                                    
                                        | [12] | 易先中,魏慧明,刘兴成. 钻井岩屑粒径分布规律的研究[J]. 石油机械,2007,35 (12):1~4. | 
                     
                                
                                    
                                        | [13] | 石崇东,党克军,张军,等. 水力振荡器在苏36-8-18H 井的应用[J]. 石油机械,2013,40 (3):3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