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析论
An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and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DOI: 10.12677/ASS.2019.82029, PDF, HTML, XML, 下载: 924  浏览: 2,584 
作者: 潘泽权, 孙 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融合Marxism in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Integration
摘要: 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得到文化体系的有力支持,文化可以说是民族灵魂的重要体现。如果缺少了文化,那么中华民族将很难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中,需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调动民族创新力与创造力,进而实现文化强国的最终目标,不仅如此,也可以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演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内容。而本文则主要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与思考。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should be strongly supported by the cultural system. Culture can be said to be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national soul. If there is a lack of culture, then it will be difficult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of great rejuvenation. In the path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lways adhere to the path of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obilize national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and thus realize the cultural power. The ultimate goal, not only that, but also truly achieves the great vict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Marxism can be said to be an extremely important component. This issue is also the focus of academic research.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issue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an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opinions and reflections.
文章引用:潘泽权, 孙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析论[J]. 社会科学前沿, 2019, 8(2): 197-20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9.82029

1. 引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相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过程被称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而言之,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融合,不仅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还应当着重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具有创造力的中华文明成果,是民族历史上精神观念形态、道德传承以及各类文化思想的有效结合。以孔子与老子为主体,所形成的艺术、政治、思想以及经济等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华优秀文化历史悠久,可谓是影响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意识形态,更加是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动力源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就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此过程中,也不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并为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多年以来的丰富的完善,使得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多年来的发展,使得马克思主义终究未能走出学术领域与意识形态领域,也未能完全融入到群众的思维意识中,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以及认知仍旧较为薄弱,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层层受阻,也曾遭遇重创,因此,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显得尤为必要,这已经成为现阶段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也是必须把控的方向,将其作为核心问题,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力量源泉。

2. 研究现状

经笔者分析之后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相关思想与观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分别为:融合观、对立观与共存观。特别是上世纪20年代,救亡图存的时代发展形势,使得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克思主义理论越发完善,人们对于相关理论的学习更加全面、完善、系统化。在此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被视作专制的典型,为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并避免封建君主专制复辟,马克思主义将批判矛头指向儒学,并将其作为批判的代表。在此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越来越完善,人们对于相关理论的学习也更加全面、完善、系统化 [1] [2] 。随后,经过学者的研究与探讨,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之间并非不相容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推动性作用,现阶段这一观点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而接下来本文主要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众所周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一定的共通性,许多研究学者有针对性的进行探讨过,以杜维明教授所作的阐述为例进行分析,经过教授的总结之后提出儒家强调为己之学,其中的为与现阶段的为之不相符,这一观点表明了由人来塑造、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逐步达到再创造目的的思想。此外,儒家文化更加强调仁创精神,但却不主张神创精神,儒家思想认为人并非是创造万物的根本,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相契合,体现了两者间的共通性 [3] [4] 。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革命理论、社会思想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儒家思想所描绘的大同世界与马克思主义中所构思的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共性,儒家思想认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当兼爱并容。而墨家思想则更加强调以劳动者的需求作为发展的主题,若统治者存在着严重的剥削行为,与此同时,剥削行为直接波及到劳动者的生存与生活,那么劳动者有必要通过暴力反抗的方式获取自身的权益。由此可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墨家思想同样与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导思想相符合,体现了两者间的共同点。

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现状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中华传统文化的演变以及发展过程中并未体现自发的特征,它需要有优秀文化的方向指引。有专家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指明了方向,避免出现方向上的偏颇,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无法自行改变的,这就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的有效结合,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谓是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效的指引,同时也满足了现阶段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且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契合,主要代表了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更加反映了社会的基本发展形势 [5]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不仅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转型提供指导,与此同时,还能真正实现古今中外文化的贯通,以先进文化指导传统文化,进而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这样的发展规律无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必要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源于西方,可以说是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部分群众未能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以及指导作用。而此时就可以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势传达给中华子女,促使群众真正的吸收并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同时也可以自主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思想。这一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无疑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注入了动力源泉。有专家学者针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总结,而后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中国的初级阶段需要依赖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同样无法脱离传统文化,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动力源泉,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更加符合中国本土发展的需求,并与社会的发展形势相一致,为社会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7] [8] 。

3. 融合建议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应继承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精髓,并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只有不断的继承与创新,方可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方向指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间的融合体现了必然性,要求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必须真正实现两者间的有机结合,并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与养分,才可打造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同时为新时代的发展指明方向,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发展,以便逐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终取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也可使得两者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逐步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满足社会经济的转型需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硬性要求相一致。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积极转型,并做好有效的改造等各项工作,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并将其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为之注入动力源泉 [9] 。

但是,经笔者分析发现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仍旧存在着各类问题,特别是实现方案无法确定,也未能结合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形势,进行针对性的转型与完善,导致两者间的融合更多的仅成为构思,却未能落实到实践中去。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通过实物转化的形式达到两者结合的目标。简而言之,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文化事业中,并将其视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点内容,避免出现做表面功夫的情况,而是要深入实际,将理论融入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并为实践过程提供方向上的指导,这一过程中,时间也会不断的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与实用性。不仅如此,群众也会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两者间并非是不可触及的意识形态,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提高群众的文化认知,同时也可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除此之外,这样的发展模式也有利于推进我国文化产业转型,满足现阶段的时代发展需求,还能增强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使得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完善,发挥文化产业的带动性作用,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经济发展,使得经济发展更加稳健、快速。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合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提出了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研究,然后探讨了两者间的融合现状,最后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措施,希望可为相关的研究人士带来借鉴与参考,并真正实现两者间的有效结合,从而迸发出更强的凝聚力,切实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进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江海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功能作用与价值定位[J]. 理论月刊, 2014, 13(6): 15-18.
[2] 郭冲.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汲取[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8, 27(6): 52-55.
[3] 顾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J]. 山西青年, 2018, 17(14): 202-203.
[4] 潘祥超, 梁国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理的传统文化渊源探析——兼与张静如、王先俊商榷[J]. 探索, 2013, 16(4): 160-165.
[5] 鲁昕. 国民教育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 齐鲁学刊, 2017, 21(3): 71-75.
[6] 韩巧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与价值[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8(4): 84-86.
[7] 王元. 道德的革命化与革命的道德化——中国共产党革命动员的文化心理学分析[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1(1): 56-61.
[8] 李盼杰.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8(8): 35-37.
[9] 秦博, 王虹, 徐实, 等.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度融合[J]. 红旗文稿, 2018, 22(6):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