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些年,随着人们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广大消费者对无污染、低残留、安全、优质、营养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对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有着很大帮助。山东省烟台市土壤肥沃,降雨量充足,发展大棚番茄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主要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现就大棚番茄高产种植技术要点开展论述,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2. 实验地点和时间
试验设在牟平区武宁镇心合村,该地区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牟平年平均温度11.5℃,降水量760毫米,无霜期119天。本次试验土壤类型棕壤土,地势平坦,肥力中上等,地力均匀,交通排灌良好,耕层土壤基础养分为:酸碱度7.1,有机质13.5 g/kg;碱解氮135 mg/kg;速效磷121.5 mg/kg;速效钾215 mg/kg。实验时间为2015年6~8月。
3. 品种选择
番茄品种选择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种植季节科学选择番茄品种。春茬番茄应该选择耐低温,耐寡照,后期耐热,丰产,优质,早熟,生育期短,抗病性能强的优质番茄品种,如苏粉2号、中杂4号、佳粉10号、东农704。秋季番茄应该选择耐高温,后期耐低温,丰产,优质,抗病的番茄品种如中蔬5号、苏杭3号、浙杂805等 [1] 。
4. 科学育苗
4.1. 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番茄在育苗之前要做好浸种催芽工作。首先,浸种处理。将番茄种子放置于55度热水中,并保持55度20分钟。这20分钟期间要不断搅拌种子,保证种子受热均匀,随后停止搅拌,浸种6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将种子捞出后晾干;其次,催芽。将浸种好的种子,用湿润的纱布包裹,放置于催芽室内,催芽室内温度维持在30度,每天用30度的温水冲洗一次,等到有60%的种子露白之后,就可以播种了 [2] 。
4.2. 苗床制作
选择无病虫害,无污染,前茬作物不是茄科类作物的充分腐熟的土壤1份,完全腐熟的有机肥1份,混合之后过筛处理。每立方米混合土中加入碳酸二胺1.5 kg,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 kg,混合均匀后,均匀的铺入苗床。
4.3. 适时播种
番茄种子播种时间要结合生产实践综合选定,一般情况下,秋冬茬栽培的番茄,播种时间维持在8月中上旬。冬春茬栽培的番茄,播种时间一般控制在11月中旬。一般情况下每平米数要番茄种子10 g。选择一个晴朗的上午播种,播种之前,苗床灌足水,等到水充分下渗之后,将种子用湿润的细沙搅拌均匀之后,均匀的撒播在苗床上,然后在上方覆盖一层混合土,厚度维持在1.5 cm以内。播种完毕之后,在苗床上覆盖地膜,提高苗床温度,加速幼苗出土 [3] 。
4.4. 分苗
当有80%的幼苗出土之后,将地膜揭除。幼苗生长出2片真叶之后,要及时分苗。分苗后提高苗床温度,增强苗床保温保湿性能,使苗床温度控制在30度左右。分苗后的幼苗度过缓苗期后,应该逐渐增加通风量,苗床白天温度控制在25度以内,夜间温度维持在14度以内。番茄幼苗在移栽定植前一周,逐步降低苗床温度,高温度控制在8度,对幼苗进行炼苗处理。
5. 适时定植
5.1. 定植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整地施肥。番茄幼苗在定植前两周,对大棚土地进行充分深翻整地,深翻深度维持在25 cm,以打破犁底层为主。结合整地,每亩追施完全腐熟的优质农家肥5000 kg,磷酸二铵50 kg,尿素20 kg,硫酸钾20 kg。整地结束后,要确保地面平整,达到移苗水平;其次,大棚消毒。温室大棚在定植番茄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控制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一般情况下,每亩施用80%的敌敌畏乳油250 g,拌上锯末,与3000 g的硫磺粉混合之后,在大棚前中后堆放燃烧,密闭大棚熏蒸,第二天打开大棚通风直指大棚内无异味时定植。
5.2. 适时定植
幼苗在定植前一天扣棚,封闭大棚各个通风口提高大棚温度。当大棚内土壤10 cm温度持续维持在10度以上时,就可以定植了。一般情况下,选择五叶期带有花蕾的番茄幼苗适时定植,这样能够保证番茄成活之后,迅速进入开花期,缩短生长周期,降低成本投入。一般情况下,每亩定植密度维持在3000~3500株 [4] 。
6. 田间管理
6.1. 环境控制
首先,温度控制。番茄幼苗移栽之后,大棚温度白天控制在28度,晚上控制在15度以内。度过缓苗期后,逐渐降低大棚内的温度,进入开花坐果期后,大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0度,夜间温度控制在十度以上。进入结果期后,夜间温度控制在22度,白天温度控制在13度;其次,湿度控制。大棚的湿度控制要结合番茄不同生理周期科学控制。幼苗移栽之后,大棚内湿度控制在90%,度过缓苗期后,大棚适度控制在70%,开花期和结果期湿度分别控制在60%和50%。
6.2. 水肥管理
番茄幼苗定植之后要及时灌溉,3~5天后灌溉缓苗水。冬春季节,大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

Table 1. Demonstration outreach in 2017
表1. 2017年示范推广效果
注:同列小写字母不同表示组件差异性显著,P < 0.05,同列大写字母不同表示组间差异性及其显著,P < 0.01。
夏秋季节维持在75%~85%。番茄施肥主要采用冲施肥方法,肥料主要选择使用离子氮,产品形态:水基液剂。主要技术指标:Zn + B:2~30 g/L;N + P2O5 + K2O ≥ 400 g/L、节能钾,产品形态:水基液剂。主要技术指标:Zn + B:2~30 g/L;N + P2O5 + K2O ≥ 850 g/L、优品健,产品形态:水剂 [5] 。主要技术指标:氨基酸 ≥ 100 g/L;Cu + Fe + Mn ≥ 20 g/L。分别于番茄定植器期、生长期、果实膨大期、果实快成熟期追施,追施量分别为根灌离子氮600倍 + 优品健600倍、根灌离子氮600倍 + 优品健600倍、根灌离子氮600倍 + 优品健600倍 + 叶面喷离子氮2000倍、叶面喷速效钾2000倍。2017年示范推广效果显示,番茄冲施肥小区平均产量为225.8 kg,常规施肥处理区域为212.1 kg,对照组处理区域为210 kg,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7.5%,常规施肥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0%。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推广应用该种施肥方式,番茄产量和品质大大得到提升。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6.3. 病虫害防治
番茄病虫害主要有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潜叶蝇,针对这些病虫害,在做好农业防汛工作基础上,还要做好药物防治。番茄早早疫病和晚疫病可以选择使用40%的百菌清烟剂熏蒸消毒,或者使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番茄病毒病,可以使用25%的溴氰菊脂乳油3000倍液,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消灭田间蚜虫,控制疾病发生。番茄潜叶蝇可以使用48%的毒死蜱乳油100倍液喷雾,效果显著。
7. 结语
与常规施肥相比,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再增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番茄增产效果显著,与对照相比提高了7.5%,每亩增益为286.2元,经方差分析后达极显著的增产水平,该肥料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