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典礼演讲中的人际功能分析——以蒂姆•库克2018年在杜克大学毕业演讲《无所畏惧》为例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nalysis in Graduation Speech—A Case Study with Tim Cook’s 2018 Graduation Speech Fearless at Duke University
DOI: 10.12677/ML.2021.93079, PDF, HTML, XML, 下载: 350  浏览: 2,112 
作者: 李相桦, 李晶洁*:东华大学,上海
关键词: 人际功能毕业演讲语气系统语态系统Interpersonal Function Graduation Speech Mood System Voice System
摘要: 演说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语体,演说话动是人类交际中的一种重要活动。本文立足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对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优秀校友、现任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母校的毕业典礼演讲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揭示演讲者如何通过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人称系统三个方面话语的选择来实现演讲语篇的人际功能,进而达到演讲目的。为了更好地理解该毕业演讲,并揭示其中蕴含的人际意义,本文拟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从语气、情态和人称三方面分析苹果公司现任CEO蒂姆•库克2018年在杜克大学所做的毕业演讲,具体研究问题包含两个:一是该演讲在语气系统、情态系统、人称选用上有什么特征;二是这些特征在演讲者实现人际功能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Abstract: Speech is a practical language style, and speech movement is an important activit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in Halliday’s systematic functional gramma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raduation speech of Tim Cook, an outstanding alumni of The Fuqua School of Business and CEO of Apple company, in order to reveal how the speaker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peech by realizing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of the speech discourse through the choice of words in tone, modality and personal system.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graduation speech and reveal the interperson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ntends to us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analyze the graduation speech made by Tim Cook. The research includes two questions: first, w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od system, modality system, and personal perspective in the speech are; second, how these characteristics play a role in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interpersonal function.
文章引用:李相桦, 李晶洁. 毕业典礼演讲中的人际功能分析——以蒂姆•库克2018年在杜克大学毕业演讲《无所畏惧》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1, 9(3): 571-577.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3079

1. 引言

演讲是一种公开向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影响他人的行为( [1], p. 4)。演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演讲者与听众的双边互动行为,演讲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语言手段与听众进行良好的人际互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对他人的看法产生一定影响,从而达到演讲的目的。一般来说,演讲者们为了在听众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或者为了使演讲更具有煽动性和鼓舞性,他们会巧妙地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与策略。毕业典礼演讲是在公众场合面对广大听众明确立场,阐明观点,宣传主张的重要途径,是公众演讲的一种重要形式( [2], p. 34)。本文以蒂姆·库克在母校杜克大学长达20分钟、共1753个字的毕业典礼演讲语篇为语料,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理论基础,对蒂姆·库克在杜克大学的毕业演讲进行语气、情态、人称三方面的分析,探讨演讲中的实际意义及其实现手段。

2. 文献综述

韩礼德认为语言有三种元功能,即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 [3], p. 356)。语言的人际功能是指语言不仅可以表达说话人的经历和内心活动,而且可以表达其身份、地位、态度和对事物的推断等。语言的人际功能主要通过语气、情态和人称三方面来实现,张德禄 [4] 认为语气系统是指说话人将自己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在这个系统中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推理,并试图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的手段。在交际中,说话人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言语角色”,如陈述观点、提问、发号施令、发出指令、表达惊讶、恐惧和怀疑等,但最基本的任务只有两个:给予和求取。情态系统用以表明说话人对自己所表达内容的有效性的判断,韩礼德 [3] 认为情态能够使讲话者对于自己所讲述的命题体现出来的有效性进行一种自我判断,同时在提议的过程中表达个人意愿。情态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来表达,情态还有高、中、低量值之分。演讲者通过一些情态操作词(modaloperator)如高量值的must、中量值的will、低量值的can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人称系统则可以体现说话人与听众及语篇中涉及到的人物的关系。李战子( [5], p. 79)认为人称代词具有实现话语人际意义的功能,人称代词的选择往往因讲、听双方的地位和亲疏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演讲语篇中的人称代词的变换有助于建立和维持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人际关系。

前人在系统功能理论框架下做的关于人际功能的研究颇多,但角度不尽相同,黄国文 [6] 探讨了《清明》一诗英译本中体现的人际功能,裘燕萍 [7] 从英语语法本身分析了被动语态体现的人际功能。还有学者认为广告语篇及各种宣传册是最能体现人际功能的文本之一( [8], 2003; [9], 2004; [10], 2005),而随着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当选,有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演说的重要性,探究演讲语篇中的人际功能发挥的作用,首先受到关注的就是政治演说,分析政治演讲中演讲者如何利用不同的人称、语态等实现鼓舞人心,得到民众信任的作用( [11], 2009; [12], 2012; [13], 2012),除了国外政治演讲外,也有学者关注了国内习近平主席的演讲、致辞中体现的人际功能 [14],研究发现政治性演讲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如“we”的使用频率很高,第一人称“we”有多种语义,在每种语义下言语角色都有所变化,但每种语义都包含有说话人和受话人两方,因此“we”的使用容易拉近说话人和受话人两方的距离,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除了政治演讲,另一种受研究者关注的语篇便是一年一度的国外顶级高校邀请名人做的毕业演讲,毕业典礼演讲是在公众场合面对广大毕业生明确立场,阐明观点,宣传主张的重要途径,是毕业生上的最后一课 [2]。但前人的研究一般是基于总统的演讲,对优秀的企业家的演讲鲜有研究,现任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是当代优秀的企业家楷模,因此本文着眼于2018年蒂姆·库克在母校杜克大学毕业典礼上所做的演讲,试图发现语气、情态系统、人称选用在演讲者实现人际功能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3. 库克毕业典礼演讲语篇的人际功能分析

3.1. 语气分析

语气由主语和限定成分(finite)构成,是小句进行交际(exchange)的关键。主语代表一个实体,这个实体是发话人在小句中要表达的主题。限定成分是对主题进行的有效限制,表达时态(tense)和归一度(polarity)等,主语和限定成分的位置决定语气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如果主语位于限定成分之前,这个句子就是陈述句语气。如果主语位于限定成分之后,那么这个句子就是疑问句语气。如果句子没有主语和限定成分,那么该句子被认为是祈使句( [15], p. 48)。语气在交际过程中,无论讲话者如何变换交际角色,主要的角色只有两种:“给予”(giving)和“求取”(demanding)。张德禄 [4] 在毕业演讲中,“给予”和“求取”信息这两种言语角色表现得非常明显。一方面演讲者向听众提供某种信息,表明自己的态度和主张;另一方面要求或呼吁听众采取行动,按照演讲者的意图去做事。下面对库克《无所畏惧》这篇演讲中不同语气的句子类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见表1)。

Table 1. Moodtypes

表1. 语气类型统计

表1可以看出,库克在杜克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中共计119个句子,表达陈述语气的句子有109个,比例高达91.5%,占了决定性的比例,这也是演讲稿的一般功能基调:为了劝说和鼓励。表达疑问语气、祈使语气共计10个句子,占比很小,两者相加比例仅占8.4%,处于次要地位。由于演讲的主要作用是给予“信息”和要求“服务”,因此在演讲语篇中,完整的陈述句占据主要地位,其次是祈使句,一般情况下不使用疑问语气。这就迎合了系统功能语言家的观点:形式是意义的体现,形式的选择本身就具有意义。

首先,库克开篇运用大量陈述句陈述了自己与杜克大学的故事,用一般过去时态表达事情发生在过去,这一部分是在传达信息。接着强调在场所有毕业生都该拥有坚韧的意志,敢于无所畏惧,点出演讲主题,库克在演讲开始时,以幽默的方式调侃自己并不是鲍勃教授口中极富天赋的人,轻松幽默,向听众传达了自己平易近人的特点,更有利于演讲人际功能的实现。如:1) And,if I do say so, I think his instincts were right. Melinda Gates has really made her mark in the world. 2) Our country is deeply divided—and too many Americans refuse to hear any opinion that differs from their own. 3) You enter the world at a time of great challenge. It’s your turn to reach out and take the baton. 陈述句用来陈述事实,可信度高,说服力强,演讲语篇的发话者是在向听众或观众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当信息发布者的角色,因此大部分发话语气都是采用陈述语气,这与姜雪、刘薇 [11],王宇、孙敏 [13] 的研究一致,体现了发话者的交际角色和交际目的,此时,演讲者有主动权,听众或观众是无权插话的。

其次,库克使用了少量疑问句,不仅使演讲更富有激情,也引发了听众的思考,将听众更好地引入到演讲情境中。如:1) How will you challenge the status quo? 2) How will you push the world forward? 接着库克引用肯尼迪总统1968年的演讲内容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在大家正情绪高昂时,库克连用了几个祈使句向听众进行直接地呼吁,激发他们更多的热情,表达他希望学生们不要安于现状,要敢于“不同凡想”。如:1) Don’t just accept the world you inherit today. 2) Don’t just accept the status quo. 3) Dare to think different. 但在该文中,由于库克目的是以事实说话,用事实和举例来打动人心,事实比口号更加能说服听众,因此在他的这篇演讲中,祈使句并未占很大比例,只有6.7%。

最后,论断为何要无所畏惧时,库克连用了几个否定意义的句子,可以从限定成分的归一性分析来看。如:1) No generation has ever had more power than yours. 2) And no generation has a chance to change things faster than yours can. 3) No big challenge has ever been solved,and no lasting improvement has ever been achieved,unless people dare to try something different. 这里两个“no generation”和一个“no big challenge”,通过使用表达“否定”归一度意义的“没有”,强调大学生们正身处一个可以通过自身力量改变世界的时代,呼吁毕业生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语言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因此,该演讲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和鼓动,演讲者通过大量的使用陈述句给听众提供足够的信息,再用少量的祈使句表示劝告、建议、敦促,如此便轻易达到自己的演讲目的。

3.2. 情态分析

情态是指说话人对句子中某个命题的真实程度的看法或态度。它是指说话人要求对方在命令中承担义务或在提案中表达自己的个人意愿的手段( [15], p. 46)。情态动词的使用往往反映说话人的态度、观点和意志,但不同情态动词的情态等级值也不同。Halliday将情态动词分为三类,体现了说话者语气的轻重。高量值的有:must,ought to,need,have to等。中量值有:will,would,shall和should。低量值有:can,could,may和might。以下对库克《无所畏惧》这篇演讲中情态动词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见表2)。

表2可以看出库克演讲中共使用了10个情态动词。从人际功能的角度,库克演讲中中量值的情态词“will”是使用最频繁的,占比28.4%,剩下两种较高频率的依次是中量值的情态词“should”,低量值的情态词“can”,分别占25.0%和17.9%,其余情态词的使用频率都低于8%。

Table 2. Modality

表2. 情态词统计分析

演讲中,库克首先鼓励毕业生认同毕业生应该无所畏惧,这里“will”一词有极大的肯定性,“should”一词含有“劝告,建议”的语气,即“按我的想法应该如何”,使用should,是要凸现自己具有的主观价值取向,判断力和智慧,因此可为人师,可为领路人,有助于强化演讲主题。库克通过“will”表达了自己坚信毕业生将肩负起国家的使命,经受挫折,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同时库克在表达里大量运用排比修辞,并用提问的方式引起思考,这些问题也正是他们所正在考虑的,因此引起他们的注意然后肯定这些做法的有效性。所以,“will”在演讲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如:1) But that courage will not only help you live your life to the fullest, it will empower you to transform the lives of others. 2) If you step up, without fear of failure, if you talk and listen to each other, without fear of rejection, if you act with decency and kindness, even when no one is looking, even if it seems small or inconsequential, trust me, the rest will fall into place. 3) How will you challenge the status quo? How will you push the world forward? 库克通过中量值“should”劝告杜克的毕业生们承担责任,无所畏惧,传达自己具有的主观价值取向即:1) Duke graduates, you should be the last people to accept it. 2) And you should be the first to change it. 由于这是一篇毕业演讲,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演讲者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听众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中量值情态动词“should”就很好的帮助演讲者达到了这一目的。

其次,演讲者用can这一低量值情态动词在毕业演讲中既表示自身或听众具备的能力,也表示对自己或他人实现某一目标的较认可的态度,库克预测杜克大学的毕业生们会勇往直前,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表明了库克对毕业生们充满信心,“can”的使用有效提升了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演讲者采用这种非明确主观取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感想和观点,同时也避免了自己单独承担命题责任风险,仿佛这是大家都这么认可的事情,增强了观点的客观性及冲突感。如:1) And no generation has a chance to change things faster than yours can. 而“must、have to、couldn’t”等高量值的情态词在语篇中的使用各只有一次,表明一个成功的演说者只能代表他在某一领域的成功,不能涵盖所有领域和范围。因此,表达可能性的低值情态动词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评论的影响。

3.3. 人称系统

人称代词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际关系的亲疏,因此在演讲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中人称代词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而各人称又有单复数之分。一般在演讲词中,第一人称代词如“I”,“we”的使用频率都很高。第一人称“we”有多种语义,在每种语义下言语角色都有所变化,但每种语义都包含有说话人和受话人两方,因此“we”的使用容易拉近说话人和受话人两方的距离,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第二人称代词“you”也是在发话人和听话人距离和关系都很亲近的情况下使用的,一方面能够提醒听众演讲的话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另一方面也易于引导听众进入观察者和思考者的角色。“we”和“you”的使用在演讲稿中都能够拉近演讲者与听众的距离,给人亲切感,确保讲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交流。接下来分析人际功能中的人称代词在蒂姆·库克此次演讲中的使用情况(见表3)。

Table 3. Personal

表3. 人称代词分布

表3显示了库克此次演讲中各个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由表中可以看出,此篇演说中,共使用人称代词107次,使用得最多的代词第二人称“you”,总计40次,第一人称一共出现35次,“I”出现22次,“we”出现13次。第三人称共出现32次,其中单数形式出现17次,“they”出现15次。在这篇演讲中,第二人称“you”,第一人称“I”“we”,和第三人称复数“they”的使用频率都很高,分别是37.4%,20.6%,12.6%和14%。

与传统的毕业演讲不同,库克此次演讲中第一人称“we”的使用频率并没有“I”和第二人称“you”高,甚至还未与第三人称“they”持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库克没有拉近他和台下观众的距离,相反,他通过回忆在母校的经历让毕业生们切身地感受到了自己和演讲者的亲近感,使即将走出杜克大学大门的学生们能够随着他一起回忆在校园里生活、学习的过去,向他们提出要求并带他们展望自己的未来。其中回忆自己在学校经历并向杜克大学的教授和领导致谢时,使用第一人称“I”较多,如:1) I have wonderful memories here. 2) Studying—and not studying—with people I still count as friends to this day. 3) I want to thank President Price,the Duke Faculty, and my fellow members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for the honor of speaking with you today.

随后,向毕业生们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期望时使用第二人称“you”比较多,这里的“you”指的是毕业生们,它在这里起到了唤醒听众耳朵的作用,让大家感受到演讲者对自己的期待和谆谆教导,让大家倍感亲切,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如:1) You are not powerless to fix them. 2) Whatever you choose to do with your life, I urge you to take the power you have been given and use it for good. 而在要求毕业生们展望自己未来时,库克用他人成功事迹来激励听众,打动听众产生共鸣,以达到鼓舞所有毕业生的目的,因此用了不少的第三人称复数“they”,如:1) Because they knew that change had to come. Because they believed so deeply in the cause of justice. Because they knew, even all the adversity they had faced, they had the chance to build something better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总之,人称的转换是本篇演讲中的特点,不同的人称在句子里起着不同的作用,演讲者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加诸于听众,因此人称代词的有效使用在演讲语篇中也占有不容小觑的地位。

4. 结论

对本篇演讲进行语气、情态、人称三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在语气系统方面,库克使用大量的陈述语气来叙事、表达感情和建议,用这一语气描述经历或故事可以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使他们沉浸到演讲中去,同时可以使演讲者更好地控制演讲;使用较少的是祈使语气,库克运用祈使语气直接进行呼吁,以期激发学生们更多的热情;疑问语气是使用最少的语气,本篇中唯一的两个疑问句仅为了引出主要论点,因此不是主要语气。

第二,在情态系统方面,本文重点考虑了情态动词的取值和使用情况的关系,中值情态动词使用最多,其次是低值情态动词和高值情态动词。演讲者更愿意选择恰当的情态动词,用一种礼貌委婉的方式来传播自己的思想。

第三,在人称系统方面,使用第二人称“you”最多,运用第二人称,能够提醒听众演讲者的话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并且也易于演讲者引导听众进入观察者和思考者的角色,这符合毕业演讲向毕业生传达正确思想的主题,也更有利于人际功能的实现。

总之,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人称系统在演讲中都起到了实现人际意义的重要作用。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卢卡斯. 演讲的艺术[M]. 第8版. 俞振伟, 译.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3-10.
[2] 钟艳平. 毕业典礼演讲词的功能分析[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0(3): 34-37.
[3] Halliday, M.A.K.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eijing, 360-365.
[4] 张德禄. 语言的功能与文体(中国外语知名学者文库)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4.
[5] 李战子. 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76-80.
[6] 黄国文. 《清明》一诗英译文的人际功能探讨[J]. 外语教学, 2002(3): 34-38.
[7] 裘燕萍. 英语被动语态的人际功能[J]. 外语研究, 2008(2): 22-26.
[8] 朱洪涛. 英语广告语篇中人称、语气的人际功能[J]. 山东外语教学, 2003(2): 101-105.
[9] 刘英. 英国银行宣传手册的人际意义分析[J]. 外语学刊, 2004(1): 57-59.
[10] 陈其功, 辛春雷. 广告英语语篇的人际意义及其体现的劝说功能[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3): 7-9.
[11] 姜雪, 刘薇. 从语言的元功能看政治演讲——以奥巴马2008年大选获胜演说为例[J]. 东北大学学报, 2009(4): 360-365.
[12] 佟兆俊. 人际功能表达需要对情态动词选择的影响——以奥巴马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讲为例[J]. 外语教育教学, 2012(11): 1-4.
[13] 王宇, 孙敏. 哈佛校长福斯特就职演说的语篇分析[J]. 外语教育教学, 2012(4): 126-127.
[14] 文秋芳. 拟人隐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评析习近平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的演讲[J]. 外语学刊, 2017(3): 1-6.
[15] 胡壮麟.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