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激进派女性主义心理学的骨骼:女性主义立场论探析
The Bones of Western Radical Femaleism Psychology: Femaleism Stand Issue Overview
DOI: 10.12677/ASS.2021.106201, PDF, HTML, XML, 下载: 377  浏览: 1,047 
作者: 杨 伟: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关键词: 女性主义立场论心理学认知特权政治Femaleism Position Theory Psychology Cognitive Privilege Political
摘要: 激进派女性主义心理学是在西方第二次女权运动中产生的,其认识论依据主要是女性主义立场论。女性主义立场论强调价值中立的不可能性,否定传统认识论的两分法和传统科研方中的还原主义,试图构建一种以女性为中心的认识论,即关于女性的理论,由女性创造的理论,又是为女性创造的理论。其理论特色主要表现为女性的认知特权以及浓厚的政治色彩,主张对主流心理学和女性主义心理学的解构与重构。
Abstract: The radical femaleism psychology is generated in the second female power of Western, and its understanding is mainly femaleist standby. Feminist position theory emphasizes the impunity of value neutrality, denies the two-point law of traditional colonies and the restorationism in tradi-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trying to build a kind of female-centered epistemology, namely women’s theory, the theory created by women It is also the theory created for women. Its theoretical features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women’s cognitive privileges and strong political colors, and advocate the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mainstream psychology and feminist psychology.
文章引用:杨伟. 西方激进派女性主义心理学的骨骼:女性主义立场论探析[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6): 1459-1466.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6201

1. 引言

女性主义是西班牙女哲学家AMELIA VALCÁRCEL于2008年在其专著《Feminismo en el mundo global》引入的词汇,在此之前人们常用女权主义泛指女性争取与男性同等的社会权利的主张 [1] [2] [3] [4]。关于女性主义的概念各家理解不一,但概括起来就是两种形式:女性主义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潮。女性主义比女权主义涵盖更广领域,内涵也更丰富,它将矛头直接对准造成“妇女问题”或“性别问题”的父权制和男性中心文化,是反主流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和文化视角之一 [5]。

2. 激进派女性心理学的生发和主张

2.1. 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发轫

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1973年美国心理学会女性心理学分支(第35分会)的成立,以及1977年《女性心理学季刊》的创刊被公认为现代女性心理学建立的标志。女权运动、女性主义思潮和现代科学的蓬勃发展为其诞生作出了奠基性贡献,其中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科学批判是女性主义心理学挑战主流心理学的两把极具特色的利器。

女性主义思潮首次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人文主义者如彼特拉克、薄伽丘、蒙田、乔叟等人在婚姻家庭领域就有“男女平等”的呼吁。在西方女性心理学产生的前几十年,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已经开始为女性心理著书立说了,尽管他提出的关于女性心理的“阳具妒”、“阉割情结”、“被动性、受虐性、自恋”、“黑暗大陆”等理论过于偏狭而广受批评,但后期有关女性心理的研究正是在对他的女性心理理论批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6]。在其继任者中(阿德勒和荣格在论文中被归为精神分析学派),对女性心理本身起正面作用的研究主要是霍妮和阿德勒,他们都同意弗洛伊德关于女性心理相关论述是存在的,但是他们都更加重视社会文化因素而不是生物因素对女性心理形成的影响。霍妮更是针锋相对提出了“子宫妒”、“爱的神经质需求”、“性行为模式导致的受虐性”、“男性文化取向下性冷淡”、“经前综合征”等维护女性心理正当性的理论。荣格提出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又称“双性同体”,引起各方尤其是文学界的关注,虽然有声音批评其性别歧视,但荣格派精神分析学家们同样主张恢复女性原始品质,即“情感、直觉、合群性”的女性原则,以解决我们时代面临的诸多问题。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之一桑代克拥护社会达尔文主义中的变异性假设,而他指导的学生Hollingworth则在其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论文中指出该假设的错误,发现女性在经期从事任务的能力没有减弱的现象,客观证据不支持女性劣等的观念 [7] [8] [9] [10]。

女权主义运动最早则可追溯到18世纪,它致力于谴责父权制中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与对妇女的压迫和剥削,并要求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使妇女能够充分发展和参与社会。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掀起的三次女权运动浪潮更直接催生并壮大了包括女性主义心理学在内的“女性主义学说”。公认的三次浪潮的时间分别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第一次浪潮)、20世纪60~70年代(第二次浪潮)、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三次浪潮) [11] [12] [13] [14]。

2.2. 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三大流派

基于女性哲学家Harding起草的女性主义认识论纲领和叶浩生、郭爱妹对女性心理学流派的划分,论文将女性主义心理学流派及其认识论基础进行梳理,如下(表1)。不满于经验论女性主义心理学的保守,传统心理学中性别歧视和男性中心主义的概念框架与规范准则,充分吸收女性主义立场论和胡塞尔现象学中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试图建立以女性为中心的、关于女性的、由女性自己说话“后续科学”,激进派女性主义心理学在第二次女权运动中应运而生。同一时期,AWP (Association for Women in Psychology女性心理学协会,美国)、APA (美国心理学会)第35分会、PWQ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女性心理学季刊,美国)、SWAP (section on women and psychology加拿大心理学会女性与心理学分会)相继创建 [15] [16]。

Table 1. A list of feminist psychology schools and their epistemology

表1. 女性主义心理学流派及其认识论一览表

2.3. 激进派女性主义心理学的主张

2.3.1. 推翻男性中心主义世界观,构建女性主义后续科学

基于女性主义经验论的温和派女性主义心理学尊重心理学中科学主义传统,认为主流心理学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和男性中心主义偏见,是由于心理学研究者没有严格遵循公认的科学方法论进程,因此她们更严格遵循科学研究的规范要求,试图超越实证主义传统的文化根植性,使其成为真正没有偏见的客观的心理学。温和派“天真”的想法招致激进派和后现代女性主义心理学强烈的责难,激进派认为实证主义取向的女性心理学没有建立女性主义自己的知识判断标准,没有跳出主流心理学以男性为中心的思维框架和价值体系,无法触及心理学研究根基。因此必须推翻基于男性中心主义世界观的科学方法,建立女性主义心理学理论,构建女性主义的“后续科学” [17] [18]。

立场论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基于女性认知特权理论对主流心理学和女性主义心理学进行了详尽的解构与重构。其一,她们认为心理学是由男性创造的,而男性与女性的生活经验明显不同,处于权力地位的认识者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比处于劣等地位的个体更狭窄、更富有偏见,主张修正“男性心理学”。以Gilligan为代表的女性心理学家对包括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皮亚杰、科尔伯格在内的心理学家关于女性心理发展理论中带有性别歧视、性别偏见的观点进行逐一驳斥,并提出另一条道德发展路线–关怀路线。其二,女性依据男性的概念图式描述自己的体验会使自己与自身经验相分离,同样,女性从自身生活出发获得的感受、体验与经验世界的概念框架也是分离的。因此,必须将女性作为科学关注的中心,Morawski还提出了“双重视野”,即女性通过在女性劣势文化的生活从而拥有双重视野,能更清楚区分男性与女性看待世界的方式,揭示男性对现实的歪曲。另外,她们还关注到同性恋和边缘群体,鼓励她们发出自己的声音,重建其希望感和潜能感。

2.3.2. 批判价值中立说,打造女性经验模式

女性主义立场论是激进派女性主义心理学的认识论基础,属于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和女性主义认识论,由于传统的科学哲学与认识论的研究对象与主题常有交叉重合,因此论文不着重在两者的区分上。立场论的女性主义批判价值中立的客观性神话,批判传统认识论主客体分离、身心分离、情与理分离的两分法,否定传统科学方法的还原主义、二元论及线性分析模式。立场论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家们反复强调价值中立的不可能性,反对价值中立和客观性的神话,心理学家应该要有自己的立场,重视基于立场的知识生产。她们提倡以被忽视和贬低的女性经验和女性生活为来源实现客观的最大化,建构以女性经验框架为基础的整体、复杂的经验模式,打破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边界,建立一种不把知识主体和自然客体固化分离的认识论,以消除二元性质的认识论,使科学成为解放的而非统治的力量。

积极探索性别的建构,激进派女性主义心理学家们都承认两性差异是存在的,并且她们赞赏这种差异。米勒从社会角度考量两性关系的不平等,认为社会生活不平等是由于地位和权力导致的,她把这种不平等分为暂时性不平等和永久性不平等,认为女性随着子女长大在暂时性教养关系中的支配地位会消失,而永久性不平等关系中女性始终处于劣等地位。分析出这种关系会导致女性的自我摧毁、社会进步放缓、男性完整人格的缺失。提出重视感情、关怀别人才能生存下去的策略。Gilligan重视道德问题,她认为道德和声音是一回事,男性与女性对道德的理解是等级制结构和网格式结构,前者以人与人的分离为基础,后者强调人与人的相互依赖,从而发展出关于女性声音的道德,即“关怀伦理” [19]。

3. 女性主义立场论

3.1. 什么是女性主义立场论

女性主义立场论是一种批判的女性主义理论,是女性主义认识论中最流行的、最富有成果的,也是最富有争议的认识论。徐志宏由哈丁对“立场”概念的解读推得出,立场论是指要求从一种特定社会处境的视角或立场出发,代表对世界的认知。由这种特定视角出发获得的论断具有认知上的特权或权威。厦门大学性别与哲学研究中心认为,女性主义立场论则是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以女性群体或其他边缘群体的生活经验为背景,目的是消灭包括性别压迫在内的一切压迫和等级制度,建构一种真正解放的知识论。立场论的女性主义向主流认识论中的性别化倾向进行全面的讨伐,力图消除主流认识论中的二元模式,提倡女性认知特权,追求情景化知识和价值负载的强客观性,最终要使被压迫者能够改善他们的境遇。

3.2. 女性的认知特权

3.2.1. 从“主奴关系”分析中溯源

女性主义立场论是一种深受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理论影响的认识论,根据Sandra Harding对立场论思想史的梳理,立场论的传统最早可至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主奴关系”的反思。即从奴隶主的角度看,奴隶不是完整的人,奴隶所做的每件事情要么体现为奴隶主的意志,要么是自己偷懒或撒野等天性的结果,奴隶主因为只直接享受奴隶提供的劳动而看不见劳动的全过程,也看不见他们对奴隶依赖、依附的复杂关系,因此,奴隶主对整体的生产关系的认识是直接、简单且片面的。但从奴隶的角度看,奴隶却是完整的人,奴隶们为了反抗奴隶主而消极怠工,或是集体逃跑,这是他们可以反抗奴隶主的唯一方式,并且,与奴隶主不同,奴隶们了解奴隶主在物质上对自己的完全依赖和依附,他们清楚整个劳动过程,他们对整体生产关系是间接、复杂且全面的。通过这样关系反思,发现表面上的奴隶与奴隶主的关系却发生了实质性的对调,需要仰人鼻息的奴隶掌握了社会整体关系并从事生产,成为了真正的主人,而看似独立的主人反而成为实质上依附的奴隶 [20]。

马克思、恩格斯及卢卡奇从这一主奴关系反思中发展出“无产阶级立场”理论,断言并论证了这一立场在关于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根本问题上具有认知特权。这种认知特权主要表现为:生产中心位置、压迫地位、特殊的认知类型和集体自我意识。总结出工人阶级虽然不一开始具有这一立场,但由于他们是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中心,是处于生产资料直接关系中实际被压迫的劳动者,他们是根据使用价值来认识世界的,这种认知模式使工人阶级对社会的认识比根据交换价值认识世界的资产阶级更具客观性,工人阶级是一种潜在的全球性阶级。由于处在这一具体的历史阶段的社会境况下,使得他们获得对自身角色的集体意识并达到了无产阶级立场。这种对自身角色的集体意识内含着工人阶级对社会不平等真相的原始兴趣、生产中心位置的经验以及自身在社会中的普遍性,由此产生出要通过集体的革命行动来克服困境的集体洞察,这样的自我理解一旦起作用则有可能实现。这也正是想要追求独立自主的个体对他们所做之事具有的认知特权。

3.2.2. 基于无产阶级立场的新思考

基于上述思想理论,到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女性主义思想家开始独立思考并主张女性主义也应持有某种特定立场的认知特权。而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论为女性主义立场论树立了良好的典范,立场论的女性主义学家们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在Hartsock、Rose、MacKinnon、Flax、Smith、Collins等学者的努力下,女性主义认知特权说逐步形成。女性主义的认知特权主要表现在:中心性、压迫地位、特殊的认知类型和女性群体的集体自我意识。

首先,基于性别分工的劳动角色差异,妇女被认定为繁殖系统的中心。在这个“中心”,她们从事日常再生的家务劳动、生育和抚养孩子等没有报酬的关怀劳动,妇女是繁殖系统中心如同工人是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中心一样,这份“工作”为妇女们完整、深入理解人类生活提供一种强劲的认知优势,妇女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比基于情感与理性分离、肉体与心灵分离、主体与客体分离的传统科学的理解更完整。哈丁认为,科学是对抽象和原理、原则的关心,是不动感情的、无私利性的、无偏见的,而女人则是对家庭、朋友或福利是有情感的、有利害关系的并且是偏爱的,女人对具体的实践与语境的关系表示关心。从这一角度理解,妇女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发现父权制在满足人们需求时怎样失败,同时妇女也有更好的途径获得父权制下谁的需要得到更好满足等信息。

其次,女性所处的双重压迫的社会境况,即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制双双同时压迫妇女,被马克思女性主义者称之为“双头兽”。伴随私有制产生的数千年,女性经历的被剥削、被压迫、被歧视的深重苦难史,使得女性对使用揭露真相的方式来描述社会现象有更浓厚更实际的动力和兴趣。由于处于受压迫的境地,女性拥有直接受压迫经验,进而使女性在认识自己受压迫地位上拥有认知特权。而男性由于处于统治地位并拥有特权,他们可以“理所应当”的忽略自己的行为如何伤害或影响某个群体的女性。这衍生出一个逻辑,即受压迫者越承受多方压迫,其在认知方面也具有多方面的优先性。这一认识论逻辑已经导致黑人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发展,柯林斯基于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亲身体验,以及黑人女性特有的认知模式特点,构建了黑人女性主义认识论。运用该理论,抵制社会对黑人女性形象的贬损,为她们提供全新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表达,从而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

再次,认知类型方面,主张女性主义客体关系理论,男性与女性具有不同的认知类型。认为男童通过与母亲分离建构男性身份,这种身份建构在心理学上涉及到与女性保持距离,对女性的焦虑抵制,需要通过控制女性和诋毁女性才能完成,因此,男性的认知类型是抽象的、与感情分离的、理论性的、分析的、演绎的并倾向于控制的价值观。而女童通过母亲的认同获得身份认识,她们更享受自我与他人边界的模糊化,因此,女性的认知类型是具体的、情感介入的、直觉的、实践的、质性的具有关怀导向的价值观。上述的认知类型基于性别的劳动分工得到进一步强化,男性几乎垄断了发动战争、理论科学的职位,以及制造分裂、要求控制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而女性则被分配到付出情感、照顾和关怀他人的工作。哈索克认为女性的认知类型相比于男性更有优越性,因为女性的认知类型超越了认知中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格局,并且关怀导向的价值观更能生产出与全人类利益有关的价值表述,然而,要使女性认知模式制度化,必须要克服资本主义父权制的特征,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关怀劳动的分离,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最后,女性群体的集体自我意识,这样一种意识要求女性的自我觉醒。男性利用统治地位所拥有的权力通过性别客体化过程,把认知神秘化。优势群体要求从属群体照着他们想要的方式去做,从而造成群体差异,社会性别就是这样一种由男性对女性的性欲和统治色情性所构成的客体化模式,男性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建构“这样一种女人”。但这种客体化过程又被男性神秘化和美化为上天的赐予、自然的馈赠。女性需要意识到“这样一种女人”并非天生如此,而是人为的不公正的蓄意构建,只要达成这样的共识就有可能采取共同行动,进行社会变革,在这里,女性的认知特权就表现为女性的集体自我意识 [21] [22] [23]。

3.3. 浓厚的政治色彩

“立场”一词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哈丁专门说明了立场概念产生于妇女们进行的政治斗争,该斗争的目标使妇女们关切的事项可以反映在公共政策中,以及影响这些公共政策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立场论的女性主义在政治层面的理论建设主要由三种不同的探究构成:第一种是对历史和当代主流政治思想的批判。主要批判男性偏见和虚假的普遍主义,男性偏见体现在对自由、平等、正义、民主等概念的阐释中,这些概念阐释是在一个性别分裂的世界当中以男性经验为主导的,而不是女性经验,如Suan Moller Okin的《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女性》中对男性偏见进行了讨伐,虚假普遍主义体现在对人类本性、人类行为或价值的阐释,而这里的人类本性和人类价值被证明只适合于男性而不适合于女性,如Catharine MacKinnon的《朝向一种女性主义的国家理论》中对自由主义国家观念的批判。第二种探究是对传统观念、主张的重构与修正。这种探究主要是为了明确的讨论性别关系和性别分歧,并从该讨论走向性别中立理论的构建,经历从批判走向更具建设性建议的过程。其中Sara Ruddick的《母性思想》和Joan Tronto的《道德边界》构建了新的通往和平的路径,即“关怀路线”。第三种探究是对妇女运动中的女性主义理论和政治行动主义的经验反思,从经验中学习,获得一般政治哲学结论。其中杰出的著作是Anne Phillips在《赋予民主以社会性别》中对民主的相关讨论 [24]。

在实践方面,20世纪60年代,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和学生运动一起,第二次女权运动浪潮汹涌而来,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气候。社会女权运动进入大学,尤其是激进女权主义者,她们以学生和教师的身份访问女性,并把妇女纳入知识当中使其可被看见。基于女性主义立场论,激进派女性主义者认为父权制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对女性进行性控制和生育控制的基础上,她们的目标就是从政治上摧毁这种性别阶级系统。并将女性的个人生活同公共制度密切联系,认识到结束父权制统治不是个人的挑战而是女性群体的斗争,在运动中提出著名的口号即“个人即政治”、“姐妹的情谊是强有力的”。这种激进的女性主义也被期待为社会变革和政治变革的重要动力之一 [25]。

3.4. 对女性主义立场论的质疑

对女性主义立场论的质疑集中在认知特权和多元立场与特权立场的冲突上。在认知特权方面,作为受压迫一方和边缘群体,女性自身拥有的偏见和权力欲望,如何比男性的立场更少偏见更有优势?如果再次如同男性经验一样将性别分裂和对立,则又会陷入立场论的女性主义批判的两分法圈套。Longino认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论还是女性主义立场论在确定哪个立场具有认知特权这个问题上无法提供论证基础,拥有共同立场的既不是工人也不是妇女,要确立工人或妇女的亚社群又要求立场论支撑,如此必将陷入一种循环论证。多元立场与特权立场的冲突,由于女性主义立场论主张多元立场,而不同社会运动有不同类立场,如阶级立场、种族立场、性别立场等,且在不同类立场中还有不同种立场,比如同女性立场中还有黑人女性立场/白人女性立场、同性恋女性立场/异性恋女性立场、发达国家女性立场/第三世界女性立场等,这些立场不可避免在认知问题上有冲突,哪种认知更真、更特权?

4. 结语

如果说立场论是激进派女性主义心理学的骨骼,那女性主义科学批判则是女性主义心理学的血肉,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在感受初见、批判、修正、再批判、重现、继续批判……循环更迭的历程当中不断成长,出落得愈发闪亮,逐渐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于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主流心理学界取得了合法地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由心理学家们洞察出女性的心灵,并唤醒女性群体的集体自我意识,从而守护人类心灵健康,仍旧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Domínguez, H. and Peces, E. (2010) Feminismo en el mundo global. Foro Interno, 10, 242-244.
[2] 孙绍先. 女权主义[J]. 外国文学, 2004(5): 48-56.
[3] Ferrer-Pérez, V.A. (2019) A Feminist Look at Social Psychology/Una mirada feminista a la psicología social. Revista de Psicologia Social, 34, 205-229.
https://doi.org/10.1080/02134748.2019.1589784
[4] Valcarcel, A. (2008) Feminismo en el Mundo Global. CATEDRA, 1-5.
[5] 郭爱妹. 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56-68.
[6] 赵辉. 女性自我牺牲情结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 2007: 102-103.
[7] 牛政凯, 蔡成后. 分析心理学在中国:发展历程及本土改造[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57(6): 135-144.
[8] 周秋宇. 荣格原型理论视角下《阿拉比》中的女性意象[J]. 英语广场, 2020(17): 7-10.
[9] 赵辉. 论精神分析学派的女性心理研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7(6): 102-103.
[10] Brown, L.S. (2019) Celebrating the Fif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Association for Women in Psychology: A Life in Feminist Psychology: A Long and Interesting Journey from Ft. Wayne to Newport (Herstory). Sex Roles, 80, 647-655.
https://doi.org/10.1007/s11199-019-01044-w
[11] 罗慧兰. 女性心理学[M]. 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4: 1-7.
[12] 杜•舒尔兹, 西德尼•埃伦•舒尔兹. 现代心理学史[M]. 第8版. 叶浩生, 译.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1-8.
[13] 叶浩生. 心理学通史[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556-573.
[14] 彭运石, 冯永辉. 续思想薪火, 集流派大成——“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评介[J]. 心理科学, 2010, 33(6): 1523-1525.
[15] 徐志宏. 当代哲学问题研读指针丛书女性主义科学哲学[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 58-97.
[16] Febbraro, A.R. (2020) Critical Feminist History of Psychology versus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Contrasting Views of Women Scientist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40, 7-20.
https://doi.org/10.1037/teo0000133
[17] Radtke, H.L. (2017) Feminist Theory in Feminism & Psychology [Part I]: Dealing with Differences and Negotiating the Biological. Feminism & Psychology, 27, 357-377.
https://doi.org/10.1177/0959353517714594
[18] Walsh, R.T. (1989) Do Research Reports in Mainstream Feminist Psychology Journals Reflect Feminist Value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13, 433-444.
https://doi.org/10.1111/j.1471-6402.1989.tb01012.x
[19] Marecek, J. (2019) A History of the Future: Carolyn Wood Sherif, Equitable Knowledge, and Feminist Psychology.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43, 422-432.
https://doi.org/10.1177/0361684319861953
[20] 厦门大学性别与哲学研究中心. 女性主义哲学[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3: 11-21.
[21] 程铭莉. 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理论梳理•观点评析•殊异甄析[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14: 5-40.
[22] Falmagne, R.J. (2000) Deconstructing Cognitive Psychology: A Feminist Critical Opening. Theory and Psychology, 10, 277-282.
https://doi.org/10.1177/0959354300102008
[23] 李丹.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 26-42.
[24] 米兰达•弗里克, 詹妮弗•霍恩斯比. 女性主义哲学指南[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04-208.
[25] Lafrance, M.N. and Wigginton, B. (2019) Doing Critical Feminist Research: A Feminism & Psychology Reader. Feminism & Psychology, 29, 534-552.
https://doi.org/10.1177/0959353519863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