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石墨是碳元素的结晶矿物之一,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产。随着近年来对石墨结构及性能的深入研究,石墨有望成为新兴的环保材料、热交换材料、储能、导电材料、石墨烯及新型超级电容器材料等 [1] [2]。中国石墨总保有储量居世界第1位,是中国的优势矿种之一 [3]。全国石墨储量约为5500万吨,其中,晶质石墨储量占84.5%,隐晶质石墨储量占15.5%。陕西省晶质石墨矿占全国已探明资源量的3.08%,隐晶质石墨矿占5.37% [4]。随着矿产资源需求量逐步增大,有学者指出到2020年我国天然石墨需求规模将达到100万吨,比2010年增长42.5% [5]。为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必要加大对石墨矿勘查、开发的研究程度。
陕西地区的石墨矿床具有多种类型和赋存特征,例如宝鸡铜峪地区的隐晶质石墨矿赋存于古元古界,矿体赋存于炭质片岩中,而宝鸡贯沟地区的土状隐晶质石墨矿体分布于石炭系地层中 [6] [7] [8]。陕西丹凤、汉中勉县等地区处于秦岭构造带,成矿条件优越,区域变质作用以及伴随较强烈的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热源和动力,对石墨及金属矿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9]。其中勉县庙坪石墨矿的原岩形成于缺氧还原的近陆浅海沉积环境,矿源层为富含碳质的泥质岩、碎屑岩及碳酸盐类岩石,经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使含碳岩石富化成矿 [10]。古老地层中产出区域变质型的石墨矿床在国内外多有报道,如华北晶质石墨主要产于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孔兹岩系或与之类似的中深变质岩系 [11] [12],Henderson和Kendrick,Bergh等研究的挪威西特洛姆瑟石墨矿为太古代–元古代角闪岩相杂岩 [13] [14]。
本文通过研究区样品的矿石成分鉴定,矿物显微观测,石墨矿片晶粒度、矿石石墨含量的统计与计算,分析了研究区石墨矿床的矿体与矿石特征,可为类似地区石墨矿的勘查提供参考。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研究区位于陕西省南部洋县窑坪乡,区内主要地层有古元古界的低庄沟组(Pt1d)、沙坝岩组(Pt1s)、湾牛坝岩组(Pt1w),下古生界,中生界的三叠纪天华山单元(TnrT)和木河单元(TnrM),新生界第四系中更新统(Qp)。研究区主要褶皱为茅坪–石槽河复向斜,总体走向约290˚,轴向NW-SE倾伏,核部为湾牛坝岩组,两翼为沙坝岩组、低庄沟岩组。SW翼倾角35˚~58˚,NE翼倾角65˚~72˚,次级小褶皱发育。断裂以NW-SE走向为主(图1)。

Figure 1. Regional tectonic outline of the study area (According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report, Hanzhong, 1:250 thousand, 2004, revised)
图1. 研究区区域构造纲要图(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汉中市幅,1:25万)》,2004,修改)
控制研究区及周边地区的主体构造为佛坪–留坝隆滑构造,其基底为太古界–中元古界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佛坪变质核杂岩,震旦系–下古生界沉积盖层构成滑覆系统,晚古生代表现为多级拆离与基底隆升,形成隆滑构造系;印支期–燕山期表现为近南北向挤压收缩、转换走滑,并伴随侵入岩体广泛发育,主要为木河侵入体(TnrM)和天华山侵入体(TnrT)。
研究区的区域变质岩主要为区域变质岩和接触变质岩,其中,区域变质岩主要分布于南部铁河街–茅坪街一带的元古界地层中,依据岩石类型可分为变粒岩、浅粒岩、石英岩、片麻岩,其变质程度达到角闪岩相;热液接触变质岩集中分布在古–中生代几个大型岩基的外接触带,主要有角岩类、大理岩类和矽卡岩等 [15]。
3. 研究区石墨矿体特征
根据国家标准DZ/T 0207-2002的规定,石墨矿的鉴定主要通过化学分析(基本分析项目为固定碳)和晶质(鳞片状)石墨矿片度测定 [12]。石墨矿一般工业要求包括矿石品位、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等指标(表1)。
研究区石墨矿主要赋存于古元古界湾牛坝岩组(Pt1w)中,已发现晶质石墨矿带3条,依次为SM1、SM2和SM3,SM1石墨矿带赋存于湾牛坝岩组第一岩性段(Pt1w1),SM2、SM3石墨矿带均赋存于湾牛坝岩组第三岩性段(Pt1w3),矿带呈条带状分布,岩性主要为石墨黑云钾(斜)长片麻岩,夹层有大理岩、片麻岩等,偶见石英片岩。

Table 1. General industrial index of graphite ore (According to Ref. [16])
表1. 石墨矿一般工业指标(据文献 [16])
根据探槽样品测试结果进行了分矿层统计,得到矿层工业品位的固定碳含量和真厚度、边界品位的固定碳含量和真厚度,其中工业品位与边界品位的划分是根据探槽样品数据进行的,以23#探槽的采样序列为例(图2),固定碳含量大多高于3%的部分,划为工业品位;固定碳含量小于3%的部分,划为边界品位。同时统计样品真厚度,得到探槽位置的矿体真厚度。类似的,共统计了研究区30余个探槽样品的固定碳含量和矿层真厚度数据(表2),统计显示SM1、SM2、SM3号矿体固定碳含量较高且较稳定,矿体厚度较大,厚度变化中等–较大,总体而言,研究区石墨矿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Figure 2. Classification of industrial grade based on sampling sequence and test results of trench (Take No. 23 trench as an example)
图2. 根据探槽采样序列及测试结果划分工业品位(以23#探槽为例)

Table 2. Statistical table of ore sample grade and ore bed thickness of each exploration trench
表2. 探槽矿石样品的品位与矿层厚度统计表
通过分析研究区构造特征,结合探槽揭露的石墨矿条带状出露特征(图3),判定石墨矿体呈层状发育。通过石墨矿带露头的标高统计,绘制了石墨矿体底板等高线的趋势面,并根据其展布特征和构造特征,推断了三层石墨矿体的赋存范围和隐伏地段的等高线趋势,绘制了SM1石墨矿体的底板等高线图(图4),SM2和SM3矿体的赋存特征与SM1类似。

Figure 3. Mineralized outcrop in SM1 graphite ore belt
图3. SM1石墨矿带中矿化露头

Figure 4. Contour map of SM1 graphite ore body floor
图4. SM1石墨矿体底板等高线图
4. 研究区石墨矿石特征
4.1. 矿石的矿物组成及结构特征
研究区石墨矿母岩主要有片岩、片麻岩类和大理岩类。片岩、片麻岩类主要包括石墨黑云钾长片麻岩、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含石墨石英片岩;大理岩类主要包括含石墨石英大理岩和含石墨大理岩。
石墨矿石以鳞片变晶结构和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和片麻状构造为主。矿石的矿物成分主要为石墨和脉石矿物两大类,其中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黑云母、斜长石,其次为矽线石、红柱石、硬绿泥石、电气石等。
根据采集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石墨片晶粒径分布主要在0.054~0.5 mm之间,且集中分布在0.1~0.355 mm之间,占51.04% (图5)。

Figure 5. Graphite flak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diagram
图5. 石墨片晶粒度分布图
4.2. 矿石显微岩石学特征
在研究区内采集了石墨黑云钾长片麻岩、含石墨石英片岩和含石墨大理岩等样品,镜下观察了矿石的显微岩石学特征。
石墨黑云钾长片麻岩具片状粒状变晶结构,粒径为0.5 mm,石墨含量约30%,黑云母30%,钾长石和石英 40%,显微镜下具弱片麻状构造,定向性不明显(图6(A)),可能与样品风化后薄片制作有关。
含石墨石英片岩具片状粒状变晶结构,粒径0.4~1 mm,变化较大。石墨呈长条状,不透明,含量约20%。石英为粒状,无色透明。黑云母呈褐色,边部失水暗化,部分蚀变(图6(B))。


Figure 6. Microstructure of graphite-bearing ores
图6. 含石墨矿石的显微结构
含石墨石英方解大理岩具粒状变晶结构。石墨呈片状,长条状,不透明,分布于石英和方解石颗粒之间,含量约10%。石英分布于方解石的颗粒之间,或呈石英脉状,分布不均匀,总含量25%左右。方解石呈锯齿粒状结构,闪突起,多组完全解理清晰可见。含量约65% (图6(C))。
含石墨大理岩具粒状变晶结构。石墨呈片状,长条状,不透明,分布于方解石颗粒之间,含量约5%。方解石呈锯齿粒状结构,闪突起,多组完全解理清晰可见,含量约95% (图6(D))。
5. 结论
1) 研究区石墨矿主要赋存于古元古界湾牛坝岩组(Pt1w)第一岩性段和第三岩性段中,发育3条带状分布的晶质石墨矿带(编号SM1、SM2和SM3),含矿母岩主要为石墨黑云钾(斜)长片麻岩,综合研究区构造特征和石墨矿带出露特征,判定石墨矿体呈层状发育。
2) 含石墨矿母岩以鳞片变晶结构和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和片麻状构造为主,除石墨矿外,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黑云母、斜长石等,石墨片晶粒径分布主要在0.054~0.5 mm之间,且集中分布在0.1~0.355 mm之间,占51.04%。
3) SM1、SM2、SM3号矿体固定碳平均为6.26%、5.65%、7.89%,含量较高且较稳定,SM1号矿体平均厚度7.44 m,但变化较大,SM2、SM3号矿体平均厚度分别为7.47 m、4.09 m,变化中等,总体而言,研究区石墨矿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4) 根据矿石样品的显微结构特征分析,石墨黑云钾(斜)长片麻岩中石墨含量高,晶粒较大,含石墨石英片岩石墨含量次之,晶粒亦较大,含石墨大理岩中石墨含量较为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