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电力设备是电网最重要的核心部分,电力设备输变电侧包括:高压输电线路;大型电力变压器;控制设备等。从智能电网的建设成效分析,尽管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中后期就开始了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测研发工作,并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发展了多个版本,但对输变电侧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国内输变电主设备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在线监测的方法,加快了我国电力设备状态维修体系的建设,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的大力发展对电力系统而言是十分迫切需要的。
2. 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
在电网中,各类电力设备必须严格遵循电网的运行规则,引入人工智能,实现高集成化、高自动化、高智能化的在线监测系统,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2.1. 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结构
为了加强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故障的及时诊断、设备寿命的延长,电力工程师设想应用传感技术采集现场信息,再结合人工智能,完成对电力设备智能化在线监测的技术指标。上海电力大学课题组和上海电力设计院经过多年的合作,联合开发了新型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如图1所示。

Figure 1. Structure diagram of power equipment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图1. 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结构
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结构由两部分组成,① 由数据采集的前端(包括太阳能电源、各类传感器、信号处理器、无线通信传输等);② 由数据分析处理的后端(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组成。前端作用主要是由高性能的智能传感器和视频探头采集的信号,经放大、转换处理后,由无线通信网络的传输至监控中心。后端的人工智能用来处理相应数据,得出监测电力设备的实时诊断结论。
2.2. 传感技术的应用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用于监测和控制电力设备运行中的各项参数,促使电力设备运行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传感器特性在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1],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研究热点。随着新型智能传感器的问世 [2],智能传感器具有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交换信息的能力,智能传感器的优势集中显示出以下三点:通过软件技术可实现高精度的信息采集,而且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编程自动化能力;功能的多样化,可以完成图象识别、特征检测、多维检测等复杂任务。近十年来,国内外一些大型电力设备制造商,纷纷将各类智能传感器直接安装在监测电力设备的敏感部位,以获取电力设备现场监测数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2.3. 通信技术的应用
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中,针对电力设备不同检测的需要,使用各类智能传感器,获取实时监测信号,再经由无线通信网络GPRS/CDMA/4G,传输至监控平台,同时可实现远程设备的无人化巡视。GPRS/CDMA具有数据传递快,抗干扰能力强,数据更安全可靠、网络覆盖广等优势;再则,无线数据通信设备可直接与PLC、RTU等数据终端相连接,可用于遥测系统中数据采集、检测、报警、控制、监视等环节,有效地解决了对电力设备进行数据的采集、监控在线监测信号的远程传输问题。
2.4. 人工智能(AI)的应用
半个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3],专家系统(ES)的知识管理、智能决策;人工神经网络(ANN)的模糊集合、遗传算法理论,使人工智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人工智能在电力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逻辑推理、模式识别、智能控制、智能检索、智能调度等方面。电力设备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由专家系统(ES)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组成,基于智能化诊断电力设备故障的应用程序的开发,采用ES和ANN诊断电力设备故障和老化状况 [4],分别得出的结论可相互印证,确保其诊断的准确性。
人工智能应用于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测、故障诊断和寿命评估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 人工智能充分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智力功能,利用计算机语言的特点,实现目标驱动的判断、推理、设别和学习机制。
(2) 人工智能建立强大的数据库,有利于向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检索和决策依据。
(3) 人工智能采用模块化结构,有利于功能扩展,方便融入领域的新知识。
(4) 人工智能的实现除了硬件保证,软件是核心,它在电力领域的应用是一个长期的渐进式过程,创新和成功,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3. 电力设备诊断的专家系统
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得到了电力领域专家的高度重视。
3.1. 专家系统(ES)
专家系统是一种具有专门知识和经验的计算机智能化程序系统,专家系统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中最活跃、最受重视的一个分支。专家系统具备以下四个要素:(1) 应用于某一个专门领域;(2) 拥有领域的专家级知识;(3) 能模拟专家思维;(4) 能达到专家级的水平。专家系统是以知识库和推理机为中心而展开的,即:专家系统 = 知识库 + 推理机。如图2所示。

Figure 2. Simplified structure diagram of expert system
图2. 专家系统简化结构图
专家系统知识库的建立,是ES开发成功的关键,知识库内存放的是问题求解所需要的专家领域知识、知识工程师的经验、基本事实、规则和各类数据的集合;推理机是实施问题求解的核心执行机构,推理机根据知识进行推理并导出结论,使专家系统以逻辑方式协调工作。专家系统具有解释、预测、诊断、设计、规划、监视、控制、决策、维护等功能。目前,专家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电力设备运行监测、故障诊断、寿命评估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3.2. 变压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电力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中传感技术是关键所在,多种智能传感器的联合使用,将产生连锁的复合效应。目前,变压器生产厂商已逐步开始将热辐射光纤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光纤振动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的传感探头直接嵌入变压器绕组、铁心等监测部位,以取得运行时的检测信号,再经专家系统处理,得到变压器运行状况的结论。
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开发(TFDES),可对变压器内部潜伏性故障进行早期诊断和实时监测及寿命评估。本专家系统(TFDES)的软件开发,其获取的领域知识:① 根据电力变压器专家的领域知识和现场工程师的运行经验。② 围绕特征气体色谱分析(DGA)法则,根据油中气体色谱分析的数据(包括H2、CH4、C2H6、C2H4、C2H2、CO、CO2)采用IEC三比值法、特征气体排列图、产气速率等领域知识。③ 根据各类传感器红外、电流、超声波等传感装置检测手段,获取变压器故障对应的监测信号。④ 变压器绝缘老化监测模块中涉及的高性能液相色谱分析(糠醛含量HPLC)、极化电流(PDC) [5]、恢复电压(RVM)等诊断法则都属于先进技术,糠醛含量(HPLC)、极化电流(PDC)和恢复电压(RVM)用于分析判断纸纤维老化程度 [6]。⑤ 根据变压器运行的当前数据和历史数据。ES的知识的表示采用产生式系统的IF-THEN规则,所有这些领域知识建成一一对应的知识库模块。专家系统知识库是核心。本专家系统(TFDES)所开发的知识库建成模块化结构,如图3所示。

Figure 3. TFDES knowledge block diagram
图3. TFDES知识库模块图
TFDES知识库中并行的六大模块和综合模块受协调器统一控制。综合分析模块对变压器的运行状况作全面的判断,当变压器内部发生异常时,TFDES除了给出故障性质外 [7] [8],还将结合异常气体的产气速率、变压器负荷状况等,向现场运行人员做故障出诊断结论和建议。
3.3. 输电线路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线路的运行安全 [9],本课题组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依据输电线路途径的各种不同地貌、气候、及电网状况、负荷等情况,提出将测线路温度的红外传感器;测电流的传感器;测环境气象变化的传感器(包括气温、湿度、日照、风速等);及测绝缘子污闪、覆冰拉力传感器、测避雷器、舞动、鸟害等各类智能传感器和远程视频监测装置 [10] [11],直接安装在输电架空线铁塔上,获取现场同步监测数据信号,再通过高速无线通信网络,将获取的被测数据信号传输到信号监控中心,由此建立输电线路安全保障信息共享机制和技术数据平台 [12],最后经专家系统的信息处理 [13],得到监测输电线路的实时信号。
输电线路(架空线)故障诊断专家系统(TRLES)的开发,知识的获取围绕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增容、绝缘子污闪 [14] [15]、舞动 [16]、覆冰、鸟害、避雷器(MOA) [17]、和远程可视等专业知识;取自于现场运行人员的经验和领域专家的知识;取自于输电线路沿途的气候、地形、风貌等情况。本专家系统的知识表示采用了产生式系统的规则,应用了不确定性等高级知识推理机制,并引入了缺省推理规则,在一些实际诊断中取得了较理想效果。TRLES知识库建成模块化机构,各模块间相互独立,如图4所示。

Figure 4. TRLES knowledge block diagram
图4. TRLES知识库模块图
专家系统推理是一个不断运用知识的过程。当ES运作时,首先由协调器控制、协调各模块的运作,启动输电线路远程可视监测模块,获取输电线路现场可视图像数据,接着启动知识库各模块。然由综合分析模块根据各模块分析结果,进行全面的判断,并给出诊断结论。目前,TRLES系统专门用于监视线路的运行状况,可对运行中输电线路的早期故障做出诊断,实现了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全天候监控。
4. 电力设备诊断的人工神经网络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使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实用性。
4.1. 人工神经网络法(ANN)
人工神经网络中最常用的BP网络是具有三层或三层以上的阶层型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相邻层之间的神经元全互连,同一层内的神经元无连接。如图5所示。
人工神经网络的BP算法具有学习和存储大量的输入、输出模式映射关系,而无须事前揭示描述这种映射关系的数学方程。它的学习规则是:使用梯度下降法,通过反向传播(就是一层一层往前传)不断调整网络的权值和阈值,最后使全局误差系数最小。算法分为两个阶段:(1) (正向传播过程)输入信息从输入层经隐层逐层计算各单元的输值;(2) (反向传播过程)输出误差逐层向前算出隐层各单元的误差,并用此误差修正前层权值(即运用后向反馈的学习机制,来修正神经网中的权重),最终输出正确的结果。
4.2. 变压器故障诊断人工神经网络
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人工神经网络的开发(TFDANN)正成为监测、诊断变压器故障、老化的一种理想工具。本TFDANN的建模,选用误差反传的BP网络,网络结构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三个层面构成。ANN的开发,选用反映故障的采样信息及相应的警报信号作为输入特征矢量,考虑到各类传感器检测特征对应的变压器故障性质;特征气体色谱H2、CH4、C2H6、C2H4、C2H2分析在诊断变压器故障中的特殊地位;糠醛含量(HPLC)对评估变压器老化的意义,将这些因素作为TFDANN对应输入层节点的特征输入元素。输出层节点选定为5个,分别对应变压器运行中五种常见的故障特性:Y1表示正常状况、Y2表示过热故障程度、Y3表示放电故障程度、Y4表示电弧故障程度、Y5表示绝缘老化程度。样本训练选用梯度下降法,样本训练的过程着重分析的因素是输出收敛趋势和误差均方差为小。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人工神经网络输出Yj的值,数值范围在0~1之间,当Yj的值显示>0.5时,则表示变压器已存在早期的故障现象,当输出Yj数值增大而趋近1时,则表示电力变压器某一故障性质的严重程度增加。
4.3. 输电线路诊断人工神经网络
输电线路(架空线)故障诊断人工神经网络的开发(TRLANN)实现了输电线路的故障监测、故障分类和故障定位,并具有模糊逻辑推理功能 [18]。本TRLANN的建模选用了反向传播的BP网络,网络结构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三个层面构成。样本的训练采用BP算法的梯度下降法。考虑到输电线路(架空线)运行的安全,往往受到气象环境、雷电、过载、覆冰、鸟害、风偏舞动、绝缘子污闪等干扰影响,会而产生各种异常和故障,选择了反映故障状况与对应的警报信号作为输入特征矢量。选择了输出层节点为4个Yj (j = 1~4),分别与电力输电线路运行时,四种常见状况和故障特征:Y1正常运行、Y2过热现象、Y3故障状态、Y4寿命老化对应。输出Yj值的范围在0.0 < Yj < 1.0之间,值的趋大反映了输电线路故障的严重程度。
5. 电力设备故障诊断实例
下面将二个现场实例来论证:人工智能在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
5.1. 变压器故障诊断实例
我们分析一个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诊断实例:
某市供电局2018年9月13日变压器额定容量100 MVA额定电压为330/132/16 KV。其采样数据见表1。
根据油中气体色谱DGA分析:H2超过正常值,H2绝对产气速率ra在正常范围内,CH4占总烃中的主要部分,三对比值为1,1,0。
TFDES综合分析结果:变压器内部异常,故障性质为:存在高能量局部放电故障;且H2 = 157.5,超过额定值,电流传感器PD测试,PD = 820 mv (低压侧b相放电),超声波传感器出现异常信号。变压器寿命老化程度为中度。
TFDANN输出结果:Y1 = 0.1131,Y2 = 0.4987,Y3 = 0.8431,Y4 = 0.4416,Y5 = 0.7112。
人工智能诊断结论:变压器内部异常,低压侧b相存在高能量局部放电故障,且伴有过热现象;变压器老化评估中度。AI建议:停机检查。
现场专家处理意见:吊芯检查。实际检查结果为:变压器低压侧b相严重放电故障。
5.2. 输电线路故障诊断实例
下面我们分析输电线路人工智能监测系统诊断实例:
上海某供电局2018年6月17日检测Y10W-100/260型避雷器(MOA)泄漏电流在线测量数据,如表2所示。
TRLES诊断结果:塔82259N A相MOA存在故障,泄漏电流
(故障严重);塔40217N B相MOA泄漏电流
存在故障;塔45211 C相MOA正常。
TRLANN输出结果:塔82259N A相MOA Y2值为0.7211,Y3值为0.9175;塔40217N B相MOA Y2值为0.5211,Y3值为0.6172;塔45211 C相MOA Y1值为0.3175。
人工智能诊断结论:塔82259N A相MOA存在问题(故障性质趋严重)应更换;塔40217N B相MOA污染,应清洗;塔45211 C相MOA属正常运行范围。
现场专家处理意见:塔82259N A相MOA严重损坏,采取措施:更换避雷器(MOA);塔40217N B相MOA采取措施:清洗。
6. 结语
近年来,本课题组在开发专家系统软件时,选择采用具有反向逻辑推理的Turbo prolog语言;在开发人工神经网络软件时,选择采用Vc++语言和采用反向推理的BP网络,这样既可充分发挥计算机语言功能的特长,同时,妥善解决了人工智能综合分析时出现的接口问题。本课题组从事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发工作,研究各类智能传感器性能特征,并大力推广和应用到现场第一线。同时,开发多种人工智能软件应用于电力变压器、高压输电线等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故障诊断、寿命评估、在线监测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
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发成功,大大提升了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预测能力。随着实时的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日臻完善,在线监测技术在电力行业广泛的应用,为电力设备实行“状态维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9]。电力设备的监测和维护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电力设备的可靠性运行、延长设备寿命,全面实现智能电网的特征要求。
目前,人工智能在电力变压器和电力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中的监测、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非常可喜成果。由于智能电网研究的深入,大幅度提高变压器、输电线路诊断的智能化程度,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人工智能正显示强大活力。进一步研究表明,电力设备安全运行若要拥有强大的自愈和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必须加强对变压器、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实时数据的监测,进行连续的自分析、自诊断,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并用自动控制手段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总之,电力设备在线监测将在电网中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基金项目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