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的中英美三国新闻报道中的措辞分析:以China Daily,BBC,VOA与新冠肺炎病毒相关报道为例
A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the Diction in News of China, the UK and the USA: Taking the Reports on COVID-19 in China Daily, BBC and VOA as Examples
DOI: 10.12677/ML.2020.83061, PDF, HTML, XML, 下载: 617  浏览: 3,106 
作者: 王续燃: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关键词: 新冠肺炎病毒新闻英语措辞分析COVID-19 News English Diction
摘要: 本文选择China Daily,BBC及VOA三家媒体关于新冠肺炎病毒在世界大流行初期的报道为语料,基于对共30篇电子新闻的分析,研究新闻英语中措辞如何体现新闻时效性和社会发展,如何反映新闻媒体的态度和立场。旨在帮助英语新闻阅读者更好地从词汇入手了解新闻特点和媒体风格,并通过对新闻措辞的分析与研究不断深化和完善读者对新闻英语本身的理解与认识。
Abstract: 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news reports related to the COVID-19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world pan-demic from China Daily, BBC and VOA as corpu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 total of 30 electronic news, it studies how the diction reflects the timelines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media attitudes. It is helpful for English news read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s and media styles.
文章引用:王续燃. 基于语料的中英美三国新闻报道中的措辞分析:以China Daily,BBC,VOA与新冠肺炎病毒相关报道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0, 8(3): 445-45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0.83061

1. 引言

在媒体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新闻报道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新闻英语中措辞的研究分析可加强读者对新闻本身及背景的了解与认识。本文将研究以China Daily (以下简称CD),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 (以下简称BBC),Voice of America (以下简称VOA)为代表的中英美三国媒体如何运用词汇来满足新闻报道对时效性的特殊要求,如何以词汇的变化来体现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如何凭借措辞来展现各自的立场与态度。

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大流行,各国相关新闻报道不胜枚举,却鲜有学者着手对该类新闻进行研究。在过往对于新闻英语的研究中,多是对包含时态特点,句式特点,语法特点等元素为一体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少有专注于词汇一方面的研究出现。新闻英语一直倍受文体学家的关注,但对其文体特点的分析具有一定局限性,即只能对新闻文本本身进行研究,而难以知悉语言表面下的内涵含义。本研究在语料较新,历史研究较少的条件下进行,以措辞为研究目标,拟加强读者对新闻英语的理解和认识,望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支持。

2. 研究方法

根据Halliday的语域理论(Register Theory),语域的三个社会变量是语场,语旨和语式(Halliday, 1978) [1]。从语场来看,本研究主要分析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大流行初期的报道;从语旨上看,新闻记者需在最短时间内,用有限的篇幅向读者报道最新情况;从语式来看,目前人们对报纸等以纸质材料为载体的新闻关注较少,更多是以广播或电子新闻渠道获取信息,故本研究选用了使用人群更广的电子新闻进行分析。

在语料上,选择以中、英、美三国较权威,受众较广的三家媒体,即CD,BBC和VOA的电子新闻进行研究,以期达到对新闻英语跨文化特点的了解。同时,选取同一时期的同种类型新闻材料作为分析文本,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研究的一致性和有效性。由于数据统计的工作量很大,加之新闻报道篇幅往往不短,在分析新闻英语的文体时,人们以往选用的语料一般不超过两个完整语篇(如王佐良等1987) (杨雪燕,2004,32) [2]。鉴于电子新闻具有篇幅短小的特点,本研究共选用了30篇新闻报道,其中CD 10篇,BBC 10篇,VOA 10篇,语料量就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以期更具典型意义。

3. 研究结果和分析

3.1. 措辞体现新闻时效性特点

时效性是新闻的基本特征之一,指新闻报道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大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3]。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新闻记者以最快的速度,最精简的篇幅进行报道,故新闻英语中常出现缩略语和复合词来满足这一特点。

3.1.1. 缩略语

英语缩略语,特别是首字母缩略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语言的早期阶段。公元5世纪的古罗马时期,是有据可考的最早使用缩略语的时期(韩光清,王法政,2000,243) [4]。近代以来,随着各新兴领域和机构的不断产生和发展,对缩略语的使用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新闻英语对缩略语的使用较为频繁,不仅是因为新闻报道需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参与各方的基本信息,也是为与其迅速、精练的特点相符合。如CD在报道新冠肺炎病毒对东京奥运会影响时所使用的IOC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VOA在报道疫情对美国经济影响的文章中使用的AP (Associated Press)和S&P (Standard&Poor’s),在报道核酸检测效率时提及的CDC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等。

在新闻英语中,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缩略语的使用基本不会因一语多义而引起歧义。以上文提到的若干缩略语为例,在上文提到“Japan’s Olympics Minister”的前提条件下,IOC在此处只会被理解为国际奥委会,而不是国际海洋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 Oceanographic Committee);在后文紧接Mike Gracia reports的情况下,此处的AP只会被理解为美国联合通讯社,而不是空气污染(Air Pollution);在前文场景已被锁定在Wall Street时,此处的S&P只可能是与经济、股市相关的标准道尔(指数),而不是指系统和过程(Systems and Procedures)。

3.1.2. 复合词

法国语言学家A. Martinet在研究语音空位时,提出了经济原则,即在满足语言交际功能的前提下,人们有意无意地减少言语活动中对精力的消耗,以达到语言经济的要求。新闻英语中对复合词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该原则。

复合词是由两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单词组合而成的一个具有新意义的单词。使用复合词可“以词代句”,避免复杂句和从句的产生,符合新闻英语对语言简洁性的要求,并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相关信息。CD在对中国政府同世界各国分享抗疫经验的报道中用“record-short”一词来体现中国对新冠病毒病原体的快速识别,从而避免了使用“(the time) recorded is short”这样既含后置定语又有被动语态的复杂句式;在报道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提出多国已通过“多部门”联合的方式来对抗疫情时,其选择了用“multi-sectoral”一词来代替“(the approach requiring the cooperation of)multiple sections”。同样,在VOA的报道中,复合词也常常出现,如报道疫情冲击美股导致大量证券被出售时选择以“sell-offs”一词代替“the securities are sold”。

3.2. 措辞体现社会发展

新闻措辞往往能体现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趋势。新事物衍生出的新单词,普通单词的新闻特色化,高频词汇等都可以帮助我们以新闻为切入口洞悉社会环境的变化。

3.2.1. 新事物衍生新词汇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兴事物的不断出现,由其衍生出的新词汇也在呈爆炸式的增长。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的报道中,最能体现该特点的两个词汇就是coronavirus和COVID-19。Coronavirus一词是依据冠状病毒在显微镜下的图像而命名的。corona原意为日冕,即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于冠状病毒与太阳日冕形状相似,故称其为coronavirus,即“日冕病毒”。该词的诞生也反映了冠状病毒在人类生活中的出现及人们对其了解和研究的程度。在新冠病毒爆发初期,其原名为novel coronavirus,即与以往所认识的冠状病毒在基因结构上有所不同的“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11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召开发布会称,将novel coronavirus更名为COVID-19,CO-代表corona,VI-代表virus,D-代表Disease,而-19代表该病毒在2019年出现,并表示选择这一名称是为了避免将此病毒与地域,动物或个人相关联,以消除歧视。COVID-19一词的诞生,不仅反映出一种新病毒的出现,也标志着社会的发展,即从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等带有明显地域色彩的词汇转向主动消除地域关联的词汇,反映了人们思想的进步和地域偏见问题的弱化。

3.2.2. 普通词汇新闻特色化

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一词一义已满足不了现代人在语言交际中的需求。新闻英语常赋予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简单词汇具有新闻特色的独特含义,即普通词汇的新闻特色化。

“Toll”在日常用语中常用来表示道路桥梁的通行费,或作动词,表示敲响丧钟。在新闻英语中,根据其“敲响丧钟”一义引申为事故或灾难中伤亡的人数,如CD在报道意大利疫情时用“death toll”来表示死亡人数。在提及特朗普政府拨款500亿美元来应对疫情时,其用“address the virus”表达“对付病毒”之意。“address”常被用作名词“地址”或动词“演说”,而在此被赋予了“应对,对付”之意。同样,VOA也在报道中使用了新闻特色化词汇,如病毒大流行之际,各国政府都采取措施来“contain the virus”,此处的“contain”不再是常用的“包含”之意,而是作为“防止......蔓延或恶化”来使用。

读者在阅读新闻时,可结合语用学中的语言顺应理论(JefVerschueren)来推测词义,即语境关系决定了词语的选择,限制了词语的意义(戈玲玲,2001,28) [5],故读者可通过上下文情景背景特点来选择正确的词义。

3.2.3. 高频词体现关注焦点

近期发生的重要事件在新闻中会被反复提及,这也就表明新闻中高频出现的词汇往往能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动向。使用AntConc软件工具在所选语料中分析数据,得出CD,BBC,VOA新闻报道中出现频率排名前十的地区名称见表1表2表3

Table 1. High-frequency place nouns in China Daily news

表1. China Daily新闻中的高频地名词

Table 2. High-frequency place nouns in BBC News

表2. BBC新闻中的高频地名词

Table 3. High-frequency ground nouns in VOA news

表3. VOA新闻中的高频地名词

由上表可得:CD和BBC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本地化特点,其主要关注本国和周边国家的疫情信息。如CD除本国外主要关注日韩新等亚洲国家情况,而BBC主要关注含英国在内的如意大利,美国等欧美国家疫情。相比之下,VOA新闻报道体现了较强的全球观,即以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如中日韩,伊朗,意大利等国为主要关注对象。

使用AntConc软件工具在所选语料中分析数据,得出CD,BBC,VOA新闻报道中出现频率排名前十的名词(地名,人名,机构名除外)如表4表5表6

Table 4. High frequency nouns in China Daily news

表4. China Daily新闻中的高频名词

Table 5. High frequency nouns in BBC news

表5. BBC新闻中的高频名词

Table 6. High frequency nouns in VOA news

表6. VOA新闻中的高频名词

从上表可得出:CD多是以报道疫情本身为主,如确诊或疑似病例数,感染数,世界范围内疫情动态等,“measures”一词的高频出现也能间接反映中国政府面对疫情采取的措施多而广的特点;BBC则多是以政府举措为关注焦点,由其排名第七的高频词“business”可推断在疫情期间英国人民较关注商业经济情况;VOA基本还是以疫情发展形势为要点报道,高频词“health”或可帮助我们推测美国人民在这段时期对于自身防护和健康问题比较关注,“officials”或能展示美国官员就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各执己见或政府官员加强防疫措施等社会动向。

3.3. 措辞反映媒体态度

新闻媒体通常力求报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但在真正的报道中难免会出现具有褒贬色彩的词汇来间接反映媒体的立场和态度。

CD在报道意大利政府采取措施防止疫情传播时使用了“scramble”一词。“scramble”在柯林斯词典中被解释为“move to a different place in a hurried and awkward way”,即匆忙仓促地行动,由该词可以体会到CD对意政府在疫情爆发后毫无准备,手忙脚乱的状态表示不满。而在报道中国政府对抗疫情的举措时,其多用含有褒义色彩的词汇,如share, encourage, comprehensive, precious等,来报道中国在抗击疫情中采取了全面的措施,为其他各国争取了宝贵时间,并主动与世界各国交流经验等积极举措。

在BBC报道中,其称“After facing International isolation over the coronavirus, China now is......”在表达疫情期间他国限制中国人民入境的情况时,其并未选择中性色彩的“quarantine”,而是带有“孤立”含义的,具有情感色彩的“isolation”,反映出其不仅是物理上的远离,也是情感和心理上的偏见。

同样,在VOA新闻中,也采用了个别具有贬义意味的词语来表示其对中国防疫措施的不满。如其称中国采取了“draconian measures”来防止病毒传播,draconian与表示中立态度的strict不同,其表示极度严苛,过分严厉的含义。虽未明确表示,但也间接地与美国其他媒体称中国政府采取的封城等举措严重损害了人权的观点不谋而合。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30篇与新冠肺炎病毒相关的电子新闻的分析,探究新闻中常用的缩略语和复合词对于满足新闻时效性的作用;研究由新事物衍生的新单词,普通单词的新闻特色化及高频词的出现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读者通过词汇了解社会动态,捕捉社会焦点;以及分析褒贬义词中隐含的媒体观点和媒体态度。

本文中所有的研究均基于对真实语料的整理,归纳和分析,并以AntConc软件工具为辅助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排序。望能以此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新闻英语的内涵,并为后续的新闻英语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A.K.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Edward Arnold, London.
[2] 杨雪燕. 国际政治新闻英语的文体特征[J]. 外语研究, 2004(3): 31-37.
[3] 大辞海在线数据库[EB/OL]. 上海: 上海出版社.
http://www.dacihai.com.cn/index.html
[4] 韩光清, 王法政. 英语缩略语略议[J]. 北京大学学报, 2000(S1): 242-247.
[5] 戈玲玲. 语境关系顺应论对词义选择的制约[J]. 中国科技翻译, 2001(4): 27-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