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校社区责任感内隐观研究
Study of Implicit Concept of Students’ Sense School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DOI: 10.12677/ASS.2021.103072, PDF, 下载: 310  浏览: 482 
作者: 毕伊娇: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关键词: 学校社区责任感内隐观大学生Sense of College Students’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Implicit Concept College Students
摘要: 为了解大学生对于“学校社区责任感”内隐观,本研究采用字词联想法,以“学校社区责任感”为刺激词,请212名大学生针对该词语进行联想,选出前40个高频词,再请219名大学生对这些词汇与“学校社区责任感”一词的符合程度在七点量表上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9个基本簇和4个高阶簇。从高阶簇出发,发现当代大学生是从“个人对学校的情感、付出和人际参与”、“个人学习、意志及品德”、“个人素质与交际能力”和“勇于承担责任”四个方面对学校社区责任感进行表征与建构的,并且“个人对学校的情感、付出和人际参与”所占比重很大。
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implicit concept of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method of word association, uses “Sense of school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as stimulator, and asked 212 college students to associate words related to this stimulator. After choosing the top 40 most frequent words, we ask 219 college students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conformity of each word and “Sense of school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on Likert 7-point scale, of which the result was analyzed with hierarchical cluster. The results are 9 basic clusters and 4 high-level clusters. For higher-level clusters, we found that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represent and construct the sense of school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in 4 aspects: “Personal affection, dedication to school and interpersonal participation”, “Personal learning, willpower and morality”, “Personal quality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The courage to take responsibility”. Besides, “Personal affection, dedication to school and interpersonal participation”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文章引用:毕伊娇. 大学生学校社区责任感内隐观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3): 503-509.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3072

1. 引言

弗洛姆说:“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情作出反应。”可见“责任”有被动的属性,而“责任感”更强调责任行为的结果、个体的态度、体验和主观能动性。相比较西方而言,我国的责任心不仅强调道德属性、社会规范要求和责任后果,还以儒家的传统道德思想为基础,还包括对社会环境的责任 [1]。责任感缺失不仅是20世纪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2],当代大学生中也存在责任感缺失问题:缺乏国家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淡化以及自我责任感较低等 [3]。

Sarason (1974)最早提出了社区感的概念,认为它是社区成员间的一种归属感和责任心。对社区感的研究不仅限于居民社区,还包括学生所处的学校环境 [4]。近年许多学者使用“学校社区”(school community)一词,将学校作为与“社区”类似的共同体来进行研究 [5]。学校不仅是一种地域范围和功能实体,也是空间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的结合体。以往研究表明,低学校社区感的个体可能会在学业和心理健康方面产生问题,进而导致学生的破坏行为 [6]。而低责任感则与低学业成就、职业发展问题、人际关系危机和心理生理健康等问题相关 [7] [8]。

社区责任感(sense of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SOC-R)是社区感(sense of community, SOC)理论的补充和完善,是个体为了社区里个人和集体的体幸福,且不期望任何回报的一种责任感 [9]。社区责任感以适宜逻辑(logic of appropriateness)为出发点,指出当个体置身于各种社区组织(如:学校、家庭)时,为维持认知与行为的协调,个体通过调整自身的信念系统以适应社会情境,进而激发其内在的社区责任感。当个体通过社区参与培养起的公民价值观念被社区背景所包含时,个体会体验到一种为了社区的幸福而奉献的责任感 [1]。有关居民社区责任感的研究将居民社区责任感定义为“个体对自我的约束,意识到自我对社区他人及关系的责任,愿意为了他人的福祉和集体利益投入情感,付诸言行并承担后果的态度。”总之,社区责任感是个体对社区他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是社区中个体的一种社区体验,也是以心理社区感为基础的一种价值观念。

基于先前关于社区感、责任感和社区责任感的定义,本研究拟将学校社区责任感初步描述为:学生对学校作为一个地域范围和功能实体的归属感和责任心,其中包括以其学生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进行的自我约束,愿意为老师、同学和班集体的福祉投入情感、言行并承担后果的态度。

以往对社区责任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居民对所在社区的责任感。本研究将社区责任感聚焦于大学校园所在的学校社区,以丰富社区责任感的内容。其次,目前尚未有对学校社区责任感内在结构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将使用内隐观研究范式,探索学校社区责任感的内隐观结构,即学校社区责任感的理论结构,为后续关于学校社区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内隐观,即公众观,形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人们对某种心理、行为现象的概念和结构的观念和认知 [10]。大学生学校社区责任感内隐观是指大学生对具有学校社区责任感的人所具有的性格特征的认识和看法。内隐观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自由联想词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因素分析等。

2. 研究方法

在有关责任的心理过程、心理结构的研究中,问卷调查法较为常用,本研究同样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通过网络抽取来自全国各地大学生约200人(要求在校居住时间不少于一学期),并发放开放式调查问卷——“大学生学校社区责任感相关词汇调查表”。采用自由联想词法,以“学校社区责任感”作为刺激词,要求被试大学生针对此词进行自由联想,写出其认为与该词语有关的大于8个词语。对所得到的与“学校社区责任感”有关的联想词进行语义分析和联想频次统计,再将同义词合同,例如合并“有礼貌”、“讲礼貌”为“有礼貌”,但不合并“积极承担责任”和“有责任感”。第二步,将联想频次过低的予以删除。第三步,将词语按照联想频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最后,编制七点量表调查问卷,问卷题目是各个词语和具有学校社区责任感的个体所具有特征的符合程度。

第二阶段被试为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约200人(排除第一阶段被试,同样要求被试在校居住时间不少于一学期)。该阶段采用第一阶段所编制的大学生学校社区责任感相关词语七点量表,要求大学生对每个联想词与具有学校社区责任感的个体所具有的特征的相符程度进行评分,从1分到7分代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

在数据处理上,首先将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得到的词语输入Excel软件并计算每个词的联想强度。分析联想词的强度:将词汇按频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列。采用SPSS对相异矩阵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高频联想词及联想频次

第一阶段开放式问卷收回问卷212份,剔除回答词汇数目少于4个的问卷10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0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28%,其中男性被试为87人,女性被试115人,年龄21.16 ± 1.60岁,主要来自重庆、上海等地高校。对收集到的有关学校社区责任感的联想词进行内容分析和频次统计,共收集到词汇共1555个,进行同义词合并后,得到180个词汇。选出频次 > 10的高频词40个,累积频数为1143,占总词频数73.50%,见表1。联想词出现的频次越多说明该词与学校社区责任感概念的关系越近。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联想出的词汇频数最多的依次是奉献、无私、积极承担责任、责任感、帮助他人、自律、挑战、积极进取、荣誉感、友善。

第二阶段收回问卷219份,剔除无效问卷17份,得到有效问卷20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2.24%。男性被试有89人,女性被试113人,年龄20.56 ± 1.25岁,为来自全国26个城市的高校大学生。

3.2. 系统聚类分析的初步结果

使用最大距离法,40个词语在较低聚类阶段被聚类成9个基本簇。根据各簇所包含词语的含义,对9个基本簇进行命名并计算其平均联想强度,见表2

Table 1. High frequency associative words and associative frequency (N = 202)

表1. 高频联想词及联想频次(N = 202)

Table 2. Preliminary results of systematic cluster analysis

表2. 系统聚类分析的初步结果

3.3. 系统聚类分析的最终结果

在较高层次上,9个基本簇被进一步聚类成4簇,见图1。若按每个高阶簇联想词的累计联想强度均值降序排列,4个高阶簇依次可命名如下:1) “个人对学校的情感、付出和人际参与”簇(77.78),由Ⅰ、Ⅱ、Ⅲ与Ⅳ四类合并而成;2) “个人学习、意志及品德”簇(15.48),由Ⅷ与Ⅸ两类合并而成;3) “个人素质与交际能力”簇(4.38),由Ⅵ与Ⅶ两类合并而成;4) “勇于承担责任”簇(2.36),由Ⅴ类构成。

其中,高频词的总联想频数为1143,各类的累计频数分布为:“个人对学校的情感、付出和人际参与”889;“个人学习、意志及品德”177;“个人素质与交际能力”50;“勇于承担责任”27。相对所占比率如图2

Figure 1. Systematic cluster analysis tree diagram of the basic cluster

图1. 基本簇的系统聚类分析树状图

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proportion of each high-order cluster

图2. 各高阶簇所占比重示意图

4. 讨论

4.1. 平均联想强度的意义

本研究中,平均联想强度反映词汇被联想出来的频次大小。根据平均联想强度值,在较低层次的9个基本簇中,联想强度最强的是“对学校的情感、态度”,其内容主要涉及积极承担责任、爱护学校环境、爱学校、归属感、荣誉感、关爱他人、参与学校活动等强调学生与学校之间情感、态度和社区参与的词语,说明对大学生而言,学校社区责任感首先是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其次是“积极人际态度”,内容涉及友善、真诚、正义感等词汇,说明学校社区责任感具有与人友好相处、真诚相待的含义;再次是“人际合作倾向”,内容包括帮助他人、团结、尽职等词语,表明学校社区责任感不仅具有要为他人负责的含义,还要求与他人团结协作。

将9个基本簇进一步聚类为4个高阶簇,其中联想强度最高的是“个人对学校的情感、付出和人际参与(78%)”,由“对学校的情感、态度”、“人际合作倾向”、“积极人际态度”及“无私奉献精神”四类组成,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学校社区责任感的理解主要集中于对学校的情感、行为符合学生这一角色以及合群倾向,即从情感出发,与学校社区中的其他人和谐相处,并参与共同的活动,进而为学校付出。联想强度次高的是“个人学习、意志及品德(16%)”,包括“个人学习意志”和“个人意志品德”,说明当代大学生所认知的学校社区责任感除含有学生与学校社区之间的互动之外,还有努力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和迎难而上的内涵。“个人素质与交际能力(4%)”是由“个人自身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合并而成,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认为与大学生学校社区责任感与个人品质,如自信、情商高等,尤其是与人际交往能力有关。“勇于承担责任(2%)”是延续下来的基本簇。

从谱系图还可以看出,若分成两类,则一类是由“个人对学校的情感、付出和人际参与”和“勇于承担责任”构成,可定义为“个人与学校社区的关系:个人对学校的情感、愿意为学校付出和勇于担责及人际参与”;另一类由“个人学习、意志及品德”与“个人素质与交际能力”组合而成,可定义为“个人自身素质:意志、品德与交际能力”。两类所占比重分别为80%、20%,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学校社区责任感的内隐观念是从自身和自身与学校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认知与构建的。

4.2. 当代大学生学校社区责任感的内隐结构

况志华和叶浩生指出责任感的三因素结构,即责任心理和行为是由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共同作用促成的 [11]。以往研究根据此三因素模型,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从社区责任认知、社区责任情感和社区责任行为建构居民社区责任感的理论结构。

本研究中,四个高阶簇:“个人对学校的情感、付出和人际参与”包括与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相关的词汇,如责任感、爱护学校环境、主动承担责任等;“个人学习、意志及品德”、“个人素质与交际能力”和“勇于承担责任”则进一步反映出一个学校社区责任感强的个体所应具备的积极心理品质。

具体而言,“个人与学校社区关系”维度所占比重很大,说明当代大学生认为的大学生学校社区责任感大部分集中于大学生与学校社区的联结上,即在当代大学生的内隐观念中,一个具有学校社区责任感的大学生首先是对学校怀有积极情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并且愿意为学校奉献、主动为集体承担责任的个体,其次才是自身的能力和品质因素。这种强调“学生是学校社区中的一份子”的理解角度,符合学校社区感强调“学生在学校社区中发展”的内容;“承担责任、为学校付出”符合社区责任感中社区体验、社区参与和个体主动营造可满足其需求的社区情境的内容 [12]。

在个人素质方面,当代大学对学校社区责任感的联想词主要包括意志坚定、品德高尚、交际能力强和认真学习等内容。“意志”反映履行职责的过程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控制个人喜好,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品德”类主要包括诚信、律己和慎独等内容,具有约束自身以利他的性质;“交际能力强”强调个人处理与学校中他人的关系时的能力;“学习”则说明大学生认为学生应当在学校中扮演好学生的角色、认真学习是学生对学校社区具有责任感的体现。

4.3.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本研究运用字词自由联想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对“学校社区责任感”的内隐心理结构进行了初步探索,充实了学校社区感和社区责任感的内容。后续还可采用评估责任感的实验方式评估个体学校社区责任感,如责任感内隐测验评估 [13]。其次,不同群体特质的大学生社区责任感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少数民族学生。具有学校社区责任感的个体不限于大学生,后续还可针对高中生、初中生,以及学校中的教育主体教师的学校社区责任感进行研究。另外,大学生学校社区责任感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受教育水平、个体所经历的生活事件等 [1],后续研究可对其与学校社区责任感的关系进行探究,以加深对学校社区责任感的理解。

5. 结论

本研究采用自由联想词法和系统聚类分析,对大学生“学校社区责任感”进行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学校社区责任感”概念的表征与建构是从四个方面进行的:“个人对学校的情感、付出和人际参与”、“个人学习、意志及品德”、“个人素质与交际能力”和“勇于承担责任。”

参考文献

[1] 杨超. 社区责任感的结构及其对居民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2019.
[2] Horosz, W. (1975) The Crisis Of Responsibility: Man as the Source of Accountability.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Norman.
[3] 王力欣.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 37(1): 57-59.
[4] Sarason, S.B. (1974) 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Prospects for a Community Psychology. Jossey-Bass, Oxford.
[5] Kumpulainen, K., Mikkola, A. and Jaatinen, A.-M. (2014) The Chronotopes of Technology-Mediated Creative Learning Practices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Community. Learning Media and Technology, 39, 53-74.
https://doi.org/10.1080/17439884.2012.752383
[6] 屈昊森, 蔡曦, 史慧颖, 李牧洲, 黄鹏. 学校社区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多重中介影响分析[J].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19, 8(2): 110-122.
[7] Costanzo, P.R. (2014) Conscientiousness in Life Course Context: A Commentar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0, 1460-1464.
https://doi.org/10.1037/a0036024
[8] 杨超, 陈红, 胡小勇, 王艳丽. 中国居民社区责任感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 27(2): 242-245.
[9] 郑信军. 道德敏感性[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08.
[10] 况志华, 叶浩生. 责任心理学[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11] Long, D.A. and Perkins, D.D. (2007) Community Social and Place Predictors of Sense of Community: A Multilevel and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5, 563-581.
https://doi.org/10.1002/jcop.20165
[12] Steffens, M.C. (2004) Is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mmune to Faking?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51, 165-179.
https://doi.org/10.1027/1618-3169.51.3.165
[13] 罗念, 陈红, 李书慧, 刘豫. 学校社区感研究: 回顾与展望[J].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17, 4(2): 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