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体育科学研究事业的不断上升,大量的体育学术研究者在体育理论研究量和研究水平上都在不断地提高,撰写了大量的科研文章和学术专著,科研文献作为研究成果的展示,为体育事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做出巨大贡献。随着体育科研的不竭晋升,体育事业的不竭成长,我国体育核心期刊成为学术专作的权威代表,经由过程钻研我国近十年体育一类核心期刊的统计,分析其研究内容、特点、动态发展现状与趋势,把握我国体育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结构与规律,掌控我国体育科研人员学术钻研的成长环境,为学术界提供文献数据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通过苏州大学图书馆内网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数据等网址,检索2009~2018年近十年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中的7461篇科研论文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苏州大学图书馆内网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数据库等作为检索工具,以2009~2018年作为时间界限,查询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的科研学术论文,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
2.2.2. 数据统计法
通过对检索到的7461篇论文进行统计整理,从年度文献量、学科分类、研究层次、年度基金资助与比率等各方面进行计量学分析。
2.2.3. 逻辑分析法
根据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的数据结果,通过逻辑分析法中的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归纳推理等逻辑方法,分析近十年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科研论文的基本情况,展现近十年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科研论文的研究规律以及未来的研究动态方向。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近十年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文献量年度分析
《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在近十年中各期刊年度文献量有所变化。《体育科学》从2004年开始,改版为月刊,2009年至2013年科研论文文献量在2011年有少许的上升,整体年度文献量不断下降,2013年至2015年年度文献量保持在154篇,截至目前为止,年度文献量持下降趋势。《中国体育科技》、《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是双月刊。《中国体育科技》在所研究的时间范围中2013年和2016年年度文献量有所上升,但是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在2009年到2011年,三年期间,每年的年度文献量下降14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年度文献量减少17篇,是研究范围中年度文献量减少最多的一年,2014年年度文献量有所回升,仅仅8篇,年度文献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年度文献量变化最大,从2009年的498篇到截止至今的160篇的年度文献量最具有说服力,再所研究范围中2012年年度文献量减少101篇,是年度文献量减少最多的一年。
虽然核心期刊的年度文献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体育科研研究者顺应社会新态势,紧跟时代发展,紧抓时代热点,不断涌现新研究模式理论,提高体育核心期刊的使用价值,体现体育科研广度、深度以及信息量,从侧面反应出体育期刊的时效性与权威性,保证体育核心期刊的期刊质量。近十年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年度文献量对比分析折线图见图1。

Figure 1. The annual document volume breakdown map of China's Sports Core Periodicals in the past ten years
图1. 近十年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年度文献量折线图(篇)
3.2. 近十年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年度文献量关键词词频分析
研究分析发现体育核心期刊关键词涉及面较广,从所研究时间范围分析,关键词共有41个,中国、竞技体育、鼠、动物实验、武术、奥运会位居前六,所占百分比分别是12.4%、6.2%、5.3%、4.8%、4.5%、4.1%、3.8%,线比较而言其他关键词所占比例差距较大,这与期刊的发展动态趋势紧密相关。《体育科学》杂志相对于其他三种期刊所研究的关键词包含量较大,相对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中体育教师、体育文化、有氧运动等所占比例较为平均,与《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有所不同。关键词所占比例结果分析:近十年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在中国这个大背景环境下进行的相关科研论文撰写较多;运动人体科学方向运用鼠进行的动物实验所占比例最大;体育教育训练学围绕运动员与竞技体育关键词的科研论文著作最多。学术科研研究者顺应中国新态势,在研究领域中,根据现有的学术研究领域与自我方向发展,不断刻苦钻研,提高自我的学术研究能力,近十年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如表1。

Table 1. Statistics of keyword frequency of Sports Core Periodicals in China in recent ten years
表1. 近十年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关键词词频统计(次)
3.3. 近十年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年度基金资助文献量及比率分析
由我国相关部门、基金会等资金拨款进行科研的项目称为基金论文项目,在我国受到国家支持的科研项目,发表在我国体育核心期刊,该基金占比将被作为评定期刊等级指标之一,衡量核心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依据,客观评定期刊的科研质量,如果科研的基金论文比较高,该期刊在相应期刊领域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1] 。
近十年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从年度基金资助文献量分析,每一期刊每年基金资助文献量较为平均。在《体育科学》中近十年年平均基金资助文献107.9篇,2015年基金资助文献量120篇,达到最多的一年;《中国体育科技》近十年年平均基金资助文献79.2篇,2016年资助文献最多95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近十年年平均基金资助文献89.2篇,在2011年基金资助文献量突破百篇,有106篇;《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近十年年平均基金资助文献213篇,基金资助文献量始终保持在两百篇以上,基金资助文献量多;《中国体育科技》期刊相比较其他三个期刊而言年度基金资助文献量较少,《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年度基金资助文献量最多,具体年度基金资助文献量对比见表2。
基金资助文献量的多少是国家对学术科研人员重视的表现,我国在体育科研方面逐渐走向体育强国,未来发展向国际化方向,课题基金的支持促进我国体育与经济文化相结合,不断促进我国科研人员向更加有深度的、有广度的角度探究,核心期刊成为载体,将体育科研的学术研究成果呈现在学术界的世界。

Table 2. Literature quantity of annual fund subsidies for core periodicals of sports in China in recent ten years
表2. 近十年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年度基金资助文献量(篇)
对近十年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年度基金资助文献量比率折线图分析,具体分析见图2,截至目前为止,《中国体育科技》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基金资助文献量逐年明显增加;《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年比率折线图逐年递增,基金资助项目明显提高;《体育科学》年度基金资助文献量比率折线图整体较为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当年发文量 * 100%。
Figure 2. The document ratio breakdown of the annual fund subsidies for the Core Periodicals of Sports in China in the past ten years
图2. 近十年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年度基金资助文献量比率折线图
平稳且有所增加,科研论文质量有所保证;《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年度基金资助文献量比率折线图波动幅度较大,但从2015年趋于平稳。
3.4. 近十年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学术研究分布状况分析
在四种核心期刊中,每一期刊都有栏目模板以及科研论文研究方向,将不同方向的文献归属于所在方向领域,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展示学术前沿,具体分栏如下:《体育科学》期刊设有体育经济学、群众体育学、体育教育学、体育管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医学、体质研究、运动心理学研究方向栏目 [2] ;《中国体育科技》有5个方向栏目:科研成果、调研报告、专题论文、经验总结、问题讨论 [3]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内设特稿、专题论坛、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6个栏目 [4]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设有体育社会科学、体育生物科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学等栏目,刊登学术论文、研究简报、文摘、科研动态、科技简讯等文章 [5] 。期刊的栏目方向比较细致化,根据其体育专业学生所学专业风向,分为大方向四个,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
根据科研论文的研究方向,将论文分大模板,在《体育科学》期刊中研究报告873篇,争鸣与探索233篇,综述与进展105篇,学会信息62篇,专题论坛26篇,博士论文9篇,前沿动态14篇,特约专稿15篇,其中在研究报告、争鸣与探索、综述和进展大方向中,体育社会人文学占52%,其中体育产业与经济方向占64%;体育教育训练学中体育教育学占43%,在《体育科学》期刊中所占比例最高的科研方向;《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人文社会学447篇,体育教育训练学221篇,运动人体科学170篇,民族传统体育125篇,专题论坛160篇,特约专稿3篇,依据科研论文方向,民族传统体育科研论文相对较少,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人文社会科学方向、体育产业与经济所占比例最高;《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主要学术栏目分布中,体育人文社会学956篇,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心理学655篇,运动训练学750篇,体育教育学636篇,运动人体科学123篇,体育训练学82篇,专题论坛78篇,前沿动态27篇,硕士学位论文5篇,博士后研究报告3篇,体育产业与经济有423篇,占到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一半以上,在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心理学中运动生物力学所占比例最高;《中国体育科技》期刊中按大方向分类,体育管理理论相比较体育产业与经济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占比例最低,运动人体科学中生物力学的肌肉相关分析研究所占比例达到32%,相关性的SWOT分析仅位于其后。通过对核心期刊的学术分布分析,在这四种核心期刊中,综合性分析,运动人体科学中生物力学实验的相关科研论文占比重较大,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中体育产业与经济小方向所占比重较大。不同的学术期刊在其研究领域都有其特点的角色,科研学术工作者在其研究领域更深度的挖掘,根据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研究方向而进行投稿,使其得以发表,展示科研成果。
4. 总结
1) 近十年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年度文献量趋于均等化,体现核心期刊科研论文的权威性,其中《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年度文献量下降幅度最大,《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三个核心期刊的年度文献量趋于平稳,显现出我国体育一类核心期刊科研论文的专业信息容量大、质量高、权威性等特点。
2) 体育科研学术研究者以中国为大背景进行学术研究,在科研文献关键词分布中利用鼠来做动物实验的研究者众多,运动人体科学在所研究的学术核心期刊中比重最大。
3) 体育科研项目在国家基金支持下,体现期刊研究实力与学术的影响力,揭示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受到基金支持,体现科研论文受到国家各部门或者学术界的重视和认可,反映出我国学术研究者对学术研究的真实有效性和重视性,促进我国学术圈的良性发展。
4) 根据期刊大方向,《体育科学》中研究报告、争鸣与探索发文量较多;《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中发文量较高的是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教育训练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发文量最高的是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国体育科技》在运动人体科学中发文量最高。科研学术圈顺应新时代的新态势,科研学术研究者抓住机遇,根据学术热点问题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给予学术界最新的数据以及研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