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蓝莓(Blueberry)又称越桔或蓝浆果,是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Vaccinium)多年生小浆果,常绿灌木,是世界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被称为“黄金浆果”、“超级水果”、“世界第三代水果”等 [1] [2] [3]。施肥是保障果树增产稳产最重要的农艺措施之一。土壤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土壤透气性,促进植物根系伸长发育,防止水土流失是决定蓝莓植株长势的一个重要因素 [4]。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能低于3% [5],否则会使土壤的透气性降低,影响蓝莓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生长发育不良。土壤中施加肥料可以促进蓝莓生长使果实饱满丰产果实含糖量升高,明显促进蓝莓叶片的光合作用 [6]。
蓝莓栽培技术研究得到科研和生产人员的高度重视 [7],史苏湘 [8] 经过多年试验研究,从苗床准备、插条剪取、基质、生根促进物质、扦插时间、扦插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蓝莓“红粉佳人”绿枝扦插高效生产育苗技术,张妍妍 [9] 经过育苗容器、光照强度和空气湿度等工厂化育苗配套关键技术的优化,筛选出最佳育苗容器、最佳光照、最佳空气湿度。深入研究蓝莓的栽培条件,如何更好地栽培蓝莓是现阶段蓝莓种植产业所关注的问题。因此,为了系统研究蓝莓“红粉佳人”营养特征,本试验进行了氮、磷、钾对蓝莓“红粉佳人”生长的影响研究,以研发出更加节肥、高效的基质营养配方,为蓝莓的高效栽培提供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选取蓝莓品种“红粉佳人”,基质与肥料营养成份见表1。试验容器:为防止水肥流失,试验采用作者发明的六边形第二代黄金水位栽培容器进行,专利授权号:ZL201420541865.4,其主要特征就是以黄金水位栽培理论为指导,将试验容器植物的灌排水孔设计在花盆高度从上往下的0.618位置 [10],并在该平面位置设有打孔隔板。

Table 1. Nutrient composition of matrix and fertilizer
表1. 基质与肥料营养成份表
注:育苗基质:自配,由珍珠岩、菌渣、谷壳等废弃物组成;松树皮来自湖南省张家界市;生物有机肥来自湖南浩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牛粪来自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2.2. 试验方法
蓝莓移植前牛粪和生物有机肥(肥料氮磷钾)放入花盆隔板上,育苗基质和松树皮(基质氮磷钾)放入牛粪和生物有机肥上面。试验在湖南省园艺研究所大棚中进行。所有样品肥料和基质ph、基质水分、氮、磷、钾、钙、镁、硫、铁检测化验由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根据相关项目国家标准进行。用意大利HANNAHI99121便携式土壤酸度计测试基质pH值。用便携式EC测定计直接测试花盆基质下部储水层溶液EC和PPM值。
试验数据根据徐向宏何明珠主编《试验设计与Design Expert Spss应用》 [11] 和张琪等“通径分析在Excel和SPSS中的实现 [12] ”一文中介绍的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和Excel进行。
3. 结果与分析
3.1. 氮磷钾对蓝莓生长发育检测指标的通径分析
3.1.1. 氮磷钾对蓝莓单株叶片Y1的影响
通径分析表明(表2):本试验基质氮和肥料氮与单株叶片数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基质氮增加1 g,单株叶片数增加0.222片,肥料氮增加1 g,单株叶片数减少0.622片。肥料磷与单株叶片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磷增加1 g,单株叶片减少0.625片。基质磷与单株叶片呈正的通径关系,基质磷增加1 g,单株叶片增加0.234片。说明磷肥在蓝莓“红粉佳人”栽培中应该作为基肥与基质一起混合使用。基质钾与单株叶片呈极显著正的通径关系。基质钾增加1 g,单株叶片增加0.234片。肥料钾与单株叶片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钾增加1 g,单株叶片减少0.625片。

Table 2. Path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N, P, K on the number of leaves per plant (R2 = 0.443)
表2. 氮磷钾对单株叶片数影响的通径分析(R2 = 0.443)
3.1.2. 氮磷钾对蓝莓苗高的影响
通径分析表明(表3):本试验肥料氮与苗高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氮增加1 g,苗高减少0.505 cm。基质氮与苗高通径关系不显著。基质磷与苗高通径关系不显著。肥料磷与苗高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磷增加1 g,苗高减少0.505 cm。基质钾与苗高通径关系不显著。肥料钾与苗高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钾增加1 g,苗高减少0.505 cm。

Table 3. Path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N, P, K on seedling height of blueberry (R2 = 0.277)
表3. 氮磷钾对蓝莓“红粉佳人”苗高影响的通径分析(R2 = 0.277)
3.1.3. 氮磷钾对蓝莓叶长的影响
通径分析表明(表4):本试验肥料氮与叶长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氮增加1 g,叶长减少0.603 cm。基质氮与叶长负的通径关系不显著。基质磷与叶长关系不显著。肥料磷与叶长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磷增加1 g,叶长减少0.603 cm。基质钾与叶长通径关系不显著。肥料钾与叶长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钾增加1 g,叶长减少0.603 cm。
3.1.4. 氮磷钾对蓝莓叶宽的影响
通径分析表明(表5):本试验肥料氮与叶宽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氮增加1 g,叶宽减少0.573 cm。基质氮与叶宽负的通径关系不显著。基质磷与叶宽关系不显著。肥料磷与叶宽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磷增加1 g,叶宽减少0.573 cm。基质钾与叶宽通径关系不显著。肥料钾与叶宽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钾增加1 g,叶宽减少0.573 cm。

Table 4. Path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N, P, K on the leaf length of blueberry (R2 = 0.277)
表4. 氮磷钾对蓝莓“红粉佳人”叶长影响的通径分析(R2 = 0.379)

Table 5. Path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NPK on blade width (R2 = 0.345)
表5. 氮磷钾对叶宽影响的通径分析(R2 = 0.345)
3.1.5. 氮磷钾对蓝莓分枝数的影响
通径分析表明(表6):本试验肥料氮与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氮增加1 g,分枝数减少0.335个。基质氮与分枝数负的通径关系不显著。基质磷与分枝数关系不显著。肥料磷与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磷增加1 g,分枝数减少0.335个。基质钾与分枝数通径关系不显著。肥料钾与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钾增加1 g,分枝数减少0.335个。

Table 6. Path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N, P, K on branch number of blueberry (R2 = 0.124)
表6. 氮磷钾对分枝数影响的通径分析(R2 = 0.124)
3.1.6. 氮磷钾对蓝莓新梢数的影响
通径分析表明(表7):本试验肥料氮与新梢数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氮增加1 g,新梢数减少4.959个。基质氮与新梢数负的通径关系不显著。基质磷与新梢数关系不显著。肥料磷与新梢数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磷增加1 g,新梢数减少0.455个。基质钾与新梢数通径关系不显著。肥料钾与新梢数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钾增加1 g,新梢数减少0.455个。

Table 7. Path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N, P, K on the number of new shoots of blueberry (R2 = 0.216)
表7. 氮磷钾对新梢数影响的通径分析(R2 = 0.216)
3.1.7. 氮磷钾对蓝莓新梢长的影响
通径分析表明(表8):本试验基质氮和肥料氮与新梢长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基质氮增加1 g,新梢长减少0.275 cm,肥料氮增加1 g,新梢长减少0.439 cm。基质磷、肥料磷与新梢长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磷增加1 g,新梢长降低0.439 cm,其基质磷增加1 g,新梢长降低0.275 cm。基质钾、肥料钾与新梢长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基质钾增加1 g,新梢长减少0.275 cm。肥料钾增加1 g,新梢长减少0.439 cm。

Table 8. Path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N, P, K on the new shoot length of blueberry (R2 = 0.270)
表8. 氮磷钾对新梢长影响的通径分析(R2 = 0.270)
3.1.8. 氮磷钾对蓝莓茎粗的影响
通径分析表明(表9):本试验肥料氮与茎粗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氮增加1 g,茎粗减少6.963 mm。基质氮与新梢数负的通径关系不显著。基质磷与茎粗关系不显著。肥料磷与新梢数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磷增加1 g,茎粗减少0.585 cm。基质钾与茎粗通径关系不显著。肥料钾与茎粗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基质钾增加1 g,新梢长减少0.585 mm。

Table 9. Diameter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N, P, K on stem diameter of blueberry (R2 = 0.343)
表9. 氮磷钾对蓝莓“红粉佳人”茎粗影响的通径分析(R2 = 0.343)
3.1.9. 氮磷钾对蓝莓成活率的影响
通径分析表明(表10):本试验肥料氮和基质氮均与成活率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氮增加1 g,成活率减少0.529%。基质氮增加1 g,成活率减少0.344%。基质磷、肥料磷与成活率呈极显著正的通径关系。肥料磷增加1 g,成活率增加0.529%。基质磷增加1 g,成活率增加0.344%。基质钾、肥料钾与成活率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基质钾增加1 g,成活率减少0.344%。肥料钾增加1 g,成活率减少0.529%。

Table 10. Path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N, P, K on survival rate of blueberry (R2 = 0.401)
表10. 氮磷钾对蓝莓“红粉佳人”成活率影响的通径分析(R2 = 0.401)
3.2. 氮磷钾对蓝莓生长发育检测指标的回归分析
3.2.1. 总氮、总磷、总钾对蓝莓生长发育检测指标的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表明(表11),单株叶片数Y1、苗高Y2、叶长Y3、叶宽Y4、分枝数Y5、新梢数Y6、新稍长Y7、茎粗Y8、成活率Y9与总氮X1、总磷X2、总钾X3有极显著回归关系。
对方程求导,令一阶导数等于0,得到Y最大时的极值X:①影响单株叶片数Y1的最佳总氮临界点为X1 = 22.1766,最佳总磷临界点X2 = 7.2066 g,最佳总钾临界点X3 = 31.1469 g。②影响苗高Y2最佳总氮临界点X1 = 21.8846 g,最佳总磷临界点X2 = 7.0705 g,最佳总钾临界点X3 = 30.7539 g。③影响叶长Y3最佳总氮临界点X1 = 20.8372 g,最佳总磷临界点X2 = 5.7533 g,最佳总钾临界点X3 = 37.2043 g。④影响叶宽Y4最佳总氮临界点X1 = 20.8511 g,最佳总磷临界点X2 = 4.4610 g,最佳总钾临界点X3 = 29.6067 g。⑤影响分枝数Y5最佳总氮临界点氮X1 = 21.0928 g,最佳总磷临界点X2 = 6.3012 g,最佳总钾临界点X3 = 40.8120 g。⑥影响新梢数Y6最佳总氮临界点X1 = 21.1204 g,最佳总磷临界点X2 = 6.2378 g,最佳总钾临界点X3 = 29.7891 g。⑦影响新梢长Y7最佳总氮临界点X1 = 19.7165 g,最佳总磷临界点X2 = 4.4661 g,最佳总钾临界点X3 = 28.0791 g。⑧影响茎粗Y8最佳总氮临界点X1 = 21.5000 g,最佳总磷临界点X2 = 6.4848 g,最佳总钾临界点X3 = 30.4375 g。⑨影响成活率Y9最佳总氮临界点X1 = 20.0444 g,最佳总磷临界点X2 = 4.9811 g,最佳总钾临界点X3 = 28.3915 g。

Table 11.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and total potassium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of blueberry (Sig. f < 0.001)
表11. 总氮、总磷、总钾对蓝莓生长发育检测指标的回归分析(Sig. f < 0.001)
3.2.2. 肥料氮、肥料磷、肥料钾对蓝莓生长发育检测指标的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表明(表12),单株叶片数Y1、苗高Y2、叶长Y3、叶宽Y4、分枝数Y5、新梢数Y6、新稍长Y7、茎粗Y8、成活率Y9与肥料氮X4、肥料磷X5、肥料钾X6有极显著回归关系。

Table 12.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ertilizer nitrogen, fertilizer phosphorus and fertilizer potassium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of blueberry (Sig. f < 0.001)
表12. 肥料氮、肥料磷、肥料钾对蓝莓生长发育检测指标的回归分析(Sig. f < 0.001)
对方程求导,令一阶导数等于0,得到Y最大时的极值X:①影响单株叶片数Y1的最佳肥料氮临界点X4 = 4.0871 g。
最佳肥料磷临界点X5 = 4.5587 g,最佳肥料钾临界点X6 = 5.0499 g。②影响苗高Y2最佳肥料氮临界点X4 = 3.8812 g,最佳肥料磷临界点X5 = 4.5587 g,最佳肥料钾临界点X6 = 4.9074 g。③影响叶长Y3最佳肥料氮临界点X4 = 4.5844 g,最佳肥料磷临界点X5 = 5.1128 g,最佳肥料钾临界点X6 = 5.8321 g。④影响叶宽Y4最佳肥料氮临界点X4 = 3.9977 g,最佳肥料磷临界点X5 = 5.7804 g,最佳肥料钾临界点X6 = 5.0519 g。⑤影响分枝数Y5最佳肥料氮临界点X4 = 0.0603 g,最佳肥料磷临界点X5 = 0.6767 g,最佳肥料钾临界点X6 = 0.0762 g。⑥影响新梢数Y6最佳肥料氮临界点X4 = 6.0795 g,最佳肥料磷临界点X5 = 6.7809 g,最佳肥料钾临界点X6 = 7.6864 g。⑦影响新梢长Y7最佳肥料氮临界点X4 = 3.3583 g,最佳肥料磷临界点X5 = 3.7459 g,最佳肥料钾临界点X6 = 4.2465 g。
⑧茎粗Y8最佳肥料氮临界点X4 = 10.2642 g,最佳肥料磷临界点X5 = 11.6190 g,最佳肥料钾临界点X6 = 13.0455 g。⑨影响成活率Y9最佳肥料氮临界点X4 = 7.3248 g,最佳肥料磷临界点X5 = 8.1825 g,最佳肥料钾临界点X6 = 9.2503 g。
4. 结论
基质氮、基质磷、基质钾与苗高、叶长、叶宽、分枝数、新梢数、茎粗通径关系不显著,与新稍长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基质氮与单株叶片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基质磷、基质钾与单株叶片呈极显著正的通径关系;基质磷与成活率呈极显著正的通径关系;基质氮、基质钾与成活率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氮、肥料磷、肥料钾与单株叶片、苗高、叶长、叶宽、分枝数、新梢数、茎粗、新稍长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氮、肥料钾与成活率呈极显著负的通径关系,肥料磷与成活率呈极显著正的通径关系。
基金项目
2017LM03-10湖南农业科技创新资金创新联盟项目: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研究与示范;2018湖南省农业委一化四体系三产联合项目:高档小水果蓝莓新品种引进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