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瓶类瓷器的器型特征分析
Shape Feature Analysis of Porcelain Bottl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OI: 10.12677/Design.2018.31001, PDF, HTML, XML, 下载: 1,430  浏览: 4,842 
作者: 高 凯: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王秀峰: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关键词: 明清瓷器瓶类器型特征Porcelain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ottle Shape Features
摘要: 明清时期瓷器在中国乃至世界瓷器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文章立足于明清时期的瓷器中重要器型之一瓶类,对明清瓷器瓶类种类进行了综合概述,以时间顺序梳理了这一时期的器型类别;分类探讨了明清瓷器的主要器型及其特征,为研究瓶类瓷器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Abstract: Porcelai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rcelain history of China and world. This paper, which is based on bottle type, one of the important porcelain typ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ak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porcelain bottle types in this period; sorts the type categories by chronological order; discusses the main type and feature of the porcelain bottles in sorts and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porcelain bottle research.
文章引用:高凯, 王秀峰. 明清瓶类瓷器的器型特征分析[J]. 设计, 2018, 3(1): 1-5.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18.31001

1. 明清瓶类瓷器概述

明清瓷器瓶类在器型上既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明显的不同,均有其独特的时代感。明代瓷瓶有很大一部分都保留着元代的器型特征,例如梅瓶及玉壶春瓶都仅仅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并未有大的改变。

双耳扁瓶、天球瓶及双耳折方瓶是永乐宣德时期较为典型的瓷瓶器型,这些器型体型偏大且带有明显的域外特征,除此之外,此时的瓷器器型还有小巧精致的小壶及压手杯。到成化年间人们更加偏爱于小型瓷瓶,正德时期较大器型的瓷器成就较高,尊、花插成为常见器型,造型及胎骨也更为厚重。嘉靖及万历时期的瓷瓶器型更大,换句话说此时成就最高的瓷瓶器型也是大型器物,大型花瓶便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另一种器型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方形器物逐渐多样化,方形多角瓶及方形斗碗这类器型烧制较多。实用器型之外还带有宗教色彩的瓷塑也得到了发展。

清代的瓷器器型相比明代的样式和种类都更为丰富。历数清代的瓷器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饮食餐具类,作为日常实用类器型,清代的瓷器餐具类极为丰富,碗、盘、杯、碟、罐、瓶、缸等都是较为普遍的。第二类属于陈设观赏类的,这一类偏于装饰性瓷器,器型也比较多样化,插瓶、花瓶、华尊、花盆、花托、鼻烟壶以及动物像生瓷都是当时这类器型的典型代表。第三类瓷器器型是文人墨客推动发展的,主要是文具瓷器器型,有砚台、水盂、笔筒、笔架、墨床、印泥盒等。另外,清代还有一类瓷器器型也大有发展,宗教的礼器及祭祀法器都有很大一部分是瓷质。总之,清代的瓷器器型风格多样,款式丰富。单就器型来讲,就达到古代瓷器器型发展的高峰 [1] 。

清代烧瓷中官窑和民窑的烧制的瓷瓶器型有明显的不同,官窑烧制在多个时期都偏向于仿古,有喜爱仿制商周青铜器器型,还有喜爱仿制宋明瓷器造型的,器型的创新并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民窑烧制的瓷器更具有清朝的独特样式,器型上也更为丰富。康熙时期的瓷器器型多样,有口小腹大的瓶子,有口腹大小相近的尊以及口大腹小的花插。此外。康熙时期民窑烧制出了器型多样的瓷瓶,棒槌瓶、凤尾尊、方瓶便是民窑器中典型代表。雍正偏重于仿制宣德瓷器为主,例如鸡心碗、抱月瓶等,雍正时期的瓷器器型整体风格是直接取自于自然的花果形态,例如柳条式和海棠花式。乾隆时期的瓷器造型更为复杂,天球瓶、葫芦瓶、牛头尊等都非常普遍。还出现了文人使用的文房用具,瓶类也较为繁多,从双联直至九联瓶,还有转心瓶及壁瓶等各式器型。乾隆在器型上讲究附加堆饰,象耳、羊耳、鹿耳等加入都为器型的丰富增加了元素。

2. 明清时期瓶类瓷器的分类及特征

按照瓷瓶样式可将明清时期瓷瓶器型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瓶身主体为球状的瓷瓶,这类器型最为常见,第二类为瓷瓶主题为圆柱状的瓷瓶,第三种为瓶身主体为多棱状的瓷器,第四类则是瓶身主体为不规则形状的瓷瓶。按照目前收藏市场的数量上来看,前三种类型占据绝对的优势,根据拍卖市场的成交量来看,明清瓷器的成交量主要以瓶类为主。

瓶身主体为球状的瓷瓶在明清时期非常流行,数量庞大,虽然器型多沿用前代遗留下的样式,但也加入了明清两代对器型的认知(见表1)。葫芦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形似葫芦的瓶式,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葫芦瓶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除传统器形外,又有上圆下方式,蕴含天圆地方之意。雍正以后,创制一孔葫芦瓶,嗣后变化多端,其中器口内敛,卧足。另外一种典型的代表瓷器器型为玉壶春瓶,它是北宋时创烧的一种瓶式。呈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明、清两代,器身普遍比宋、元器矮粗,并成为传统器形一直延续至清末。第三个典型瓷瓶为天球瓶,这类器型是受西亚文化影响的器形,口微侈,直颈,球腹,平底 [2] 。始见于明永乐朝,宣德器较永乐略显粗放,此后明代各朝未出现。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风盛行,天球瓶则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时较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此类瓶身主体为球状的瓷瓶还有很多,也是瓷瓶类型的主流。

瓷瓶主体为圆柱状的瓷瓶也是数量极多,特别是明清时期,这类瓷瓶的器型深受喜爱(见表2)。筒瓶便是其中的代表,造型为侈口,短颈,溜肩,长腹,平底,形若直筒,故名,筒瓶始见于明代万历朝,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被赋予“大清天下一统”的寓意,从而成为民窑中最为流行的器物。橄榄瓶器型为鼓腹,口足内敛,平底或圈足,形似橄榄。有素身与瓜棱式之分。为清代流行器形,始创于顺治朝,雍正、乾隆时最为常见。除此之外还有器型为圆柱状的典型瓶类还有棒槌瓶,主要是因似旧时洗衣用的木棒槌而得名。这类器型多为清康熙时期的民窑所烧。圆棒槌又称硬棒槌,造型多为盘口,直颈较短,圆折肩,筒形长腹,底部多为平切式二层台。器形大小不一,大者高达70厘米,小的不足10厘米。柳叶瓶的瓶身主体也为圆柱状,也是清代康熙官窑独特器型。侈口,细颈,敛腹修长,卧足,器形曲折多姿,隽秀典雅,若悬垂的柳叶,又似亭亭玉立的美人,故又有“美人肩”之称。

瓶身主体为方棱状的瓷器数量相较于前两种类型并不多见,但就其造型来看也有其独特的美感,收藏界对其也是青睐有加(见表3)。四方倭角瓶的造型也是棱形为主,是明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创制的磨

Table 1. The body shape of the porcelain bottle is spherical

表1. 瓶身主体为球状的瓷瓶主要器型

Table 2. The body shape of the porcelain bottle is cylindrical

表2. 瓶身主体为圆柱状的瓷瓶主要器型

Table 3. The body shape of the porcelain bottle is polygonal

表3. 瓶身主体为多棱形的瓷瓶主要器型

器形。形状为唇式口微侈,直颈两侧贴塑兽耳,方形腹的每个直角均斜削45度,使之变为八棱锤形,圈足外撇。清雍正御窑厂仿品造型与宣德器相比,瓶体较大,且书有雍正官窑款 [3] 。六方瓶作为多棱形器型是典型代表,这种器型又称为六棱瓶,是明中晚期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体作六棱柱形而得名,由于其造型方正,深受人们的喜爱。琮式瓶身一般为四棱,它仿新石器时代玉琮造型的一种瓶类器型,主要为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有的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横线装饰。明代石湾窑此类造型多施月白釉,入清以后,器身横线装饰演变为八卦纹,故后期也被称为“八卦瓶”。

瓶身主体为不规则形状的瓷瓶在明清瓷瓶中并不常见,这类器型的用处有独到之处。净瓶是其典型的代表,游方时可随身携带以储水或净手(见表4)。明以后多称“军持”。器身多扁圆,颈较短,流肥硕。入清以后,这一器形为皇家垄断,演变为直颈、丰肩、敛腹、高圈足外撇如盖展开、无流,成为清朝朝廷赐给西藏高级僧侣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称“藏草壶” [4] 。冥器中的瓷器也常出现不规则形状,例如皈依瓶,俗称魂瓶,它常见于江南地区明朝的墓葬中,瓶体修长,颈部堆塑日、月、云、龙、虎、龟、蛇、鸟、鸡、犬、鹿、马、人物等,盖钮为立鸟状,也有依据瓶体上堆塑的主要纹饰称其为龙虎瓶、日月瓶的。壁瓶严格意义上来讲也属于不规则器型,它是专为悬于壁上或挂于轿中设计的瓶式,又称“挂瓶”或“轿瓶”,始见于明代宣德朝。瓶体均为整体的半剖,背面平整有穿,可系绳悬挂。初挂于鸟笼之中。万历时大兴,有莲花、葫芦、瓜棱、胆式等多种形制,清代乾隆官窑多有生产,造型规整,工艺精巧,品种丰富,并多附御题诗句。

Table 4. The body shape of the porcelain bottle is irregular

表4. 瓶身主体为不规则形状的瓷瓶主要器型

3. 余论

明清时期的瓷瓶器型相较于前代有了极大的丰富,数量和形式上都有大的改变,这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较高是分不开的。从数量上来说,明清时期的瓷瓶种类达到了历史之最,各类瓷质用具分类较为细致,观赏性也成为器型制造的主要原因。除此原因之外,器型的比设置也是具有严格的规制,凡是审美价值高的瓶类其器型制造一定是符合科学的审美比例,这就需要进一步使用数据“归一化”的方式进行处理,进一步去探讨具体的比例数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陶瓷学会. 中国古陶瓷研究[M]. 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 2007.
[2] 蓝浦, 郑廷桂. 景德镇陶录图说[M].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3]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 中国官窑瓷器[M]. 济南: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11.
[4] 郭小丽.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域外器型因素探究[J]. 中国陶瓷, 2009(4):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