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通过十多年研发,曼氏无针乌贼在国内已实现了规模化全人工育苗养殖,但目前曼氏无针乌贼规模化养殖主要依赖生物饵料 [1]。人工配合饲料研发滞后制约了曼氏无针乌贼养殖产业化。本文主要研究配合饲料诱食剂对曼氏无针乌贼摄食的影响,筛选出的诱食剂能明显改善配合饲料的适口性,为曼氏无针乌贼配合饲料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乌贼
选自宁德市南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选择体形完整、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活力强、摄食良好,规格:全长在5.6~8.7 cm (平均全长在7.6 cm)的曼氏无针乌贼。
2.1.2. 实验材料
复配蛋白酶2-02 (南宁东恒华道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进口宠物级鸡肉粉、发酵豆粕、海带粉、酵母核苷酸、鱿鱼膏、预混料(含多维、多矿、二氢钙、胆碱、玉米黄素等)、@淀粉、高筋面粉、甜菜碱(市售),生鸡肝、生羊肝(宁德市东湖农贸市场选购),蚯蚓就近土壤捕获,鸡肝水解物、炒糯米酒糟、炒黄豆粉(自制)。
2.1.3. 实验器材
1200 L玻璃钢水产养殖桶、食物破碎机、灭菌锅、恒温箱、恒温水浴锅、电子天平、电子台称、海水比重计、盐度计、水银温度计、1000 ml烧杯、1500 ml烧瓶、100目尼龙筛网布。
2.2. 方法
2.2.1. 乌贼幼体驯化
选取的曼氏无针乌贼幼体以配合饲料驯化至由摄食活糠虾或冰鲜小鱼小虾转为可摄食配合饲料,即可。驯化时注意循序渐进,活糠虾或冰鲜小鱼小虾的量逐渐减少而配合饵料的量逐渐增多。实验前停食24 h。
2.2.2. 鸡肝水解物(鸡肝水解肽类)、炒糯米酒糟、炒黄豆粉制备
1) 鸡肝水解物制备:取新鲜去杂质的鸡肝脏500 g,清水清洗2遍,切成1 cm × 1 cm小块,用破碎机破碎成糊状,置1500 ml瓶中,加纯化水60 ml匀浆,加入复配蛋白酶10 g,调节pH至8.0,60℃水浴水解12~14 h后,将温度升至90℃杀酶,以100目尼龙网布过滤收集滤液,调节pH为7.0,置密闭容器,备用。
2) 炒糯米酒糟制备:取湿糯米糟制成约3 cm的小方块,晒干,粉碎,过20目筛,置可控温电炒锅(温度控制在110℃ ± 20℃)上炒制象牙色后取出,凉至室温,置密闭容器中备用。
3) 炒黄豆粉制备:取100 kg黄豆加水100 L浸泡8 h,过滤,凉干备用;取能通过20网筛但不能过50目网筛的洁净河沙200 kg置控温电炒锅上加热至110℃,加入凉干的黄豆,一并炒至象牙色(温度控制在110℃ ± 20℃)后取出,用20目筛网将黄豆与河沙筛分,将炒黄豆用破碎机破碎,过20目筛网,置密闭容器中备用。
2.2.3. 配合饲料制备
1) 称取:鱼粉、鸡肉粉、发酵豆粕、@淀粉、高筋面粉、海带粉、酵母核苷酸、鱿鱼膏、预混料(含多维、多矿、二氢钙、胆碱、玉米黄素等)、豆油、鱼油、鸡肝水解物共计50 kg组成。
2) 混合搅拌:将步骤1)称取的配方原料依次倒入搅拌机搅拌混合均匀。
3) 消毒:将步骤2)搅拌混合后的原料按每个1 kg的重量制成圆球体,放入聚乙稀制成的塑料袋中,每袋放4个,放入灭菌锅中加热至60℃ (恒温) 30 min灭菌。
4) 制型:将步骤3)获得的灭菌饲料粗品倒入专用饲料成型机中制作制成颗粒饲料。
5) 烘干和保存:将步骤4)所得软颗粒饲料初品进行烘干至含水分10%~15%,得到软颗粒饲料,密封,置冰柜4℃保存备用。
其它6种配合饲料以不同的诱食剂按上述配方同法制备。
2.2.4. 乌贼摄食环境
在可以调节光线的曼氏无针乌贼室内育苗养殖室内,控制噪声并保持室温相对稳定;在预先盛有800 L海水并连续充气的1200 L玻璃钢水产养殖桶上方悬挂节能灯,调节高度,控制光照度在500~800 Lux;海水经过滤后水质符合NY 5052要求,实验海水温度和盐度与原曼氏无针乌贼育苗养殖池的温度和盐度相差分别不大于2℃和3度,保持溶解氧 > 5 mg/L、pH约为8.0、氨态氮 < 0.3 mg/L。每桶投放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密度为100只/m3。
2.2.5. 诱食实验
分别选取鸡肝水解物、生鸡肝、生羊肝、甜菜碱、炒黄豆粉 + 炒糯米酒糟、蚯蚓和炒黄豆粉等不同诱食剂,按照2.2.3方法制成长度约1 cm、直径约0.2 cm的长条状、慢沉性、软颗粒配合饲料。取7种不同诱食剂饲料各160粒,分别放置于直径50 cm的带小孔的塑料篮子中,塑料篮子以尼龙绳固定在支架上并悬挂在玻璃钢水产养殖桶中心的上方,将7个篮子分别沉降至水面以下30 cm,分别观察记录曼氏无乌贼在30 min内和1 h内摄食的次数。每组平行实验6次,分别计算30 min内平均摄食频率(以下简称“平均摄食频率[30 min]”)和1 h内平均摄食频率(以下简称“平均摄食频率[1 h]”),并对曼氏无针乌贼对各种诱食剂饲料的摄食频率进行排序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曼氏无针乌贼对不同诱食剂饲料的平均摄食频率排序
1) 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对不同诱食剂饲料的平均摄食频率(30 min)排序为:鸡肝水解物 > 生鸡肝 > 生羊肝 > 甜菜碱 > 炒糯米酒糟 + 炒黄豆粉 > 蚯蚓 > 炒黄豆粉。
2) 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对不同诱食剂饲料的平均摄食频率(1 h)排序为:鸡肝水解物 > 生鸡肝 > 生羊肝 > 甜菜碱 > 蚯蚓 > 炒糯米酒糟 + 炒黄豆粉 > 炒黄豆粉。见下图1。
3.2. 曼氏无针乌贼对不同诱食剂饲料平均摄食频率显著性差异
不论是平均摄食频率(30 min)还是平均摄食频率(1 h),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对鸡肝水解物饲料的平均摄食频率均最高,而对炒熟黄豆粉饲料的平均摄食频率均最低。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对不同诱食剂饲料的平均摄食频率差异(1 h):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对鸡肝水解物饲料的平均摄食频率最高(51次/h),对炒熟黄豆粉饲料的平均摄食频率最低(8次/h),见下图,两者有极其显著差异(P < 0.01)。动物类诱食剂在30 min内表现出较强的诱食效力且表现出较长时间的诱食作用,但后30 min诱食作用弱于前30 min,并有显著差异(P < 0.05);植物类诱食时效相对较短和较弱且差异不大(P > 0.1)。鸡肝水解物饲料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表现出极为显著的诱食效果,与其他诱食剂饲料有显著差异(P < 0.05)。见下图1。

Figure 1. Feeding behavior of 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 larvae to different feed attractants
图1. 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对不同诱食剂饲料的摄食情况
4. 讨论
本文中曼氏无针乌贼对鸡肝水解物饲料平均摄食频率显著高于其他诱食剂饲料,可能与诱食剂气味、制成的配合饲料颜色、诱食剂所含成分可能是乌贼体内必需成分有关;动物类诱食剂在前后30 min内表现诱食效力的差异,可能与配合饲料在海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诱食成分流失、气味变淡和配合饵料流颜色变化有关。诱食剂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基金项目
福建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曼氏无针乌贼养殖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项目编号:2018 L 30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