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中外交流不断深入,武汉作为湖北省省会、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吸引了一大批外商、留学生和外国游客,正建设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如今,世界第七届军人运动会等高规格国际盛事在武汉的举行,对武汉国际化语言环境、人文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公示语作为城市的语言名片,是城市形象和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此外,作为一种门面工作,公示语英译也是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黄有义指出,外宣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因此其中的错误与缺陷会被放大来看 [1],这就要求社会充分意识到不合格英译产生的后果,而译者作为英译规范的执行者,需充分认识错误公示语的类型和成因,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把握公示语语用原则,提高公示语英译质量。
2. 公示语的功能与特征
目前,公示语(Public Signs)最为广泛接受的定义是: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 [2]。其应用范围广泛,街头的路标、广告牌、警示语和宣传语等,都属于公示语的范畴。
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汉英公示语功能相似,提供的都是一种信息服务,它的作用在于指引、提醒或阻止特定行为的发生,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功能,所展示的信息状态既有“静态”,也有“动态” [3]。公示语作为一种特定功能的文字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各民族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进程中都发挥着规范、协调、保障、稳定的功能机制 [4]。
汉英公示语都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常使用祈使句或省略句,广泛使用名词、缩略词,文字与标志相结合、使用规范性语汇以及部分本土色彩浓厚的词汇。但由于语言结构体系不同,汉语公示语多使用祈使句,简洁凝练;英文公示语常使用物称表达法和陈述方式,委婉而间接;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叙述呈动态,英语倾向于使用名词,叙述呈静态。鉴于汉英公示语的上述特征,公示语的英译容易受母语负迁移影响而产生“中式英语”,由于缺乏对目的语语言形式与文化背景的了解,而出现信息偏差、信息错误和交际障碍,从而产生语用失误。
3. 武汉市公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分析
自2005年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召开以来,公示语翻译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开始进行有规模、有组织的研究,相比起北京和上海,针对武汉市地区性的公示语研究起步较晚、数量较少,研究关注的公共服务场所以旅游景区为主,缺乏商业金融类和交通运输类的研究。武汉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于2012年颁发了《武汉市公共场所标识英文译写指南》,但目前武汉市公示语译文仍然缺失严重,且公示语英译质量在汉口、武昌和汉阳地区之间极不平衡,整体来看,公示语英译的普及率和正确率无法紧跟武汉市的发展进程。为让城市软件设施满足发展需求,现需充实武汉市中英文公示语语料库,从分析现状入手,寻找错误公示语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武汉市作为上升型城市的代表之一,其公示语中出现的错误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武汉市公示语译写中出现的语用失误也有很强的研究性和思考性。故笔者在武汉市光谷区域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公示语抽样调查,分别收集交通类和商业类服务场所的公示语语料,共收集公示语400余处,错误公示语120余处,并以此为数据基础开展本文对武汉市公示语语用失误现象的讨论与探究。
3.1. 语用失误现象
语用(Pragmatics)是指语言在现实中的使用及对其所表达意义的理解。在语用的过程中,如果对交际另一方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则会造成交际中断甚至失败,无法达到最大的交际效果,这种现象被称为“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语用失误”一词最早是由英国语言学家Jenny Thomas于1983年在《跨文化语用失误》(Cross-culture Pragmatic Failure)中提出。Thomas认为,语用失误指的是“听话者不能理解说话者话语内容的含义”,而此时听话者理解的话语意义和说话者的真正意图产生偏差时,语用失误就产生了 [5]。
Thomas根据Leech所提出的普通语用学的分类,把语用失误分为了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al-pragmatic Failure)。前者成因主要在语言本身及语言使用者对目标语言体系的不规范使用,而后者更多涉及到不同语言环境所处的文化背景、语言受众的社会背景和其对于语言的接受程度有关。或可理解为前者是以语言为导向(Language-oriented)的语用失误现象,而后者是以文化为导向(Culture-oriented)的语用失误现象。两种语用失误现象各自反映了语用失误的不同层面,而在一些语用失误现象之中会同时涉及两种语用失误,所以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互重叠。
3.2. 语言语用失误分析
语言语用失误与语言本身的使用有关,是指将源语言和目的语言的语言习惯混杂使用产生的一种语用失误现象。不同的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相应的每个文化中会有自身的语言习惯和语言特征。在公示语英译的过程之中,翻译者可能会受到汉语负迁移作用(Negative Transfer),造成汉语结构套用等问题。笔者调研后发现主要存在如下类型的语言失误:
单词大小写错误:在公示语的译写以及标牌的制作过程中,单词的大小写规范问题往往是最容易被译者及制作人员忽视的。公示语中单词大小写的一般不会影响公示语意义的传达,但不规范的单词大小写有违英语译写的原则规范,此种错误在语言层面上隶属于语言语用失误类别。光谷步行街公示语“入口”被翻译为“ENTER”,此翻译不仅存在词性错误,在英文书写规范层面也存在问题,其正确译写应为“Entrance”。
单词拼写错误:在语言语用失误中,单词的拼写错误是汉英翻译过程中最容易出现,也是最常见的错误。单词拼写错误包括单词字母的多写,漏写,改写等。如武汉火车站站内公示语“无障碍电梯”错译成了“Accessable Elevator”,而正确拼写应是“Accessible Elevator”;在武汉火车站公示语“卫生间”译写为“Restroo”,缺失了“m”便导致了整个公示语的意义缺失。此类错误在公示语中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翻译者再翻译过程中出现粗心失误,二是在公示语的制作过程中,制作商出现的印制错误。
语法、句法错误:由于公示语简洁的特征,公示语的篇幅一般较短,其中涉及的语法句法规则也十分有限。在译写过程中,英文书写时字母的缺漏可能会导致整个公示语的句法、语法混乱。在光谷广场公示语“注意台阶”译写为“Watch You Step”,缺失了“Your”的“r”便导致了整个公示语的不通顺和语法错误。
汉语拼音代替英译:用汉语拼音代替英文也是很常见的一个错误,此种错误的出现一方面是对公示语受众群体的混淆,另一方面缺少对公示语实际意义的考量,如此便会出现“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人不用看”的尴尬现象,如关山大道公示语“现代有轨电车”便直接用“XiandaiYouguiDianche”代替正确翻译“Modern Tramcar”;在光谷大道,“光谷天地”也直接被贴上了“GuangguTiandi”的标识牌,此类拼音标牌并无实际意义。
3.3. 社交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是指由于文化背景等相关信息的缺失,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信息无法进行完全转译的语用失误现象,这种现象是忽略语言文化价值体系差异的一个表现,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尤为常见。引起此种语用失误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如在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风化等存在差异。所以在公示语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注意对不同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的考量,否则公示语在受众群体中的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会大大降低。
部分公示语本身是对文化形象的体现,而在翻译后,由于受众缺少相应文化背景,便无法理解公示语表达的真正含义。如武汉公交车上的公示语“爱心座椅”被翻译成“LOVE SEATS”,而在英语国家“Love”一词并无“爱心”之意,且容易产生歧义,故缺少相关文化释义背景便造成了信息传达障碍。
由于不同语言的结构体系存在差异,同一意义在不同语言中的的表达往往存在逻辑差异。此种逻辑差异的实质是长久以来根深蒂固在不同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在语言译写的过程中,若忽略对此种逻辑差异的考虑,则会造成“言不及义”的现象。逐字翻译的翻译方法是此类错误译法之一:只讲究文字间的一一对应而忽视对文字之间逻辑关系的把握。如武汉火车站公示语“便捷储物柜”便被翻译为“Convenience Storage”,在信息传递过程和语言受众群体中“Convenience”一词在此并无实际意义,此类公示语不免给人“中西混杂”之感。
4. 公示语语用原则和英译策略
为避免语用失误现象的出现,使得语言意义在转码过程中得到充分表达,同时让受众对译语文本充分理解和接受,公示语译写需遵循译写语用原则。目前,普遍认同和使用的语用原则可分为三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经济原则。
4.1. 公示语语用原则
4.1.1. 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由美国语言哲学家Paul Grice提出,Grice认为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总是互相合作的,交际双方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必须遵守一定的基本原则,即合作原则。Grice用四大准则来阐述合作原则,分别为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要求对话符合要求所给的信息量;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要求对话信息真实且证据充分;关联准则(Relevant Maxim)要求对话信息与语境相关联;方式准则(Manner Maxim),要求对话信息简洁有序,避免措辞晦涩和模棱两可。前三条准则用于规范信息的内容,第四条准则用于规范信息的表达方式。合作原则主要用于推测对话含义,同样也适用于分析公示语的信息表达和公众的心理预设之间的交际。在合作原则四大准则要求下,公示语所提供的信息应数量适中、真实可信且简洁明了。
4.1.2. 礼貌原则
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礼貌”的概念、表达方式都有所不同,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补充,其中有以下六大标准:1) 得体原则: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夸大对他人的益处。2) 慷慨原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扩大自己付出的代价。3) 赞扬原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夸张对他人的表扬。4) 谦虚原则: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表扬,尽量夸张对自己的批评。5) 赞同原则: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尽量夸张与他人的相同意见。6) 同情原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在Leech的礼貌原则指导下,确定公示语此种语言行为是命令、劝告或是建议时,要求公示语礼貌得体、多同情少分歧,这样才能使交际双方都获得最大程度上的认可和接受,获取最大的交际效果 [6]。
4.1.3. 经济原则
法国语言学家Martinet在《语言演变的经济原则》一书中提出了语言演变的经济原则,即一方面人需要表达自己的信息以达到交际目的,另一方面人因生理和精神上的惰性,会尽量选择消耗体力、脑力和心力小的方式来完成交际,追求高效的交际过程,用最少的投入来完成最大的效益。这一思维习惯在语言交际中表现出来,语言学上将此特性称为言语的信息经济性。公示语作为面向公众的应用文体,同样以省时省力为特征。为了符合此原则,英译公示语在不影响其基本意义的情况下应尽量省略系动词、助动词、介词、冠词等,同时也常用缩略语,使表达更为简洁,有效地传递信息,提高交际效率。
4.2. 公示语英译策略
公示语种类多样,表意丰富,在保证公示语意义准确传达的基础之上,还需对源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背景加以考量,以避免语用失误现象的出现,故其译写工作不可一挥而就。基于公示语语用的三大原则,译者在对种类多变的公示语进行译写工作时需采取灵活的译写策略。
4.2.1. 借译法
英文公示语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标准性和沿袭性,因此在进行公示语的汉英翻译时,必须对汉英两种文化中在相同场合使用和具有相同功能的公示语进行一对一的汉英置换 [1]。除带有强烈地方特色的公示语外,大多数公示语都是国际通用的,为避免因地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语用失误,译者可选择在目标语言中寻找表达意思与源语言相近甚至相同的表达方式来进行等效翻译。
直接替换法:在汉英公示语的信息语义、文本功能、使用场合相同时,可以直接用英语国家现行的公示语替换中文公示语英译,是翻译公示语时的首选方法,让外国受众第一时间理解公示语内容。例如武汉火车站B8检票口旁的“哺乳室”被译为“Feeding Area”,此处的“哺乳室”和英语国家的“Baby Care Lounge (母婴室)”在信息语义上都指便利母婴哺乳的非盥洗室,在文本功能上都属于指示性公示语,在使用场合上都适用于公共交通场所,因此,这里可以直接用“Baby Care Lounge”替换英译。
形式套用法:在语用失误的英译公示语中,能找到信息语义、文本功能和使用场所完全相同的公示语较少,大多数都是语言结构、信息功能近似,这样的公示语可以使用形式套用法。例如光谷步行街世界城广场停车场前的“小心玻璃”被译为“WATCH THE GLASS”,而“小心XX (名词)”、“注意XX (名词)”这类公示语在语言结构上类似,信息功能都属于提示性公示语,可以套用“Caution: XX (名词)”的形式,此处的“小心玻璃”就可以译为“Caution:Glass”。类似的套用形式还有(见表1)。
4.2.2. 简译法
由于公示语的指引作用,其文本必须做到准确、简洁、醒目,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获取最大交际效果,做到经济原则中的信息经济最大化,鉴于此,对于一些公示语的翻译,译者在满足意义等效的前提之下可能会对源语言文本进行必要的删减处理,此种翻译方式为简译。简译要求译者在符合功能翻译理论中翻译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要求下,对源语进行高度的概括提炼和浓缩,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原话所包含的信息结构用目标语传达出来。

Table 1. Examples of translation method: formula application
表1. 形式套用法实例
短语代替完整句型:双语公示语标牌空间有限,过于详尽的英文译文会被压缩字体大小,使文本不可读而丧失文本功能。在中文公示语为短句时,可以直接使用动词词组、名词词组和缩略语等来代替句子。如光谷广场公示语“禁止携带宠物乘坐电梯”,直译为“Don‘t take your pets into the elevator”,译文冗长、字体排版几乎不可读,这里可以放弃完整句型而直接翻译为“No Pets Allowed”,醒目而准确。
禁用生僻、不规范词汇:公示语需要在短时间内给受众提供完整的交际信息,需要简化译语,使用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高频词,避免不规范的俚语和不常见的词汇。如光谷步行街西班牙风情街中的电梯扶手边的“请小心梯缝”被译为“Please be careful of staircase slit”,“staircase slit”作为不常用的词组搭配无法第一时间准确传达信息,可以直接译为“Mind the Gap”或者“Mind your Step”来提醒受众注意电梯两侧的间隙。
使用通用图示符号:过度简译会造成信息缺失,公示语英译还可以采用通用图示符号来补充文本信息,有许多国际通用的图形符号如“No Smoking”和“No Parking”,如关山大道沿线有轨电车站台处的“当心触电”译为“Warning electric shock”,在有视觉符号的辅助下,可以直接译为“DANGER”。
4.2.3 逆译法
在4.1中所讨论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要求下,公示语文本需要做到礼貌得体,而许多否定意义的公示语语气较为强硬,董潘在否定类公示语英译的研究中,将英文公示语根据Leech的礼貌原则,按礼貌程度的高低分为了三类:1) 用显性否定结构表达否定含义,采用显性否定词“no”、“not”或者“non-”这样的显性否定词缀。2) 用隐性否定结构表达否定含义,采用肯定形式、否定含义的词“off”、“away”、“prohibited”等。3) 用肯定结构表达否定结构含义,使用“正话反说”的方式,直接去掉不利于礼貌原则的否定部分,使用肯定结构“…Only”等 [7]。
其中,第三种“正话反说”的译法就是逆译,使反面表达变为正面表达,让受众更容易接受交际信息。如在光谷商业圈出现频率较高的一则公示语“闲人免进”被翻译为“Idlers don’t enter”,带有强烈的“禁止”含义,这实际并不符合英语标示语的语言习惯。为了显得更加客气礼貌,在保持源语言意思不变的前提下,可译为“Staff only”。然而,逆译并不适用于所有功能类型公示语,在部分限制性、强制性公示语中,否定含义不可弱化,需要直接使用显性否定结构或隐性否定结构,强制或禁止受众采取某种符合规范的行为,如“禁止跨越”需采用显性否定译为“No Crossing”、“严禁明火”需采用隐性否定译为“Open Flames Prohibited”。
5. 结语
公示语作为城市形象的语言名片,是城市语言输出的窗口,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新一线城市,武汉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公示语的英译工作需得到重视。译者应在对语言熟练运用前提下,充分理解公示语表达含义,并结合文化背景因素的考虑,采用正确的译写策略,使公示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语用作用。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班主任工作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XGJPB3009)。
参考文献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