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的结构及问卷编制
The Structure of Attribu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xam Failure and the Preparation of Questionnaire
摘要: 随着教育部“高校改革”相关政策的出台,大学生的考试压力逐渐增大,考试失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以维纳的归因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以往研究、访谈结果,编制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问卷。对来自全国的114名大学生进行预测,478名大学生进行正式施测以及50名大学生进行重测。研究结果显示:(1) 编制的《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问卷》包括能力、努力、身心状况和外部因素四个维度,可以解释方差总变异的50.909%;(2) 各类信度、效度检验均显示编制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3) 该问卷可以为继续探讨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特点及影响因素等提供依据与基础。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reform” policy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pressur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examination is increasing gradually, and the failure of the examination has become the key problem concerned by the whole society. Based on Wiener’s attribution theory, this study synthesizes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interviews to compile the attribution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students’ exam failure. Predictions were made for 114 college students from across the country; 478 were formally tested; and 50 were re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attribution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students’ exam failure was composed of four dimensions: ability, effort, physical and mental state and external factors, which could explain 50.909% of the total variance variation; (2) all kinds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s show that the prepared questionnaire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dicators; (3) it can provide basis for continuing to discuss the attribu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exam failure.
文章引用:张婷, 陈涵, 潘芸, 张若锦, 宋丹丹, 熊露露, 廖铭慧 (2020). 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的结构及问卷编制. 心理学进展, 10(6), 875-885. https://doi.org/10.12677/AP.2020.106105

1. 引言

归因最早源自于海德(Heider, 1958)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其行为原因的过程,也就是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进行知觉和判断。维纳(Weiner et al., 1987)在海德的归因理论的基础上,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了归因的三维模式和六个因素,即将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三维模式,以及自身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况和其他六大因素。

归因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自己的成绩进行评价并寻找合理的解释,这种寻找、解释和评价自己学业成就的原因的过程,就是学业成就归因(Bandura, 1977;刘永芳;1998)。以往研究表明,学生的归因风格会影响其应对行为,尤其是对消极结果的归因风格是可以预测个体面对失败情境时的行为应对方式的。倾向于对消极结果进行内部的、稳定的归因的个体会更可能采取回避的应对方式。对消极事件多采取外部的、不稳定的归因的个体则更可能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具有更高的自我效能(Frieze, 1976; Weiner, 1979)。

考试失败归因在高等教育中是极其重要的,国内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韩仁生(1995, 1996)在探讨中小学生考试归因的研究中发现,学生考试失败主要归因于别人帮助。申莉和王振勇(1998)研究了高三学生的考试归因,发现其对高考失败归因的排序依次为心境、能力、持久努力、教学质量、临时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他人帮助。孔国忠(2002)的对学生的归因研究则发现,个人努力程度、教师教学、个人能力、任务难度、运气、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学生比较常用的归因因素。张平(2004)研究了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发现其失败主要被归因于学习环境、学习难度、态度认识、能力和兴趣努力五个因素。宋广文和徐学华(2007)研究发现,私立学校初三学生将学业失败归因于教学质量差、缺少他人帮助和运气差等外部因素。

尽管如此,很少有定量研究试图探讨大学生的考试失败归因。自2018年以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高校改革”的相关政策,以督促大学生珍惜大学时光。各大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政策号召,纷纷实行了提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难度、取消大四毕业前的“清考”、减少水课等举措。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考试失败无疑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考试失败的学生将面临情绪上的不安、额外的补考和重修,甚至无法顺利毕业或被开除。考试失败成为大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压力源之一,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去探究学生认为导致考试失败的原因,以期为提高学生成绩提供支持或指导和改善学生对考试失败的应对方式(Lecouteur & Delfabbro, 2001)。

2. 方法和程序

2.1. 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问卷的初步建构

维纳提出的三维归因理论将成败归因分为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以及自身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况和其他共六大因素,其中,自身能力、努力程度、身心状态属于内部原因,而任务难度、运气好坏及其他属于外部因素。

此外,由Lefcout等人编制的多维度–多向归因量表(MMCS)的应用也比较广泛,该量表主要包含了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四个维度,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两个方面进行归因(Ling et al., 2003; Benton, 2003; Seligman & Maier, 1967)。王硕等人(2015)编制的大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调查问卷同样按照能力、努力、情境、运气四个因素进行问卷编制。

但孙煜明等人(1996)编制的小学生动机归因量表中,将情境和运气整合到外部原因中,即将量表分为能力、努力和外部原因三个维度。

结合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以及前人的研究问卷,自身能力和努力程度均被作为主要因素,其余可归结为外部因素,因此,本研究初步将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分为自身能力、努力程度及外部因素这三个因素。

此外,考虑到生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从而改变个体的行为,维纳的三维度归因理论模型中也将身心状况作为单独的归因因素,因此本研究将身心状况这个因素作为单独的维度列出。总结而言,问卷初步形成“能力”“努力”“身心状况”“外部因素”四个维度。

为更准确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考试失败的归因,问卷编制小组随后对28名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进行开放式访谈,围绕“你大学时的考试考得怎么样”“依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你认为自己考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这些原因是属于哪一方面,请具体谈谈”三个问题展开。访谈结束后整理访谈资料,根据不同专业学生所写的原因进行分类、总结,结果契合初始的四个维度。

借鉴国内外的相关问卷,并结合开放式访谈的结果,初步编制出了包含52个题项的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问卷,包含“能力”“努力”“身心状况”“外部因素”四个维度。

在南京市内通过网络向大学生被试发放问卷,预测共发放11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9份。对所得数据先进行项目分析,剔除3个差异不显著的项目;接着对剩下的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不能归入任何一因子的5个项目。通过第二次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进行有效项目的筛选,最后保留44个项目编制成为正式问卷。

2.2. 正式问卷的编制

2.2.1. 被试

在全国范围内通过网络向大学生被试发放问卷,所有正式被试均未参加过预测。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78份,回收有效问卷435份,其中男生153人,女生282人。

2.2.2. 材料与程序

通过预测所保留的44个项目组成的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正式问卷(见附录),每题采用Likert五级记分。

2.2.3. 统计工具

采用SPSS23.0和AMOS24.0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435份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936,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小于0.001,结果显著(见表1),说明进行因子分析是可行的。用主成份分析法,结合陡阶检验准则提取因子,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4个,解释总变异的50.909%。旋转后的因子负荷情况见表2。从表2可看到,删除部分项目后剩下的44个项目较好地分布于各个因子,其中因子S1包括13个项目,主要评价个体是否愿意为考试付出精力,对应理论构想中的“努力”;因子S2包括11个项目,主要评价顺利通过考试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对应理论构想中的“能力”;因子S3包括9个项目,主要评价考试期间个体的躯体及情绪状态,对应理论构想中的“身心状况”;因子S4包括11个项目,主要评价运气好坏、考试难度等,对应理论构想中的“外部因素”。以上结果表明,这4个因子与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问卷的初步构想是完全吻合的。

Table 1. KMO and Bartlett’s tests

表1. KMO与Bartlett’s检验

Table 2. Load matrix of the formal questionnaire

表2. 正式施测问卷题目负荷矩阵

3.2. 验证性因素分析

采用AMOS24.0软件对435份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确定模型的拟合程度,检验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结合前人研究,在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时,选择χ2/df、RMSEA、GFI、TLI和CFI作为验证指标,结果如下表3

Table 3. The fitting index of attribution model for college students’ exam failure

表3. 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模型的拟合指数

结果显示,χ2/df = 2.874 < 5,模型可以接受,RMSEA = 0.066,在0.05和0.08之间,说明具有合理的拟合度。此外,GFI,TLI,CFI也是常用的拟合指数,大于0.8表示模型可以接受。本研究中,虽然GFI的值偏小,但是综合来看,本模型拟合程度较高。

参考模型拟合度,依据学科理论和文献查阅的相关知识,建立理论结构图,见图1

注:F1努力,F2能力,F3身心状况,F4外部因素。

Figure 1.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formal measurement data

图1. 正式施测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模型的拟合度较好,绝大多数题目的负荷值都在0.4以上,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具体数值见表4

Table 4. Dimensions and project load of attribution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students’ exam failure

表4. 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问卷的维度及项目载荷

3.3. 正式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同质性信度

该问卷采用克伦巴赫α系数作为信度指标,总体α系数为0.946,四个因子的α系数分别为0.915,0.924,0.849和0.829,都达到了测量学指标(见表5)。这显示本问卷具有较好的同质性和稳定性,内部一致性较好。

Table 5. Homogeneity reliability

表5. 同质性信度

分半信度

经方差齐性检验,F = 28.436,p = 0.126 > 0.05,说明奇偶两半测验分数的方差齐性,即变异数相等。利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计算分半信度,得到奇偶分半系数为0.789,说明本问卷有较好的奇偶分半信度。

重测信度

两周后,选取正式施测中的50名被试进行重复测量,收回有效数量42份。能力、努力、外部因素、身心状况以及总问卷的重测信度如下表6所示。自身能力、努力程度、身心状况这个维度上的重测信度非常高,在0.82~0.92;外部因素的重测信度也较好,为0.623,总问卷重测信度为0.853。此问卷重测信度较高,可用来鉴别或预测个人的考试失败归因倾向。

Table 6. Retest reliability (N = 42)

表6. 重测信度(N = 42)

4. 讨论

4.1. 对于问卷测量学指标的分析

本研究在充分查阅文献资料、开放式访谈等之后,编制了这一份考试归因问卷,初始问卷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能力、努力、外部因素、身心状况,问卷共52题。经过预测后的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剔除项目区分度较低的3道题以及不能归为四维度模型的5道题,修订至44个项目,分属于四个维度,能力、努力、外部因素、身心状况,项目数量分别为10、14、11、9。其中,能力维度下有1、2、9、15、26、27、28、32、38、39、43题,努力维度下有3、8、10、11、22、23、24、29、31、33、34、42、44题,外部因素维度下有4、5、6、12、20、21、25、30、35、36、37题,身心状况维度下有7、13、14、16、17、18、19、40、41题。四个维度共可以解释方差总变异量的50.91%。

4.2. 对于问卷维度的分析

本研究对于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的理论构想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实践证据。

第一,在确定问卷维度时,结合维纳的归因理论、前人研究、开放式问卷、现实经验等多方资料,力求维度的确定真实、准确,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的真实情况;在编制问卷题目时,力求保证各项目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维度构想的内容。

第二,为了确保问卷质量,在正式发放之前进行了预测,并且在预测过程中严格按照指示语指导被试回答问卷,及时记录下了被试指出的问题,再经过理论与逻辑上的考察,结合统计分析结果,最后形成了正式问卷。

第三,采用多种方法检验问卷的合理性。正式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因子结构与理论构想具有一致性;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这个理论构想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表现良好;此外,各种指标也表明,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是较好的。

总的来说,该研究所构建的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的问卷维度是可以接受的。

4.3. 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该研究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由于条件限制,该研究所调查的被试量仍然过少,今后在调查中还可以增加被试的数量。此外,该问卷的编制缺少一定反向记分题,被试回答可能出现一定倾向性。同时,该问卷构建的四大维度中,自身能力、努力程度、身体状况都属于内部归因,外部因素这个维度属于内部归因,外部因素维度是否需要做更详细的划分值得深思和研究。虽然理论构想对此次调查数据有较好的拟合表现,但这一理论构想是否全面还需大范围测试来证明。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当代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状况及特点,以期对当今大学生考试失败应对辅导提供明确的方向,对辅导的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

5. 结论

通过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和样本预测的统计分析等,提出了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的理论构想,并以此为基础,自编了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问卷,对正式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1) 编制的《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问卷》包括能力、努力、身心状况和外部因素四个维度,可以解释方差总变异的50.909%;

(2) 所构建的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比较合理,编制的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问卷是一个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测量工具,但还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3) 该问卷可以为继续探讨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特点及影响因素等提供依据与基础。

附录

大学生考试失败归因问卷

指导语:同学你好,非常感谢你参加此次调查!请你回想某次考试失败的原因,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下面问题。所有题目填写没有对错之分,根据真实情况回答即可。

1. 记忆力不好,学习内容记得慢、记不牢

2. 我的反应比较慢

3. 不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一直拖延

4. 考试题中有很多偏题、怪题

5. 上课时间太长,中途不休息,我无法耐心听讲

6. 老师对我们要求不严

7. 考试的时候我很紧张,不能静下心来做题

8. 学习没有计划,不能合理安排时间

9. 我找不到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10. 考试复习阶段还花很多时间娱乐

11. 我上课时不认真听讲做笔记

12. 这门科目内容抽象,难以理解

13. 我运气不大好

14. 考试时间太短,我没来得及做出所有题目或多检查几遍

15. 我觉得学习的过程很痛苦

16. 考试期间我身体不舒服

17. 我怀疑自己根本不适合考试

18. 考试期间我感到肚子痛

19. 老师、同学和父母很少给予我帮助

20. 老师讲课不能突出重难点

21. 同学们都不认真学习,班级学习气氛不好

22. 平时没有及时预习复习

23. 我经常在课上玩手机

24. 我没有很好地完成这门课程的作业

25. 考试题目出乎意料地难

26. 我分析概括能力差,不能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

27. 理解能力不强,不能理解知识概念

28. 学习基础不好,课本内容很难掌握

29. 我很少在课余花时间巩固所学的知识

30. 我不喜欢这门课的老师

31. 考试前饮食不规律不健康

32. 我学习这门课程感到很吃力

33. 我花大量时间在打游戏和刷剧上

34. 考前没有认真复习

35. 老师讲课枯燥,吸引不了我

36. 大部分人在这次考试中取得的成绩都不理想

37. 老师很少鼓励我表扬我

38. 我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高

39. 我没有其他人聪明

40. 老师阅卷不公正,有偏向

41. 考试时我总听到一些噪音,使我分心

42. 我学习没有大部分人努力

43. 我对考题的分析理解能力不强

44. 我忙于学习以外的事情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韩仁生(1995). 高中生考试归因研究. 教育研究与实验, 1, 46-48.
[2] 韩仁生(1996). 中小学生考试成败归因的研究. 心理学报, 28(2), 140-147.
[3] 孔国忠(2002). 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倾向及其效应的研究. 阴山学刊, 15(1), 92-95.
[4] 刘永芳(1998).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页181-193).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
[5] 申莉, 王振勇(1998). 高三学生高考成败归因分析. 青年研究, 8, 24-26.
[6] 宋广文, 徐学华(2007). 某私立学校初三学生考试成败归因特点. 中国学校卫生, 28(2), 127-128.
[7] 孙煜明, 施振勋, 袁炳飞(1996). 小学生动机归因量表的编制. 心理科学, 1, 40-43.
[8] 王硕, 高莲中, 刘娜娜(2015). 大学生英语学习归因方式与四级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3, 119-123.
[9] 张平(2004). 中学生体育学习成败归因研究.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3(2), 42-44.
[10]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pp. 33-52). Scotts Valley, CA: ReCAPP.
[11] Benton, S. A., Robertson, J. M., Tseng, W. C., Newton, F. B., & Benton, S. L. (2003). Changes in Counseling Center Client Problems across 13 Year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 Practice, 34, 66-72.
https://doi.org/10.1037/0735-7028.34.1.66
[12] Frieze, I. H. (1976). Causal Attributions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to Explain Success and Failur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0, 293-305.
https://doi.org/10.1016/0092-6566(76)90019-2
[13]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14] LeCouteur, A., & Delfabbro, P. H. (2001). Repertoir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Comparis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Using Q methodology. Higher Education, 42, 205-235.
https://doi.org/10.1023/A:1017583516646
[15] Ling, J., Heffernan, T. M., & Muncer, S. J. (2003).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Beliefs about the Causes of Examination Failure: A Network Approach.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6, 159-170.
https://doi.org/10.1023/A:1023289908438
[16] Seligman, M. E., & Maier, S. F. (1967). Failure to Escape Traumatic Shock.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74, 1-9.
https://doi.org/10.1037/h0024514
[17] Weiner, B. (1979). A 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1, 3-25.
https://doi.org/10.1037/0022-0663.71.1.3
[18] Weiner, B., Frieze, I., Kukla, A., Reed, L., Rest, S., & Rosenbaum, R. M. (1987). Perceiving the Causes of Success and Failure. In E. E. Jones, D. E. Kanouse, H. H. Kelley, R. E. Nisbett, S. Valins, & B. Weiner (Eds.), Attribution: Perceiving the Causes of Behavior (pp. 95-120).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