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域下的外交话语翻译——以《2020年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例
Foreign Affairs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Skopos Theory Perspective—A Case Study of State Councilor and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Meets the Press
摘要: 外事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在外事活动中向对方传达国家和政府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方针政策等,因而其特殊目的决定了外事翻译活动的特殊性。本文以《2020年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例,从外事翻译高度的政治性、时事性、中国特色文化属性以及对国家政策敏感性四个方面探讨了外事翻译的特点。以翻译目的论的三个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为基础,探讨了外事翻译的四种翻译策略。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foreign affairs translation is to convey the political views, political positions,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of the country and the government to the other parties in foreign affairs activities. Therefore, its special purpose determines the particularity of foreign affairs translation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foreign affairs translation from four aspects: the high degree of politics, current events, cultural phenomenon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ensitivity to national policies. And four interpretation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re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skopos theory, namely the skopos rule, coherence rule and fidelity principle.
文章引用:张林, 葛亚军. 目的论视域下的外交话语翻译——以《2020年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0, 8(5): 734-74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0.85100

1. 引言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深受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影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国参与的外事活动也显然呈上升趋势。那么,外事翻译作为翻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工作量不断增大,对译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外事翻译活动早已成为一个具有独特专业性的翻译领域。外事翻译常见的形式有记者会,新闻发布会、媒体采访、访问、游览等等。本文以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视频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语料,基于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对外事翻译的特点和翻译技巧进行浅显的探析。

2. 以目的论为指导的外事翻译

翻译目的论是以译文功能为取向,注重翻译的实用性、功能性和其社会文化属性。该理论的核心原则是“目的准则”,即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翻译目的论认为:只要能达到翻译的目的,对原文既可以采用逐字直译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完全改写的方法,或者采用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翻译策略。翻译目的论包括三个法则:目的法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连贯法则,指即译文在目的语文化背景及使用环境中对于读者来说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忠实法则,即译者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既要忠诚于译语读者和翻译发起人,又要忠诚于原文作者,以达到两者间的平衡 [1]。

外事翻译活动主要是指译者在各种外事或外交场合向对方传达本国家和政府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以及方针政策等。外事翻译有其自身特有的语言特色和翻译目标,其是翻译内容的政治性强、政策敏感度高;我国领导人的对外表态、外交或外事文件中的用语等是国家方针政策的体现,往往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军事利益的得失,关系到地区乃至世界形势是稳定还是动乱,是紧张还是缓和的大问题。因此,这就要求译员在译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目的论的忠实原则要求译者要忠实于原文,忠实于原作者,也就是忠实于国家领导人发表讲话时的真正意图。因此,译者要准确得体地进行外事翻译,就必须首先了解外事翻译的特点。因为一般外事翻译的译文接受者都是外籍人士,我们在语言、历史、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外事翻译者把握目标语的语言特色,在目的原则的指导下,利用目标语的表达习惯,达成语际连贯和语内连贯,增加译文的可读性。

3. 外事翻译的特点

3.1. 时事性

涂和平 [2] 指出,“外事词汇反映着人们日新月异变化着的现实生活、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变化促使人们寻求新的表达方式以适应反映新的现实情况。”新闻报道、外事活动的特殊性以及前沿性决定了他们往往对这些层出不穷的新词最为敏感,也是最先使用者。这些词语包括旧词转义、新词新意以及临时新造词等等。例如,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此次疫情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医学界将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肺炎病毒简称为COVID-19。其中,王毅部长在谈及中美关系时提到一种“政治病毒”(political virus)也在美国扩散;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外交开启了“云外交”(cloud diplomacy)模式;中方会坚定不移地支持世卫组织在抗疫中的积极作用,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Global community of health for mankind (all))。新事物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要提升对新事物的敏感度,在思想和语言文化上做到与时俱进。

3.2. 准确性和政治敏感性

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外事翻译的内容多表达的是国家的立场、政策。稍有差错,就可能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形象、声誉、地位及其国际关系等,就可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2]。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每年都参加APEC非正式领导人会议。我们都知道,一般国际组织大多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但APEC组织的成员中有地区经济,如香港、台湾等。不少人谈到APEC组织时,会不假思索地谈到APEC国家,译为APEC countries,这样的提法是错误的。在这种时候,翻译就应该具备政治敏感性,考虑译文的准确度,正确译法为APEC members。过家鼎指出外事翻译工作必须注意掌握用词的政治含义和政治分寸。在外交场合或国际会议上,常常为一个字或一个名词的用法和取舍争执不下,有的甚至成为长期悬而不决的争端,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 [3]。

3.3. 富有中国特色的表达

我国领导人经习惯性在外事活动中引经据典,谈古论今,语言内容极为丰富。中国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留有深厚地文化积淀和高度的精神文明;另外,中国紧跟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进程,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社会文化话语体系。其中,语言即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又承载着历史的发展进程。于是,具有汉语特色的表达方式在各种文本中随处可见,许多成语、俗语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使用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因此,将语料中出现的中国特色表达分为了中国特色政治词句类、中国特色成语俗语典故类、中国特色习惯用法类三类汉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是翻译工作者在进行外事翻译时必须面对的问题。要翻译好这类词汇,必须认真研究它们的内涵。在此次中外记者提问中,谈到中国对台政策,王毅外交部长代表中央政府呼吁台湾当局遵循“九二共识”(1992 Consensus)。用“兄弟同心,其利断金”(When brothers are of the same mind, they have the power to cut through metal.)来形容中非在此次抗及疫情过程中的互助关系。“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道不远人,人无异国”(Though we live in different lands, the same moon and sky make us one.& United by our humanity, we forget our nationality.)这美好诗句来表达中日韩三国在抗击疫情中的积极配合与团结协作。因此,译员要将富有中国特色的表达能够准确表达,首先需要对此类表达的内涵有正确充分的理解,在丰富的母语文化背景下,传递更准确、更符合中国特色的意义。

3.4. 把握国家政策

理解政策,提高政策水平。翻译只有在知道、理解形势的复杂性、问题的症结所在、矛盾分歧的根源与表现、斗争的焦点、问题的敏感处,才能准确把握领导人的讲话意图,才能准确翻译他们的讲话。徐亚男指出周恩来总理当年对外交官和外交翻译提出的要求就是坚定的政治立场。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我们从事翻译的同志就必须了解、理解、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尤其是外交政策 [4]。在本次招待会中CNN对王毅提问:Is“wolf warrior”diplomacy the new norm of Chinese diplomacy?该问题本身就是存在争议的,因为所谓的“战狼外交”政策并不符合中国采取的外交政策。中国一直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前提,开展国际关系。中国自古就是公认的礼仪之邦,我们从不会主动欺凌别人,但对于蓄意的中伤,我们定会作出有力回击,坚决捍卫国家的荣誉和民族尊严。了解、熟知、掌握、认可国策,是我们专业的外事翻译人员的基本要求之一。同时,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译员在进行翻译时尽最大努力还原或再现原文作者的语气或口吻。

4. 基于目的论的外事翻译策略

王毅外交部长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有新冠疫情防控、外交政策以及中国对港台地区政策三方面。会议内容主要涵盖中国对COVID-19疫情防控、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抗疫以及疫情后时代的启示和影响;中美因受到疫情和大选影响,中美关系如何发展;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此次抗击疫情中提速升级,中国、俄罗斯与美国间三角关系的变化情况;如何看待中日韩三国、中非、中欧、中国-APEC之间的关系;对朝鲜半岛形式紧张以及朝美对话方向的看法;以及中国对待南海的政策变化等话题。以上内容皆为时事热点,且为当前讨论激烈、利益交织敏感的问题,译者需要用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极其微小的偏差可能导致矛盾滋生,一字之差可能需要长篇大论来弥补。外交语言是一种正式,保守,准确的说服性语言,注重礼仪和方法策略 [5]。也就是说,外交是一门很特殊的学问,事关国家切身利益,研究外交翻译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能不能将源语本身运用中的技巧以及由于技巧的运用而产生的外交效果翻译出来 [6]。外交活动最讲究言语技巧和言语措辞 [7]。功能目的论理论的核心原则是“目的准则”,即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翻译目的论认为:只要能达到翻译的目的,对原文既可以采用逐字直译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完全改写的方法,或者采用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翻译策略。评价外事翻译译文的优劣,并非只是看它对原文的等值程度(equivalence,包括功能等值),还要注重它对于翻译目的的“适宜性”(adequacy),即是否再现源语言的内涵和风采,有无还原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口吻和真实意图,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以及完成翻译活动预期的交际目标。

4.1. 再现原作者的口吻

口吻是外交翻译中一个既至关重要又容易被忽略的要素,能否恰切地再现原文的口吻是衡量外交翻译质量的重要参照 [8]。译文不仅仅要从内容上再现了原文的信息,也要在译文中再现原作者的口吻和语气。译者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忠实原文的语气。忠实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原文的交际目的。又如,下面的例子更能体现目标文本对原文本的语气再现。

例1: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受疫情和美国大选影响,中美关系日益紧张。您是否担心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

王毅部长提到“Political virus is spreading in the US and jumping any opportunity to attack and slander China.”除了新冠病毒的肆虐,还有一种政治病毒也在美国扩散。这种政治病毒就是利用一切机会对中国进行攻击抹黑。其中,译者翻译“利用一切机会”为“jumping any opportunity”,用词灵活,没有使用“take any opportunity”这样的常见表达,用了“jump”一词,Oxford Dictionary对jump的释义为 to move quickly off the ground or away from a surface by pushing yourself with your legs and feet。从该译文中,就可以体现在一些包括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事物上,美方对中国采取的惯用态度:任何与中国有关的国际事务,都是“跳出来”不惜余力地攻击和抹黑中国。

例2:王毅部长还强调“我们也必须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无意改变美国,更不想取代美国;美国也不可能一厢情愿改变中国,更不可能阻挡14亿中国人民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译文是“China will defend its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 China has no intention to change, still less replace, the US. It’s time for the US to give up its wishful thinking of changing China or stopping 1.4 billion people’s historic march toward modernization.”在事关国家重大利益以及国家领土完整时,中方领导人发言时经常会出现“坚决要求”、“反对”、“贯彻”、“制止”、“必须/应该/不得/不能”等词语,体现出一种不容侵犯或忽视的态度。译者在进行外事翻译时,要注意到这些表示语气的词汇或表达,在译入语中再现这类表达的作用,尽最大努力还原作者的真实口吻和语气。外交翻译不仅仅是字对字“对号入座”,同时还是文化与文化的相遇和相融,要注意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文化含义和外交意图的准确传达。外交翻译中口吻的恰切传译对于外交活动的成功,中国声音的全面、准确和生动传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8]。作为外事翻译主体,必须清楚其翻译的目的和意图。外事翻译是政治性翻译,译文除了要严格忠实于原文以外,在选择词语和句式时,还要仔细推敲, 要准确表达原文的立场和态度。也就是说,政治翻译要做到文字和思想的统一。

4.2. 译文的可接受性

译文的可接受性指的是译文是否符合目的语的文化和体裁惯例,是否通俗易懂。可接受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外事翻译与文学翻译不同的是,它并不太着重于语言的优美而侧重于语言的可接受性及理解性。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翻译中应侧重于忠实原文,也要侧重译文的可读性:即要遵守外事翻译中的准确性及精确性、一致性及同一性、专业性和规范性原则 [9]。

例3. 共同社记者:中方如何看待中日韩关系发展?

王毅:中日韩三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近邻。三国民众守望相助,谱写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的时代新篇。

译文:China, Japan and the ROK are friendly neighbors separated only by a strip of water. The people of our three countries went to each other’s aid and left many touching stories that give true meaning to the verses “Though we live in different lands, the same moon and sky make us one” and “United by the same humanity, we forget our nationality”.

“一衣带水”以及“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皆属于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成语或者词句。中华文化底蕴太深,中国领导人在讲话时常常“引经据典”。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道不远人、人无异国”显然是隐喻,形容中日韩友好近邻的关系,朋友之间纵有国界和山川之隔,但同享风月,其隐含的意义在于团结和睦的关系。因此译文中的“... make us one”以及“united”恰如其分地向读者或受众传递符合其语言习惯的表达意义。

例4. 王毅:目前疫情仍在各国肆虐,中国不是救世主,但我们愿做及时雨,是在朋友危难时同舟共济的真诚伙伴。

The coronavirus is still raging in many places. China is not a savior. But we try to be a friend in need, a sincere partner you can count on in times of difficulty. 很显然,“及时雨”以及“同舟共济”是两处隐喻,“及时雨”在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中的释义为:timely/welcome/opportue rain.“及时雨”的使用和其上下文的语境息息相关,其直译为“久旱逢甘霖”之意;可此处的隐含意义在于,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向国际社会伸出援助之手,因为目前的形式严峻,国际社会深受疫情之苦,表达了中方愿与各国“同舟共济”,遇到困难互帮互助,共克时艰的决心。因此,“及时雨”和“同舟共济”,在翻译时,若采用直接的字面含义,过于浅显,并不能为读者理解其真意,也未能将原作者的真实意图表达清楚。因此,译者在译前,先充分理解其隐喻含义,在准确传递其意。

例5. 王毅:待到条件成熟时,外交部愿意专门再为湖北举办一次特别的全球推介活动,向世界各国展示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湖北和武汉,也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湖北,支持武汉。

译文:When the time is right, the Foreign Ministry would love to hold a special promotion event to showcase the new Hubei and Wuhan that have emerged stronger from COVID-19. This will be a major opportunity for the world to know more about Hubei and give more support to Wuhan.“凤凰涅槃,涅槃重生”是佛教用语,隐含意义表示一个人历经磨难,通过永不停歇的抗争,恢复原来的勃勃生机。译者在外事口译的语境下,译文是have emerged stronger from COVID-19。王毅部长讲到疫后的湖北和武汉,用“浴火重生、凤凰涅槃”进行比喻和形容,着实精简浓缩,但传递气势磅礴,大加赞赏之势。

4.3. 还原原作者的真正意图,以本国利益为主

在外交场合或国际会议上,常常因为一个字或一个名词的用法和取舍争执不下,有的甚至成为长期悬而未决的争端,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 [3]。但译者在译时,要清晰地把握国家领导人的真实意图,从而在翻译时符合本国利益和历史现实。例如,台湾事务是我国当前政治生活中最敏感的问题,在译时所有涉及台湾的用语都要慎重,必须严格遵守“一个中国”的原则。

例6.“台湾问题”正确译为“Taiwan question”,“Taiwan issue”是不恰当的。“台湾问题”必须翻译成“Taiwan question”,据美国韦氏词典,issue的相关含义是a point,matter,or question to be disputed or decided。该翻译涉及到政治立场,要求译者要尊重源语国家的政治和社会事实,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翻译成目标语。因为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事物,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不容讨论的,不容任何国家和外来势力的干涉。毫无疑问,我们不能在这里使用issue这个词。台湾问题还需要judge来判断吗?不需要。“台湾问题”译为the question of Taiwan或the Taiwan question是规范的译法。因此,译者在外事翻译中一定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从而保证外事翻译中的准确性。

例7.“中国大陆”译为“mainland China”是错误的,会造成除了“mainland China”外还有一个什么“China”的错误印象。正确译为“China’s mainland”或“the mainland of China”。一外事翻译主要是向世界传达国家和政府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方针政策等,因而外事翻译的特殊目的决定了外事翻译的翻译活动的特殊性。从事外事翻译工作与其他领域的译员的特殊之处也在于,外事翻译员要把握好国策,富有高度的国家荣誉感,秉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4.4. 把握语感分寸,注意语体色彩

外交翻译中的语气强弱、落笔轻重、寓意显隐等,其间分寸如何把握,着实是译者不可小觑的因素。因此,正如徐亚男(2000: 38) 所言,作为外交翻译,要能够把握语言的分寸和词的细微差别,要讲究讲话的深层含义,对这类文体的翻译尤其需要具有良好的语感,即对双语(源语和目的语)的感知力。

例8. 王毅:针对中国的这些“滥诉”,无事实基础、无法律依据、无国际先例,是彻头彻尾的“三无产品”。The attempt to file frivolous lawsuits is a shoddy one, as it has zero basis in fact, law or international precedence.

《环球时报》记者问及中方如何应对美国就疫情针对中国索赔的诉讼时,细细品读原文,译者能感受到强烈的“怒斥”感。用“滥诉”一词来形容美方的无理、无聊之举。原文中,王毅使用排比句式更加强调了这种语感。通过查询《现代汉语词典查找》以及《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并未找到“滥诉”一词,但根据在线牛津词典frivolous意义有1. (of people or their behaviour) silly or amusing,especially when such behavior is not suitable;2. having no useful or serous purpose。Shoddy的释义:1. (of goods, work, etc.) made or done badly and with not enough care;2. dishonest or unfair。译文用词精当恰切,语感分寸拿捏得很好。……,as it has zero basis in fact,law or international precedence,句子简洁,短促有力,但充分表示中方对此持有的驳斥态度。为了彰显自己的立场,领导人在发表讲话时常用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加强语气, 使表达的观点主张更有感召力和说服力。另外,王毅部长将美国对中国的“滥诉”比喻成“三无产品”,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形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有助于激发想象力,加深对话语的理解。

大体而言,语体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两大类。每一种语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映射出说话者的态度。“语贵适境,文贵适体”,这一点在政治性强、政策敏感度高的外交翻译中非常重要。这里的“体”指语体,即同一语种的使用者在不同的场合中所典型地使用的该语言品种的变体 [10]。因此,不同的语言风格或者类型,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翻译策略的选择。

例9. 王毅:中国之所以这么做,首先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感恩的民族,我们愿意投桃报李,回报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情谊。

China has done all this because, first and foremost, we Chinese are a grateful nation. We are always ready to reciprocate acts of friendship and kindness from others.

在2月21日的外交部网上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引用《诗经》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来形容中日双方抗击疫情的互动。译文为“You throw a peach to me, I give you a white jade for friendship”。采用直译的方法,将“琼瑶”还原为“白玉”之意,较为直接、贴切地译出原来诗词的意义,但着实少了一份中国文化或汉字独特的韵味。外交语言因人因事因需要而变化,根据具体情境,有时需准确明晰,直截了当;有时则需婉转曲折,含而不露或露中有蓄,蓄中有露,是精确性与模糊性的辨证统一 [7]。此译文中,外事翻译员将“投桃报李”更加具象化,将其隐喻的含义译成英文,让英语读者或听众接受和理解起来更为容易。

5. 总结

外交翻译是一门很特殊的学问,事关国家切身利益,其源语言本身的运用就蕴含着各种技巧。对其翻译也就相应蕴含各种技巧和策略。那么对于外事翻译员来说,首先,要清晰地了解外事翻译或外交语言具备的特点,其次就是要运用各种技巧和策略,既要忠实于原作者、源语言所要传达之意,也要完成外事翻译本身的交际目的:表达领导人在外事活动中的立场和观点。外事翻译中,国家领导人在讲到涉及国家利益的话题时,一般态度非常坚决,语气十分坚定,这就要求外事翻译人员在口译或者笔译中,把握语感分寸,尽量还原领导人发言的口吻和语气;领导人在外事活动中常常引用诗词歌赋、历史经典等中华文化负载词汇、句式进行隐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汉字寓意丰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外事翻译员在熟知源语和译入语文化区别的同时,既要考虑读者的可接受性,更重要的是再现领导人引经据典的真实意图。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影响力,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受众理解、支持其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因此,实现译文的交际目的是外事翻译的关键所在。同时,外事翻译人员要辅助国家领导人在外事活动中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 尹延安. 目的论在法学著述翻译中的运用[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6(2): 103-105.
[2] 涂和平. 外事翻译的政治性和时代性[J]. 上海翻译, 2005(3): 37-39
[3] 过家鼎. 注意外交用词的政治含义[J]. 中国翻译, 2002(11): 59-60.
[4] 徐亚男. 外交翻译的特点以及对外交翻译的要求[J]. 中国翻译, 2000(3): 35-38.
[5] 王霄凌. 论外事翻译的特点[J]. 济南大学学报, 2002, 12(5): 49-50.
[6] 张延美. 言语行为理论在外交话语翻译中的运用[J]. 消费导刊, 2009(17): 230.
[7] 汪志霞. 言语行为理论与外交话语翻译[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5): 115-117.
[8] 范武邱, 信萧萧. 外交翻译中的口吻传译[J]. 上海翻译, 2017(6): 16-20+42+93.
[9] 于芳. 目的论指导下的外事翻译策略与失误探讨[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8(2): 70-73.
[10] 程雨民. 英语语体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