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考生对于雅思考试互动参与性的背景知识影响的看法
An Analysis of Chinese Test-Takers’Perception of the Interactiveness to Topical Knowledge in IELTS Test
DOI: 10.12677/OETPR.2019.12010, PDF, HTML, XML, 下载: 734  浏览: 1,739 
作者: 董 礼*:北京新东方学校,北京
关键词: 雅思考试考生看法互动参与性背景知识IELTS Test-Takers’ Perception Interactiveness Topical Knowledge
摘要: 作为中国考生最多的国际语言考试之一:雅思考试在中国影响力很高。有关雅思考试的研究很多,但是针对互动参与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论文从考生的角度出发,探讨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的互动参与性,重点研究考生对雅思考试呈现的背景知识的看法,探索了雅思考试在多大程度上预期到背景知识在考试中的占比以及多大程度上预期到考生背景知识的现有储备。经过半结构化面试(semi-structured interview)的定性采访调查,本论文发现雅思考试对考试背景知识的比重和考生的想法之间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同时对考生背景知识的预期也需要增强,并且给出相应的建议。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international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s, IELTS attracts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test takers and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IELTS research studies, but relatively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its interactiveness. In terms of the test takers’ perceptions and perspectives, this research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activeness between test takers and IELTS,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how test takers perceive and how the topical knowledge affects their IELTS test taking process. Also, this paper addresses whether IELTS developer has anticipated the proportion of topical is compatible with the test takers’ background knowledge or not. By conducting nin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n imbalance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knowledge. Moreover, there is a need for test developer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test takers’ experiences. In the end,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involved stakeholders.
文章引用:董礼. 论中国考生对于雅思考试互动参与性的背景知识影响的看法[J]. 国外英语考试教学与研究, 2019, 1(2): 70-80. https://doi.org/10.12677/OETPR.2019.12010

1. 引言

不论是在一般考试,还是高风险考试,在考生、考试互动参与的过程中,背景知识一直是语言测评学家关注的主题、也是考试有效性的重要元素 [1]。同时,早期和近期的研究成果都表示,考试中呈现主题的背景知识一定要对所有考生都体现出公平性 [2]。语言测评学中也指出,背景知识在考试中是一定要体现的或者至少对于此类知识考试中是无法规避的 [1]。而对于考生来说,如若现有知识和考试体现的知识互动较强,那么极有可能考生的参与度会较高,进而考试的表现很可能会更好;而反之会较差。但是,在近阶段的语言测试的研究中,对于雅思考试背景知识的调查、尤其是考生对于背景知识看法的调查非常少。

因此,本论文旨在调查一个和考试有效性(usefulness)相关的问题,即考试在多大程度上预测到了测试中的背景知识(topical knowledge)的比重,同时考试在多大程度上预期到考生对于此类背景知识的了解。本论文选择了国际英语语言能力考试——雅思考试做研究,同时对参加这门考试的考生做了半结构化面试,调查他们对于此考试的背景知识的看法。第一部分会简要介绍雅思考试。第二部分会介绍背景知识的近阶段的研究结果。第三部分讲解定性调查和调查结果。第四部分会给出相应的建议。最后进行论文总结。

2. 考试介绍

雅思考试是全世界广受认可的语言测试,根据2018年数据,已经有350万考生参考 [3]。雅思考试旨在测试希望前往英语国家学习或工作的考生的英语水平 [4]。大部分的考生都参加学术类考试,即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去英语国家读书 [5]。在英国来说,近1476所高校需要雅思成绩作为新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证明,国际学生需要达到一定的雅思成绩才可以被英国的大学录取 [3]。其中,英国的国际学生中有超过32%来自中国 [3] [6] ,并且中国的学生为了考取合格的雅思成绩不遗余力地付出时间、金钱和精力进行准备 [7]。因此,中国考生对于雅思考试的看法值得研究调查。但是事实上不论是境外期刊如“Language Testing”,“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Language Testing in Asia”,还是国内的期刊如《中国考试》、《考试研究》等,对于雅思考试的研究非常少,从这个层面看,对雅思考试的背景知识调查研究迫在眉睫。

3.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是考生的现有知识和考试篇章中体现的知识的一种互动形式(interactiveness) [1]。即考试中,尤其是考试的输出项(如口语和写作部分)被何种背景知识所呈现出来,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强或减弱考生和考试之间的互动性。更进一步来说,如何让考生在考试的时候很大程度融入这项考试所引出的社会性的行为也是考试的一项重要任务 [8]。不仅如此,近期对写作考试的研究表明,不论是英语水平高还是水平低,考生如果回答含有较强的背景知识的题目的考试,考生的写作从语言运用、结构还有主题开展的几个方面的成绩都会受到影响,分数都会有相应的降低 [8] [9] [10]。而对于雅思考试来说,其官方网站指出,呈现出考试题目的背景知识不会有偏向性,即整体上对所有考生是公平的 [11]。即便如此,由于考生人数庞大、考试风险度高、考生背景千差万别,关于考生对此考试的背景知识的看法应该被调查 [11] [12]。因此,如此众多的中国考生的声音需要被听到,需要了解考生如何看待背景知识并且考生对于背景知识和考试本身的看法是否一致。

4. 调查方法和调查结果

4.1. 考生选取

由于雅思考试每周都会有考试进行,而且每周的考试题目的背景知识会平均分布,即背景知识每次考试涉及的主题基本一致 [13] ,故本论文没有选取专门的一场雅思考试,而是选择参加过雅思考试的考生 [14]。通过联系某语言中心的教学负责人,同时结合雪球调查方式(snowballing),本论文最终选取了九名参加过至少一次雅思考试的考生 [15]。

4.2. 考生情况

表1所示,这九名雅思考生中有五名女生,四名男生;所有考生在英国国家或英语为主要交流语言媒介的国家或地区读书;考生的语言水平从中级到高级均有;同时,这些考生所学专业很不一致:理科、工科、文科均有。所有的采访均通过视频或音频通话进行。

Table 1. Personal information

表1. 考生基本情况

注:表内所有信息均是调查过程中收集的信息。

4.3. 调查数据

整个采访采用了半结构化面试的形式(semi-structured interview),所有的问题提前设计好,均是在研究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分解 [16]。采访对话均进行了录音,同时提前告知所有考生这些录音会被转文稿,同时所有的录音和文稿会在论文完成之后的三个月至六个月销毁。这些采访的录音数据重申、解释和延展了最初的研究主题。本论文选取了文稿中的一部分数据内容,这些内容可以用来有效地回答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即考试多大程度上预测到考试中呈现的背景知识比重和考生的背景知识体系。接下来,本论文用研究得出的数据来讨论考生对于雅思考试中呈现的背景知识的看法。

数据结果显示,有五名考生认为背景知识会很大程度或较大程度影响到考生、而且考生的现有知识和考试的背景知识匹配不一致。不过,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基本上所有考生都不愿意在备考阶段选择去准备和学习可能出现的相关背景知识,所以,这个结果可见考试背景知识对于考生的学习反拨效应不是很大 [17]。由于本文重点研究考生对于背景知识的看法,故对于考试背景知识产生的反拨效应未做重点处理。下面,本论文将阐述录音数据中呈现出的四个主题。

主题1. “如果学生了解了那些内容,感觉回答起来就简单很多”。

吴佩:对,我觉得(熟悉背景知识与否)会影响的。就是说,比如,如果学生了解了那些内容,感觉回答起来就简单很多。(摘自采访录音文稿)

有一位考生(吴佩)认为,从她的角度来看,背景知识影响面很大。她在回答阅读题目的时候,因为对于那篇(与地理有关)文章的背景知识不了解、也不喜欢,所以没有回答完毕。同时,她第一次雅思口语面试的时候,考官持续问她和篮球有关的题目,这个背景知识她也不了解,所以她认为她的回答受到了影响。从该考生的感知角度,她对所参加的考试可能在背景知识的影响和考生背景知识体系方面没有做好预期。但是,这也体现出来考试对于背景知识的设计和考生对于背景知识的理解可能不一致,例如对于篮球方面,考试也许并不认为这是属于背景知识的范畴,而仅仅是属于常见知识的范畴。所以,从该考生的看法可以推断出至少当场考试对于背景知识的预期没有达成。下面还有一些其他的数据来支持这一判断。

主题2. “(对于这个主题,)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张仪:……是啊,(背景知识)肯定会影响,比如口语,还有写作,因为你了解就说得更多、写得更多,而且可能会更好。我遇到过一次我不熟悉的,好像是和家用电器有关的口语题目,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是,你让我讲一个日光灯,我说什么啊?用汉语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刘晨:(背景知识)一定会影响的,比如我那次遇到的口语题目,我有点忘了关于什么了,我回答得就很好,但是我一个朋友就没答好。

余威:比如,我清楚记得,有一个听力题目,我根据我在以前的经历,随便选了一个,而且我估计应该是对了。

旋子:了解(背景知识)就答得好,而且很自信。

(摘自采访录音文稿)

另外有四名考生也认为背景知识会影响到回答,并且对相关知识的熟悉度会影响到考试中的考生的自信。不过,几位考生也指出,不同的考生对于同一个背景知识内容的看法不同,而且对于一些知识内容,比如生活的用品等,这些恐怕不能完全归为背景知识,更多是常见知识。因此,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考试的背景知识体系和考生的现有知识体系在不同的情况下,如考生背景、考生专业、考生年龄等等,会出现不匹配的情况。

主题3. “背景知识没什么影响,……大部分的知识大家都应该知道”。

金玲:我觉得(背景知识)没什么影响,语言能力更重要,大部分的知识大家都应该知道。

刘春:我不认为会有大量的背景知识题目,毕竟我们都这么大的人了,那些知识还能不知道吗?我们学得都差不多。语言是基础根本。

胡东:背景知识了解多了,能有帮助,但是仅仅是很小程度的帮助而已。

王华:(背景知识)绝对没有什么用处,而且也不会涉及太多。你不知道的基本上绝大多数也不知道。毕竟是英语考试,又不是学科考试。

(摘自采访录音文稿)

不过,有另外四名考生认为考试中的背景知识难度也好、在考试中占比也罢并没有想像得那么高。而且,他们均认为大部分的考生对于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是相似的。所以,从这几位考生的角度来看,雅思考试对背景知识的比重和考生知识体系的预期比较到位。不过,从这几位考生的回答中发现,他们的看法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在雅思考试中,考生的英语能力更加重要;第二,考生和考生之间对于考试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大致相同。但是,考试对于背景知识的呈现和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早有研究成果表明:对于各个英语水平的考生,考试背景知识都会影响到成绩。因此,本论文考虑到采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结合考试结束的时间较久,故本论文最后对所有的九名考生进行了口语测试,以问答的形式作为现场口语测试,即提问了四个衔接性和确认性问题 [16] :问题1. “你很喜欢什么主题呢?”问题2 (回答问题1). “可以简单用英语说一个和此主题有关的回答吗?”问题3. “那有没有什么不喜欢的主题呢?”问题4 (回答问题2). “同样,简单用英语谈一下吧。”在这四个问题之后,本论文发现,即便这几名考生表示语言能力更重要,但是明显几个问题的回答中问题1的回答要比问题3的回答从雅思评分标准的角度要更好。而其他的五名考生的情况也是如此。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主题是让考生自己选择出来的,而并非由调查者来选择。下面的主题4会详细说明具体的回答。

主题4. 互动参与性高还是低?

客观来看,所有参与本调查的考生在采访过程中回答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故九名考生对考试背景知识的看法中会有一定的主观成分出现。因此,本论文利用现场测试的方法,自然衔接提问四个问题:问题1和问题3是属于衔接性问题,问题2和问题4是对前两个问题的回答,同时也作为确认性问题 [16]。这样就有两个问答轮替,每个问题都依据雅思口语第三部分的题目设计,并且要求考生回答时间也控制在四十五秒以内。在数据分析的时候,调查者邀请了三名评分人员,包括一名外籍前雅思考官,按照雅思口语评分标准的四个维度(流利和连贯、词汇、语法、发音)对九名考生的回答进行了评分 [11] ,并计算了每名考生的平均分。图1是认为考试中背景知识和考生现有储备知识不匹配的五名考生的平均分情况。按照此图显示,两条曲线中,上面一条曲线是回答问题1的得分曲线,下面一条曲线是回答问题3的得分曲线。由此可见,回答和自己喜欢的主题有关的口语题目时候,整体来看,五名考生得分较高;反之,回答不喜欢的主题的时候考生得分降低。

图2是认为考试中语言能力更重要同时也认为考生之间对于背景知识的了解没有太多差异性的考生的成绩总结。我们发现,根据两条曲线所示,除了一名考生之外,所有考生问题1的平均分要高于问题3的平均分。

接下来,本论文继续将四个评分维度分别进行了数据分析。首先,图3是对流利和连贯的平均分总结。图3图6依次代表了流利和连贯、词汇、语法、发音。每组图有两个小图,上边的图片内的两条曲线是五名认为雅思考试没有预期好背景知识占比和考生背景知识储备的考生的平均分情况;下面的图片内两条曲线显示的是其他四名考生的平均分情况,以下的图4图6也是如此。根据图3图6的曲线,除了一名考生之外,所有考生在回答自己喜欢的主题的时候,每个评分维度的平均分都相对高一些;反之,回答不喜欢的主题的时候,该评分维度的得分相对低一些。

Figure 1. Average score summary 1

图1. 成绩汇总1

Figure 2. Average score summary 2

图2. 成绩汇总2

Figure 3. The constructs of fluency and coherence

图3. 流利和连贯

Figure 4. Lexical resources

图4. 词汇

这个发现和以往的研究结果保持了一致性,也体现出考生对于背景知识的占比和理解可能有偏差 [18] [19]。在测试之后,调查者继续提问两个补充题目,主要调查考生对回答的看法。有八名考生表示,在刚刚的题目回答的时候,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主题回答的时候,可能会被题目所干扰,同时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语言有很多无法合理地使用,因此互动性相对比较低。而有三名表示大部分考生对于背景知识了解程度一致,但是对于了解的主题选择的材料和例子也会更加广泛,特别是在口语这种问答形式的考试当中更是如此。几位考生都表示也许自己和当时参加的考试中的题目互动性比较强,这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因此,从考生的角度出发,很多时候背景知识在考试互动性中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而并非是直接影响。所以,即便是对同一个考生,不同的背景主题内容还是会影响到考生和题目的互动关系。

Figure 5. Grammatical use

图5. 语法

Figure 6. Pronunciation

图6. 发音

主题5. “我不想学背景知识,太多了”。

金玲:我不想学(背景知识)。太多了,去哪儿学啊?但是吧,如果老师说这些会考,我也会看看的。

刘春:不会学。英语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会听听所谓的“预测”,如果幸运的话。

张仪:是啊,有的老师会说最近会考地理类、生物类,我可能会提前看一下这类的题目。但是,我从来没有听过谁碰上了。

吴佩:当然不会去学(背景知识)。毕竟雅思考察的是英语。

(摘自采访录音文稿)

关于是否愿意在备考阶段提前学习相关主题的背景知识,所有的考生均表示不愿意去提前准备和学习。他们表示语言能力是考试的重点,同时,如何去学习背景知识、有多大量的背景知识都是未知数,所以这些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如金玲、刘春和吴佩所言)。但是考生金玲和刘春以及另一位考生张仪也提及到,如果备考课程教师以及其他途径(如网络资源)提供相应的辅导和帮助的话,他们也许会花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所以,从这个层面可以看出教师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即教师教学、教师经历对学生学习会产生一定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19]。因此,对于考生对于背景知识的准备学习以及教师在这个层面上起到的作用在将来也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

4.4. 调查结果分析总结

根据录音数据结果体现出来的五个主题,有五名考生认为他们参加的雅思考试对于背景知识的比重和对考生的现有背景知识体系没有很大程度地做好提前预期,导致了一些考生因为不了解一些背景知识而回答的时候自信度不够或无法很好地回答。但是,有四名考生认为背景知识的作用更多地是呈现出题目,而雅思考试本身对于此类知识的把控还是合理的,并且大部分的考生或多或少都对绝大部分的背景知识有所涉猎。但是,最后的口语测试体现出来绝大部分的考生和不了解或不喜欢的背景主题测试的互动性不强。就此来看,考生们对于背景知识的理解和雅思考试对于背景知识的预期恐怕有一定的偏差,也就是说,也许是文化的不同、预期的不同,一些本应在考试的角度来讲是属于常见知识体系、或者至少是不偏向一个群体的知识 [20] [21] ,但是从考生的角度和感知层面来看,这些知识没有很大程度地和他们的现有知识体系保持一致。所以,考试应该在最大程度上提前预知到这种不匹配,同时在选择题目和制定题目上面最大程度地去衡量和把控。

5. 建议

根据论文的分析,雅思考试需要在对考生的知识体系和考试中涉及的背景知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首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中国考生对于雅思考试的了解和理解不够到位,甚至讲授雅思备考课程的老师的理解也有可能不到位。而雅思的中国官方网站此类的信息也是相对缺乏的 [6]。因此,本论文建议雅思官方对背景知识的预期和设计提供相应的信息,并且希望此信息在各个地区的网站保持一致,而不是在英国的雅思官网的内容和其他国家地区(如中国官网)的内容千差万别。本论文的数据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如提前了解背景知识占比,特别是由官网提供的此类声明,在某种程度上考生自信度会提高,同时相应地,考生的考前、考中和考后的焦虑感会降低 [22]。不仅是这类网络资源,教师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备考课程的教师也一定要多了解此类信息,这样会在课堂上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于教师的培训和教育也一定要提上日程,否则一些体现在课堂中的教师言行和教学极有可能影响到考生的学习 [14]。第二,建议雅思考试经常做一些调查分析,如近期的考生背景情况,如年龄、经历等,根据数据分析做出相应的考试调整 [23]。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本调查的样本较小,未来可以采取大样本数据来调查不同的背景的考生对于背景知识的看法,探讨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龄段等的考生对于背景知识的看法是否也会有所不同。同时,本论文也发现,考生并不希望也不愿意提前对背景知识进行学习,所以,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来探讨考生对背景知识反拨效应的看法。

6. 总结

本论文从考生的角度探讨了考生对于考试的互动参与性中的背景知识的看法,对九名雅思考生进行了定性采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雅思考试对于背景知识在考试中的比重和对于考生的现有背景知识的预期需要进行调整,而考试和考生在这个方面的互动性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本论文就此提出建议,希望可以在官方渠道提到对于背景知识的解释说明,以便增强考生的自信、降低焦虑。同时,也提出了未来在背景知识的研究调查方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Bachman, L. and Palmer, A. (1996)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2] Wu and Lee. (2017)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st Performance and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Test Value, and Test Anxiety in the Context of the English Benchmark Requirement for Graduation in Taiwan’s Universities. Language Testing in Asia, 7, 20-41.
https://doi.org/10.1186/s40468-017-0041-4
[3] Gov.uk (2014) Tier 4 Register of Sponsors for 18, 19 and 22 September 2014.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tier-4-register-of-sponsors-for-1819-and-22-september-2014
[4] IELTS Hand-book (2017) IELTS: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
https://www.ielts.org/-/media/publications/information-for-candidates/ielts-information-for-candidates-english-uk.ashx
[5] IELTS.org (2015) Test Takers-Academic or General Training?
http://www.ielts.org/test_takers_information/what_is_ielts/academic_or_general_training.aspx
[6] UKCISA. (2018) UKCISA. Home.
http://www.ukcisa.org.uk
[7] 中国雅思. 中国雅思[EB/OL].
http://www.chinaielts.org, 2014-09-01/2015-06-15.
[8] Green, A. (2007) IELTS Washback in Context: Preparation for Academic Writ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9] He, L. and Shi, L. (2012) Topical Knowledge and ESL Writing. Language Testing, 29, 443-464.
https://doi.org/10.1177/0265532212436659
[10] Lee, H. and Anderson, C. (2007) Validity and Topic Generality of a Writing Performance Test. Language Testing, 24, 307-330.
https://doi.org/10.1177/0265532207077200
[11] IELTS.org (2015) Question Types—Academic Reading.
http://www.ielts.org/test_takers_information/question_types/question_types_-_ac_reading.aspx
[12] Artemeva, N. and Fox, J. (2010) Awareness vs. Production: Probing Students’ Antecedent Genre Knowledge.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24, 476-515.
https://doi.org/10.1177/1050651910371302
[13] Britishcouncil.cn. (2018) British Council.
http://www.britishcouncil.cn
[14] 董礼. 浅析运用巴克曼和帕尔默的框架理论评估中国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的信度和效度[J]. 教育现代化, 2018, 5(23): 331-333+356.
[15] Dörnyei, Z. (2009) Questionnaires i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Construction, Administration, and Processing. 2nd Edition, Routledge, New York.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864739
[16] Silverman, D. (2006)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Data: Methods for Analyzing Talk, Text and Interaction. 3rd Edition, Sage, Thousand Oaks, CA.
[17] Clapham, C. (1996) The Development of IELTS: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8] Alexander, P.A., Schallert, D.L. and Hare, V.C. (1991) Coming to Terms: How Researchers in Learning and Literacy Talk about Knowledg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1, 315-343.
https://doi.org/10.3102/00346543061003315
[19] Watanabe, Y. (1996) Investigating Washback in Japanese EFL Classrooms: Problems of Methodology. Australian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3, 208-239.
https://doi.org/10.1075/aralss.13.09wat
[20] Carlson, S. and Bridgeman, B. (1986) Testing ESL Student Writers. Longman, New York.
[21] Tedick, D.J. (1990) ESL Writing Assessment: Subject-Matter Knowledge and Its Impact on Performance.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9, 123-143.
https://doi.org/10.1016/0889-4906(90)90003-U
[22] Alderson, J.C. and Wall, D. (1993) Does Washback Exist? Applied Linguistics, 14, 115-129.
https://doi.org/10.1093/applin/14.2.115
[23] Bachman, L. (2005) Building and Supporting a Case for Test Use. 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 2, 1-34.
https://doi.org/10.1207/s15434311laq0201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