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国初期毛泽东农业思想内容及其对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On the Content of Mao Zedong’s Agricultural Thought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the New Era
DOI: 10.12677/ACPP.2020.94021, PDF, HTML, XML, 下载: 560  浏览: 1,018 
作者: 任 艺: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关键词: 毛泽东农业思想乡村振兴现实启示Mao Zedong Agricultural Thought Rural Revitalization Practical Enlightenment
摘要: 如何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指导新农村建设,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毛泽东作为我国农业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对新中国农业发展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发挥农民主体性、推进科技兴农、发展农村教育、为农民谋福利等一系列经典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温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农业思想,对于新时期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Abstract: How to promote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to be taken seriously and s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the pioneer and founder of China’s agricultural cause, Mao Zedong made arduous explor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New China, and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e has made a series of classic measures such as giving full play to farmers’ subjectivity, promo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boost agriculture, developing rural education, seeking welfare for farmers and so on.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view of Mao Zedong’s agricultural thought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juvenation in the new era.
文章引用:任艺. 论建国初期毛泽东农业思想内容及其对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J]. 哲学进展, 2020, 9(4): 133-139.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0.94021

1. 引言

毛泽东本就出生农村,长期的革命战争经验也让他毕生都极其重视农业发展进程和农民利益问题。他在探索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农业思想。其农业思想既成为历届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农民问题的基本经验,也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制定农村政策的理论来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新时代这个历史发展的新时期,重温毛泽东农业思想,发掘其中的理论精华,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中国农业进程中的实践经验,进而为新时代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的现实启示。

2. 建国初期毛泽东农业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农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理论的中国化和我国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理论化的有机结合。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过程中通过理论思考和实践总结,认识到:农民是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开展农村扫盲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推广农业科技,走农业机械化道路;保护农民的利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这些战略思想既是历届中国共产党人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经验,也是毛泽东农业思想的基本内容。

2.1.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

新中国成立初,农民占据了我国人口数量的百分之八十,毛泽东看到了农民的巨大作用,强调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农民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关键是处理好农民问题。农民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主体和动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全面的小康离不开农民的小康,经济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农民问题是新时代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毛泽东的农民主体思想是其农业思想根本出发点和逻辑起点,毛泽东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历史动力论原理,强调了农民群众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处的主体地位。虽然新中国从建国初就确定了走工业化道路,但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数量的百分之八十,中国作为一个落后农业国的现实国情仍然没有得到改变。因此中国要想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就务必要团结和依靠占主体地位的广大农民群众。毛泽东在广州会议上就指出:“务必要团结中国的五亿农民,如果不团结他们,不论你的工业有多少,鞍钢搞得再大,同样会被推翻” [1]。历史同样证明了,工农联盟是“长期的”、“第一位”的。只有依靠和团结农民这个广泛的同盟军,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才有了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毛泽东毕生重视农民问题和农业发展,把农民群众视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主体和动力,这是毛泽东农业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毛泽东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取得的重要经验。历史发展的实践也告诉我们,如果不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失去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就不会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功。

2.2. 推广农业科技,实现农业机械化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机械化,而推广农业科技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核心举措。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一穷二白的现实国情,毛泽东看出了我国落后的粮食生产水平与国家对物资需要急剧增加之间的尖锐矛盾,他强调如果农业“不能由使用畜力农具的小规模的经营跃进到使用机器的大规模的经营,我们就不能解决年年增长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要同现实主要农作物一般产量很低之间的矛盾” [2]。可见毛泽东把走农业机械化道路作为促进粮食增产、解决工农矛盾的必由之路,以科技兴农为必要举措促进农业生产的大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毛泽东农业思想的重要内容。建国初我国面临着“技术方面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 [3],要想解决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与递增的农民物质文化需要这个尖锐的矛盾,就必须实行科技兴农这个必要举措。只有重视科技兴农,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变革落后的小农生产模式,才能根本改变落后的农村经济面貌,进而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因而毛泽东反复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落后的小农生产模式远远限制了我国农业发展的进程,毛泽东意识到以科技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迫切性:“我们要摸农业技术的底,搞农业不学技术不行了” [4]。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各项事业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背景,建设社会主义、加快经济发展、巩固工农联盟都离不开农业的支撑,然而落后的传统小农模式却远远限制了我国农业发展的进程,毛泽东意识到以科技促进农业生产、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毛泽东善于学习农业科技理论知识和总结农民群众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对有关农业科技问题形成了其独特的见解,他把农业增产、科技兴农的关键归纳为两方面要求:1) 改革农业生产模式(深耕细作、小株密植、增加复种面积等);2) 推广新型生产资料(肥料、水利、农具等)。在生产资料方面,毛泽东主张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装备,大力推广新式农具,推广使用新式步犁、水车、喷雾器等,采用新式农药,促进农业生产向大规模机械化模式转变,从而提高生产劳动效率,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在农业管理模式方面,改革落后的传统小农管理模式,深耕密植,合理施肥,使我国农业生产由落后的小农生产模式开始向农业现代化生产模式转变,努力实现毛泽东所说的“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的奋斗目标 [5]。

在毛泽东科技兴农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我国粮食的大幅增产。农业科技的推广,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发展工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也为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粮食的大幅增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 实行扫盲运动,加强农民的文化教育

毛泽东的农民教育的思想是立足于农民主体地位基础上提出的,农民在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与建国初其封建保守的思想局限之间的尖锐矛盾是对其进行教育改造的根本原因和现实原因。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看到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动力性特征:农民,“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6]。毛泽东深入研究中国的实际,意识到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必须首当其冲地是提高处于主体地位和拥有动力特征的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所谓扫除文盲,所谓普及教育,所谓大众文艺,所谓国民卫生,离开了三亿六千万农民,岂非大半成了空话” [7] ?这就确定了农民群众是中国文化教育的主要对象。因此,改造农民群众的封建保守等思想局限,就成了当时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任务。所以,毛泽东特别强调:“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8],强调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文化教育、思想改造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

新中国成立初,农民的文化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唤起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重要基础,而普及文化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开展扫盲教育。毛泽东谨记着列宁的“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 [9] 著名论断,特别指出:“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在教育中将奴化思想、封建主义和帝国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坚决地扫除” [10]。要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重视对农民的科学文化教育,普及广大农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要求各级政府做出规划,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加强农民的文化教育,实现文化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制定冬学扫盲计划,推进农村教育的展开。党和政府充分考虑到农民文化水平低、学习时间不固定的特点,采取群众自学、识字组、夜校、民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根据农民群众的具体情况开展教育,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素质。毛泽东提议中央的文化教育机关指导各地合作社跟当地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团组织相结合,自编课本,给农民群众普及基本的文化知识,致力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毛泽东列出了具体的扫盲标准:“在七年内,基本上扫除文盲,每人必须认识一千五百到两千个字” [11]。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倡导下,全国扫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农村教育的开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改变了其落后的思想观念,使之成为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使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相适应。

2.4. 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是毛泽东农业思想的出发点和奋斗目标。毛泽东始终把能否保障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衡量党的路线方针的高度。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意识到关心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的重要性,因而他提出了:“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的著名论断 [12]。毛泽东本就出身农民,长期在农村领导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也让毛泽东体会到农民的困难和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性。他强调:“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二者必须兼顾,福利不可不谋” [13]。农民群众作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要想充分调动农民投身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就要保护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改善他们的物质福利。

给农民群众看得见的经济利益,就要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不能因为价格不合理而损害农民群众的利益。关于利益分配问题,毛泽东强调要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兼顾三方利益,调节三方矛盾。当三方利益产生矛盾时,由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与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相一致,要始终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毛泽东还强调要逐年保证农民群众的收入有所增加从而给农民看得见的经济利益,通过收入的增加来提高农民的福利状况和生活水平。他指出:“除了遇到特大自然灾害以外,争取百分之九十的社员每年的收入比前一年有所增加”,要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交换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 [14],从而达到“使农业得到发展,使合作社得到巩固,使农村中没有了贫农,使全体农民达到中农和中农以上的水平”的奋斗目标 [15]。

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改善农民的福利状况,就涉及到减轻农民的负担,涵养民力的问题。中国几千年来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税收一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正确地处理好国家税收与农民个人所得之间的关系,避免重赋伤农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毛泽东批评苏联工业化进程中实行“义务交售制”这种积累资金的方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会“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16]。毛泽东在吸取苏联义务交售制的实践教训基础上,在制定农业政策时,兼顾集体利益和农民个人利益。统购农产品按照近乎等价交换的原则,并且逐年增长农产品收购价格,采取较轻的农业税,尽可能地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政府设立贫农基金、发放农贷等举措来帮助农民解决困难。今天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要牢记毛泽东农业思想中的减轻农民负担的思想,保护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3. 建国初期毛泽东农业思想的现实启示

毛泽东从发展农村生产力和维护农民利益的高度出发,立足于中国实际国情,在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毛泽东农业思想。毛泽东农业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今天仍然焕发着当代价值。农村是我国当前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短板,农民是建设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必然要挖掘毛泽东农业思想的当代价值,从而对我们新时代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的启示。

3.1.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实现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依然要高度重视农民,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习近平强调,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中国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能坚持农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国家推动的任何农业发展政策很难得到农民的支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农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这就要求充分尊重农民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尊重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自主选择地位。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要引导农民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首先,要切实保障农民经济发展权益,乡村经济发展的主导权应当属于农民,要建设农民群众认可的乡村,充分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要积极征求并尊重农民的意见,让农民广泛享有发展成果,实现农村美丽、农民富裕的美好愿望。其次,充分保障农民的乡村治理权力。乡村治理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要赋予农民乡村治理的话语权,培养农民建设乡村的主人翁意识,更好地激发农民建设乡村的热情,使乡村治理朝着农民希望的方向发展,使农民群众获得满足感、幸福感。最后,充分尊重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农民创新乡村文化形式,创造文化育人的良好环境,培育新型乡村人才,不断发展有乡村特色的、农民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造有利的文化条件。

中国农村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乡村振兴,是为了农民,更要依靠农民。从产业振兴到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都要激活农民的参与热情,让农民在共治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在社会主义美好乡村建设中,要充分相信和依靠农民,给农民群众更多自主权,全面放开他们的手脚,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投身农业生产实践、勇于开拓创新的积极性,形成乡村振兴的原动力。

3.2. 重视科技兴农,走农业现代化道路

科技是农业的灵魂,是加快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毛泽东非常重视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巨大影响力,号召向科学进军,强调推广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农业生产得到根本改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习近平深刻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科技取得长足的进步,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要在技术方面加强研发,加快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在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在短板领域加强突破,力争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让广大农民群众从农业技术推广中受益。新农村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迅速,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提高。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农业生产的诸多要素和生产经验的各个环节,既为农业提供了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也改善了农业的管理方式、组织方式和营销方式,培养和造就了大批知识型的农民。我国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高科技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对科技依赖程度逐渐提高,科技越来越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动力。

一代代共产党人要以毛泽东的科技兴农思想为指导,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使我国农业由自然农业向高度发达的专业化农业前进,使我国农业由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

3.3. 发展农村教育,培养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关键在于培养有文化、懂科技的新型农民,因而普及和巩固农村教育就更加至关重要。毛泽东早就预见性地强调了农民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农民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然而我国新农村建设仍然面临着人口数量多、素质低、文盲率高等突出的现实问题。提高农民素质,教育是根本。新时代我国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必须努力形成新型的农民教育体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新时期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巩固和普及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职业技能教育。首先,普及和巩固农村基础教育。构建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进行乡村教师的培训工作,鼓励智力支农,鼓励城镇支援农村教育,开展农村学校的远程教育;其次,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政府加以引导,国家、政府兴资举办和社会举办相结合,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现代农业要求农民懂生产、懂技术、懂市场,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和开展“绿色证书”活动,给广大农民群众普及文化技术知识,从而掌握各项劳动技能。最后,对农民强化继续教育,使农民通过有组织、成体系的继续教育,普及现代农业技术,使之成为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技能的现代农民。创建学习型农村,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为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提供体制支持、组织保障和舆论导向。建构现代农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机构,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才能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普及和巩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战略思想与毛泽东的农业思想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这就要求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重温毛泽东的农业思想,将其中的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合理要素更好地贯彻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让新农耕文明焕发耀眼光芒,谱写最具活力、最具激情的“乡村振兴画卷”。

3.4. 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富农惠农利农战略思想

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民作为社会的基层和农村的主人,能否保护其利益、增进其福祉,事关社会民生进步和基层政权稳固。要调动农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必须关心、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减轻农民的负担。毛泽东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17]。他强调通过增加收入的方式来改善农民生活,减轻农民的负担。

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全方位增加农民的收入,制定惠民利民的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增进农民的民生福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的内容,要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时期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更加重视农民的切身利益,指出检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好坏关键看我们党是否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农民增收和致富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就保护农民利益做出了详细的阐述:“要坚定不移地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要综合发力,广辟途径,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方面,着力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农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完善农民的收入制度,实现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还着重强调了在国民收入分配的总格局中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方式就是实现农民增收,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要贯彻抓富农强农的政策不松手,努力保持农产品连续增量,帮助农民提高生活水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创造更大的农业效益以惠赠更多的农民群众。

今天,在进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我们应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农业思想中的合理要素,充分做到: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目标和归宿,矢志不渝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农民群众谋福祉办实事。

参考文献

[1] 董边, 曾自, 镡德山. 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9: 63.
[2]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5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7: 181.
[3]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5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7: 182.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文集(第7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309.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文集(第7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307.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21.
[7]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1078.
[8]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4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1477.
[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列宁全集(第39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6: 309.
[10]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72.
[11]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5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7: 263.
[12]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467.
[13]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5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7: 92.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6: 775.
[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文集(第7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222.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文集(第7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29-30.
[17]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