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Internet Finance’s Impact on Commercial Bank
DOI: 10.12677/FIN.2021.113010, PDF, HTML, XML, 下载: 876  浏览: 2,696 
作者: 吴天竺: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金融Internet Finance Commercial Bank Finance
摘要: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其对传统的金融业发展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本文在《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实务》课程的指导下对当今时代商业银行所需承受的风险进行分析,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对当今时代的商业银行现状进行信息整合与对策探讨,力图帮助传统的金融业寻找解决方法以减小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的消极影响。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kes Internet Finance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which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dust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urse “commercial bank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isks that commercial banks need to bear in today’s era, and discusses th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from the macro and micro levels, trying to help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dustry find solutions to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Internet Finance on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dustry.
文章引用:吴天竺.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J]. 金融, 2021, 11(3): 81-86. https://doi.org/10.12677/FIN.2021.113010

1. 引言

近年来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主要依托的互联网金融,凭借其“低成本”和“高效率”等优势迅速在金融市场兴起。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达到7199.98 亿笔,同比增长35.69%;第三方支付金额达到了249.88万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0.10%。互联网金融的迅速扩张,形成了独特的资金融通新模式 [1] [2]。而这种新模式,不仅分流了商业银行的用户数量,储蓄金额,同时也在商业银行的内部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在当今时代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业究竟在商业银行的哪一方面产生了影响?商业银行应当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存款竞争?其承担了怎样的运营风险?在不断变化的金融时代下,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应当如何保持自身优势,继续发展?探究以上这些问题,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自身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改变自身在与互联网金融竞争状态下的不利地位,以及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互联网金融的模式

目前,互联网金融模式常见的主要有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网络小额信贷、众筹融资、互联网投资理财和互联网金融门户等6种模式。

2.1.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有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公司,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对接的交易支持平台,货物购买方支付的资金会暂存于该平台,待买方验证货物后,平台才会将支付款项转至卖方账户。其最早的形式为淘宝,天猫等交易平台,后来逐渐演变为得物,网易BUFF等多个APP,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第三方支付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开始的互联网支付,更多的是一种既可线上也可线下的综合性支付工具。

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盈利方式主要在于收取交易中的手续费,交易服务费用等,具体交易规模可见图1

2.2. P2P网络贷款

P2P网络借贷是指个人或者小微企业通过P2P网络贷款平台,以收取一定利息为目的,招标有意愿者的贷款,在这一过程中,P2P网络贷款平台起到一个中间人的作用,帮助借贷双方进行资金的合理配置,而在中间人作用发挥的同时,P2P网络贷款公司向借款人收取手续费用以及向贷款人收取一定比例的投资收益,以此作为利润。

Figure 1. China’s Internet and mobile third party payment tranction scale from 2011 to 2020

图1. 2011~2020年中国互联网、移动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

2.3. 网络小额信贷

网络小额贷款是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脱贫致富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而推出的一项创新性的金融服务,不同于以往的实体性小额信贷,该种信贷方式通过非正式途径向小微企业或者贫困者、贫困家庭提供融资服务,用来帮助挽回因资金不足或者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生产者无法继续进行生产的困难局面,从而增加这些群体的收入或者就业机会。

2.4. 众筹投资

众筹投资是指资金需求方向网络平台公示投资项目,进行资金筹集的一种方式,其主要中介方是网络平台,投资方为社会公众,若公众对该项目有信心,则予以投资,以物或股权作为投资回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我国当前的众筹模式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因为项目创意性、风险性以及当下投资者的逐利性的特点,我国的投资者对于众筹模式的投资意愿较低,无法形成较为广阔的投资规模。

2.5. 互联网投资理财

传统的投资理财是投资者通过合理安排资金,运用股票、债券、基金等方式对个人、家庭或者企业的资金进行管理与分配,从而做到保值、升值的效果。而互联网投资理财运用了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投资,其依托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等业务,准入门槛更低,跨地交易更便携,极大的增加了网络投资者的数量,从而促进我国投资理财交易额的不断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再添动力。

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

3.1. 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更新

在互联网金融未兴起之前,商业银行以“一”家独大的特征占领着金融行业的整个市场,在我国本就为垄断式的金融体制中,传统的商业银行呈现出无人可竞争的局面,也正是因为这一特征,传统的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服务质量、用户体验等方面都出现了诸多不足。在准入门槛方面,许多小微企业因为没有达到风险评定的门槛,无法借取足够的资金进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或被大中企业兼并,或走程序进行破产处置,而对于许多创业人士来说,因是初次创业或者由于其他方面的限制其未能达到相应的风险评级,只能获取少量的资金,难以满足创业所需,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不利于我国小微企业数量与交易额的增长,无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这一系列问题有了转机与解答方法,互联网金融将金融与互联网相结合,为资金获取人提供了更加方便的资金获取途径,同时也拓展了一系列相关的互联网业务。

无疑,互联网金融相比于商业银行来说在该点上是有着极大优势的,由此动摇了商业银行的一部分特质,使得商业银行开始积极转型,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学习其平等、开放、联系的优点,降低市场门槛,重新建立起一系列新的风险评级机制,逐渐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3.2. 创新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传统的商业银行采用一系列繁琐的交易流程来保护资金安全,具有较为完备的线下交易体系,不得不说,这样的交易流程有着时间成本低这一极大的弊端,银行排队取号机时刻运转,用户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排队取号,更多时间等待借贷业务的办理,银行为提高业务办理效率而展开的一系列措施固然有效,但是在用户集中之时,这种有效性毫无疑问的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无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流程简便,办理效率高效,顾客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活动可以大幅度缩短时间消耗,同时也更加方便于跨地的业务办理。

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商业银行借鉴其经营方式,推出网上银行服务,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日常的业务处理效率。在投资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中的大数据技术来分析客户的资金流动状况,更好的判别其信用资质,更快的针对每名用户点对点的提供适合的投资类型,进行投资项目的针对性推广,提高业务的交易量。

3.3. 拓展商业银行销售渠道

传统的商业银行主要通过线下网点进行金融活动,该种金融活动不仅会产生较大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还会受到种种其他因素的干扰,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解决了该问题,相比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互联网金融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投资活动,这极大地减少了其日常运营成本,如支付宝、理财通等APP这些软件减少了投资者的交易手续,抢占了大量的银行客户,无疑,这将会动摇商业银行的金融地位,二者形成势均力敌的竞争关系,商业银行被迫转型,拓展销售渠道,开展网上业务,将金融投资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

以中国建设银行的APP为例,建设银行不断进行建行APP的一系列优化,拓展投资、理财、基金等多个项目,而在其中的基金项目不仅得到众多稳健性投资理财爱好者的喜爱,同时,也扩大了建设银行面向的目标群体。

3.4. 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

互联网金融具有办理方便,服务快捷的优点,当今时代,用户体验越来越成为客户们选择开展金融活动对象的重要标准之一,面对与互联网金融开展的竞争,商业银行积极了解客户诉求,简化服务流程,通过大数据来了解客户投资喜好,在特殊日期体现对用户的人文关怀,增强其服务型职能,从而提高其服务质量,不得不说,在银行服务质量方面,如今的互联网金融更加亲民也更加大众化。

4.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消极影响

4.1. 削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在过去的金融体制下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在盈利方面,通过存贷利差赚取收益。但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以后,原本的储户被分流,微信、支付宝等APP提供的存贷功能严重影响了银行的用户存款额,同时,在对互联网金融信贷立法方面还在探索的当今时代,该类金融APP缺少相应法律监管,乱象颇生,在通过贷款汲取大额资金后,发挥杠杆作用撬动更多资本来获取自身利益,资金成滚雪球的发展趋势,使得其具备了与商业银行争锋的资本,这无疑将会削弱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4.2. 弱化商业银行的中介作用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极大地弱化了银行的中介作用,甚至影响到了传统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在传统银行体系中,银行作为借款人与贷款人的“共用品”,一直都是资金供求者之间的桥梁与媒介,但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以后,银行不再成为唯一的链接,与银行相比,更快捷,手续更简便的线上存贷功能使得互联网金融公司更具优势。大量互联网金融公司也成功抓准时机,及时引入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多种投资方式,股票、基金债券等,吸引大量投资者。

除此之外,长尾理论也是论证商业银行中介作用被弱化的最佳论点。长尾理论即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重要性更强的事物,人们通常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 [3]。在银行眼里,高净值的企业更受偏爱,其也更愿意为此类企业进行担保与借贷,而相对而言,新兴的小微企业则被轻视,为该类企业进行业务办理的热情较低,手续繁杂,而互联网金融的准入门槛较低,小微企业的借贷往往被放在第一首位,吸引了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诸多小微企业进行借贷,这无疑会对商业银行的中介作用造成极大的冲击。

4.3. 盈利业务信息规范性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内部信息规范性也存在较大的消极影响,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之下,很多商业银行原来对信息的规范鉴别方式逐渐落伍,原来的规范化管理方式无法生效,面对真假虚实的信息,不去分辨直接进行贷款是致命性的,很多用户寻找银行信息管理体系的漏洞蒙蔽银行进行违法违规贷款,在初期,该种现象可以避免,但是随着此类用户的增多,面对核查难度较大的诸多信息,银行很容易陷入信用危机,盈利额大幅度削减,不良信贷率大幅度增长,造成大量经济损失 [4]。

5. 商业银行体系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5.1. 积极转变经营理念

商业银行需要积极转变经营观念,从“获利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跨行转账、信用卡等服务费用,积极降低贷款门槛,尽可能给予小微企业与高净值企业平等的服务体验。面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积极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为客户定制更理想的投资组合,力图给予客户更好的服务体验。

5.2. 创新金融服务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应把简化业务办理手续放在首位,降低客户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建立新型的业务办理机制,方便原本服务时间之外的客户进行业务办理。在交流渠道上,商业银行可以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客户心理偏好,对有投资意愿的用户进行合理化的消息推送,在线上设立人工客服或AI客服,线下积极增加问询点,从而提高客户的服务体验,创新金融服务。

5.3. 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人才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或企业竞争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银行更应该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给予人才发挥自身潜力的空间。银行可以通过物质或者企业文化与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人才进行吸引与激励,积极分析员工日常工作中的长处与短板,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工作分配,从多个维度对人才进行培养,打造高端人才队伍,形成公司强有力的支柱。

5.4. 实行战略合作,力图达到合作共赢

尹秋晨(2020),基于BSS指数模型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态会对商业银行体系产生短期、非持续性的冲击影响 [5]。但长期来看,互联网金融难以撼动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即互联网金融不会取代商业银行,两者可作为互利共生的事物而共同发展。

商业银行与其他行业一样,既然处于互联网时代,那么单单凭借自身的创新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面对与自身争夺客流的互联网金融,既然无法进行遏制,那么二者互利共生是最好的未来,在多种投资与交易方向上,二者都可以相互扶持,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6. 结语

综上,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互联网经济与商业银行的模式,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提出了应对建议。互联网金融之所以会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较大程度上是因为二者在业务上有着交叉与冲突,而互联网金融在形式、利润与主要对象上具有优势是对商业银行产生冲击的关键,尽管这不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但面对种种自身存在的不利,商业银行也应积极转变自身,创新原有的形式,增强客户粘性,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喻微锋, 周黛.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规模与风险承担[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8, 34(1): 59-69.
[2] 谢平, 邹传伟.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 金融研究, 2012(12): 11-22.
[3] 吴青劼, 洪涛, 马骏. 长尾理论综述[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 27(1): 124-129.
[4] 李俊刚. 基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20(20): 124-126.
[5] 尹秋晨.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研究[J]. 西部皮革, 2020, 42(21): 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