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探索
Exploration on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a Better Lif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Practice View
DOI: 10.12677/ACPP.2021.102030, PDF, HTML, XML, 下载: 414  浏览: 1,138 
作者: 朱春晖: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好生活实现路径Marxism Practice The Good Life Realize the Path
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实践的观点占据其核心位置。通过论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阐述其发展与意义,有利于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而探索美好生活的实现。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使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就需要转变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深化改革,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对于社会每个人来说,都需要深刻理解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在意蕴。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营造美好的和谐社会环境,努力开创新时代属于人民的美好生活。
Abstract: In the Marxist philosophy system, the view of practice occupies its core position. By discussing the connotation of Marxist practice view, and expounding its development and significance, it is beneficial to further enrich Marxist practice view, and then explore the realization of a better life. Since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facing Chinese society has become that between unbalanced and inadequate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s ever-growing needs for a better life. To enable the people to live a better life, we need to change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societ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lways put people first, followed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tinuously deepened reform, and addressed the problem of unbalanced and inadequate social development. For everyone in the society, we need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inner meaning of a better life in the new era. At the same time, it is to better meet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and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create a beautiful and harmonious social environment, and strive to create a better life for the people in the new era.
文章引用:朱春晖.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探索[J]. 哲学进展, 2021, 10(2): 164-168.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1.102030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再局限于满足生活的物质需求,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因此,要想实现这种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实现美好生活,就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指导生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时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谈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这些都是实践观的重要体现。

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美好生活的内在意蕴

2.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在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重要的核心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讲,实践是指在人类社会中,是人类逐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性客观性的活动过程,是关于人的社会活动即实践总的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根本看法。

实践是一种客观的人类活动。一方面,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现实,它是一种以感性事物为对象的真实的物质活动,而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另一方面,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那样被动地适应性的本能活动,而是与所处对象或者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说明实践活动对人的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并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实践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历史是在人类实践和行为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是在进步的过程中创造的。此外,社会行为实践受到社会发展历史条件的影响,这些条件使实践行为不断发生变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社会历史时代的本质产物,其形式和内容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

2.2. 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解读

美好生活的最佳状态是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对更好生活的追求带来了对真理和善良的渴望,同时更加激励人们不断追求真理、良善和美丽,精神世界得以提升,社会得以进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说:“动物只根据规模和建设需要它们所属的物种,而男人知道如何产生任何物种的规模,并知道如何应用对象的内在尺度无处不在。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当然,我们也不能认同萨特在存在主义中提出的“自由选择”。我们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是自由的,他们的行为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是唯一一个控制自己行为的人。

当然,美好生活的另一种诠释,意味着“可能的生活”,著名学者赵廷阳则指出“可能的生活是一种通过人的实际行动可以实现的生活”。“可能的生活”是一种符合实际情况。它体现在未来的时态中,体现在实践过程中的主动创造性。美好生活是被“可能的生活”所限制的,超越了“可能的生活” [2],美好生活的建构就变成了幻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需要反复的实践去探索。至于未来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我们不确定。因此,更好的生活是可能的。

从现实角度来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体悟源于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不断实现,只有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实现全人类真正的幸福。

2.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美好生活的相互关系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得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马克思主义不仅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重要原理,在人们的生活方式方面也有重要论述,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正是对于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关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承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由关注人们的物质需求更多的转变为关注人们的精神需求,中国共产党也为之不断努力实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而实现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建设实践中一直追求的重要目标,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是正确的道路,为人民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准确地把握好生活的基本内涵,如何构建一个更好的生活,如何构建一个更好的生活,建立一个更好的生活的问题,解答好这个问题,所以有必要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要对美好生活的意义做一个基本的诠释。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总体观点和美好生活的实现是相辅相成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为社会和历史的进步提供动力。实现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而要从根本上“实现”美好生活,就必须要通过有效“实践”来获得。当然,美好生活实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践行与丰富。

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美好生活实现的实践路径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域下,在实现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当然,谈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而国家推动现代化实现的重要原因就是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但是由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不免存在影响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重要因素,从而影响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进程,因此就需要去解决阻碍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要素,最终探索实现美好生活的道路,解决实现美好生活的困难。

同时,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确保人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实践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理想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代,我们要实现人类美好生活的目标,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思想,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生活提供支撑 [3]。然而,正是社会所出现的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使得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遇到了阻碍。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角下,积极探索实现美好生活的道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物质条件的完善,助力实现美好生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完备的物质条件是实现美好生活、建设美丽中国梦的基础和条件。只有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才能为人们追求更好的幸福生活创造条件。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就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未缺席。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探索最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和经济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总体规划,人类发展和有效的分配,以确保中国的经济建设有很强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

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同经济发展相结合,用“实践”中获得的真知灼见有效指导现实经济问题,有助于“摸准中国经济的脉搏”,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同社会规律、客观现实的紧密结合 [4]。第一,加速经济体系改革;第二,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第三,加速科技发展,为经济体系建设提供支持;第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第五,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形态上有所突破。

3.2. 政治民主的发展,助力实现美好生活

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仅体现在经济建设上,也体现在政治建设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建设美好生活道路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主体,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发展政治制度和政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生活需要,不断改善人民生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引领时代变革和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实现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改造,而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人,所以说实践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主体的需要。

因此,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真正满足需求的人更好的生活,有必要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遵循实践,加快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良性的政治制度保障,有效地解决当前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不足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幸福。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同富裕;第二,发挥政府作用,明确政府职能;第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国际秩序稳定;第四,奉行以人为本的价值主张,将人民的利益放到首位。

3.3. 社会文化的进步,助力实现美好生活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文化相辅相成,是认识与行动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实践决定认识。人们只有通过有效的实践,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再实践和再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同时也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同时也是对实践概念的准确描述。可以理解的是,在社会文化发展方面,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美好生活既需要物质层面,也需要精神层面的满足。

因此,有必要用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促进社会文化进步,塑造和谐的社会文化,从而促进人民美好生活的有效实现。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社会和文化进步,切实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与和谐。第一,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第二,实现多元文化互鉴共赢,构建服务体系;第三,提升文化自信,建设精神文化。

3.4. 社会改革的深化,助力实现美好生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提出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重要实践理论,强调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当然,在任何时期,民生问题都是人们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时代主要关注民生、健康、就业、安全生产、教育、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住房和其他社会问题,当前民生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实现新时期更好的生活。因此就需要做到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老有所养、居有所住、病有所医等 [5];第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谋利益,切不可搞“虚情假意”;第三,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推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处理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第四,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人民城市人民建。

3.5. 生态文明的建设,助力实现美好生活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多层次的,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层面,还包括对自然生态建设的要求。马克思不仅承认了自然的客观存在及其对人的优先地位,而且从实践的角度考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对立;另一方面,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因此,为了树立更好的绿色生态理念,使人民生活更加绿色健康,党和国家需要制定生态法律法规,完善绿色生态系统的保护机制,从而正确引导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第一,坚持绿色的生活及生产方式;第二,坚持用绿色的生产带动绿色经济的发展。第三,改善产业,坚持绿色发展;第四,坚持将人民生活与绿色的生产方式、产业方式联系起来。

4. 结语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美好生活的实现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人类实现更好的生活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实现美好生活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积极回应,同时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解决过程中遇到的人类在追求更好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但实现人类美好生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贡献力量,创造条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诠释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含义。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域下,探讨美好生活的实现是当今新时代社会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诠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2] 谢金丽. 论教育与人的美好生活[D]: [硕士学位论文]. 开封: 河南大学, 2006.
[3] 刘名森. 论习近平美好生活重要论述的时代特征[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5(4): 110-114.
[4] 周娴.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下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策略[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0, 18(6): 80-83.
[5] 顾训宝, 王爱玲.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内涵及实现路径[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0, 43(1):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