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
Xi Jinping’s View on Youth Responsibility in the New Era
DOI: 10.12677/ACPP.2021.101002, PDF, HTML, XML, 下载: 660  浏览: 1,278 
作者: 徐 溪: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关键词: 习近平责任观主要内容现实价值践行路径Xi Jinping The Concept of Responsibility Main Contents Practical Value Practice Path
摘要: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青年一代的责任教育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把青年一代的责任教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同志在多次会议的讲话内容中针对青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的关于青年责任的表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责任观以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责任意识的继承和发展,是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点以及当代青年责任担当现状提出的关于青年责任的科学阐述。
Abstrac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of the young generation, especially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omrade Xi Jinping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statements on youth’s responsibility in the contents of his speech at many meetings, forming Xi Jinping’s responsibility concept in the new era. Xi Jinping’s new era youth responsibility concept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s youth view, responsibility concept and China’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since ancient times. It is a scientific exposition of youth responsibilit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atus quo of contemporary youth responsibility.
文章引用:徐溪. 浅谈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J]. 哲学进展, 2021, 10(1): 7-12.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1.101002

1. 引言

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问题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青年一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是否有理想、有担当,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讨论青年发展和培育问题时就多次提到“责任”“使命”“担当”这些关键词。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1] 习近平同志先后在多次的青年座谈会和回信中都对新时代青年能够勇担时代赋予的责任提出了殷切期望。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形成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探究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现实价值对于深刻领会新时代青年责任的丰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研究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现实价值也将有助于为青年责任教育提供新的实践思路和教育路径。

2.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同志围绕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发表的一系列关于新时代青年责任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2.1. 坚定的理想信念

早在2013年,习总书记就指出青年人拥有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树立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远大理想,这既是由我国现在的发展情况决定的也是由我国发展历史决定的。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才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使得广大青年必须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坚定地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将实现中国梦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正如,习总书记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2.2. 正确的价值取向

习总书记2014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高度强调了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 [2],青年的价值观取向是否正确、积极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取向如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过反复理论论证、征求群众意见和结合中国发展强盛的奋斗历程总结概括得出的,是实践–认识–实践的发展产物,更是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因此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代表了全中国、全民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青年人必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明确的价值评判标准,只有青年一代带头达到这一价值目标,国家才能最终实现价值追求。

2.3. 高尚的品德情操

拥有高尚的品德情操是构成青年实现担责、成长与成才的动力,是青年提升责任认知、坚定责任信念、培养责任行为的重要前提条件。从习总书记2013年在同青年代表座谈时提出“青年要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3],到2016年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4],再到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对青年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各方面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强调突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品德情操养成的高度重视。倘若没有高尚的品德情操,青年也无法承担起社会和时代赋予的责任。

2.4. 高强的本领才能

习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如何实现自身价值的问题,主张练就过硬的本领是青年自身价值实现的根本保障,也是构成青年责任感的实现要求。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中指出,“要引导学生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5]。青年掌握扎实学识、具备履责担当的能力,不仅需要青年自身的积极努力,也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正如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6],只有各方共同努力,青年才能更好地利用好中国梦实现的广阔舞台,实现自我梦想、服务国家人民。

2.5. 勇担时代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号召“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7]。无论是在国家的发展道路还是青年的成长道路,都存在着前途光明和过程曲折的矛盾,都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和矛盾,需要青年学会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青年只有始终保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处世态度,肩负起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中国未来的发展才能充满希望和活力。

3.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现实价值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从现实价值上看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时代的统一,这既是由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生成逻辑导致的,也是由其中包含的内容及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决定的。

3.1.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提出是源于并面向实践所形成的科学理论,是实践与理论的高度融合。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是在总结习总书记个人青年时期独特的实践经历后提出的,源于实践;同时,观点的提出又面向实践,可以为解决现实中青年责任弱化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青年的研究以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对青年展开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后逐渐完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这些都是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重要理论来源。早在19世纪世界工人运动兴起时,马克思就提出“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 [8],明确了青年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力量。列宁在创立和领导布尔什维克党时期进一步明确提出“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 [9],进一步强调了青年在未来建设中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人也在不同时期就青年观展开了论述,如毛泽东的“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太阳”、邓小平的“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 [10]、江泽民的“青年的素质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 [11]、胡锦涛的“我们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12] 等等。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唯物史观视域”与“无产阶级立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特点,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提出的新论断。

另一方面,习近平青年时期的知青经历、大学学习经历、秘书工作经历、基层干部工作经历等等,这些曲折的经历与艰苦的磨砺造就了习总书记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宏大的视野、顽强的奋斗精神、自强的品格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些经历促进习近平对青年如何树立理想、练就本领、强化担当以及应该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怎样履行责任问题提出深刻见解。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提出是源于并面向实践所形成的科学理论,是实践与理论的高度融合。

3.2. 历史与时代的统一

中国自古以来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无不体现着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担当和先忧后乐的忧患意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汲取了中华民族关于责任担当的优良文化、精神,对青年传承责任精神、勇担历史使命提出新要求、新期望。习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 [13],青年一代应当通过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能力,以真才实学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现如今青年存在着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缺失的问题,社会上不正确的舆论导向、社会思潮的激荡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社会上盛行着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之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青年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习总书记嘱咐共青团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时刻关注青年的发展成长,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机会和条件。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提出是在对青年责任担当现状的深刻反思后提出的总体构想。

4.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践行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主要内容和现实价值决定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不仅是一种话语体系,更是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年个人各层面都必须积极实现的实践方略。

4.1. 社会层面

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大的社会中,社会的风气和氛围都在无形中对每一个人产生着影响,而青年正处于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理想观念是否坚定、社会责任感是否强烈、是否具有高度的社会服务意识都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为此,全社会有责任为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提供正向的引导。

青年尚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上网娱乐、学习的同时,很容易被网络上的言论带跑偏。在这种情况下,净化网络环境,做好剔除损害国家形象等消极负面信息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在必要和适当的时候通过推进相关政策来促进青年同志投身社会服务活动中,建立奖惩机制以及鼓励机制,在政策和制度的监督、规定让青年一代养成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意识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与义务 [14]。多宣传报道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并多举办“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类评选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年责任感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很多青年人可能对于自己应该怎么去做感到迷茫,但他们很多人都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觉悟,因而对优秀同志的宣传报道也是促进青年养成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15]。

4.2. 学校层面

学校是青年一代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健康、正向的教育也是促进青年社会责任感形成的重要一环。学校教育大致可以分为课堂知识教学的显性教育和校园氛围营造的隐形教育两个方面。课堂知识的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政治知识讲解的形式从选修课课本中直接传输这方面的知识,在专业课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将做好课程思政的推进工作无形地灌输社会责任意识,在思想教育理论课的专门学习中培养青年各方面的道德认知尤其是责任意识。校园氛围的营造即为学校的校训、宣传栏的宣传报道、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积极作为等等方面都会在潜移默化中促进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因而要大力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将责任引入高校校训中,让青年在重温学校校训的时候反思责任;将在责任行为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先进人物事迹在校园宣传栏报道,让青年在娱乐放松的同时对照自身找差距 [16]。

4.3. 家庭层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一个家庭的教育对在这个家庭里培养出来的青年人思想道德修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家长应当从以下两点促进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树立榜样,父母和其他长辈在日常生活中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多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担起作为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为青年树立学习的榜样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青年人从小就培养起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17] 开展家庭内部批评和惩罚,对于青年表现出的积极正向的行为及时予以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激励他们不断深化责任认知和行为;对于青年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弱化的情况也及时予以批评,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后果,指导他们做出相应的观念和行为的调整,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和信念。

4.4. 青年个人层面

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光有社会、学校和家庭创造的外部环境熏陶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青年人自身的努力这一内在因素作用。如果自身做不到自觉地向优秀同志学习,不能将听到、看到的“正能量”内化为自己的行动,那么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不能真正达到落地生根的效果。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固然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主动参加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光有为人民服务的想法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远远不够,参加一系列的社会服务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贫困地区支教、敬老院照顾孤寡老人、参与社会捐募活动、场馆人员引导与讲解等活动,在活动中既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也能在活动中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5. 结语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是以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为基础,借鉴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道德观念,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于加强新时代青年责任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从理论上力图以德育为基础,以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为价值导向,探索新时代青年责任教育的具体理论和实施策略,丰富新时代青年责任教育工作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运用于具体的实践中去,根据新时代青年的自身特点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点,选择有效的教育路径,形成符合新时代青年责任教育的实际的有效策略。从理论总结提炼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入手,坚持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为解决新时代青年责任感薄弱的问题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2] 习近平.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 人民日报, 2014-05-05(05).
[3] 习近平.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 人民教育, 2013(10): 2-5.
[4] 习近平. 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04-30(002).
[5] 吴晶, 胡浩.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 中国高等教育, 2016(24): 5-7.
[6]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党的文献, 2016(4): 3-10.
[7] 习近平.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9-05-01(05).
[8]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9] 列宁. 列宁全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10]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11] 江泽民. 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9.
[12] 胡锦涛. 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 人民日报, 1998(06).
[13]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14] 雷燕. 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 教学与管理, 2016(27): 77-79.
[15] 崔成前. 基于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研究[J]. 江苏高教, 2018(8): 103-107.
[16] 袁国玲.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路径[J]. 高等农业教育, 2014(7): 66-69.
[17] 王乐生.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的作用及路径[J]. 教育与职业, 2014(23): 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