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的构建途径
Ways of Constructing Learning Space in Uni-versity Library
DOI: 10.12677/SSEM.2021.101003, PDF, HTML, XML, 下载: 535  浏览: 1,983 
作者: 於仕极: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图书馆,浙江 杭州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构建
摘要: 本文从国内外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发展背景与演变,探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非正式学习空间构建的意义,提出了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显隐结合、软硬结合的学习空间建设原则,以期提升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和育人功能,满足读者新的学习需求。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l learning spaces under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from the background and evolu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spaces in libraries at home and abroad. Our research puts forward the learning space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of combining dynamics and statics, combining virtual space and real space, combining explicit and implicit, combining soft service and hard environment,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educating function of domestic academic libraries to meet the new learning needs of readers.
文章引用:於仕极. 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的构建途径[J]. 服务科学和管理, 2021, 10(1): 11-15. https://doi.org/10.12677/SSEM.2021.101003

1. 引言

近些年来,高校教学的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从物理学习环境建设亦或是虚拟学习环境建设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时间迈入21世纪这个信息化大爆炸的时代,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都面临着空前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纷纷谋划和诠释图书馆的远期愿景和近期规划,重新定义审视图书馆在高校的核心功能,重新定位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事业中起到的文化推进作用,重新塑造高校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固有形象。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下,图书馆从信息共享空间建设逐步向共享学习空间拓展,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服务范围不断完善升级,创客空间、体验空间等学习空间正在逐步提升建设中。

2. 国内外图书馆学习空间发展的背景与构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阶段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图书馆也从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向外不断延展。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引下,不断提升师生服务,构建基于信息共享空间、互动协作空间等自主学习空间。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构建主义教育理念的推动下,重视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例如学生参与型的授课、协调与共同协作学习、参与课外科技活动、自主探求性学习等成了十分重要的课题,大学教育向“知识创造、自主学习”的方向逐渐转变 [1]。

1992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图书馆率先建立名为“信息拱廊”的信息共享空间,目的是打造一种“培育读者提高信息素养,促进读者更深入学习、文化交流、协作和创新研究”的一站式、协作式的共享科研环境。随着这类全新共享服务模式在欧美等国的图书馆流行,其形式也指向学习共享空间、知识共享空间、学术共享空间、研究共享空间等各类方向逐步走向分化 [2]。

2010年日本文部省教育陈述报告中指出“开展自主学习(Active Learning)、保障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是提升教育质量和学习成效的方法之一”,提出“各大学有必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场所和时间”。报告中还指出了,自主的学习方式对于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还在其官方网站“图书馆先进事例”的栏目中,相继介绍了几所高校图书馆以学习共享空间为模版,从而建设自主学习空间的优秀实践案例 [3]。

在国内众多高校也积极开展了图书馆学习空间的构建,如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精心打造了全新学习空间“24小时书房”。设有休闲阅览区、电子阅览区、睡眠舱、自主借还区、写作区等。通过建成集“阅读体验”“生活方式浸入”“精品文创展示”于一体的立体式体验空间,挖掘阅读背后的文化价值,充分彰显图书馆的人文关怀 [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图书馆LC联合服务团队以“汽车”为主题,利用LC (Learning commons,简称LC)实体空间平台创设了动态的社会情景性育人环境 [5]。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的信息公共空间精心地配置了“六重空间”从资讯服务、科研探索、视觉感官等方面深度地影响了读者,设置了体验空间、学习空间、研讨空间、影音空间、自主文印打印区和电子阅览空间六个功能区块的信息共享空间 [6]。浙江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IC空间,配置了八类空间类型,即学习空间、研究空间、知识空间、创新空间、系统体验空间、外文特藏研修空间、多媒体空间和文化空间 [7]。

3. 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发展趋势

空间发展趋势是基于由建构主义、数字信息技术、移动学习和环境育人等要素共同推动发展的。建构主义学习范式的出现,导致了对学习的关注,而不是对教学的关注,并将非正式学习空间视为学习的场所。如果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空间和时间空间,那么纵观整个校园无论何时何地都将是一个有效的学习空间。这必将使得学习方式的整体观改变。首先,对学生时间和学习场所的需求持续增长,其次,学习不仅限于在教室内,也可在传统讲堂外。新的学习策略的改变和适应学生时间空间的多重需求,使得对学习空间的使用、设计和地理位置的问题得以重新规划思考。

趋势1:积极的社交学习策略

现阶段许多迹象表明活跃型社交式学习空间正在不断迈进。对非常规学习空间的热度源于人们意识到非常规空间有助于在中小型群体中自发地、主观地学习,互动讨论,作品制作创新等小组化的功能性学习策略。在图书馆互动空间内设置小组互动讨论区、研讨会工作室、创客空间、讲座工作室、视频制作室等社交式学习空间,不仅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更多可拓展性,也使教育信息技术更好的融合到高校图书馆各项空间服务中去。

趋势2:以人为本的设计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正在从信息共享向学习共享的趋势转变。随之的学习空间设计方案,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也逐渐在转变,如今高校图书馆越来越强调读者和学习者对空间的需求,来对学习空间公共空间进行提升和改造,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行性。

如今,鉴于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对基本访问的需求没有十年前那么迫切,这使得需求重心逐步从提供基本访问转向提供综合服务以帮助学习。这种转变驱使诸如图书馆这样的公共场所逐渐成为支持综合服务的场所。包括研究、计算、写作、媒体准备和制作、学术技能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图书馆简食和饮料售卖点的回归也是空间人性化的重要因素。当物理环境发展成为一种强大的学习工具时,学习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效。

趋势3:更加关注人文环境建设

人类寻求身心舒适,一个人的幸福感将会影响生产力与创造力。当人类开始积极创造更高层次的生活空间并且富有一定成效的同时,须满足四个要素:认知有效性,社会支持度,情绪功能和身体功能。

如果人们时常感到不舒适自在并且缺失幸福感,他们将会降低注意力,从而表现出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等非最佳的学习工作状态。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如何能让人感到环境氛围舒适,利用空间感官上提升幸福感,以放松他们紧张的情绪和身体,进行愉快的学习。

雷纳塔·凯恩夫妇提出的脑学习的十二条原则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脑学习的本质。其中一些原则表明刺激、学习和物理空间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8]。

学习涉及集中注意力和周围感知。良好的空间设计在视觉上令人兴奋。虽然空间不应分散注意力,但它可以提供影响体验和学习的感官刺激。空间也可以是补充和增加参与度的“沉默课程” [4]。

图书馆内的各种环境布置如走廊文化,文化墙,主题展等人文环境布置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感官刺激也是环境育人的一个重要部分,如细雨润物潜移默化地隐性教育,有利于学习者的人文素养的提高。

4. 图书馆学习空间的构建理念

4.1. 动静结合

图书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场所,传统的图书馆以阅览图书资料为主要服务功能空间。阅读学习、创作与备考等学习活动需要图书馆提供安静或者私密的学习空间,而小组学习、互动交流、课件制作、学术讲座、课题研讨等则需要互动的有声学习活动空间。因此在图书馆学习空间设计和规划中既要有静的空间又要有动的空间,区域设置要互不干扰、互不影响,区域分割标设明显。动静结合的空间布局能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不同需求,以避免学习目的不同的读者之间出现彼此干扰的窘况。

4.2. 虚实结合

基于网络的虚拟空间和物理的实体空间相结合,虚拟空间通过借助社交媒体工具建立虚拟交流环境,发布活动信息,进行文献传递服务,提供在线咨询服务等。结合高校特色建设网上虚拟博物馆、展览馆,基于VR技术建设虚拟实验室以及网络视听室,为学习者提供舒适感官体验,增强学习兴趣。在物理学习空间通过各种不同类型学习空间设置,营造良好的实体学习环境,从硬件设备(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子阅览器)提供到舒适的桌椅配置;从学习功能区的细化布置到环境氛围功能改善,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匹配成长,让实体与虚拟空间协同发挥育人作用。

4.3. 显隐结合

图书馆渐渐从狭隘、封闭、静态、被动的服务中走出来,开始考虑为读者提供更多阅读空间、协作空间、研修空间、文化空间、创新(客)空间、科技探究空间、多媒体空间、自定义空间、展示空间、知识共享空间等显性化的学习空间 [9]。为学生在富有学术氛围环境下寻找相互交流、信息交换和社交的场所。

现代图书馆不仅要设计开放、平等、自由、舒适的学习空间,还须在设计中考虑融入激发人的阅读兴趣,启发人的智慧和灵感,开拓人的视野和胸怀的隐性化的空间和环境设计理念。优美、自然的馆舍环境也兼具育人的功能,要充分认识到浓厚的学习氛围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 [10],也是学习空间隐性化设计构建的重要方面。在学习效果方面也是隐性设计需要关注的细节。例如灯光设计既是显性化的阅读需要也是学习氛围隐性化的呈现。调整学生的情绪和最佳刺激水平可以通过混合照明类型实现,包括自然光增强控制。通常间接照明是学习领域中最佳的主要光源。各种照明是帮助学习效果最大化的最重要方式;它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照明或调光器得以实现。灯光对学习的影响并不存在可量化的数据;但对心理影响例如减轻压力和提升情绪却有着切实的效果 [11]。

4.4. 软硬结合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在图书馆的建筑物中开始逐步使用智能家居等物联网技术。通过安装了传感器和预定算法系统,智能家居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优先级响应环境变化,从而有效地利用能效资源。使用物联网技术能够自动分析阅览室中的读者数量,书籍存储量,气温,照明等级等一系列大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管理整个图书馆建筑中的各种电子设备,为用户创造智能化的环境条件 [12]。

舒适愉悦的物理环境,轻松自由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提高学习空间对读者的吸引力,增强读者参与学习空间的使用意愿。图书馆学习空间除了提供硬件设施齐全、环境舒适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外,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答疑解惑、咨询服务等软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让读者能享受到图书馆的全方位服务和良好的自助体验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为读者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图书信息服务,满足读者在数据化时代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形成一个环境、技术、服务和资源高度融合软硬结合的学习环境。

5. 结语

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在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构建和完善图书馆学习空间,并致力于强化高校图书馆在现代大学教育和提升社会文化发展中的综合优势,实现高校图书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核心价值,突出图书馆在校园公共信息服务的地位具有重要且现实意义。

未来高校图书馆的各类空间定位、布局、设计等要素还将不断改变与发展,这一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图书馆的自我定位以及职能体现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提供阅读书籍的单一化场所,更多的是读者体验感知多元化新事物、文化传承交流、知识互通、开展各类创新创造活动的综合性社交场所。

参考文献

[1] 郭玖玉. 为读者创造一个人性化的阅读空间——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必须重视的理念[J].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4, 24(4): 57-58.
[2] 任树怀, 盛兴军. 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8, 26(4): 20-26.
[3] 罗宏. 日本大学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案例研究[J]. 新世纪图书馆, 2018(10): 79-82.
[4]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全新的学习空间“24小时书房” [J]. 福建图书馆学刊, 2019(1): 65.
[5] 刘然, 李鑫, 岳彩领. 高校图书馆深化学习空间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8(s1): 56-59.
[6] 陆韡. 国内高校图书馆“大学信息共享空间(UICL)”环境设计的经典案例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18(31): 10-12.
[7] 聂四维. 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发展述评[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8(7): 92-95.
[8] Caine, R.N., et al. (2005) 12 Brain/Mind Learning Principles in Ac-tion. Corwin Press, Thousand Oaks, 2-10.
[9] 唐先辉. 图书馆空间服务研究综述[J]. 图书馆学刊, 2019(2): 133-136.
[10] Taylor, A. (2005) Silent Curriculum: Learning through Creative Design. American Architectural Foun-dation’s National Summit on School Design, Washington, D.C, October 2005.
[11] Oblinger, D.G. (2006) Learning Spaces. 131.
[12] Nazarovets, S. (2017) Library 4.0: Technologies and Services of the Future. Library World, No. 6,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