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一) 国家形象研究现状
国家形象是国内外受众对一个国家的物质要素、精神要素、制度要素以及行为要素的总体认识。积极的国家自我形象持存对内有助于维持政治秩序、公共认同和政策支持 [1],对外有助于更好地传达中国声音、中国态度,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国家形象的研究可以服务于其构建,因此吸引了很多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多样化角度探究。
为了解学界现有的研究特点,我们以中国知网核心期刊第一编和第三编为数据来源,在篇名中输入“中国形象”、“国家形象”分别进行了检索,获得了2017-10-18之前发布的论文1057篇,并对检索词,题目、来源、发表时间、作者、被引次数、学科、机构(学校)、机构(单位)、基金、关键词、摘要等12个方面进行了整理总结。
总体而言,国家形象和中国形象的研究起步早(1906年开始断续出现),研究者较为分散,视角以传媒相关居多。研究数量从2005年开始逐年倍增,在2008和2010年出现高峰(可能与奥运会和世博会等国际盛会有关),2012年之后开始逐渐下降(可能由研究内容同质化、视角和对象的局限性造成),缺少对当下的研究。从具体内容来看,现有中国形象研究的分析对象多为西方国家,而南非受到的关注很少,大多出现在将非洲整体作为分析对象的研究中。
(二) 选题意义和目的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更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本研究回应党和国家的实践需求,且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
近三分之一现有研究通过中国历史/影视文学作品/事件研究中国形象;在他者视角中,以西方为主,以大国为主,对除俄罗斯之外的金砖国家关注甚少,更无关注南非的研究。而南非是金砖国家重要成员,是非洲引领国家——其经济领先,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且在非洲事务中影响力大。随着中南合作的不断深化,理解中国形象在南非的传播愈发重要。
在方法选择上,已有研究多为纯理论角度或基于部分事件的研究,总体上缺少语言学角度,更无通过语料库方法的研究。在研究具体对象的选择上,新闻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是民众获取别国相关信息、整合形成自己对别国看法的重要渠道,而大众对于一个国家形象的认知对两国关系的影响可以直接反映在政治、外交、经贸、文化等方方面面。
因此,以他者视角了解南非公众中的中国形象十分必要:对内可以丰富对自身形象和国际舆论环境的理解;对外一方面可以找到南非对中国的兴趣点所在以推动交流和合作,另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中国形象的传播,破除现存的一些误解或偏见,实现中国和南非关系更好的发展。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 语料收集及语料库建立
本研究的语料选自AllAfrica历史数据库(http://allafrica.com/),以China为搜索关键词,时间范围为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28日,限制地区为南非,经过筛选,删除不相关报道以后,共得到关于中国的371篇报道。报道被分类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几大主题,并制成表格。表格包含标题,来源,报纸,文件名,报道种类(分为非洲媒体,南非媒体,南非政府,各个具体国家媒体等),每篇报道主题和态度(态度分为积极、消极或中性)。
语料库建构处理包含篇头信息(Header)编辑,其内容包含标题、报纸、来源、出版日期和链接,删除了图片和图片标题,记者姓名,关键词等信息,语料编码为UTF-8。全部纯文本文件以来源和日期命名整合构成与本次研究主题相关的语料库。
(二) 语料处理分析方法
本研究提取了语料库中以China为中心词,跨度左4右4的前五十个高频实词,并通过频率和相关性对其重要性进行分组。相关性通过MI值(Mutual Information Score,交互信息值)体现,表示的是互相共现的两个词中,一个词对另一个词的影响程度或者说一个词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数所能提供的关于另一个词出现的概率信息。对于高频且相关性高的词,本研究在后续分析将重点聚焦,包括People,Russia,republic,India,Brazil,forum,summit,rail,high,Xiamen,Beijing,September,Level,FOCAC,festival,visit,mainland;另有两个词(Africa和South)频率显著高于其他词,将在后续分析中特别关注。对于交互信息值较低的31个词中,可能有部分价值不高,仍需进一步筛选。
对高频词中相关性较低的搭配进一步筛选后,决定重点分析China。无明确的主题性的词(如this,we,said)不再分析。而高频高相关性的17个实词,可代表南非最关注的中国话题,能有代表性的分析南非公众认知的中国形象。根据报道内容对其分组后发现有以下几类:与态度相关的有代表正面形象的people,Beijing,与负面形象相关的rail,以及流露出喜忧共存态度的forum,summit;与合作交流相关的有people,Beijing,FACAC,festival;high,level,visit,另有特别强调金砖国家的Russia,India,Brazil,还有格外关注到的一个中国话题mainland,Hong Kong。
3. 研究结果
(一) 来源分析及结果
本研究语料收集共有56个来源,AllAfrica语料库中发布和转载的报道70%以上集中于约10%的国内媒体或政府文件,可得出南非公众对中国的认知并非依赖于西方媒体,这与曾有研究结果“西方媒体实际上占据了绝对的主导权”(曾海芳,2017:33) [3] 相悖。本研究搜集到的结果中来源为南非政府和官方媒体的报道较多,如图1所示,政府相关的官方文件达到了31% (包括南非政府及政府机构文件,以及来自中非合作论坛,非洲安全研究所,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南部非洲研究和文献中心的官方文件),并且还有约为14%的报道来自南非官方媒体。

Figure 1. Media Sources of reports in the corpus based on AllAfrica
图1. AllAfrica语料库中报道的媒体来源
如表1,整体上南非政府传播积极中国形象,而反对党为主要负面来源。新闻24 (News24Wire, Cape Town)和独行者日报(Daily Maverick)为除南非政府以及政府官方媒体外可获得报道量最大的媒体。整体来说新闻24的态度正负两面分布相当,在经济上的报道多为正面,但在法律问题上有非常明显的负面态度(涉及如赌博,走私等非法行为)。独行者日报的报道态度较为分散,总体呈负面,只对经济和体育有明显正面倾向。在涉及中国国家完整性(其中包括关于台湾、香港和西藏问题)问题所发表相关言论的次数最多且态度总体为负面。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对中国的评价大多为正面,在合作相关的方面上态度尤其积极,但在报道中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内容出现过两次,且均为负面态度。
语料库中涉及的议题涵盖范围广阔,包括经济、科技、政治、社会、文化体育、教育、外交、军事、农业、生态、能源、历史等,其中特别关注的具体话题有民族种族、一带一路、中南合作(尤其是BRICS)、国家完整、国家安全,以及涉及中方的案件。如表2统计结果所示,语料库中的报道消极评价占近15%,其余为正面或中立/无明确态度的报道。消极报道比例大于积极报道的话题有:一带一路,生态,国家完整,法律/案件,安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消极和积极的比例持平;金砖,外交等方面积极比例略高于消极;文化,体育,科技,教育,合作等话题上积极远大于消极。

Table 1. The main sourc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mments on each topic
表1. 各话题正负面评价主要来源
(二) 话题分析及结果

Table 2. Statistic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ttitudes on various topics
表2. 各个话题的正负面态度统计
南非公众认同中国发展成就,总体上描绘积极的中国形象。经济方面高度评价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承认中国经济的重要国际地位,如评价中国“taking over the command of global economy”,同时也会讨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社会变化,如城镇化对人们生活的有益影响,且特别提到了中国建议南非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对此建议十分认可。在政治方面,南非赞扬中国帮助其面对西方霸权主义,如“SA (and the rest of Africa) have benefitted from having China (and Russia) to counter 500 years of western hegemony”,并评价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发展空间。南非表达了向中国学习的意愿,尤其是在中国政府提高服务人民效率,积极增进人民福祉的方面。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重视反腐,认可中国反腐成绩。南非语料库中还介绍中国是南非扶贫和消灭不平等的进程的重要合作伙伴。此外,南非政府及官方媒体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认为香港的回归促进其发展——“香港已成为中国知名的国际化城市,‘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且在关乎国家核心利益的话题出现问题时能及时道歉,坚定重申南非一个中国的立场,如南非政府就姆西曼“访问”台湾问题道歉且说明这种举动违背南非政府多年来一直笃行的“一个中国”政策 [4]。
南非格外重视中南关系,并十分关注中南多种交流合作机制,认可中国为中南合作做出的努力,高频搭配涉及的合作交流相关事件包括金砖厦门会晤,体育赛事,中非合作论坛以及中非青年节(和中非合作论坛有关)。在认可已有合作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还表达希望增进两国人民友好关系,促进人才交流的意愿。在多种合作中,南非高度重视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China-South Africa High-Level People-to-People Exchange Mechanism),如2014年Zuma访华,希望“tourism and people to people exchanges further expanding”,2015访华时即实现;2017年4月24日PPEM的首次会议提出目的是推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青年、妇女、体育、智库、媒体、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且媒体评价PPEM为“a testimony of unbreakable bonds of friendship”(牢不可破的友谊的见证)。
在关注中南合作和中南关系之外,南非还格外重视中国发展对其自身影响,表达出喜忧共存的态度。喜在中南合作为南非发展带来了机遇。南非高度关注第九届金砖会议,而且对各类型各规模的活动都有较积极的报道,包括第三届中非合作论坛,G20国际经济合作论坛,第二次投资非洲论坛,硅谷创新创业论坛等。媒体还评价在Zuma担任总统期间,最显著的成就或许是南非在2012年加入金砖国家集团,以及加强南非与中国等国的关系。
南非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包含以下表述,南非的发展现状令人质疑中国是否真正为南非带来了好处,南中贸易9.2%的赤字使人担忧。还有声音质疑南非是否过于依赖中国,批判南非政府外交政策,认为南非“cosy up to”中俄,敌对西方;甚至有偏激言论指责南非政府是中国走狗“label SA gov. lackeys of China”。此外,在对于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的讨论上,部分媒体指出中国是否野心过大。如提及中巴经济走廊激起印度不满;再如担心一带一路是否会取代金砖国家成为中国的旗舰论坛。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疑虑指向金砖国家是否可以实现愿景:“Ironically, regarding the supposedly better global security arrangements,the world is much more dangerous since the BRICS took their present form in 2010”,指出金砖国家的成立并没有如其承诺带来更好的国际安全局势。还有少量的负面新闻包括走私案件和行贿案。如中国南车聘请古普塔家族旗下Tequesta集团为顾问协助竞标,顺利获取供应359辆机车的订单。据报道,从2014年起,Tequesta从该中国公司的每笔交易中赚取21%,数额大约在53亿兰特左右。这类个案在南非媒体中引起极大关注,对中国形象传播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4. 讨论
(一) 基于语料库分析的启示
中国对南非应采取由上而下传播积极中国形象的策略。在所有主流媒体中,政府官媒等官方报道是公众认知中国形象最重要的来源,政府Government of South Africa (Pretoria)和政府官媒SAnews.gov.za (Tshwane)均属于前三大主要来源。南非公众对中国的认知受政府的影响不仅基于官方报道的数量,态度的正负性也与来源有密切联系:南非当局对中方多为友好态度,积极报道中国形象,认同各方面发展成就,称赞合作关系;而反对党几乎全部为负面评价,主要关注各种负面事件,言辞激烈。因此要充分利用政府官媒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处理好与南非政府的关系,通过政府间合作交流和官方活动等影响执政党,进而推动南非精英阶层认识中国的积极形象。
中南非之间还应进一步深化经济合作,并更具规则意识。在各类议题中,南非对经济领域格外关注,如图2所示,经济领域的报道占比达到了29%。南非一方面感谢中国帮助,欣赏中国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对自身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表示担忧。若以南非关注的经济领域合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带动全方位的合作,更有助于全面打造更积极的中国形象。同时,由于每一个企业都代表着国家形象,中国企业走出去时应更具责任意识,杜绝类似中国南车与古普塔行贿的丑闻。

Figure 2. The number of reports on each topic in the corpus
图2. AllAfrica语料库中各个话题的报道数量
更好的经济合作需要建立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因此要推进双边合作以增强政治互信。中南合作现在以多边外交为主,如中非合作论坛,BRICS,G20等,而在这些多边交往中,南非仍存有顾虑:如一带一路是否会取代金砖,金砖机制是否真正对南非发展起到正面作用,金砖机制是否能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发挥作用等等。针对南非的顾虑,未来中国应关注如何和南非共同努力提升金砖的国际影响力,从而获得更多的信任。同时,针对部分南非媒体提出的疑问,要强调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南非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政策的一致性,并以事实为证据说明南非与中国的各方面合作并没有对政治政策上造成压力。
政治方面还要格外警惕分裂势力对国家形象的影响。繁荣统一是积极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非官媒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在新闻报道中充分注意了该问题,比如在报道运动队伍时用会明确使用“中国的台湾”。但仍有分裂势力的恶意言行损害国家形象。如藏独分子在南非有一定的活跃度,但由于主流观念的正确认知,“西藏流亡政府”头目窜访南非并企图到大学进行公开演讲活动时,遭到数百名南非民众和中国侨民的强烈抗议,活动被迫取消。藏独分子的诡计无非是丑化中国外交政策和用人权幌子迷惑不明真相的人这两种,未来可有针对性地防范此类恶意言论。
另外,要注意打击走私犯罪并谨防不实言论。目前,动物制品走私严重影响中国形象,比如非洲居民认为中国阿胶给非洲毛驴带来厄运,再如由于中国春节时鲍鱼需求增多而发生走私案件等。加之有外媒的恶意炒作,如CNN报道“为什么中国满世界买驴子?”指向中国阿胶导致虐杀驴子,夸大事实。中方此前也做出了回应,表示尊重南非法律规定,望相关媒体更加严谨。另有部分媒体对中国的媒体自由有较多恶意言论,这些言论误导性极强,需要格外关注。
(二) 本研究局限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本研究搜集到了AllAfrica历史数据库(https://allafrica.com/)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28日的所有南非关于中国的报道创建语料库并且进行细致的分析。搜索得到的文章来源相当一部分为政府文件或官方媒体发布的报道,后续研究也可专门建立非官媒报道中的中国形象的相关课题,为了解南非当地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及其态度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此外本次研究搜集的媒体素材的时间跨度仅有一年零六个月,因其时间跨度短而无法对南非公众眼中的中国形象做一个历史性的发展研究,无法确认南非媒体的独立性是否得到了发展、南非媒体对国际事务报道所使用的语言是否有更坚决批评的特点;南非公众认知的中国形象正负性是否因政府换届或重大事件发生而在历史中形成曲折交错发展或是对中国整体态度的积极性呈现线性或非线性增长等历史性观点,如有可能搜集到更全面和相关性高的材料,后续研究也可在此领域做出更多探索以为南非公众眼中的中国形象这个重要话题提供更多参考。
基金项目
本项目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南非媒体对华文章语料库建设以及其眼中的中国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01810248052)的成果,指导教师为郇昌鹏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