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名词个体化现象考察及动因阐释
Investiga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Collective Noun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Motivations
DOI: 10.12677/ML.2019.76114, PDF, HTML, XML, 下载: 683  浏览: 1,186  国家科技经费支持
作者: 张淑静: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淮北;李铁范:黄山学院文学院,安徽 黄山
关键词: 集合名词个体化意象转喻音步礼貌原则Collective Nouns Individualization Imagery Metonymy Sound Steps Politeness Principle
摘要: “车辆”、“父母”、“师生”等是根据名词与量词的关系划分出来的表示集合概念的集合名词。集合名词个体化是指用个体量词修饰集合名词,给集合名词的个体计数或凸出强调集合名词的个体的一种语言现象。一般认为汉语中集合名词是不受个体量词修饰的,但是在语言事实中我们发现了存在着受个体量词修饰集合名词的用例。即部分集合名词可以通过受个体量词的修饰实现个体化。本文从语言事实出发,尝试从意象、转喻、音步、礼貌原则等角度方来阐释集合名词个体化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否定该语言现象。
Abstract: “Vehicles”, “paren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etc. are collective nouns that represent the concept of collection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uns and quantifiers. The collective noun individualization refers to the use of individual quantifiers to modify the collective nouns, to count the individuals of the collective nouns or to highlight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that emphasizes the collective nouns.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collective nouns in Chinese are not modified by individual quantifiers, but in linguistic facts we find that there are use cases in which collective nouns are modified by individual quantifiers. That is, partial collection nouns can be individualized by modification of individual quantifiers. Starting from the linguistic fact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reasons for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collective nou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magery, metonymy, sound steps,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s, rather than simply negating the language phenomenon.
文章引用:张淑静, 李铁范. 集合名词个体化现象考察及动因阐释[J]. 现代语言学, 2019, 7(6): 856-862. https://doi.org/10.12677/ML.2019.76114

1. 引言

关于“车辆”“父母”“师生”这类表示集合概念的名词,赵元任(1979)称“集体名词” [1],朱德熙(1982)称“集合名词” [2],二者在本质上并无差别,都是表示集合概念的名词。由于“集合名词”的内涵与外延都大于“集体名词”,故我们采用“集合名词”这一术语。赵元任和朱德熙认为集合名词只能受集体量词或不定量词的修饰,不能受个体量词的修饰。金锡谟(1994) [3],梁永国(2004) [4] 认为集合名词与个体量词搭配是错误用例。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俞士汶(2003) [5],罗够华(2007) [6],丁加勇,罗够华(2013) [7],刘家玮(2016) [8] 等对受个体量词修饰的集合名词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俞士汶(2003)根据名词与不同量词的搭配关系,把名词分为八个小类,其中包括可分集合名词与不可分集合名词,并且明确指出可分集合名词可以个体化( [5], p. 79, 80)。丁加勇,罗够华(2013)根据集合名词能否受个体量词修饰把集合名词分成能个体化的集合名词与不能个体化的集合名词 [7]。刘家玮(2016)从认知角度用来解释该语言现象 [8]。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发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个体量词修饰集合名词的语言事实,我们不能仅仅从“搭配不当”或“不合语法规法”来否定该语言现象,应深度发掘其存在的语言背后的原因。文章将立足于语言事实,从意象、转喻、音步、礼貌原则等角度解释该语言现象。

2. 名词中集合名词的数量考察

文章针对《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第二版)中名词库中所包含的集合名词的数量进行了统计,我们发现名词库共有3537个名词,集合名词有34个,包括可20个分集合名词,14个不可分集合名词。其中可分集合名词又分为两种:16个明确标出可与其搭配个体量词的可分集合名词;“报刊,丛书,儿女,夫妻,”4个未标出可与其搭配的个体量词的可分集合名词。具体如下:

2.1. 可分集合名词

1) 豺狼、厂商、城镇、姐妹、枪炮、日用品、师生、书刊、陶瓷、兄妹、衣物、员工、猿猴、钟表、子女、子孙

2) 报刊、儿女、夫妻、丛书

2.2. 不可分集合名词

车辆、船舶、船只、花朵、群众、百姓、刀枪、父母、伉俪、情侣、人员、双胞胎、装备、装置

3. 可分集合名词个体化考察

“可分集合名词,描述成群成组的事物,但此类事物又可以个体化,可以用‘一’以外的数词加上个体量词计数。”( [5], p. 79)即俞士汶(2003)认为可分集合名词可以受数词加上个体量词修饰实现个体化,但数词“一”除外。但据罗够华(2007),丁加勇、罗够华(2013)考察发现可分集合名词是可以通过数词“一”加个体量词实现个体化的。此外,罗够华(2007)指出集合名词除了可以通过“数•量•名”(数词数目大于一)结构个体化之外,还可以通过“一•量•名”,“指•量•名”,“每•量•名”等结构实现个体化。故文章中集合名词个体化是指个体量词修饰集合名词,给集合名词个体计数或凸出强调集合名词个体的一种语言现象。下文将从语言实际具体考察可分集合名词的个体化。

1) 新华社武汉12月18日电(俞俭、范良)10亿年前一年多少天?一天多少小时?中国地质大学3位师生研究认为,每年长达500多天,每天只有17个小时。《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12月20日

2) 在去年年底清查整理书刊时,原有的书只少了一本(一个同志调动工作时带走了)但却多出了十三本书刊和三本小人书。《人民日报》1952年08月01日

3) 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成员兼翻译王善忠,是在缅甸出生的。他父亲是华人,母亲是缅甸人。他有5个兄妹在缅甸。这次,他兄妹6人在仰光团圆。《人民日报》1987年02月15日

4) 柴家祖孙三代七人参军,他亲手将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送到部队,卫国戍边,其中有两人立功受奖。有人问柴国义,几十年义务守墓图个啥?他说:“刘树贵25岁就为我们过上好日子献出了生命,他图个啥?我只是替人家扫扫墓又算个啥?”还有人说:柴国义若不把五个子孙送到部队,不管是种田还是打工,柴家早就成了“大款”户了。《人民日报》1998年04月22日

5) 亚洲精粹文物春节后抵港中国元代两件陶瓷委实罕见漂亮。《人民日报》1993年01月27日

6) 十一月二十四日,人民武装部队在十五号公路的一次伏击中,把由五辆军车组成的一个车队完全摧毁,打死敌人二十六人,缴获二十四件枪炮。他们还击落两架飞机。《人民日报》1964年12月10日

上述例子中可分集合名词“师生、书刊、兄妹、子孙、陶瓷、枪炮”通过数•量•名句法结构实现了个体化。数•量是给集合名词中的个体计数的,其中“3位师生”是指老师和学生共有三人;“十三本书刊”是指书籍和刊物共有13本;“5个兄妹”是指兄妹中个体数量是5;比较“3位师生”与“3对师生”,“5个兄妹”和“5对兄妹”,在计数方式上是不一样的。“3位师生”是给个体计数的,个体数量上是三,而“3对师生”是给集合体“师生”计数,集合体的数量是3,个体数量是6,“五个兄妹”也是给兄妹中的个体计数。可见,可分集合名词虽然是表示集合概念,但是当突出强调其中的个体时,便可以用数词加个体量词修饰集合名词,来给集合名词中的个体计数。“子孙”,“陶瓷”,“枪炮”等也都是通过数词加个体量词的修饰给其中的个体计数。

7) 第二天,他收到那个员工写的很长的Email,说他女朋友极崇拜他自己,说微软总裁能叫出他的名字,说明他在公司很重要。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唐骏就极大地提高了这个员工的忠诚度。《名家对话职场7方面》

8) 在一件名为“黄缎彩绣花卉纹圆下摆短袄”的展柜前,杭州市民柴绮霞女士异常激动,端着照相机拍了又拍。原来,这正是她向组委会无偿捐赠的。这件衣物还是她婆婆当年结婚时的陪嫁,不仅婆婆生前舍不得穿,后辈也一直把它当珍品收藏着。《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09月14日

9) 他看见卡拉伊捉住豺狼,就把马儿勒住,以为猎事已经结束了。但当几个猎人还没有下马,那只豺狼抖擞精神,又在逃走的时候,丹尼洛便驱使他的栗色大马,不是向豺狼,而是迳直地向森林驰去,正如卡拉伊那样,截断野兽的去路。《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可分集合名词“员工”,“衣物”,“豺狼”通过了指•量•名结构实现了个体化。“那个员工”“这个员工”是指集合员工中的一个个体。“这件衣物”是指“黄缎彩绣花卉纹圆下摆短袄”。这些可分集合名词通过指•量•名句法结构实现了个体化,凸出强调集合体中的个体。

10) [一男半女]指一个子女,一个儿子或女儿。《中国成语大辞典》

11) 广场上的那座老酒馆是这座城市的典型代表,上面有一只钟表是一六八三年安装的。《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0月10日

12) 近年来,去国外办婚礼悄然流行起来,而巴厘岛较为热门。最早,是明星们带头,如今,寻常百姓来办的已是不乏其人了。说来也巧,当我向一位姐妹提及巴厘岛婚礼时,她笑答:我女儿蕾蕾的婚礼就是在那里办的呀。《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06月03日

构成集合体的个体原则上在数量方面是大于等于二的,因此和数词“一”是相互矛盾的,但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发现集合名词“子女”,“钟表”,“姐妹”不仅可以个体化,而且是通过“一•量•名”结构实现的个体化。“一个子女”是指子女中的一个,一个儿子或女儿,数量上是一。“一只钟表”是指钟表中的个体,在数量上是一。“一位姐妹”是姐妹中的一个个体,实现了个体化。

此外,“报刊、丛书、儿女、夫妻”这四个在名词库中未标出可与其搭配的个体量词可分集合名词,在语言实际中也存在个体化的用例。例如:

13) 我省对《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订阅工作,希望一定要抓紧。这两个报刊,一个是党中央机关报,一个是党中央的理论刊物,做好这两个报刊的发行工作,对巩固和扩大党的思想舆论阵地,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干部群众学习、实践“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的要求,推动改革开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有重要意义。《人民日报》2001年09月04日

14) 《中国器物简史》是《艺术品鉴定丛书》的首发本。《艺术品鉴定丛书》还包含《中国书画鉴定基础》《中国陶瓷鉴定基础》《中国古玉鉴定基础》等9本丛书,今后将陆续出版发行。该套丛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12月07日

15) 他有5男1女,老伴去世多年,他含辛茹苦把6个儿女拉扯成人。《人民日报》1989年04月25日

16) 有一对老夫妇,因为孩子在都市有事业发展,收入也不错,买了高楼。所以孩子一再叫他们要到大都市去住,后来两个夫妻就真的搬过去了。(微博用语)

我们可以发现上述例句中“报刊、丛书、儿女、夫妻”都通过数•量•名结构实现了个体化。“两个报刊”是指《人民日报》与《求是》,“9本丛书”是指《艺术品鉴定丛书》中的9本书,“6个儿女”是指6个孩子,“两个夫妻”是突出强调夫妻中的两个人。可见这四个可分集合名词都已经可以个体化了。这四个可分集合名词也是通过数词加上个体量词的修饰,突出强调集合名词中的个体,给个体计数。

通过检索我们发现,《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第二版)名词库中20个可分集合名词可以通过数•量•名,指•量•名或一•量•名等句法结构实现个体化。

4. 不可分集合名词个体化考察

不可分集合名词是指“表示集合,描述成群成组的事物,但该事物不可以个体化,不能与个体量词搭配,也不能与度量词搭配”( [5], p. 80)。俞士汶(2003)认为不可分集合名词是不能与个体量词搭配,不能个体化的,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我们发现即使是不可分集合名词也可以实现个体化。例如:

17)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党组对于违反公务接待规定、违规发放过节费等5个方面18个问题,组织力量逐一调查核实,依规依纪严肃查处,共12名司局级领导干部受到处理,其中,给予2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3人诫勉谈话处理,5人受到批评教育,责令2人作出书面检查,追缴违规发放的津补贴135.7万元,占用下属单位6辆车辆已全部退回原单位。《人民日报》2016年08月27日

18) 马中两国在经贸、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也硕果累累。1995年,马耳他造船有限公司将为中国生产的两艘船舶移交给中国。《人民日报》2016年05月05日

19) 当年被平托律师营救出来的中国九位人员中,王耀庭、王唯真、张宝生、鞠庆东、王治、宋贵宝、马跃增和苏子平等八位同志(侯发曾已去世)向平托律师家属发来了唁电《人民日报》1991年12月03日

20) 员工如果去室外作业,则须按规定佩戴头盔和专用眼镜,工厂也为记者提前备好了这两件装备。《人民日报》2013年07月31日

21) 在这部书里我们还只见过一下德纳第夫妇的侧影,现在应当在那两位伉俪的前后左右,从各方面去看个清楚。《悲惨世界》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可分集合名词“车辆、船舶、人员、装备、伉俪”通过数•量•名结构实现了个体化。即使是不可分集合名词我们也发现了个体化的用例。其中个体化了的不可分集合名词是凸出构成集合体的个体,给集合名词的个体计数。

22) 一个好端端的国家何以倒退回了中世纪?它何以复兴往日荣华?阿富汗的一位百姓回答了我的疑问。《人民日报》2013年05月02日

23) 今天,我们该怎样教育男孩(人民论坛)听到不止一位父母说,现在的男孩越来越“精致”了,不仅性格偏“静”、脾气偏“软”、爱好偏“宅”,连穿衣打扮也追求起“花样美男”的效果。《人民日报》2016年06月02日

24) 他认为,怪胎可能是由化学、烟草、酒精等有毒物质造成的,她本应是一个双胞胎。《人民日报》1993年08月24日

25) 他母亲弯腰摘了一朵花朵作为帽饰。《人民日报》2000年10月13日

26) 谢玉树笑着一顿脚,叹了一口气。燕西道:“你这为什么?”谢玉树道:“我不知道有这个机会,若是早知道,我就想法子钻一名会中职务办办,也许可以在里面找一个情侣呢。《金粉世家》张恨水

俞士汶(2003)认为不可分集合名词不能个体化,但通过语言事实我们发现,不可分集合名词不仅可以个体化,而且部分不可分集合名词还可以通过一•量•名结构个体化。“百姓、父母、双胞胎、花朵,情侣”这些不可分集合名词可以通过“一•量•名”结构实现个体化。“一位百姓”是指百姓这个集体中的一个个体;“一位父母”是父母中一个个体,一位母亲或一位父亲;“一个双胞胎”是指双胞胎的其中一个;可见,这些不可分集合名词的个体化也是凸出集合中的个体,给集合中的个体计数。

27) 目前,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已定购了6台热能中子监测仪,预计年底前将分别安置于纽约、迈阿密、底特律、旧金山以及伦敦和法兰克福机场。至1992年全美国际航线共需400台此类安全检查装置,每台装置的价格可望下降至50万美元。《人民日报》1989年08月18日

28)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把党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传达给村里的每位群众。《人民日报》2016年12月03日

上述例子中不可分集合名词“装置、群众”通过“每•量•名”结构实现了个体化。“每台装置”是“装置”中的每一个个体,“每个群众”是“群众”这个集合体中的所有个体。

通过检索BCC与CCL语料库我们发现不可分集合名词中除了“刀枪”外,均存在受个体量词修饰实现个体化用例。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即使是不可分集合名词也能实现个体化,这点值得我们注意。

5. 集合名词个体化的动因

一般认为集合名词只能受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修饰,不能受个体量词修饰,但是我们在语言事实中发现集合名词受个体量词修饰的用例,且不在少数。文章从意象、转喻,音步和礼貌原则等方面来探讨集合名词个体化的动因。

意象是在没有外界具体实物刺激输入的情况下,人在心智中依旧能够获得其印象的一种认知能力( [9], p. 173)。所以意象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印象,由于人们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不同,想要凸显的部分不同,在人们头脑中会形成不同的印象。受“凸显原则”的影响,我们认识和理解整体或集合,往往会通过部分或个体的突出特征或典型代表来帮助理解。集合名词也是如此。我们认识和理解集合名词时往往会通过集合中典型代表或突出特征来帮助我们理解,比如“父母”,当我们理解这个集合名词时,通常会借助其中突出的个体“父亲”或“母亲”来认识这个集合名词。当我们要突出集合名词的个体时,就可能会使用数词加个体量词来修饰集合名词,给集合名词中的个体计数。如:23)例中的“一位父母”是指一位父亲或一位母亲,给父母这个集合体中的个体计数。“意象”和“凸显原则”给集合名词的个体化提供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但集合名词的个体化实现还需要转喻。据Lakoff的观点:“转喻是指在同一个ICM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之内表述和理解‘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知现象,即可用一个部分来认识另一个部分或整体,或通过整体来认识部分,两者具有接触或邻近关系(Contiguity;Contiguous),它在范畴识别和理解中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9], p. 232)所以,转喻对于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解起着十分重要的认知作用。我们知道集合名词表示的是一个集合,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理解,同时集合名词中包含两个及以上的个体,在理解集合名词时我们往往是借助其中的个体来帮助理解。比如“车辆”是一个集合名词,各种车的总称,我们在理解“车辆”时,会用个体“车”为典型代表来理解“车辆”。我们对整体或集合的理解往往是通过对部分或个体的理解来实现的。因此,便出现了个体量词修饰集合名词,也即集合名词个体化的语言现象。所以,意象和凸显原则为集合名词个体化提供了一定的认知基础,最终实现集合名词的个体化还需通过转喻。

双音化是汉语的一个发展趋势。集合名词一般是双音节的,个体名词一般是单音节的。冯胜利(1998)指出汉语在不受句法和语义的影响下的自然音步是由两个音节形成的,单音节形式不足以构成独立的音步 [10]。我们知道数•量•名结构中数•量会优先组合形成一个音步,而不是直接与其后的中心语形成一个音步,而个体名词一般是单音节的,本身是无法形成一个自然音步的。但集合名词一般是双音节的,自身就可以形成一个自然音步。这样以来选择不合“规范”集合名词而非符合“规范”个体名词在听觉上更加得和谐、自然,更加地符合人们语感与听觉习惯,也符合汉语双音节化的趋势。例如:17)例中“六两车辆/六辆车”,“占用下属单位6辆车辆已全部退回原单位”/“占用下属单位6辆车已全部退回原单位”相比较,显然前者在音节上更加和谐,符合人们的语感与听觉习惯。因此“自然音步”给集合名词的个体化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当然,一般集合名词不能受个体量词的修饰,那是受句法和语义的制约。但是“自然音步”给该现象的存在提供了一种可能性,音节上更加和谐与自然,符合汉语双音化的趋势,说听双方并不会觉得不自然,于是推动个体量词修饰集合名词的现象的出现。

另一方面,该现象还会受会话原则中“数量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制约。“数量原则”要求说话者在会话过程中要提供足够的信息量,除了定量的集合名词,如“父母”“情侣”“夫妻”,集合名词的量往往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因此当涉及到名词的量时,说话者为了提供并突出强调精确的量时,就有可能会用个体量词修饰集合名词。这样受个体量词修饰后的集合名词的量是明确的、具体的,听话者接收说话人提供的信息后,可明确理解说话人意图,出于“礼貌原则”制约不会提示说话者语法方面的失误,也能完成有效的交际。这样在说听双方共同作用的情况下便会促成这一语言现象的出现。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早期赵元任、朱德熙等人认为集合名词不能受个体量词修饰,金锡谟、梁永国认为个体量词修饰集合名词是搭配不当,再到俞士汶(2003),丁加勇、罗够华(2013)等关于集合名词再分类的研究,语言实际告诉我们集合名词受个体量词修饰实现个体化的语言现象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并且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频率也越来越高,我们应深度挖掘其存在的语言背后的原因。

基金项目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研制和教学参考语法书(17ZDA30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赵元任. 汉语口语语法[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235.
[2] 朱德熙. 语法讲义[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41.
[3] 金锡谟. 再谈量词使用中的错误(一) [J]. 新闻与写作杂志, 1994(7): 41-42.
[4] 梁永国. 集合名词错用例析[J]. 语言与写作, 2004(21): 19-20.
[5] 俞士汶, 等, 著. 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M]. 第2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6] 罗够华. 集合名词受个体量词修饰现象考察[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07.
[7] 丁加勇, 罗够华. 论汉语集合名词的再分类[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1): 155-157.
[8] 刘家玮. 集合名词与个体量搭配现象的认知考察[J]. 绥化学院学报, 2016, 36(5): 62-64.
[9] 王寅著. 认知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10] 冯胜利. 论汉语的“自然音步” [J]. 中国语文, 1998(1): 4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