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抽象化到具象化:红船精神助推高校立德树人发展的实证研究
From Abstraction to Concretiz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Red Boat Spiri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ASS.2021.104117, PDF, HTML, XML, 下载: 383  浏览: 66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许露云, 周 娜, 徐寅华, 金 杭, 周欣悦: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浙江 嘉兴
关键词: 红船精神立德树人具象化Red Boat Spirit Moral Education Concretization
摘要: 如何借助红船精神推进高校立德树人发展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但关于红船精神的现有研究多局限于理论层面,较为抽象化,难以转化为现实力量推进立德树人。如何挖掘红船精神的具象化要素,寻找红船精神推进立德树人发展的现实路径,成为破解当前抽象化困境的关键。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利用SPSS数据分析工具,对个体结构要素对红船精神认知度影响情况、红船精神认知度对立德树人发展影响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发现:“以动态化过程、实体化内容、网络化途径、政治化队伍”能够有效落实红船精神,推进高校立德树人发展。
Abstract: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help of the red boat spirit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in academic research. However,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spirit of the red boat is mostly limited to the theoretical level, which is more abstract and difficult to be transformed into a practical force to promote moral education. How to excavate the concrete elements of the red boat spirit and find the concrete path of the red boat spiri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and people has become the key to solve the current Abstract dilemma. By designing a questionnaire and using SPSS data analysis too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structural elements on the recognition of red boat spiri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recognition of red boat spirit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and finally finds that “dynamic process, substantive content, network approach and political team” can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red boat spiri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许露云, 周娜, 徐寅华, 金杭, 周欣悦. 从抽象化到具象化:红船精神助推高校立德树人发展的实证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4): 870-876.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4117

1. 抽象化困境:红船精神推进立德树人发展的困境分析

红船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宝贵财富。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红船精神与立德树人的结合有利于将红色基因嵌入每位青年大学生的灵魂深处,成为他们精神的归宿、前行的动力。目前学界对红船精神的研究多停留于以理论阐述理论期间,重在阐述红船精神的内涵和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研究的应用性不强,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一方面,红船精神研究抽象化,“目前学界对红船精神的研究集中于阐述红船精神的理论内涵、现实价值、重要意义等”,停留于以理论阐述理论阶段,即以红船精神来研究红船精神,以论证性、解释性研究为主,应用性研究偏少。另一方面,红船精神推进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研究抽象化。目前对红船精神的弘扬主要有两个方式:一是校内教育性弘扬路径;二是校外社会性弘扬路径。校内教育性弘扬路径主要是课堂教学 [1] 和校园文化建设 [2] 两种方式。校外社会性弘扬路径,主要借助党员个体、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建设和服务以及文化创意产业 [3] 来弘扬红船精神。但这两个实现路径都不够具象化,过于抽象化和理论化,不利于推动红船精神和立德树人理论的发展。

当前对于红船精神研究过于抽象化,不利于通过红船精神发展立德树人,无形的红船精神若想真正落地实现,就必须将红船精神具象化。鉴于此,本文从具象化视角切入,以问卷调查为分析工具,探索红船精神具象化路径,及如何通过红船精神推进高校立德树人发展,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和探索红船精神弘扬新路径提供借鉴。

2. 研究设计:指标设置与调查方法

结合研究主题,本课题主要采用实证和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问卷结构上,整体分为三部分:个人结构、红船认知序、高校立德树人发展序。在个体结构方面,主要考察年级、政治面貌、担任干部情况、所处地域情况等个体结构要素对红船精神认知影响;在红船认知序方面,主要设置对红船精神的了解方式、理解程度、践行程度等问题;在高校立德树人序方面,问题主要关于高校德育现状、学生理想信念、创新精神、奉献意识发展状况。

在调查对象上,此次调查共收集了367份问卷,大一大二各有176人,大三大四分别是9人和4人。在所处地域上,嘉兴市共有183人,非嘉兴市有185人。政治面貌方面,党员有8人,非党员有360人。其中,有134人为学生干部,234人为非学生会干部。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借助SPSS数据分析工具,运用卡方分析、描述性分析等方法,探析个体结构与红船认识关系,以及红船认知对高校立德树人发展影响,从中找出红船精神具象化的方式,并从实际出发,提出红船精神推进高校立德树人的具体路径。

3. 数据地图:红船精神具象化因素及其对立德树人影响分析

3.1. 个体结构因素对红船精神认知影响

为考察个体结构因素对红船精神认知度影响,我们从“性别、年级、政治面貌、担任学生干部”四大因素出发,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见表1)。

Table 1.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structure factors on the cognition of Red Ship Spirit

表1. 个体结构因素对红船精神认知影响

Sig = 0.000 < 0.05.

调查数据显示:在问题“你对红船精神的了解程度?”中,在被调查的368人中,选择“没听说过的”共有66人,选择“听说过,但不了解的”有66人,选择“了解不全面的”则有165人,而选择“全面了解的”仅有71人。整体来看,目前学生对红船精神的认知度多处于“了解不全面”状态。

通过进一步观察被调查对象在性别、年级、政治面貌和担任干部情况几方面因素的频数和百分比分布,及调节残差可以发现:在性别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了解红船精神;在年级方面,大一学生更倾向于没听说过,而大二大三大四学生更倾向于“了解不全面或完全了解”;在政治面貌方面,党员、团员更倾向于听说过,而群众更倾向于没听说过。党员和团员不断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洗礼可能是引起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被调查对象“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方面也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担任学生干部的比没担任学生干部的更倾向于了解红船精神。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

3.2. 红船精神呈现样态对红船精神认知影响

红船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精神,其外在呈现样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对红船精神的认知。为探析不同呈现方式对红船精神认知影响,我们又对调查对象最初了解红船精神方式及其意愿了解方式进行了调查。

在问题“您最初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红船精神的?”中,在被调查的368人,除去没听说过的66人外,有55人通过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等遗址了解,36人通过报刊书籍了解,54人通过宣传标识了解,95人通过红船课程了解,36人通过网络宣传了解,还有26人通过其他方式了解(见表2)。

通过进一步观察不同了解方式间的频数百分比分布及残差情况发现:以参观革命纪念馆方式或学习红船精神课程方式了解红船精神的人,更倾向于完全了解,而以城市和学校宣传标识或网络宣传方式了解红船精神的人,对红船精神的认识多停留于了解不全面层次或听说过但不了解层次。而以书籍报刊杂志方式了解红船精神的人,其对红船精神的了解程度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

Table 2. The influence of the appearance of Red Ship Spirit on the cognition of Red Ship Spirit

表2. 红船精神呈现样态对红船精神认知影响

Sig = 0.000 < 0.05.

为更进一步探索红船精神最佳了解方式,我们对红船精神的“意愿了解方式”进行了调查(见表3)。数据显示:在问题“您觉得以哪种形式宣传红船精神会让你更感兴趣?”中,可以看到“与红船精神有关的文创产品”响应率最高,达24.29%,视频多媒体资料占比次之,达23.34%,而书籍、宣讲会等方式占比相对较小。意味着大众更愿意接受与红船精神有关的文创产品如杯垫、文件夹、贴纸或视频多媒体资料,而传统的书籍、交流会并不占优势。原因可能是互联网时代,通过视频传播更快速、方便、有趣,且将红船精神与文创产品相结合的新型形式更能吸引大众。

Table 3. Understand the spirit of the red ship in a willing manner

表3. 红船精神意愿了解方式

3.3. 红船精神认知情况对高校立德树人影响

为通过红船精神推动立德树人发展,我们从调查对象的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意识出发,对高校立德树人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并尝试研究红船精神认知情况对高校立德树人发展影响(见表4)。

在问题“是否参加过学校创新创业等类项目”中,通过观察频数、百分比分布,及调节残差发现:选择“没听说过”“听说过但不了解”的调查对象,更倾向于未参加过,而选择“了解不全面”“完全了解”的调查对象,更倾向于参加过。在问题“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类似结果,即“没听说过”或者“听说过但不了解”的人,更倾向于未参加过,而选择“了解不全面”“完全了解”的人,更倾向于参加过。由此可以看出:红船精神对于推动高校立德树人发展有积极意义。

Table 4. The influence of Red Ship Spirit on moral education

表4. 红船精神对高校立德树人影响

Sig = 0.000 < 0.05.

4. 具象化路径:红船精神推进立德树人发展的路径探索

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红船精神对高校立德树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结合调查中的过程影响因素和调查分析结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具象化红船精神,推进高校立德树人发展。

4.1. 以动态化过程宣传红船精神

通过对“红船精神最初了解方式”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以参观革命纪念馆等活动方式了解红船精神的,更倾向于完全了解红船精神,而在“红船精神意愿了解方式”调查中,视频多媒体形式、文创产品形式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方式。这说明,相比于静态的纸质材料、或单调的宣讲会等方式,动态化的、趣味化的红船精神呈现方式,更易被外界接受,更能增加人们对红船精神的了解,也更有助于推进高校立德树人的发展。为此,可以充分挖掘红船精神的动态化传播路径:一方面,开设红船精神实践课。对于红船精神的传播,不应仅停留于静态理论课,要变理论课为动态活动实践课。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开设特色红船精神实践课。深挖以红船精神为核心的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与红船精神有关的纪念馆、探访红船精神人物、带领学生开展与红船精神相关的社会实践调查和研究,在动态活动中熏陶学生,潜移默化地增进学生对红船精神的认知;另一方面,充分开发各类视频资源传播红船精神。近年来火爆全网的短视频深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红船精神在短视频入场时代,要与时俱进,变换红船精神的叙事方式、时空观念、传播方法,占据网络文化制高点。可以以红船精神发展史为文本素材,通过电影、短视频、音乐等现代媒体形式,加工红船精神,变换传播形式,进而增加红船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使得大学生在刷视频的娱乐过程中,内在认知和品格被红船精神无形感染和影响。这样的方式使红船精神文化保持了持久活力,让红船精神传播更快速、方便、有趣,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更好更快地了解红船精神,推进立德树人。

4.2. 以实体化内容呈现红船精神

根据调查可以看出,在通过书籍和宣传语了解红船精神的学生中,只有14%和19%的人表示完全了解,而在接下来的意愿了解方式调查中,书籍的响应率也仅有13%左右,相比而言文创产品的响应率最高,为24.29%。可见,理论性、抽象性的书籍在提高人们红船精神认知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因而,可以转化红船精神呈现方式,设计实体化、具象化的红船精神产品,激发人们了解欲:一方面,可以设计、开发红船精神文创产品。立根于党的建设发展史、我国革命发展史等历史材料,尤其是挖掘红船精神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故事、典型代表人物,在此基础上,将红船精神与文化创意类产品相结合,制作成杯垫、文件夹、贴纸等日常生活用品,在生活中融入红船精神;另一方面,将红船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不应仅局限于红船精神宣传标语,还可以在校园建筑设计、文化长廊设计、校园石像设计中融入红船精神,同时积极发挥学校社团组织作用,开展特色的红船精神文化活动,从而将抽象化的红船精神以实体化内容呈现出来。

4.3. 以网络化途径延伸红船精神

通过对比不同地域对红船精神的了解程度,分析发现,嘉兴内的高校往往比非嘉兴的高校了解得多,这说明目前红船精神的传播很大程度上还停留于嘉兴市域内。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因而红船精神的传播也不应仅限于嘉兴市,应面向全国。为此,可以借助现代网络化途径,打破时空界限,将红船精神传播到每个手机端背后的人: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尤其是虚拟仿真技术,在网络平台再现红船精神的形成发展史,让身处和平年代的学生能够切身体验到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船精神,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还能够带来理性思考,在技术与红船精神的融合中,让红船精神飞边中华大地;另一方面,建立网上红船精神资源库。可以系统性整理红船精神形成发展过程中的杰出人物资料和故事,形成网络专题窗口,方便人民快捷了解;同时,还可以研发“红船精神知多少”答题闯关模式,借助当前游戏平台的规则和形式,让人们在娱乐中了解红船精神。通过网络途径使不同地域的高校都能对红船精神有一定程度了解,达到延伸红船精神的目的。

4.4. 以政治化队伍落实红船精神

从个体结构因素对红船精神的影响情况中,可以看到,高年级的、政治面貌为党员团员的或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更倾向于听说过红船精神,他们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也是红船精神传播和立德树人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发挥党员、团员、学生干部群体模范作用至关重要:一方面,加强对这类政治化队伍的培训,锻造红船精神传播生力军。高校要系统实施青马班工程,设置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加强高校间的培训交流,在理论和思想上武装政治队伍,让他们成为红船精神传播的小种子,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榜样;另一方面,积极借助宿舍、班级、社团等微社区,发挥政治化队伍在微社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用优秀的品格感染周围同学、坚实的行动带动周围同学,充分发挥政治化队伍的辐射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基金项目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SRT资助项目“红船精神具象化与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NH8517204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姚兰英. “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探析[J]. 亚太教育, 2016(30): 171-173.
[2] 黄芳芳. 嘉兴学院以“红船精神”领航 开创“省身文化”育人品牌[J]. 教育与职业, 2014(34): 61-62.
[3] 陈天英. 新形势下深入践行红船精神的思考[J], 观察与思考, 2012(10):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