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设计史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Self-Efficacy Theory in the Teaching of History of Design Course
DOI: 10.12677/Design.2020.54010, PDF, HTML, XML, 下载: 433  浏览: 779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张 媛: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天津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设计史论课教学应用Self-Efficacy History of Design Course Teaching Application
摘要: 设计史论课作为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起到了让学生认识历史和提高学生理论修养的作用。然而,学生对史论课的学习存在着一些误区,而这些恰恰是此类课应该改进的地方。本文以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设计史论课为依托,探讨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课程中的作用,进而改进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Abstract: Design history course is one of the required courses for industrial design students. The course of design histo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king students understand history and improving their theoretical accomplishment. However, there are some misunderstandings in students’ study of history course, which should be improved. This article takes the industrial design major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akes the design history course as the support, and discusses 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theory in the curriculum, and then improves the existing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thods.
文章引用:张媛. 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设计史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 设计, 2020, 5(4): 63-68.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0.54010

1. 引言

我国最早出现的艺术设计专业可以追溯到1956年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这里的理论研究室为学生学习设计史论相关课程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设计专业不断扩大,专业划分越来越细致,在1984年还是由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了最早的工业设计系,由此,工业设计专业开始了其独立发展的历程 [1]。

工业设计史论课在工业设计专业成立初期就一直开设,对专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正如朱光潜先生在他的《温和的修养》中提到过这么一句话,他说:“‘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继流’,历史原是纳过去与现在,过去的并不完全过去。其实若就种中有果来说,未来的也并不完全未来。”因此,设计理论课的目的也是在于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状况及设计活动、风格演变过程,从而更好地借鉴历史文化为设计实践服务。

在工业设计专业中一般开设的史论课有工业设计史、工艺美术史等,在工业设计史中还夹杂着一些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历史理论的介绍。史论课兼具着“引”及“拔高”的课程作用,“引”即设计史中提到的一些设计思潮如“绿色设计”、“人机工程学的出现和发展”等可以在日后的教学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来讲授,而“拔高”的作用则体现在,学生在学习实践设计的基础上再学习理论课,可以从方法论方面对自己的实践经行理论化总结,因此,这类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应给予较高重视 [2]。设计史论课虽然如此重要,但是在实际的走访中发现该类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曾就天津几所普通高等院校设计学院的学生做过相应调查,认为设计史论课没有用或者没有兴趣的学生不在少数,在一些职业技术学院甚至都没有开设过设计史论类的课程。一些想要考研的学生因为要考相应的科目而不得不对史论课重视,但是这种所谓重视是脱离了素质教育本质的。在快考试的时候临时“抱佛脚”,这实际上失去了学习设计史论课的意义,学习史论课也不仅仅是“背一背”的问题。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对史论课的被动接受,转化成主动学习,我们可以借助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来试图解决此类问题。

本文以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设计史论课为依托,探讨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课程中的作用,进而改进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于1977年在他的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首次提出“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学生对自身应付特定学业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相应学习活动可能达到的完善程度的评价,它涉及的是学生对自己学业学习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是一项重要的情感因索,它决定着人们在活动中能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面对困难能坚持多久等等”,是“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3]。自我效能影响学生对行为的选择,并影响学生对所选行为的努力程度和面临困难时所具有的坚持力。也就是说当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学好设计史论课时,也就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并愿意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

自我效能理论适合指导很多课程的教学改革,而尤其适合设计史论的教学改革,有以下几种原因:1) 设计史论课与实践课相比,对理论性、系统性要求更高,这就更要求学生对自己学业学习能力的自信程度要更强;2) 相对于实践课程,设计史论课要求学生不仅仅学会课本的知识,而且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与实践结合起来,指导于设计实践,这就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内化能力及坚持力。而自我效能恰好强调并影响学生对所选行为的努力程度和面临困难时所具有的坚持力。因此在设计史论中运用“自我效能理论”是完全符合课程设置需要和课程特点的。

自我效能感产生于活动之前,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预期、知觉和主观判断,它主要通过四种中介机制发挥作用:选择过程、认知过程、动机过程和情感过程。这四种机制是往往协同作用,因此我们从这四个方面来较系统的探讨当前设计史论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3. 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分析当前设计史论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从选择过程角度分析

一般来讲当人们面临不同的环境时,人们更倾向于避开认为会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活动和环境,而愿意选择自己能力所及的活动和环境 [4]。普通本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学习基础一般,并且多数设计学院的设计史论课都会开设在大学的一、二年级,面对史论课这样一门抽象语言和文字的学科,大多数学生根本无从下手,从而选择逃避。如何通过课程设计或者设计入门级课程,使得史论课给学生留下生动、易懂的印象,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另外在讲课内容方面也应该再设计。当今高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史论课教材变得日益丰富,由于教材需要具有较高的逻辑性,所以一般此类教材都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编著的。课堂不像写书,它除了要具有基本的逻辑性以外还要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多数教师照本宣科,按照教材章节进行讲授,缺乏基本的课程设计及分析,过分的注重形式化,忽视教学过程当中的探索性 [5]。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极易产生逃避心理。一些重点本科院校及专业在这方面做了较多的探索,但由于师资及学生的差异,有一些并不适合普通高校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打破教材的束缚,自行设计教学内容,使其适应本学校、本专业学生的特点。

3.2. 从认知过程角度分析

一个专业里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实存在差异,但不是造成成绩好坏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还是自我效能感的差距。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倾向于把学习及训练目标设置成即具有挑战性同时又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达到预计目标。而自我效能感差的学生往往会设置的目标不是过低,自己很容易完成;就是过高,完成不了可以把失败原因归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得不到锻炼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内容及布置作业的难度及方法把握上下功夫,循序渐进的推进教学内容,最后达到学生都有收获的结果。

以课后训练为例。课后训练是加深课堂理论内容理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的方法之一。作为课堂学习内容的补充,对课后训练作业的布置也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及设计。好的课后训练命题,会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甚至可以说比课堂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是最好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动性的环节。但是现在的史论课课后训练方法严重滞后,多半让学生对上课内容进行文字性描述、总结,或者是对上课内容的简单再现,这使得目标设置过于容易,对学生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

3.3. 从动机过程角度分析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就会形成内部奖励,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内部动机,进而促进下一次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内部动机,让学生体验到参与课程活动是自我的一种需要,对他们坚持学习无不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传统的史论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发挥不了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必定取得不了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发现不同学生、不同方面的优点,在课程上加以利用,从而使学生获得高的自我效能感。比如分组进行课题训练,使小组成员发挥各自的优点,如材料整理方面、设计创意方面或沟通表达方面。同时教师应对结果进行及时反馈、表扬。

3.4. 从情感过程角度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的情绪处于过分紧张时会影响判断能力。好的情绪会使事情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差的情绪则会相反 [6]。传统的史论课教学与设计实践课相比,更加强调“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上课的表现及作业结果的评价更容易简单化、笼统化,也更容易批评责怪学生,这样都会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经常被否定的学生往往也很容易失去兴趣,放弃对此类课的学习 [7]。

4. 设计史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内容及形式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法:

4.1. 制定合理的目标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在史论课前开设相应的入门级课程如鉴赏类的课程,让学生在接触枯燥抽象的理论课之前,对于经典产品及当下流行产品有一个较直观的认知,并作部分的理论引导,为以后史论课的开设扫清心理上的障碍。如笔者学校工业设计系专业就把在大二时开设的《现代设计简史》课程从大二调整到了大三上半学期,并在此之前开设了《现代设计发展与鉴赏》及《设计美学鉴赏》等选修课程,为更好地学习奠定了基础。

调整教学的内容,使其跟当今的设计趋势联系起来,增加当今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案例,把古与今相结合、把不熟悉的与熟悉的相结合,改变课堂的节奏,增加学生的兴趣。在课后训练中从简到难布置作业,如先让学生进行资料整理,在整理的基础上发现本质,然后再应用到设计实践中。在设计实践的训练中也要讲究循序渐进,最初布置的训练以平面训练为主,接着寻找一个元素进行立体化设计,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以本校《现代设计简史》为例,在课程中开展与课程相关实践课题5项,包括以“新艺术主义、装饰艺术主义、现代主义眼中的秋叶”为主题的设计实践等,这些实践课题使本课与其他课程如设计表现技法、设计构成、计算机平面设计等紧密的联系起来,并且有效的内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以下是本校学生部分作品见图1

4.2. 整合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史论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手段,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对一个课题进行概括描述,可以分类别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且给每一个学生“当老师”的机会。这样使准备讲课的同学对此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于听惯了老师讲课的学生来说,换换口味听自己的同学讲,又更有兴趣。教师在学生讲的过程中又可能得到一些改进教学的新方法,这样做也是很有必要的。

把经费用于学生“现代设计史课程读书角”的建立,满足部分“吃不饱”学生的自学需求,很好的把课下与课上结合起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Figure 1. Student design about “Autumn leaves in the eyes of Art Nouveau, Art Deco and Modernism”

图1. “新艺术主义、装饰艺术主义、现代主义眼中的秋叶”学生设计作品

4.3. 及时反馈,表扬肯定

教师针对每次设计实践及讨论课题等,给予专业的评价、指导,引发学生思考;而教师所讲内容也会通过课下交流、课堂提问等形式,达到学生对教师课程教授方面的评价。对学生的作品或作业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努力程度,同时增强对课程的热爱和坚持度。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行为产生成功预期,并在行为中加倍努力直至取得成功。

5. 小结

史论课的重要性是无容置疑的,但是只有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使它的重要性得以实现,自我效能感理论可以作为其中的手段。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分析和运用,相信可以一改设计史论课枯燥乏味的形象,能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就达到了我们开设史论课的目的。

基金项目

2019年天津商业大学金课建设成果、2020年天津商业大学“课程思政”改革课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晓光. 设计艺术专业史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议[J]. 装饰, 2006(10): 85.
[2] 张媛, 周焕焕. 关于《工业设计史》的教学探索和体会[J]. 艺术与设计, 2010(5X): 147-149.
[3] 高申春. 自我效能理论评述[J]. 外国教育研究, 1998(6): 1-5.
[4] 许佳. 谈设计教育中理论教育的几个问题[J]. 装饰, 2003(3): 48.
[5] 赵佳. 艺术设计专业史论课实践创造能力培养研究[J]. 大众文艺, 2012(7): 292-293.
[6] 李苏南. 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史论课程教学的研究[J]. 大众文艺, 2010(14): 234.
[7]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 in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91-215.
https://doi.org/10.1037/0033-295X.84.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