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VP假NP”的构式分析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Wo Keneng VP Jia NP”
DOI: 10.12677/ML.2018.61006, PDF, HTML, XML, 下载: 1,602  浏览: 2,006 
作者: 王 琳:江苏科技大学,江苏 镇江
关键词: “我可能VP假NP”构式“Wo Keneng VP Jia NP” Construction
摘要: 以流行语“我可能VP假NP”为研究对象,用构式语法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对构式的形式、结构、语用功能进行描述和阐释,分析流行语构式“我可能VP假NP”的认知基础。
Abstract: This paper try to interpret and study the structure of “Wo Keneng VP Jia NP” in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Then we explain this construction’s structure, semantic analysis, pragmatic function and cognitive basis in order to go deep into it.
文章引用:王琳. “我可能VP假NP”的构式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18, 6(1): 48-51. https://doi.org/10.12677/ML.2018.61006

1. 引言

“我可能……假……”是2017年年初进入各行业和人群的一个流行语,通常情况下,“我可能”后面的语言成分是动词性成分(VP),“假”后面的语言成分是名词性成分(NP),例如:

1) 我可能复习了假书。1

2) 我可能领了假的年终奖2

3) 我可能交了假男友。

依据构式语法创始人对“构式”下的定义,即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和意义的匹配体 ,而其形式Fi也好,意义Si也好,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不能全然从C的组成成分或先前已有的其他构式所推知 [1]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我可能VP假NP”是一个构式,是“作为形式和意义的匹配体出现的”,是“反话正说”,把不易表达的内容“义正词严”地表达出来,有自我调侃的意味,是一种吐槽文化的体现。

“我可能VP假NP”构式由“我可能”连接动词性成分(VP),“假”连接名词性成分(NP),“我可能”、“假的”是固定不变的常项,VP、NP是自由变项。

2. 自由变项的音节特征

考察网上流行的“我可能VP假NP”构式中“VP、NP”音节特征,“VP”主要为单音节,有少量双音节,“NP”则可以是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的形式。

2.1. VP为单音节,NP为单音节

我可能睡了假觉。

2.2. VP为单音节,NP为双音节

我可能划了假重点。

2.3. VP为单音节,NP为多音节

我可能拿了假复习资料。

2.4. VP为双音节,NP为单音节

我可能复习了假书。

2.5. VP为双音节,NP为双音节

我可能遇到了假学霸。

2.6. VP为双音节,NP为多音节

我可能遇到了假任课老师。

3. 自由变项的功能分类

3.1. VP为“动词+了”,表示动词动作的实现,动词常常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NP为名词或者名词性词组。

1) 我可能买了假试卷。

2) 我可能背了假知识点。

3) 我可能进了假考场。

有时,常项“假”后面也会跟“的”,形容词和名词性成分之间加“的”表示修饰,如:我可能看到了假的郭碧婷。有时在常项“假”前面也会有修饰成分,如:我可能看了一场假的“3·15”晚会3

3.2. VP为判断动词“是”,NP为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通常在“是”和名词性成分之间有量词,例如:

(1)最近,美国纽约市一所高中的中文期末考试试卷曝光,中国网友立马就炸锅了,纷纷开始怀疑人生,甚至认为“我可能是个假中国人”。4

(2)我可能是个假留学生!老司机带你了解“美国春晚”超级碗!5

3.3. VP为存在动词“有”,NP为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我可能有个假妈妈6

3.4. VP为趋向动词,NP为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我可能进了假大学。

在动词当中,还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表达的是情感、意向、认识、感觉、思维等方面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的意义 [2] ,关涉心理因素,如:“我可能爱上了假律师”,VP是心理动词“爱”,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律师是理性的,说“假律师”可能是说律师的感性,爱上的就是律师的这种感性,这一构式,强调的是心理动词“爱上”,并非“假律师”,更没有“我可能VP假NP”这一构式所要表达的调侃意味。

4. “我可能VP假NP”的语用功能

总体而言,“我可能VP假NP”构式具有自我调侃的作用,是“反话正说”,可以从认知量、构成特点、作用、语篇等角度分析构式的语用功能。

第一,从认知量的角度来看,构式“我可能VP假NP”的语法意义有反预期量。

第二,从构成特点来看,构式“我可能VP假NP”的固定项能够突显句子的焦点,变项是构式的所指。

第三,从表达的作用来看,构式“我可能VP假NP”表达的是自我调侃的作用。

第四,从语篇角度来看,构式“我可能VP假NP”具有总结、综述的功能。

4.1. 构式“我可能VP假NP”与反预期量

反预期量是与“预期量”相对而言的,表明结果量对预期量的偏离,是实际情况与预期的差值。构式“我可能VP假NP”表明实际的动作行为明显低于说话人的期望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与期望值出现较大差值 [3] ,因此,在态度上,这个构式表达的是一种自我调侃的言语行为。例如:

最近,美国纽约市一所高中的中文期末考试试卷曝光,中国网友立马就炸锅了,纷纷开始怀疑人生,甚至认为“我可能是个假中国人”。

例子中,作为中国人,对于美国高中的中文试卷理应很轻松搞定,但是事实上,这份试卷却让很多中国人犯了难,与预期量形成较大差距,表达了一种身为中国人的自嘲,同时也是对美国中文教育的一种嘲讽。

4.2. 构式“我可能VP假NP”的焦点与所指

构式“我可能VP假NP”中,“假”是说话人的表达意图所向,变项“NP”则是所指,是焦点的具体内容,“我可能”“VP”从形式和内容上对焦点与所指进行强化,作用就在于将反预期量的内容反话正说,与焦点一起将“自我调侃”的意义表达出来。

4.3. 构式“我可能VP假NP”的自我调侃作用

从构式的结构形式看,“我可能VP假NP”有感叹的成分,语调丰富,语音形式多元化。能愿动词“可能”表达一种可能性,不能直接跟表示动作实现的助词“了”,在这个构式中,“可能”后面的“VP”通常情况下是“动词+了”表示动作的实现,这恰恰强化了构式自我调侃的作用。在搜集到的资料中,不少自媒体都用到了这种构式,成为了一种吐槽文化,表达这种强烈的自我调侃作用。例如:

从期末考场出来的学生党,一个个怀疑自己可能背了假知识点,做了假卷子,进了假考场,最后得出结论:我可能是上了假学校7

构式“我可能VP假NP”的整体意义包括语义、功能、认知语用等多方面,仅从字面是不能完全阐释的,依赖于一定的语境,自我调侃的作用才会更加明显。

4.4. 构式“我可能VP假NP”的语篇功能

语篇功能一般是通过语义上的连贯来实现的,包括情景上的连贯和语篇上的连贯。根据已有的网络流行语料的分析,构式“我可能VP假NP”对情景、语境等有很大的依赖性,构式“我可能VP假NP”经常通过情景和语境得出结论,用结论来进行自嘲,就相当于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由结论来表达自嘲义。例如:

从年会现场出来的上班族,转眼看到小米公司的年会还请了国外模特,再想想自家每年就是吃饭唱歌抽奖,“我可能是参加了假年会”7

为什么吃了饭还会饿,我可能吃了假饭。

为什么会越来越胖,我可能吃了假减肥药。

为什么朋友圈无人问津,我可能加了假好友……

NOTES

1本文所有例句均来自网络,未做特别标注,均出自网易新闻http://news.163.com/17/0113/19/CAMCKR7C00018AOR.html?baike:2017年首个网络流行语:我可能XX了假X。

2见中金网http://news.cngold.org/c/2017-01-22/c4772234.html:新年首个流行语我可能领了假的年终奖。。

3见搜狐网http://news.sohu.com/20170316/n483508331.shtml:乐天、韩妆都没上“315”网友:看了一场假晚会。

4见搜狐网http://www.sohu.com/a/124577970_113042:“我可能是个假中国人!”看完这份美国高中的中文试卷,网友炸锅了!

5http://www.xici.net/d237439991.htm:我可能是个假留学生!老司机带你了解“美国春晚”超级碗!

6http://www.acfun.cn/a/ac3431159:我感觉我可能有个假妈妈。

7见网易新闻http://news.163.com/17/0113/23/CAMSRGUS00018AOR.html:网络流行语:我可能上了假车、买了假票、逛了假景点。

参考文献

[1] Goldberg, A.E. (1995)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ndon, 4.
[2] 胡裕树, 范晓. 动词研究[M].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5: 240-248.
[3] 黎秀花.“好你个X”的构式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2: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