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性研究综述与展望
Research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urality
DOI: 10.12677/GSER.2021.102015, PDF, HTML, XML, 下载: 556  浏览: 1,55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崔肖雪, 赵 岩, 王 慧*, 吴 军: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山东 日照
关键词: 乡村性乡村旅游乡村性表达研究综述Rurality Rural Tourism Rural Expression Research Review
摘要: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和独特卖点。随着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和城镇化的迅速扩张,人们在物质水平极大提高和生活质量全面改善的同时,对心理、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不断提升,回归自然、回望乡村的欲望越发强烈。本文对国内外乡村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从乡村性的内涵、表征、测评体系与方法等方面剖析研究进展,对乡村性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总结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于乡村性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通过梳理乡村性研究进展,有利于拓宽地理学研究视角、明确我国乡村的未来走向,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Abstract: Rural tourism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ity is the essential feature and unique selling point of rural tourism.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has been promoted, material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people’s psychological pursuit and spiritual realm have been constantly improved. Therefore, there is a strong desire to return to nature and countrysid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Rural-ity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from the aspects of ru-rality in rural tourism and its connotation characteriz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nd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and evaluates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rurality. On this basis, it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rurality. The main performance is that the rural research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take root in the countrysid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rural landscape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By the reviews, the progress results of Rurality, it will help broaden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y research and clarify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a’s rural areas,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China’s rural revi-talization.
文章引用:崔肖雪, 赵岩, 王慧, 吴军. 乡村性研究综述与展望[J]. 地理科学研究, 2021, 10(2): 118-125. https://doi.org/10.12677/GSER.2021.102015

1. 引言

19世纪50年代,乡村旅游起源于欧洲并迅速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乡村旅游兴起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在工业化大生产背景下,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恶劣,城市居民渴望清新和宜居的环境;另一方面是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步扩大,各国政府试图用乡村旅游产业作为支撑点改善以农业为主导的传统乡村落后的面貌 [1],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卖点,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外学者对于乡村性的研究起步较早,从乡村性的概念和内涵,到乡村性的测度、评价和感知,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内容深入细致;国内从20世纪末至今,关于乡村性的研究逐步细化,内容方面从开始的内涵研究过渡到乡村性的测度和评价,研究区域从宏观演变为微观,研究方法从单一进化到多样。保护好乡村性,才能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2. 乡村旅游中的乡村性研究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认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和独特卖点 [2]。

国外学者Bernard Lane首次将乡村性与旅游相结合,以地理学视角对乡村性的变量进行测评,剖析乡村性在乡村旅游领域中的应用,同时指出乡村性重点是应用于乡村旅游领域中的自然、人文以及社会景观 [3]。Brohman从社会视角认为维持乡村旅游地中的乡村性就要避免“飞地化”,其关键在于本地人经营旅游企业、小规模进行旅游管理、社区居民广泛参与 [4]。

国内学者何景明首次将乡村性与乡村旅游二者结合,他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开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二者共同界定乡村旅游 [5]。李开宇提出应该通过乡村性的景观意象和地域空间对乡村旅游中的乡村性进行认知和解读 [6]。邹统钎认为乡村旅游存在的基础是乡村性或乡村地格,而客源地与目的地或者都市与乡村之间的级差或梯度则是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的动力 [7]。暴向平、张学波等通过对国内乡村以及乡村性等文献进行梳理,对乡村性的内涵作出理解和界定,并从乡村旅游的资源、产品市场及效益方面的“乡村性”提出自己的见解 [8]。熊凯首次把乡村旅游与乡村意象相结合,同时提出乡村旅游中乡村意象的概念,指出乡村意象是人们在乡村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图像” [9]。尤海涛等受熊凯“乡村意象”的概念的启发,认为乡村意象可以分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它们会引发游客的情感共鸣,让其产生认同和归属的心理效应 [10]。

通过研究乡村旅游中的乡村性我们不难发现,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乡村性。国内外学者在开展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内涵与表征研究之外,为了对旅游实践活动开展具体指导,通过构建乡村性评价指标开展对乡村旅游乡村性测评与应用的研究。

3. 乡村性内涵与表征研究

乡村性(Rurality)作为乡村(rural)的衍生词其概念最早出现于乡村地理学领域,其含义是指形成乡村的条件和基础 [11]。长期以来,乡村性被地理学者认为是描述乡村地域类型的重要概念 [12]。地理学界很早就开始关于乡村性的研究。20世纪20~30年代,在城乡两极对立思潮的影响下,乡村被认为是稳定且孤立的结构,乡村社会被看作不同于城市社会的独特形态。关于乡村性的研究在经历短暂的消沉后,于20世纪70年代重回地理学的研究视野。

3.1. 内涵研究

国外乡村地理研究注重乡村概念及乡村空间发展的研究,近年来逐步加强乡村性的内涵与表征研究 [13]。Bernard Lane在旅游学领域中首次以地理学视角对乡村性的变量进行测评,认为对乡村性应开展乡村人口、乡村经济和乡村社会的方面研究。Cloke认为乡村性的是由人口数量、村民满意度、就业与交通便利度等要素组成 [14]。Halfacree指出已有的研究方法只是对概念进行单纯的描述,并没有对乡村性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从而对乡村性的核心提出自己的见解 [15]。Mandler总结出乡村性有以下要素:乡村景观、地理方位、人情社会、生活方式等,同时指出上述要素是辨别乡村和城市差异的关键 [16]。Woods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丰富了乡村性的内涵,指出乡村性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可以显示乡村地区的空间属性,另一方面是能够代表乡村地区发展水平 [17]。

国内关于乡村性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乡村性的评价与开发方面,透过社会和管理两方面视角来进行开展,指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是保持乡村性和乡村意象。国内最早引入乡村性概念的学者是张小林,他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性和乡村性会同时存在于一定地域内且二者之间不存在断裂点,该地的性质是由城乡关系的强弱决定;同时从多个角度定义乡村性并测算乡村性指数 [13]。邹统钎在传承Bernard Lane关于乡村性的内涵和观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他认为保持乡村旅游中乡村性的关键要素是:小范围营业、社区参与、地方所有、民俗文化和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营造乡村旅游中的乡村性主要通过主题、地格和氛围三个方面来实现,即突出独特和差异的主题、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建筑风格、营造乡村热情淳朴的氛围 [18]。学者在此阶段多数开展质性研究,也就是对乡村旅游中乡村性内涵特征的进行研究 [8] [19] [20] [21]。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有关乡村性概念和内涵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国内外学者从地理学范畴扩大到旅游学领域,从初步的概念特征描述拓展到后期的乡村性评价指标中的深层次内涵的研究。乡村性内涵的研究丰富了研究内容,拓展了研究视角以及构建了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为乡村性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3.2. 表征研究

国外运用社会表征的方法(Social Representation Approach)来定义乡村性,其中包括乡村居民印象中能够代表乡村型性的事物或形象、外界社会经济环境对乡村造成的影响等 [15] [17]。Mormont认为乡村性并不能用一些具象的事物来指代,它产生于社会建构的过程中,是地域本身所存在的固有特点 [22]。Murdoch表示应该对乡村性进行更为多元化的研究,即研究后乡村性,也就是关注身处乡村的群体的不同体验和独特经历 [23]。Halfacree指出,在关注乡村性的物质层面的同时,还要关注乡村的精神层面。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极速发展的时期,身处城市的人们对乡村传统田园生活的渴望表现得非常强烈,这种期待和想象对于塑造乡村景观发挥重要作用,这个过程包含了乡村性的生产和再生产 [24]。Shucksmith认为乡村性重构应该顺应人们的主观感受的基础上满足社会需求,建设美丽乡村要从修复、亲缘、权利、乡村魅力再现等方面考虑 [12]。

对比国外研究,国内学者张小林、龙花楼指出城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对于乡村性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乡村意象,要从城乡两方面考虑构建乡村性 [14] [25]。吕祖宜等从“混杂性”视角对乡村性进行解释,强调重新定义“后乡村性”,指出乡村性混合多元主体和多重尺度,乡村性的重构是不断变化过程 [26]。朱运海从乡愁和景观表达的视角出发,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实现乡愁经济的产业化,同时指出可以从生产、生活、生态的角度以及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层面出发对乡村性进行景观化表达 [1]。

通过现有的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乡村性的认知存在多样性。一方面,乡村性反映出乡村的宏观演变过程,其特点是城乡地域差异、土地类型转变以及空间扩展;另一方面,乡村性是乡村发展的微观缩影,映射出乡村内部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展现出城乡之间空间转换的内在机制。国内外关于乡村性的内涵与特征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局限于城市发展的角度,对于乡村自身机理的研究不够成熟和透彻。

4. 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1. 评价与应用研究

国外学者Cloke首次测评乡村性,利用社会经济指标对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乡村性开展测评,并划分乡村发展类型 [27];随后,Cloke和Edwards在时空动态观测的基础上对乡村性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观测乡村性的动态变化 [28]。Halfacree认为要因地制宜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丰富乡村性评价指标,评价某地乡村性时应根据当地情况对乡村性指标库的指标进行提取、补充和完善 [24]。Harrington等对乡村性的评价内容进行补充和调整,包括指标的选取、权重的设置以及类型边界的确定等方面 [29]。Woods认为构建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关键的是科学设置指标权重,同时要要明确乡村地区的尺度和类型 [17]。Duenckmann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评价乡村地区的乡村性,试图重构乡村社会、文化和价值观 [30]。

张小林从多重角度提出乡村性指数的测算方法,冯淑华通过选取乡村地域、旅游资源等五个潜在因素和十七个观测因子来构建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评价体系 [14] [31]。龙花楼等利用乡村性指数来刻画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程度的差异,并对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乡村性测度 [25]。汪惠萍以地域条件、乡村意象等五方面要素,构建了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指数评价模型 [32]。郑文俊选用了地域环境、经济基础等四个方面的指标来构建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对柳州地区的乡村旅游地进行实证研究 [33]。张荣天通过构建乡村性理论公式来测度长江三角洲区域县域单元的的乡村性,并讨论该区域的时空格局,提出相应的重构对策 [34];马力阳等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K-均值聚类的方法评价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县域乡村性和空间分异格局 [35];李赛男通过构建乡村性评价模型评价西南贫困地区的乡村性以及乡村发展水平 [35]。国内现有研究也较多从省县域出发进行探讨:如陈阳等对浙江省乡村性空间进行评价分析 [36];邵子南等以江苏省为研究范围进行乡村性空间分异研究 [37]。近年来,随着乡村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将研究范围进一步缩小,以镇域、村域为主要范围进行了较为微观层面的研究,但总体文献数量较少:周玉玉等从镇域尺度入手分析徐州市乡村性空间 [38];李智等从村域切入,对金坛市一个经济开发区、7个镇和96个行政村进行乡村性总体评价 [39];王勇等对苏南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开展乡村性评价 [40]。

经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在构建乡村性评价指标模型时侧重点各不相同。通过调节选用指标的正逆、研究角度获得对乡村性的评价,同时反映出乡村性评价指标能够展现乡村综合发展情况。国外学者较早涉及乡村性的研究,为我国乡村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和借鉴意义。总之,国内外学者在乡村性内涵界定、乡村类型划分、乡村性指标体系构建及乡村性应用各领域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国内学者关于乡村性的研究尺度主要以县域或市域尺度为主,研究内容以乡村发展类型划分、乡村性评价以及时空格局研究等方面为主。

4.2. 方法研究

乡村性的应用研究最初在西方展开,其能够反映当前乡村发展状况,呈现乡村之间的内部差异,从而识别乡村地域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西方政府的青睐于乡村性指数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它作为一种定量技术手段已广泛运用于村落规划的制定的过程中,体现出科学和应用价值 [41]。早期,研究乡村性的方法为简单的线性加权求和 [42]。后来,乡村性的研究方法拓展到定性研究领域,其中包括深入访谈法、文本分析法等质性研究方法 [43]。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学者的研究中,并成为乡村性测评和研究的主流方法 [30]。Duenckmann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将因子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建构主义的质性分析方法紧密联系来评价乡村地区的乡村性 [30]。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乡村性的测评多采用定量研究的方式,运用线性加权求和或因子分析方法对乡村性评价指标进行测算,从而得到乡村性程度 [43]。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开展乡村性研究的学者以何景明为代表 [44]。张小林以苏南地区为案例地,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了当地的乡村性程度 [45]。冯淑华等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作出假设,以江西婺源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究 [31]。龙花楼、刘彦随等运用线性加权方法测算东部沿海地区的乡村性程度 [25]。孙玉基于空间分异视角采用定量的方法测度东北地区的乡村性指数,并结合GIS软件运用空间统计方法测度乡村性,探索东北地区的乡村性时空演变特征 [46]。当前学者主要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开展乡村性的测度研究,正逐步向定性与定量二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拓展。

研究方法层面,从开始阶段的定性描述方法为主,到逐步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国外乡村性研究方法从定量研究逐步转变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而国内大多数学者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线性加权或因子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乡村性数值计算,乡村性研究方法逐渐从定量向二者结合方向扩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乡村性在乡村旅游发展领域得到持续的、广泛的认可。总体来说,乡村旅游中的乡村性研究应该更加深入和全面。国内外关于乡村性的研究主要呈现三方面的特征:一是乡村性内涵不断丰富;二是乡村性的测度指标更加多元;三是乡村性在国内应用较广,表现在划分地区发展类型,识别城乡区域以及城乡相互作用等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新时期,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迫切需要对乡村发展进行研究。

5. 研究展望

5.1. 乡村性的研究要注重供需平衡

在乡村性的实证研究中,要注重旅游需求方和旅游供给方的平衡。一方面,不能单纯地从乡村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等旅游供给方的角度进行研究,还需要关注游客、村民等旅游需求方的诉求。另一方面,不仅要兼顾自然生态和乡村,同时也要从利益相关者视角考量,关注本地村民、游客和旅游者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开展乡村意象、乡村感知等方面的研究。

5.2. 乡村性的研究要切实扎根乡村

关于乡村旅游中的乡村性的研究,要切实扎根乡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开展相关研究。每个村落的旅游产品、活动内容都带有当地特色,受到当地自然环境、民俗传统、游憩偏好的影响,从而各地的乡村性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探究基于中国旅游市场和国情的乡村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取得更多国际学术话语权。

5.3. 乡村旅游要关注乡村性的景观意象

乡村旅游通过规划与开发的方式营造乡村性,注重挖掘和突出乡村性中的景观意象。在乡村性景观设计上力求乡村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等的“自然物”与文物古迹、村舍民居等的人文物的相得益彰,全力保持乡村旅游中的“乡土性”和“原真性”,并注重乡村文化景观的传承和创新。

5.4. 乡村旅游要关注乡村性的情感表达。

都市人热衷于追求的本真的乡村性,凸显出当代人的“乡愁”情怀的回归。深入分析游客的行为和心理,乡村旅游本质上是回归“家乡”、寻找“乡愁”,是欣赏乡村自然风情、体验乡村传统民俗文化。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注重开发利用承载重要历史纪念意义和深厚情感的乡村遗产资源,要深入挖掘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的乡村景观和乡村历史,防止乡村传统文化过度商品化 [1]。

6. 结语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乡村性研究进展,对乡村性的内涵、表征以及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全面的认知。在新时代的进程中,我国乡村面临转型期,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全面关注乡村发展,就要在学术上深刻认知乡村性,充分挖掘乡村性对于构建美丽乡村、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认为应该拓展乡村性的研究视角,着眼于微观尺度的乡村性内涵研究,构建有实践指导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丰富乡村地理学的学术理论。保护乡村性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乡村的绿水青山变成百姓的金山银山,实现乡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5CGLJ11)山东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性”评价研究。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朱运海, 曹诗图. 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及其景观表达[J]. 湖湘论坛, 2020, 33(6): 134-143.
[2] Reichel, A., Lowengart, O. and Milman, A. (2000) Rural Tourism in Israel: 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ion. Tourism Management, 21, 451-459.
https://doi.org/10.1016/S0261-5177(99)00099-0
[3] Lane, B. (1994) What Is Rural Tourism?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 7-21.
https://doi.org/10.1080/09669589409510680
[4] Brohman, J. (1996) New Directions in Tourism for Third World Development.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 48-70.
https://doi.org/10.1016/0160-7383(95)00043-7
[5] 何景明, 李立华. 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8(5): 125-128.
[6] 李开宇. 基于“乡村性”的乡村旅游及其社会意义[J]. 生产力研究, 2005(6): 107-108, 169.
[7] 邹统钎. 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 旅游学刊, 2006, 21(3): 8-9.
[8] 暴向平, 张学波, 庄立会, 张碧星. 乡村旅游的本质思考[J]. 昆明大学学报, 2007, 18(2): 20-21.
[9] 熊凯. 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9, 18(3): 70-73.
[10] 尤海涛, 马波, 陈磊. 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 乡村性的认知与保护[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9): 158-162.
[11] 曹艳丽. 乡村性感知对重游意愿的影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
[12] Shucksmith, M. (2018) Re-Imagining the Rural: From Rural Idyll to Good Countryside.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59, 163-172.
https://doi.org/10.1016/j.jrurstud.2016.07.019
[13] 李红波, 张小林.乡村性研究综述与展望[J]. 人文地理, 2015, 30(1): 16-20.
[14] 张小林. 乡村概念辨析[J]. 地理学报, 1998(4): 365-371.
[15] Halfacree, K.H. (1993) Locality and Social Representation: Space, Discourse and Alternative Definitions of the Rural.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9, 23-37.
https://doi.org/10.1016/0743-0167(93)90003-3
[16] Mandler, P. (2004) Paradise Lost: Rural Idyll and Social Change since 1800. Albion: A Quartely Journal Concerned with British Studies, 36, 160-162.
https://doi.org/10.2307/4054488
[17] Woods, M. (2011) Performing Rurality and Practising Rural Geography.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4, 835-846.
https://doi.org/10.1177/0309132509357356
[18] 邹统钎.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 旅游学刊, 2005, 20(3): 63-68.
[19] 王云才. 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与借鉴[J]. 旅游学刊, 2002, 17(4): 45-50.
[20] 王云才.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 旅游学刊, 2006, 21(4): 8.
[21] 张环宙, 许欣, 周永广. 外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J]. 人文地理, 2007, 22(4): 82-85.
[22] Mormont, M., Marsden, T. and Lowe, P. (1990) Who Is Rural? Or, How to be Rural: Towards a Sociology of the Rural. Rural Restructuring Global Processes & Their Responses,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London, 21-44.
[23] Murdoch, J. and Pratt, A.C. (1993) Rural Studies: Modernism, Postmodernism and the Post-Rural.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9, 411-427.
https://doi.org/10.1016/0743-0167(93)90053-M
[24] Halfacree, K.H. (1995) Talking about Rurality: Soci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Rural as Expressed by Residents of Six English Parishe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1, 1-20.
https://doi.org/10.1016/0743-0167(94)00039-C
[25] 龙花楼, 刘彦随, 邹健.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J]. 地理学报, 2009, 64(4): 426-434.
[26] 吕祖宜, 林耿. 混杂性: 关于乡村性的再认识[J].地理研究, 2017, 36(10): 1873-1885.
[27] Cloke, P. (1977) An Index of Rurality for England and Wales. Regional Studies, 11, 31-46.
https://doi.org/10.1080/09595237700185041
[28] Cloke, P. and Edwards, G. (1986) Rurality in England and Wales 1981: A Replication of the 1971 Index. Regional Studies, 20, 289-306.
https://doi.org/10.1080/09595238600185271
[29] Harrington, V. and O’Donoghue, D. (2010) Rurality in England and Wales 1991: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1981 Rurality Index. Sociologia Ruralis, 38, 178-203.
https://doi.org/10.1111/1467-9523.00071
[30] Duenckmann, F. (2010) The Village in the Mind: Applying Q-Methodology to Re-Constructing Constructions of Rurality.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6, 284-295.
https://doi.org/10.1016/j.jrurstud.2010.01.003
[31] 冯淑华, 沙润.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J]. 地理研究, 2007, 26(3): 616-624.
[32] 汪惠萍, 章锦河, 王玉玲.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29): 301-305.
[33] 郑文俊. 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性评价实证研究——以广西柳州为例[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0(4): 138-143.
[34] 张荣天. 转型期长江三角洲乡村性测度及其空间格局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35(2): 204-208.
[35] 马力阳, 李同昇, 李婷, 龙冬平, 陈云莎.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性空间分异及其发展类型[J]. 经济地理, 2015, 35(9): 126-133.
[36] 陈阳, 李伟芳, 马仁锋, 李加林, 任丽燕. 浙江省乡村性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地理, 2014, 34(12): 133-139.
[37] 邵子南, 陈江龙, 苏勤, 吴群. 江苏省乡村性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2): 185-193.
[38] 周玉玉. 徐州市乡村发展的地域类型及乡村性演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徐州: 江苏师范大学, 2014.
[39] 李智, 张小林, 李红波, 范琳芸. 基于村域尺度的乡村性评价及乡村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苏省金坛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17, 37(8): 1194-1202.
[40] 王勇, 周雪, 李广斌. 苏南不同类型传统村落乡村性评价及特征研究——基于苏州12个传统村落的调查[J]. 地理研究, 2019, 38(6): 1311-1321.
[41] Cloke, P. (1978) Changing Patterns of Urbanisation in Rural Areas of England and Wales, 1961-1971. Regional Studies, 12, 603-617.
https://doi.org/10.1080/09595237800185551
[42] Pini, B. (2002) Focus Groups, Feminist Research and Farm Women: Opportunities for Empowerment in Rural Social Research.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8, 339-351.
https://doi.org/10.1016/S0743-0167(02)00007-4
[43] 龙花楼, 张杏娜. 新世纪以来乡村地理学国际研究进展及启示[J]. 经济地理, 2012, 32(8): 1-7.
[44] 何景明. 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省思——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中心的考察[J]. 旅游学刊, 2010, 25(2): 59-65.
[45] 张小林. 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以苏南为例[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46] 孙玉, 程叶青, 张平宇. 东北地区乡村性评价及时空分异[J]. 地理研究, 2015, 34(10): 1864-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