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高三学生心理韧性的有效性分析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Group Counseling on Resilience of Senior Three Students
DOI: 10.12677/AP.2021.115146, PDF, HTML, XML, 下载: 398  浏览: 66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张 妍, 张聪聪:六盘水市第一中学,贵州 六盘水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心理韧性Group Counseling Intervene Resilience
摘要: 本研究根据心理韧性和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理论,选取20名高中生为实验被试,采用自编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被试实施干预,在干预前后对被试进行心理韧性的量表测评,同时对团体辅导进行质性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自编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显著的提高了高中生心理韧性水平。
Abstract: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resilience and group counseling. Twenty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 self-designed Group counseling program was used to intervene the subjec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ubjects were assessed by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cale. At the same time, a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group counseling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lf-designed group counseling program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resilienc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文章引用:张妍, 张聪聪 (2021).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高三学生心理韧性的有效性分析. 心理学进展, 11(5), 1303-1309. https://doi.org/10.12677/AP.2021.115146

1. 引言

心理韧性(Resilience),被定义为有效协商、适应或管理重大压力或创伤源的过程(Windle, 2011)。目前,国外对心理韧性的概念界定主要存在三种看法:第一,心理韧性是个体经历高危后的积极结果(Masten, Coatsworth, Neemann, Gest, & Garmezy, 1995);第二,心理韧性是压力、逆境等生活事件与保护性因素同时作用的动态过程(Richardson, Neiger, Jensen, & Kumpfer, 1990);第三,心理韧性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Connor & Davidson, 2003)。

个体高中时期身心发展是不平衡的,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同时高中阶段也面临很多压力和困扰:学习难度加大、崭新的人际关系以及高考的巨大压力等众多问题,厌学、与父母发生冲突、自伤等情况时有发生。现有研究发现心理韧性越强,个体感受到的压力越小(邓雨婷,陈晶,余晓敏,熊享涛,2020),心理韧性越强,自杀意念、自杀企图越低(徐明津,杨新国,2019),所以对高中生心理韧性进行干预,提升其心理韧性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团体心理辅导对心理韧性的干预领域进行了一些研究(吕琴,2016;周攀,2014;张春燕,2012;徐慧俐,2015;张志远,2014;周杨,2016),其研究的立足点开始关注和探索普通情景下的青少年的心理韧性,以帮助青少年应对压力,减少逆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发展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的适应社会。但是,目前对于高中生心理韧性的干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一高二被试群体,鲜见对高三学生的干预研究,高三学生处于高考的巨大压力中,与高一高二学生的情况和心理状态不尽相同,心理韧性水平对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研究以高三学生为干预对象,利用团体心理辅导这一手段加以干预,以期达到提升心理韧性的目的。

2. 研究方法

(一) 被试:使用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高中生心理韧性调查问卷》(胡月琴,甘怡群,2008)对XX中学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从心理韧性水平偏低(总分最低的27%内)的高三学生中招募被试,综合考虑后筛选出20名高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每组男女生比例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10人。

(二) 研究工具:使用胡月琴和甘怡群(2008)编制《高中生心理韧性调查问卷》进行实验的前、后测研究。此量表一共27个题目,包含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五个因子,前3个因子属于个人力,后2个因子属于支持力,量表采用李克特自评式五点评价。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说不清”,“比较符合”,“完全符合”五个等级评定,分别附1到5分,然后进行统计,得分越高者其心理韧性水平越高,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5,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校标关联效度为0.49,可以较好的反应出大陆高中生的心理韧性情况。

采用自编名称为《提升心理韧性,积极面对人生》(见表1)的设计方案对实验组被试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三) 干预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单因素两水平组间实验设计。自变量是干预方式,有2个水平分别为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和不实施任何干预,因变量为《高中生心理韧性调查问卷》测量得出的学生心理韧性水平得分。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前后测设计。

Table 1. “Enhancing resilience, facing life positively” group counseling program

表1. 《提升心理韧性,积极面对人生》团辅方案

(四) 实验实施:实验组被试在固定地点(学校团体辅导室),接受固定时间段(每天下午5:20~6:20),每次1个小时的共6次团体心理韧性辅导。对照组成员不作任何干预。

(五) 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进行前、后测,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录入、处理与分析。

3. 结果分析

(一) 实验组、对照组被试在团体辅导干预前的差异比较

实验干预前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2

Table 2. Comparison of pretest difference betwee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差异性比较

从上表可以看出,干预研究前,在心理韧性总分及各维度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可看作两组被试具有同质性。

(二)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的差异比较

干预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后测结果进行差异性检验,见表3

表3可以看出,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心理韧性总分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 < 0.001,下同),在目标专注、积极认知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 < 0.01,下同),在人际协助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情绪控制和家庭支持两个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下同),但是从均值上看,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说明,经过课题组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训练的实验组成员的心理韧性水平显著高于未经过训练的对照组成员的心理韧性水平。

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posttest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差异比较

注:*代表在0.05水平上显著差异;**代表在0.01水平上显著差异;***代表在0.001水平上显著差异(下同)。

(三) 团体干预后实验组前、后测结果的差异比较

对实验组进行团辅干预后,对实验组前、后测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

Table 4. Comparison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in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group intervention

表4. 团体干预后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比较

从上表可看出,经过团辅干预后,心理韧性总体水平有了极显著的提升,其中情绪控制、积极认知、人际协助维度上实验组成员的前、后测成绩呈现非常显著差异,在目标专注、家庭支持方面也呈现出显著性提升。由此可得实验组干预后的心理韧性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的,心理韧性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四) 团体干预后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比较

对照组没有经过任何干预处理,前、后测后,数据检验分析见表5

Table 5. Comparison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in control group

表5. 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比较

从上表可知,对照组在心理韧性总分上的前、后测得分没有呈现显著性差异。分量表中家庭支持方面得分有些许显著变化(p = 0.049),其他维度均没有显著变化。由此可以说明,对照组被试心理韧性的水平,在实验组被试接受实验干预期间,没有产生太大的显著性变化。

(五) 团体心理辅导质性评估

在团体辅导中以口头分享和书写心得体会的方式请团队成员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分别为第一次团辅结束后、最后一次团辅结束后整理出实验组被试的感受和对团辅活动的评价,这些团体成员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发生的变化是明显的,也是值得研究的。

前期:“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感到有些担心。”,“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心理活动,很期待!”,“开始比较拘谨,现在觉得没有那么拘谨了。”,“第一次参加这种可以放开心,让自己特别放轻松的活动,感觉可以让心冷静下来,很轻松,很开心!”。总体来讲,开始团体成员表达的感受主要有拘谨、期待和与以往不同的感受。

后期:“让我感到很放松,也让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心声,让我对过去某些事情释然了,我觉得这次的团辅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我觉得在这次活动中我的收获还是挺多的,比如老师说的要学会抓住机会,我也一直在学习主动去把握机会,但是以前试过很多次却没什么改变,但这次比较有感触和体会,这次学到的东西也不只是这个,还有其他的,感觉让自己的心情放松了很多。”,“在团体辅导中,可以把我内心最真实的说出来,看问题会有所改变,和之前未辅导完全不一样,今后,我一定会克服这些问题。”,“很感谢这次的辅导,让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找到了努力的意义,也知道了自己的价值,让我想成为向团辅老师一样的人,面对困难和问题,都坚持下来,最后成功。”等等。

4. 讨论

(一) 测量结果分析讨论

从实验结果来看,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的心理韧性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两组被试在实验前心理韧性水平具有同质性。而在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心理韧性总分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在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和人际协助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实验组在团辅干预后,心理韧性总体水平有了极显著的提升,其中积极认知维度上实验组成员的前、后测成绩也呈现极显著差异,在情绪控制和人际协助方面呈现非常显著的差异,干预后均值显著高于干预前,目标专注、家庭支持方面也呈现出显著性提升。对比以往的干预研究,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差异不显著与本研究的差异显著是不同的,本研究的团辅训练在情绪控制维度上设计的调整策略有效改善了被试的情绪控制水平;在家庭支持方面,高三学生面临的压力照比高一高二学生的可能更大,可能受到的家庭支持会更多,本研究设计团辅方案中的“爸妈我想对你说,……”等环节的训练也可能有效改善了被试的家庭支持水平,以上可能是本研究家庭支持出现显著差异的原因。

(二) 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讨论

通过量化和质性评估分析来看,研究者设计的“提升心理韧性,积极面对人生”团体辅导方案在提升高中生心理韧性水平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总结分析原因主要有:第一,设计研究方案紧紧围绕干预主题,依据心理韧性的五个维度分别设计团辅活动,针对性强的实施辅导干预;第二,前期准备要充分,结合被试特点设计出合理的干预方案,对团辅领导者要进行培训,被试参加训练需要做好协调等工作,保证干预的有效实施;第三,团辅活动实施过程要注重多方面的处理和引导,在团辅过程中要注重积极氛围的营造,注重分享环节的引导,这要求团辅领导着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

5. 结论

本研究的团体心理辅导训练对提升高三学生的心理韧性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

基金项目

本研究为贵州省六盘水市基础教育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018459。

参考文献

[1] 邓雨婷, 陈晶, 等(2020). 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压力的调查研究. 卫生软科学, 34(8), 84-88.
[2] 胡月琴, 甘怡群(2008).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 心理学报, 40(8), 902-912.
[3] 吕琴(2016). 高中生心理韧性现状及干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4] 徐慧俐(2015). 团体咨询对哈萨克族、汉族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乌鲁木齐: 新疆师范大学.
[5] 徐明津,杨新国(2019). 大五人格对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 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 教育测量与评价, (3), 57-64.
[6] 张春燕(2012). 团体辅导对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沈阳师范大学.
[7] 张志远(2014). 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干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8] 周攀(2014). 初中生心理韧性的团体辅导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9] 周杨(2016). 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心理韧性的干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10] Connor, K. M., & Davidson, J. R. T. (2003).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y Scale (CD-RISC). Depression & Anxiety, 18, 76-83.
https://doi.org/10.1002/da.10113
[11] Masten, A. S., Coatsworth, J. D., Neemann, J., Gest, S. D., & Garmezy, N. (1995). The Structure and Coherence of Competence from Childhood through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66, 1635-1659.
https://doi.org/10.2307/1131901
[12] Richardson, G. E., Neiger, B., Jensen, S., & Kumpfer, K. (1990). The Resiliency Model. Health Education, 21, 33-39.
https://doi.org/10.1080/00970050.1990.10614589
[13] Windle, G. (2011). What Is Resilience? A Review and Concept Analysis. Reviews in Clinical Gerontology, 21, 15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