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压力知觉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心理一致感的调节作用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ense of Coherence between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Perceived Stress
DOI: 10.12677/AP.2020.107126, PDF, HTML, XML, 下载: 772  浏览: 3,68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向青青*, 吕 敏, 谭 蔓, 潘 凤:重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重庆
关键词: 大学生手机依赖压力知觉心理一致感College Student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Perceived Stress Sense of Coherence
摘要: 手机过度使用很容易使人产生入迷的行为,甚至诱发一些消极影响和后果。为了探讨大学生压力知觉、手机依赖与心理一致感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手机依赖量表、压力知觉量表和心理一致感量表对重庆和湖南部分高校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313份,运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从结果中可以发现手机依赖得分与压力知觉各维度得分、压力知觉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 = 0.218~0.278, P < 0.01),与心理一致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 = −0.259, P < 0.01)。心理一致感在大学生压力知觉和手机依赖关系中起部分调节作用,压力知觉能够通过心理一致感影响手机依赖。
Abstract: Excessive use of mobile phones can easily lead to addictive behavior, and even induce some negative effects and consequence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tress perception,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psychological congr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study, 400 college students in Chongqing and Hunan were surveyed by questionnaire using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scale, pressure perception scale and perceived stress scale. Specifically, 313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nd SPSS19.0 was later used here for data analysis.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score of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core of stress perception in all dimensions and the total score of stress perception (r= 0.218~0.278, P < 0.01), which is also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core of perceived stress (r = −0.259, P < 0.01). Psychological congruence plays a role in regul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stress perception and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stress perception can affect cell phone dependency through psychological congruence.
文章引用:向青青, 吕敏, 谭蔓, 潘凤 (2020). 大学生压力知觉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心理一致感的调节作用. 心理学进展, 10(7), 1059-1067. https://doi.org/10.12677/AP.2020.107126

1. 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在不断享受着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对手机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手机依赖(mobile phone dependence)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Park, 2003)。而大学生群体中手机依赖所占比已经达到29.8%~74.8% (刘红,王洪礼,2012)。Peele (1985)提出,任何过度使用的,或者使人入迷的行为都可被认为是成瘾行为。(Park, 2003)认为过度地、不合理地投入到一种活动中,并对随后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或消极后果不管不顾的现象就是成瘾行为。Eyvazlou等人(2016)研究发现,手机过度使用会影响这类个体,还会伴随诸如高度焦虑、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不良症状,体验到更多的无助感与无意义感。手机依赖与多种青少年情绪症状以及其他心理及行为密切相关,包括睡眠问题、抑郁、人际疏离和社会回避。

国外研究表明,压力与物质成瘾及行为成瘾有着密切的联系。压力越大,成瘾倾向越高,也更难矫治(Ames & Roitzsch, 2000)。大学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宅家,导致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社会角色等发生转变,加之多数毕业生面临毕业,存在较多的压力,当他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寻求到合理的方式释放压力时,会将这种求助方式转为对网络媒介如手机的使用。因此,手机成为大学生缓解压力的途径之一。处于早期应激环境中的个体,由于他们不能够得到环境有效的反馈,因此往往对于自己的情绪不能有清晰的认知,在选择应对策略时倾向于使用回避、反刍等适应不良的策略。而心理一致感作为个体在应对生活中面临的内外环境刺激时,所保持的一种可控且有意义的一般自信倾向,对压力知觉具有保护性作用。心理一致感与压力知觉呈显著负相关(McFarland et al., 2007)。但目前对心理一致感与压力知觉的相关研究不是很多。很多研究都对手机依赖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也有部分研究者探究压力知觉和手机依赖的关系,但并没有人将压力知觉、心理一致感和手机依赖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因此本研究从实证角度探索压力知觉、心理一致感和手机依赖三者之间的关系。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原则,在重庆、湖南等地区高校,选取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共400名,回收问卷4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将缺乏重要个人信息、较多项目未回答的问卷剔除,得到有效问卷313份。其中,男生139人,女生174人。被试的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Table 1. The specific distribution of the subjects

表1. 被试的具体分布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压力知觉量表

目前国内外使用最为广泛的有关压力评估量表是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 PSS),主要用来评估个体对生活不可控制、无法预测和超负荷产生压力的程度。杨延忠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将英文版的PSS改编成中文版本的压力知觉量表(CPSS)。中文版的压力知觉量表具有两个维度,分别是失控感和紧张感两个因子。量表总题目为14题,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具有良好的信度,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和国情。因此本研究选用杨廷忠教授修订的这个量表作为研究工具。

2.2.2. 心理一致感量表

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由美国学者Antonovsky研发,包雷萍和刘俊升进一步修订的SOC−13中文版,修改后的量表将第9题从原来的意义感维度划分到可控制感。问卷一共有13个题项,其中包含三个因子:可控制感(5项)、可理解感(5项)和意义感(4项)。

2.2.3. 手机依赖量表

手机依赖量表(MPAT)由香港中文大学梁永炽编制。该量表采用5点评分,总共17道题,主要从4个维度测量手机依赖,这四个维度分别为戒断性、失控性、低效性和逃避性。由于其信效度较好,并且有较高的引用率,在之前的引用中发现适用于中国的大学生,因此,本研究采用该量表考察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

2.3. 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压力知觉、心理一致感和手机依赖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分析

对样本的压力知觉、心理一致感和手机依赖三种不同维度的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观测其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如表2所示。

Table 2. Comparison of gender differences between stress perception,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psychological congruence scor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N = 313)

表2. 大学生压力知觉、手机依赖、心理一致感得分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N = 313)

注:**: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男 = 139,女 = 174。

大学生压力知觉总分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t = −0.143, P = 0.887),分维度紧张感和控制感在性别上差异也不显著(分别为t = −0.712, P = 0.477, t = 0.393, P = 0.694)。手机依赖总分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t = 1.453, P = 0.147),分维度失控性、逃避性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而戒断性和低效性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t = 0.024, P = 0.048),且男生的得分比女生高。心理一致感总分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t = −0.761, P = 0.448),分维度可理解感在性别上差异显著(t = −2.439, P = 0.015),且女生的可理解感得分大于男生。而意义感和可控制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

3.2. 大学生压力知觉、心理一致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

本研究对大学生压力知觉、心理一致感和手机依赖的各变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在三者相关显著的基础上进行了调节效应分析。

3.2.1. 压力知觉、心理一致感和手机依赖三者间的关系

对大学生的压力知觉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和手机依赖量表进行积差相关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如表3所示,压力知觉与手机依赖呈显著正相关(P < 0.01),且压力知觉与戒断性、失控性、低效性、逃避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 < 0.01),且相关显著。压力知觉与心理一致感之间存在有显著的负相关(P < 0.01),且压力知觉与可理解感、意义感和控制感呈负相关,且相关显著(P < 0.01)。同时我们也发现,心理一致感与手机依赖存在有显著负相关(P < 0.01),心理一致感与戒断性、失控性、逃避性呈显著负相关(P < 0.01),且相关显著。

Table 3. The specific distribution of the subjects

表3. 被试的具体分布情况

注:**: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3.2.2. 心理一致感在压力知觉和手机依赖两者间的调节效应分

为进一步验证压力知觉与心理一致感对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我们在三者均存在显著相关的基础上将变量进行中心化,以手机依赖作为因变量,采取逐步进入的方式,并采用逐步分层回归分析,使各项逐步进入方程,观测所得结果(见表4)。

首先,将已经中心化的压力知觉得分与人际信任得分进行交互计算,得二者乘积的交互项,做手机依赖对压力知觉和心理一致感的回归,得测定系数R方,使交互项在第二层进入回归方程,做手机依赖对压力知觉、心理一致感和交互项的回归,得到以下结果。由表可知,当交互项进入回归方程后,模型依然成立,故表明心理一致感对压力知觉和手机依赖之间关系确实存在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根据系数判断,心理一致感对压力知觉和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负向调节作用,即随着调节变量心理一致感水平的升高,压力知觉和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会降低;随着调节变量心理一致感水平的降低,压力知觉和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会升高。以上结果均符合预期假设。

Table 4. Moderating effect test

表4. 调节效应检验

为进一步探明心理一致感如何影响压力知觉和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斜率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当大学生心理一致感水平较低时(均分一个标准差以下),压力知觉和手机依赖显著相关;当大学生心理一致感水平较高时(均分一个标准差以上),压力知觉和手机依赖显著相关。

Figure 1. Slope test

图1. 斜率检验

4. 讨论

4.1. 大学生压力知觉、心理一致感与手机依赖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3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大学生手机依赖、压力知觉与心理一致感三者在性别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大学生压力知觉总分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分维度紧张感和控制感在性别上差异也不显著。而朱玉梅(2011)研究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压力知觉及紧张感维度上存在及其显著的差异,在控制感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女生比男生知觉到更大的紧张感。殷琳(2009)认为男女在紧张感上差异显著。这与前人的研究不一致,随着社会对男女社会角色的逐渐认可,女性越来越独立,在面对压力事件的时候,不会再倾向于依存性的认知方式,仅依赖直觉和情感;相反,女性也会和男性一样,更加倾向于理性去对压力进行评估。

心理一致感总分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跟Marsh等(2007)对大学生各种因素对心理一致感的预测作用所得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大学生不同的危害性和保护性因素影响了心理一致感的发展。分维度可理解感在性别上差异显著,且女生的可理解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意义感和可控制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跟前人研究不一致,宋旭林(2014)研究说明男生的可理解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可能是心理一致感代表个体对生活的一种总体认知倾向性,也是综合反映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应激源、自己应付压力所具有的资源以及对生活意义的感知。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认为女性遭遇事情的时候寻求外界资源的帮助是被允许和接受的,而社会对男性的期许是做个“男子汉”、“有担当”,所以当男性遇到问题的时候,选择自己独立去解决。因而在可理解感得分上男女有差异。

手机依赖总分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分维度失控性、逃避性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而戒断性和低效性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男性比女性在戒断性和低效性维度上得分更高。而较多研究显示,在手机的使用上男女有差异,女性更容易使用手机,也有部分研究表明男女在手机依赖方面并无差异。这可能与手机依赖的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在计分方式上可能有所不同,另外也有可能存在样本差异(陆少艳等,2011)。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的多功能化逐渐能够满足男女的不同需求,男生和女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从手机中获取。手机的社交APP等,如微信、QQ等,可以满足女生的情感需求与社交需求等;而手机的游戏APP等,可以满足多数男生的需求。这也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4.2. 大学生压力知觉、心理一致感与手机依赖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通过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得出压力知觉及其各维度与手机依赖相关显著。本研究与前人的研究相符合。郭丽娜等(2016)得出心理一致感与压力知觉呈负相关,压力总是与一些负面情绪及不良行为相联系,张金健(2015)发现压力知觉对大学生手机依赖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这说明压力知觉与手机依赖显著相关。吴文丽等(2009)研究表明,学习压力和其它压力是影响成瘾的危险因素。一些研究发现手机的过度使用已作为一种手段去缓解压力(McMahon, 2001)。而大学生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时,可能缺乏正确的方式去应对。长期以往,这些叠加的压力让他们丧失了生活目标和追求,对生命的意义感减弱,因此采取一种不合理的方式去应对——手机依赖。

本研究得出心理一致感与压力知觉也存在显著负相关,心理一致感越高,压力知觉水平低,跟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Antonovsky等研究表明当个体遭遇相同的压力事件时,高心理一致感的人比低心理一致感个体能够维持一个高水平的自我功能(Antonovsky, 1987)。当个体处于压力之中时,可通过心理一致感的提升从而来维持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Havassy, Hall, & Wasserman, 1991) 。心理一致感作为一致感作为一种可控且有意义的自信倾向,对压力知觉具有预测作用。

本研究还得出心理一致感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验证了假设。跟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以往研究表明,心理一致感不仅影响物质滥用等病理症状的出现,还影响患者对于疾病压力的舒缓和修复(Falkin & Strauss, 2003)。手机依赖是一种行为成瘾,而高心理一致感的个体,对手机依赖程度低。

4.3. 心理一致感的调节效应分析

本文通过SPSS19.0以及温忠麟等(2005)调节效应检验,最终得出心理一致感能够作为调节作用。这与假设相吻合,说明心理一致感可以负向预测手机依赖,且在个体面对压力时,心理一致感可以起到一个调节作用。当心理一致感水平较高时,压力知觉和手机依赖的关系会降低;当心理一致感水平较低时,压力知觉和手机依赖的关系会升高。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心理一致感高的个体更善于应对各种压力,如疾病、工作压力或者不利的社会环境等,身心更容易维护在比较健康的水平(周颖,李滢,刘俊升,2010)。心理一致感高的个体会采用更为积极的方式去面对压力(马伟娜,姚雨佳,2012)。心理一致感也会在负性生活事件影响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Huselid et al., 1991)。Kidorf等(2005)纵向调查美国大学生,发现心理一致感能够调节生活应激源对疾病的消极影响,即对低心理一致感水平的个体而言,压力可导致疾病,但此种情况却不会在高心理一致感水平的个体身上发生。在青少年群体中,心理一致感能够调节学业压力对健康问题的作用。McFarland等(2007)也发现成人群体中,心理一致感可以调节工作压力对成人心理问题的影响。由以往研究可以得出,心理一致感能够作为调节变量对压力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而手机依赖作为成瘾问题的一种,也会给个体的身心带来影响。当个体遇到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时,产生压力的时候,具有高心理一致感水平的个体相比其他人会较少经历这些事件带来的消极结果;而那些低心理一致感水平的个体将会产生应对困难等问题,从而可能碰到更多的身心问题。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压力调节时倾向于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则偏好不成熟型或混合型应对方式(刘俊升,周颖,包蕾萍,桑标,2006)。如手机依赖等。

5. 结论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在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大学生压力知觉、心理一致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探讨了心理一致感在压力知觉和手机依赖中的调节作用,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 大学生压力知觉总分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分维度紧张感和控制感在性别上差异也不显著。手机依赖总分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分维度失控性、逃避性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而戒断性和低效性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心理一致感总分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分维度可理解感在性别上差异显著,而意义感和可控制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

2) 压力知觉总分与手机依赖总分及各维度戒断性、失控性、低效性、逃避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显著。压力知觉与心理一致感之间存在有显著的负相关,且压力知觉与可理解感、意义感和控制感呈负相关,且相关显著。同时我们也发现,心理一致感与手机依赖存在有显著负相关,心理一致感与戒断性、失控性、逃避性呈显著负相关,且相关显著。

3) 心理一致感在压力知觉与手机依赖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当心理一致感水平较高时,压力知觉对手机依赖的影响会减弱;而当心理一致感水平较低时,压力知觉对手机依赖的影响会增强。

基金项目

重庆大学“新冠肺炎”应急科研专项(2020CDJYGRH-YJ01)。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郭丽娜等(2016). 心理一致感在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与抑郁间中介效应研究. 现代预防医学, 47(7), 1259.
[2] 刘红, 王洪礼(2012). 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6(1), 66-69.
[3] 刘俊升, 周颖, 包蕾萍, 桑标(2006). 青少年心理一致感水平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心理科学, 29(5), 1107-1110.
[4] 陆少艳, 周王义, 等(2011). 医学院校大学生手机依赖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校医, 25(2), 87-88.
[5] 马伟娜, 姚雨佳(2012). 目标性意图与执行性意图调节情绪反应的效果比较. 应用心理学, 18(1), 3-12.
[6] 宋旭林(2014). 大学生心理一致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湖北大学.
[7] 温忠麟, 侯杰泰, 张雷(2005).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 心理学报, 37(2), 268-274.
[8] 吴文丽, 伍翔等(2009). 青少年压力、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7(6), 722.
[9] 殷琳(2009). 研究生生命意义与压力知觉、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10] 张金健(2015). 大学生手机使用动机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3(10), 1539-1543.
[11] 周颖, 李滢, 刘俊升(2010). 心理一致感在青少年压力应对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心理科学, 33(2), 429-432.
[12] 朱玉梅(2011). 大学生压力知觉、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硕士生学位论文, 哈尔滨: 哈尔滨大学.
[13] Ames, S. C., & Roitzsch, J. C. (2000). The Impact of Minor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Social Support on Cravings: A Study of Inpatients Receiving Treatment for Substance Dependence. Addictive Behaviors, 25, 539-547.
https://doi.org/10.1016/S0306-4603(00)00069-1
[14] Antonovsky, A. (1987). Unraveling the Mystery of Health: How People Manage Stress and Stay Well.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15] Eyvazlou, M., Rahimi, A. et al. (2016). Association between Overuse of Mobile Phones on Quality of Sleep and General Health among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Students. 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 33, 293-300.
https://doi.org/10.3109/07420528.2015.1135933
[16] Falkin, G. P., & Strauss, S. M. (2003). Social Supporters and Drug Use Enablers a Dilemma for Women in Recovery. Addictive Behaviors, 28, 141-155.
https://doi.org/10.1016/S0306-4603(01)00219-2
[17] Havassy, B. E., Hall, S. M., & Wasserman, D. A. (1991). Social Support and Relapse: Commonalities among Alcoholics, Opiate Users, and Cigarette Smokers. Addictive Behaviors, 16, 235-246.
https://doi.org/10.1016/0306-4603(91)90016-B
[18] Huselid, R. F., Self, E. A., & Gutierres, S. E. (1991). Predictors of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a Halfway-House Program for Chemically-Dependent Wome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rug and Alcohol Abuse, 17, 89-101.
https://doi.org/10.3109/00952999108992812
[19] Kidorf, M. et al. (2005). Involving Significant Others in the Care of Opioid-Dependent Patients Receiving Methadone. Journal of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 29, 19-27.
https://doi.org/10.1016/j.jsat.2005.03.006
[20] Marsh, S. C., Monti, P. M., Kadden, R. M., Rohsenow, D. J., Cooney, N. L., & Abrams, D. B. (2007). Treating Alcohol Dependence: A Coping Skills Training Guide (2nd ed.). New York: Guilford.
[21] McFarland, C., Buehler, R., von Rüti, R., Nguyen, L., & Alvaro, C. (2007). The Impact of Negative Moods on Self-Enhancing Cognitions: The Role of Reflective versus Ruminative Mood Ori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3, 728-750.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93.5.728
[22] McMahon, R. C. (2001). Personality,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in Cocaine Relapse Prediction. Journal of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 21, 77-87.
https://doi.org/10.1016/S0740-5472(01)00187-8
[23] Park, W. K. (2003). The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mong Korean College Students. Korean Journa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tudies, 47, 250-281.
[24] Peele, S. (1985). What I Would Most Like to Know—How Can Addiction Occur with Other Than Drug Involvements? 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 80, 23-25.
https://doi.org/10.1111/j.1360-0443.1985.tb0528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