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大学生创业园区升级建设路径探索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p-Grading and Constructive Approaches to Ningbo College Students’ Pioneer Parks
DOI: 10.12677/VE.2020.94044, PDF, HTML, XML, 下载: 435  浏览: 62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陈吉彦, 张灵敏:宁波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园路径探索College Students’ Pioneer Parks Approaches Exploration
摘要: 近年来,各地及学校应势创建了主要面向大学生的创业基地,作为平台载体,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以宁波的大学生创业园为研究对象,从大创园在实际运行中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尝试提出了升级建设与管理的若干路径。
Abstract: Recently, the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bas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various religions and schools as a trend. As a carrier of the platform, these bases have contributed a lot to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With Ningbo College Students Pioneer Parks as the focus of the stud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Pioneer Park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bottleneck problems which may affect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ttempting to put forward several approaches to upgrading of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pioneer parks.
文章引用:陈吉彦, 张灵敏. 宁波市大学生创业园区升级建设路径探索[J]. 职业教育, 2020, 9(4): 248-252. https://doi.org/10.12677/VE.2020.94044

1. 引言

自2014年起,在“双创”的浪潮下,高校、地方政府及社会组织应势创建了各俱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作为平台载体,涵盖了人才培育、企业孵化等,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效的促进了相当一批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截止2019年底,在宁波大市范围内不完全统计已建成挂牌的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基地)有四十余家,其中二十家已被宁波市人社局授予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本文拟就近几年大学生创业园发展中面临新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促进大学生创业园可持续的发展。

2. 宁波市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现状

经实地调查,宁波大市范围内成立的大学生创业园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以高校为自行建设的,如宁波工程学院的“海蓝宝众创社区”;一类是地方政府主导建设的,如鄞州区的“7号梦工场”;一类是社会组织主导建设的,如宁波博洋集团的“创客157”。宁波大学生创业园各俱特点,下面结合典型代表作概括性介绍。

2.1. 宁波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主体多元化,社会影响良好

宁波大学生创业园多充分利用原先资源进行建设,如“海蓝宝”众创社区是宁波工程学院利用地处市中心的老校区建设而成的,“创客157”是宁波博洋控股集团利用旧厂房于2015年9月建设的,近年来,宁波众多大创园屡获省市国家级双创基地荣誉称号。

2.2. 宁波的大学生创业园主要以社区化、开放化、体系化、精准化为特点

1) 创业社区化。即按照集创业、居住、学习、科研于一体的众创生态社区来建设,给予创业者城市社区的感觉,助于青年人思想的交流思想、观点的碰撞,促进人才之间的合作。2) 办园开放化。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共建的发展模式的得以推广,资源面向社会开放,符合条件的创业者一视同仁。3) 功能体系化。在充实完善创业服务必须的内容的同时,不断扩充外延,建设提升培训平台和研发平台,使之相互促进、互为犄角。4) 帮扶精准化。各大创业园有针对性的帮助青年创业者补齐社会阅历不足之短板,外引内联,不断丰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资金来源。

2.3. 宁波大学生创业园不断升级和创新运营模式,传承“宁波帮”创业文化

以鄞州大学生(青年)创业园为例,它是第三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自创建以来不断调整发展路线,优化升级服务项目。服务项目逐年贴近需求,园区协调政府各部门,集成各项优惠政策,形成综合帮扶优势。在园区设有一站式服务大厅,为大学生企业提供各种优质的细分服务,提供5个创业服务套餐。园区常年举办综合性创业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及组织资本相亲等会议论坛活动,进而使园区服务影响力覆盖更大区域。又如“创客157”除常规各类创业服务外,更关键的是创客团队在创业初期所需要的全部资金投入来源于园区的支持。进驻企业可享受1年至2年的免租期,后期还有不同额度的初始启动资金和天使基金。

应当说,宁波大学生创业园依托地方经济,充分发挥了各自特色,成功孵化了一批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带动了就业,如新锐品牌“GUKOO果壳”家居服团队成长迅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天猫家居服品类销售前三的佳绩。又如工业设计领域的“宁波方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互联网领域的“镇海润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信息科技领域的“宁波邻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在行业内影响广泛。除此之外,许多大创园还利用自己主办单位的背景与国内外多家同行业的知名高校或组织进行深度融合发展,为大学生们寻觅创业创新机会起着桥梁作用。

3. 新形势下宁波市大学生创业园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分析当前随着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宁波市大学生创业园运营与管理还不够规范,同时又面临着新的状况,这影响着大学生创业园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开展。

3.1. 宁波社会各层面的创新创业资源还没有真正形成合力

不同的单位对创业创新教育认知程度和理解水平的差异,就决定了建设单位投入资源和精力程度的不同。宁波市人社局出台的创新创业政策的针对性体系性不强,不够细化,操作性不强,实际操作结果达不到政策的初衷。例如有些县市区的优惠政策只是简单的把对象从工人延伸到大学生,没有考虑到优惠对象的特殊性。有的学校只是简单的模仿建设,没有针对自己单位的特点,没有形成适合自身创新创业的有效管理。经实际调查,许多大学生对市县区级政府出台的鼓励创业政策和学校的有关创业规定的了解程度不高,有的学校尽然有一半以上不了解 [1]。

3.2. 园区的运行服务机制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和改良

相当部分园区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水平还处于较低层面,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还简单的停留在为创业学生提供后勤保障和政策咨询等初级阶段的服务,对一些深层次的服务,如技术指导、融资服务、市场推广等,则显得难以为继。有些园区的管理团队不整,组成人员的知识专业水平有限,兼职人员比例过高。园区普遍缺乏相对长远的发展建设规划。园区间的入驻标准差异较大,缺乏规范的选拔机制,入选的项目科技含量的较低,项目经营范围跨度也较大。园区服务的不深入、不专业,也极大的影响着学生实现创业梦想的信心。

3.3. 创业师资鱼龙混杂,创业课程没有体系化

不少大创园的创业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有些高校的师资自身理论水平实战经验有限,有滥竽充数之嫌。虽然不少大创园同时也聘请了一些企业社会的成功人士担任兼职导师,但是他们往往精力有限或者缺乏专业化的训练,难以把自身的经验体会有效地准确地传给不同的学生个体,使得交流效果不够到位,制约着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不少高校由于存在着创业教育体系化程度不高以及针对创业师资的激励政策缺乏配套等问题,以致对创业者不同阶段的需求做不到有机衔接。

3.4. 创业融资渠道单一,配套政策缺乏灵活性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者最大的拦路虎仍然是资金问题,由于金融机构存在着创业资金贷款的隐形障碍和创业者融资能力的短板,多数创业者只能依靠自身力量来筹措启动资金。创业配套政策的缺憾主要表现在时效性不强、含金量低、精准性不够等,使得学生的获得感较低 [2]。有些政策不具有地方特点和大学生的特征,只是简单的模仿与复制其他地方的创业政策和套用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对在校的创业大学生而言,前置性激励政策要比后期奖偿更具有实际意义。

3.5. 创业团队自身的先天的能力缺陷

经调查,在宁波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由于社交面的关系,多数由情趣相同的同学或校友等组成,在创业初期能很好的合作,同时正因为团队专业背景的相似性也会为新创企业后续的发展埋下隐患。创业者自身能力不足除了团队结构不合理之外,还主要体现在社会阅历尤其是市场经验的缺乏,分析判断决策能力不强,经营管理能力不强,相当多的团队在沟通协调能力方面更是弱项。有不少学生创业团队中即使有经济类专业的背景,在实际应用层面则缺乏务实性,只会简单的克隆,在商场上运作尚欠火候。

4. 宁波市大学生创业园发展中建设路径分析

4.1. 在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中,政、校、企三方有序协同,是个关键的经验和途径

以宁波工程学院的“海蓝宝”众创社区为例,“海蓝宝”在建设过程中为充分发挥三者各自的优势,其关键做法是,在现有体制下建立一个常态性的工作机构 [3]。这样能够保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作用,使其出台的政策根据前瞻性和针对性,把政府资源与协调优势发挥到极致,能够保证高校发挥在创业人才培育方面具有的优势,企业则根据高校提供的创业实践方面的实际需求,给予丰富的实际经验,这样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在实际操作中,建立这样的工作机构是实现有效融合的关键,同时建立奖惩机制以保障实现主动作为,遵循客观规律,在过程中实时调控各自职能以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

4.2. 加强横向联系,组建宁波大创园联合会,促进成员间学习交流

基于当前创业创新环境下,借鉴外地经验,为助力创业创新发展,促进人才、企业、社会组织、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凝聚专业人士的智慧,完善组建由宁波市各级大创园及专业人士机构参加的横向组织。该组织的主要宗旨可以是,依据国家政策规定,引导会员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守法创业创新,倡导创业精神,促进会员间的交流合作和自身创新,协助和促进会员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其日常的活动可包括: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宣传政策,促进会员企业依法经营,科学决策;组织各种研讨活动,促进会员之间交流合作为会员事业发展谋求契机;举办会员为对象的培训考察活动,有利提高会员整体素质;反映会员的呼声和要求,组织会员参加各种经济社会活动,发挥会员的智力和理念优势,为当地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开展各种符合本会宗旨的其他活动和服务等。

4.3. 创业的宣传和培育须长期深入且坚持不懈

创业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的本质在“育”字上,创业教育不是速成班,尤其是初创期的更需要宽松的生态环境。有关这一方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尝试值得称道,其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文化氛围比较浓烈。因此,各类媒体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和方式加强宣传讲好创业信息和创业故事,传播创业相关活动,及时传达政府有关创业政策,从而达到普及大众的创业认识,树立创业模范的榜样作用 [4]。通过上述的宣传措施,在社会上日渐形成尊重创业、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使得大学生创业创新是习惯,是必然,提升大学生创业的主观意愿性。

4.4. 进一步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建设升级,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内涵式发展

完善建立专人联系制度,负责协调解决日常经营中的困难。针对园区内的各个层面的队伍,涵盖经营团队、项目服务人员、创业导师等,提供内容务实的培训。创业服务的内容更应体系化与细致化,区别创业的不同阶段提供服务细分,把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理念也覆盖到创业领域。在区域内把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如成功人士和管理专家)组织起来,集中智慧,建立高素质的创业专家咨询服务库,为创业者们提供贴切的涵盖信息咨询培训等有区域特色的创业服务。从而提高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们对创业机会的识别能力,更好地施展他们的创业行动 [5]。

4.5. 拓宽融资渠道,落实基金制度,政府应制定相关相政策,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流向大学生 创业工作

在常规的政府扶持资金、校友基金以及企业创投基金外,应当在出资的具体形式上有所创新,如采用股份制共同开拓创业项目等 [6]。为此,政府可出台相关细则和法规,使创投基金有监管、有考核、有绩效,可持续。政校企在融资机制上做创新,由政府立规,以避免各类融资渠道中的隐患问题 [7]。以学校为核心,结合政策支持和民间资本,打造融资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便捷可靠的融资的机会。同时,学校聘请社会专业人员、加强学生的培训和指导,以提升和规范创业者们获得融资的能力和方法。

4.6. 园区应合理布局,错位协同发展,成就宁波模式

经过调研,普遍认为大学生创业园作为创业的重要平台仍然大有可为且具有现实意义。根据本地产业布局或学校的专业特点,每个大创园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这样坚持考虑布局的合理性和市场化运作的思路,能逐渐形成具有各自优势的大学生创业园集群,并打造出大学生创业园的“宁波模式”。在本课题所调查的大学生创业园,其的软硬件配套建设已基本成型,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下步要加强考核,建立对优秀大学生创业园的奖励机制和不达标者的退出机制,引导大学生创业园合理布局。从区域上看,各县市大创园的建设与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的,如余慈区域经济发达,创业氛围本来就浓厚,而在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方面的力度明显薄弱,宁波的前三县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地政府对大创园的建设政策的扶持方向是明确的,如宁海的模具、象山的影视、奉化的文旅,应加快做实上述县区大创园的建设方向,从而形成相对科学的布局 [8]。现在高校都提倡产教融合,各高校创办的大创园都应结合自身高校的特色专业和校园文化,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无论高校主导的大创园还是地方为主导的大创园,在顶层设计时,应结合学校擅长的专业或者地方的经济特点以及地域文化,引进的项目与制订的政策方面,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倾斜,与地方经济高度融合,进一步发挥集聚效应。

基金项目

宁波工程学院高教立项课题出成果(编号2016NO.27)。

参考文献

[1] 黄金晶. 宁波市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宁波: 宁波大学, 2017.
[2] 李小玲. 美国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分析与启示[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6).
[3] 柳艾玲. “三螺旋”视角下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共建众创空间的探索实践[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7(4).
[4] 余开业. “三对接三融合三优化”: 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23(2): 57-60.
[5] 刘娟. 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2016.
[6] 加大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EB/OL]. https://www.kunming.cn/subject/content/2011-05/10/content_2521085.htm, 2011-05-10.
[7] 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EB/OL]. http://www.swjtusp.cn/show-46-13-1.html, 2015-09-07.
[8] 宁波市大学生创业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建议[EB/OL]. http://www.doc88.com/p-6012089026746.html, 201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