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师范生教育实践效果影响因素刍议
Effect Factors Affecting Series. The Geography Teachers and Education Practice
DOI: 10.12677/AE.2018.82021, PDF, HTML, XML, 下载: 1,196  浏览: 2,80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韩冰雪*:许昌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河南 许昌
关键词: 教育实践影响因素地理科学Education Practice Influencing Factors Geographical Science
摘要: 通过对某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三个年级86份见习、实习生的调查问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影响见习、实习教学实践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见习、实习教学实践效果的因素有:学生自身、高校管理、实践基地等.据此提出的建议是: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培训;建立完善的见习、实习管理机制;建立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鼓励机制。
Abstract: B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86 students and interns from the three grades of geo-graphy science major of a university,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ect of internship and practice teaching are studi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internship and practice teaching are: students themselves, university management, practice base and so on. The suggestion is: enhance students’ vocational training; establish a perfect internship and internship management mechanism; establish an internship school to guide teachers to encourage the mechanism.
文章引用:韩冰雪. 地理师范生教育实践效果影响因素刍议[J]. 教育进展, 2018, 8(2): 118-123. https://doi.org/10.12677/AE.2018.82021

1. 引言

在地方院校向应用技术型综合院校转型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进行的大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师范教育同样需要打破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实践价值弱化的状况下,需要进行深入的师范教育改革。在师范教育转型过程中教育实践是最具实践意义的教育环节,也是师范教育转型的关键 [1] 。因此树立协同育人观念、完善运行机制,改革应用型高校的师范教育实践课程,突出应用的实践意义。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从事中学地理教育及相关学科的高级应用性人才,故该专业的就业目标比较明确,即各级各类学校或教育机构从事教学及管理工作,是未来地理教师的预备队。

教育见习、实习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师范学生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关于教育见习、实习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领域。蒋溢等对四川省四所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前的教师意识、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地理师范生存在角色意识不强、情绪紧张、知识储备不够、不熟悉中学地理教材、师范技能水平较低等问题 [2] 。从学生的主观评价分析了教育实习的学生个体存在的问题,反应了教育实践环节中受体的个人感知,该结果对后续性的实践效果分析具有根本性的研究意义。分析了学生个人因素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而相对于个人因素高校的管理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也决定着实践教学的效果。郭保中认为高师范生见习观察的深广度、思考的深刻性不够,应将教育见习提到学科教学论理论课之前开展,为学习教学论提供感性认识,提高学科教学论课的教学效果;明确教育见习的目的要求,且见习任务作业化、管理程序化,从而提高见习效果 [3] 。在单个因素影响的研究相对成熟后,从系统理论出发,综合性的分析实践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也相对成熟。高杨等分析了当前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实习质量受学校重视程度、组织安排、基地建设、实施管理等方面影响,并提出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和经费投入的建议 [4] 。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教育实习中高校管理因素及对策。

国外对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及基地建设较成熟,研究多从学生个体因素出发。Karadimitriou Kostas对教育科学系实践环节进行研究,通过对248名学生和他们的书面作业的问卷收集数据。结果表明,学生在合作研讨中收获颇多,而反思能力,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课题掌控能力不足 [5] 。相对于中国而言,国外的教育实践的考核标准更为严格。例如德国对教师教育见习阶段的运作、准入条件、服务时间、任务组成、理论学习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见习阶段结束时,见习教师还需参加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 [6] ,为我国实践教学管理提供了借鉴。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将结合系统理论,将视角由学生或学校个体转移至教育实践所涉及到的多个个体。将学生、高校及见习、实习基地三者有机结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质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分析见习和实习两种相关联的教育实践过程受影响的因素,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意见。

2. 数据获取

2.2. 问卷设计

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及前述研究,本文将影响教育见习、实习效果的诸多因素归结为学生因素、高校因素及见习、实习基地因素三个方面。学生因素和高校因素多数是直接影响教育实践效果的可控因素。见习、实习基地因素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差异性较大,短期内难以均衡,多属于不可控因素。学生因素包括学生的职业信念坚定程度、实习期望、实习态度、专业基础以及实习前准备等方面;高校因素包括学校对学生见习、实习前的培训、高校教师在实习过程中的指导、高校管理监督等方面;见习、实习基地因素包括基地的教学条件、基地的管理、指导教师的指导及工作准入度等。吸收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 [1] [2] ,结合研究工作实际,本文确定把职业信念坚定程度、实习期望、实习态度、专业基础、实习前准备、高校对学生见习–实习前的培训、高校教师在实习过程中的指导、高校管理监督、基地的教学条件、基地的管理、指导教师的指导及工作准入度作为影响地理科学专业效果的主要因素;把能力提高和知识提高作为衡量教育实践效果的两个指标。

最终形成的调查问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样本统计特征指标问题,第二部分包括上述14个调查因素的相关问题。问卷中每一项因素的影响程度,采用五级尺度进行度量。由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给予1~5分,分别对应极不同意、不同意、同意、很同意、极同意五个等级。

2.2. 问卷发放

为了保证问卷填写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研究团队于2016年5月1日至7日,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对2011~2013级进行过教育见习实习的同学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92份,回收88份。通过仔细筛查,剔除有明显错误信息的2份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86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3.47%。

2.3. 研究对象特征

调查对象的结构特征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样本中女生多于男生,生源地农村多于城市,见习、实习学校所处位置为农村多于城市。样本符合地理科学专业实习生的基本结构,具有一定代表性。

Table 1. Sample data structure features

表1. 样本数据组成结构特征

3. 数据处理工具和统计方法

本文应用SPSS 17.0的协方差分析法,以教学实践效果(能力提高和知识提高)为因变量,以其它12个变量(职业信念坚定程度A1、实习期望A2、实习态度A3、专业基础A4、实习前准备A5、高校对学生见习–实习前的培训B1、高校教师在实习过程中的指导B2、高校管理监督B3、基地的教学条件C1、基地的管理C2、指导教师的指导C3及工作准入度C4)为自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

经运算后(表2),提取出相关性最大的三个指标:职业信念坚定程度、高校管理监督、校外教师指导,分别代表前述的学生因素、高校因素及见习、实习基地因素来进行本次研究。

4. 实习总体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4.1. 职业信念对教学实践效果的影响

表3看出,79%的学生职业信念程度在4以上,说明大多数学生未来的职业定位是中学地理教师,所以教学实践的开展针对性较强,实用性较大。职业信念坚定程度与教学实践效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ρ > 0.05),p > 0.05***,说明职业信念坚定程度不同对教学效果存在差异,也就是说,职业信念越坚定,教学实践效果越好。

Table 2. Data results of covariance analysis

表2. 协方差分析的数据结果

***p < 0.05.

Table 3. The influence of professional belief on the effect of teaching practice

表3. 职业信念对教学实践效果的影响

***p < 0.05.

4.2. 高校管理监督对教学实践效果的影响

表4看出,70%的学生认为高校管理监督力度在3以下,说明学生对高校的监管并不是很理解或满意。通过运算可看出高校管理监督与教学实践效果为正相关关系,F值为22.68,故基于本研究的数据可以看出,教学实践效果的改善可从提高高校管理监督方面入手,改善高校的管理机制,进而有效提升教学实践效果。

4.3. 校外导师指导对教学实践效果的影响

表5看出,72%的学生认为校外导师的指导满意度在3以下,说明学生对校外导师的指导不是很满意。通过运算可看出校外导师指导程度与教学实践效果为正相关关系,F值为11.78,故基于本研究的数据可以看出,教学实践效果的改善可从提高校外导师指导方面入手,改善校外导师鼓励机制,进而有效提升教学实践效果。

5. 教学实践效果各因素回归分析

表6看出,教学实践效果与职业信念、高校管理监督、校外导师指导三者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

Table 4. The influence of management supervision on teaching practice

表4. 高校管理监督对教学实践效果的影响

***p < 0.05.

Table 5. Differences in gender and ecological awareness and behaviors

表5. 校外导师指导对教学实践效果的影响

***p < 0.05.

Table 6. Regression Analysis of various factors in teaching practice

表6. 教学实践效果各因素回归分析

***p < 0.05.

对实践效果的影响力职业信念>校外导师指导>高校管理监督,故在79%的同学相对职业信念稳定的前提下,提高校外导师指导效果为最有效提高教学实践效果的方式。可通过建设校外导师聘任制、校外指导教师的激励方法、校外导师对见习、实习学生指导规范制定等实现。

6. 措施及建议

通过本研究的发现,主要控制X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本次调查出的主要控制教学实践效果的为:职业信念、高校管理监督、校外导师指导三个因素最明显,所有具有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建议: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信念,进行多方位的职业素质教育,并借助学校社团文化活动进行教师职业教育,职业熏陶,进而提升职业信念的鉴定程度。

高校加强管理和监督,教育见习、实习实践的运行离不开完善的制度的保证,这些制度包括制定全过程中的工作制度、指导教师工作制度、教育见习、实习之后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度。落实教育实践指导教师责任制度。

见习、实习基地应建立校外指导教师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校外指导教师的角色定位、职责要求、工作内容、奖惩措施,并形成岗位责任制,加强校外指导教师的工作责任意识。同时也要参考和使用新的教育管理方法,最终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提升未来教师预备对的教学实践能力。

课题来源

许昌学院教育研究一般项目(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教育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 堵秀凤, 翟曼月, 李晓红, 邢颖. 师范类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 高师理科学刊, 2011, 31(6): 81-83.
[2] 蒋溢, 陈朝镇. 四川省高师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准备调查研究[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3(5): 122-128.
[3] 郭保中. 改革教育见习的思考与实践[J]. 教育与职, 2008 (36): 159-161.
[4] 高杨, 徐国伟, 许东升, 阚朝辉. 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实习现状分析及改革研究[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14, 28(1): 83-85, 91.
[5] Kostas, K., Galini, R. and Maria, M. (2014) The Practicum in Pre-Service Teachers’ Education in Greece: The Case of Lesson Study.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52, 808-812. https://doi.org/10.1016/j.sbspro.2014.09.325
[6] 覃丽君. 德国教师教育见习及第二次国家资格考试制度研究[J]. 教师教育学报, 2015, 2(1): 1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