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的论据和证据:一种合理论证模式》述评
A Review of Data and Evidence in Linguistics: A Plausible Argumentation Model
DOI: 10.12677/ML.2021.93083, PDF, HTML, XML, 下载: 344  浏览: 504  国家科技经费支持
作者: 王勃然, 李 月: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关键词: 论证论据P模式Argumentation Evidence P-Model
摘要: 《语言中的论据和证据:一种合理论证模式》(Data and Evidence in Linguistics: A Plausible Argumentation Model)一书论述了与论据和证据相关的方法论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合理论证模式——P模式。该模式的提出不仅是对元语言理论研究的继承,而且为论据的多样性和不确定、证据在评估假设中的作用、观点“不一致”的出现和解决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
Abstract: Data and Evidence in Linguistics: A Plausible Argumentation Model discusses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lated to argumentation and evidence, and presents a new plausible model of argumentation—the p-model. The proposed model is not only an inheritance of the meta-linguistic theories, but also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and path in terms of the diversity and uncertainty of evidence, the role of evidence in evaluating hypotheses, and the emergence of and solution to the “inconsistencies” of viewpoints.
文章引用:王勃然, 李月. 《语言中的论据和证据:一种合理论证模式》述评[J]. 现代语言学, 2021, 9(3): 607-61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3083

1. 引言

在任何关于语言的实际研究实践当中,论证都是一个不断肯定或不断否定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的理论支持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论据和证据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 [1]。但语言研究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论据和证据也相应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因此,什么样的论据和证据可以被使用一直是语言中的重点研究问题。在2019年出版的《语言中的论据和证据:一种合理论证模式》(Data and Evidence in Linguistics: A Plausible Argumentation Model)一书中,作者András Kertész和Csilla Rákosi首次论述了与论据和证据相关的方法论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合理论证模式——P模式,并指出语言理论是建立在这一合理论证的基础上的。这一论证模式的提出不仅是对元语言理论研究的继承,而且为论据的多样性和不确定、证据在评估假设中的作用、观点“不一致”的出现和解决以及本书中主要问题的解决策略提供了新的想法和视角。此外,作者运用个案研究——“隐喻加工模型的比较和评价”说明了该模式在语言理论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2. 内容简介

本书共21章,可分为五部分。每一部分的行文结构都类似,即“提出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第1章作为引言,介绍了本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框架。首先指明了论据和证据在语言理论实践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关于冲突理论的论证很大程度上在于被视为证据的论据是怎样支持或反对假设的。然后,作者点明了有关论据和证据的争论的中心问题(CP),即“什么类型的论据或证据可以被使用并且他们是如何在语言理论中发挥作用的”,然而,作者认为这一问法不够全面深刻,没有考虑到论据和证据的内在关系以及在论证中发挥的作用。基于上述考虑,作者提出了本书的主要研究问题(MP),即“在语言理论的论证中,论据或证据的结构是怎样的以及他们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书的写作目的便是解答这一主要问题。同时,作者指出,这一主要研究问题会被分成五个子问题,与接下来的五部分内容一一对应。因此,对这一主要问题的解答将由对子问题的解答推导、融合而来。

第一部分是“当前研究现状”,由本书的第2~6章组成。该部分围绕关于语言论据争论的批评分析而展开,揭示了存在于其内部方法的矛盾性,正是这一矛盾推动了“主要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第2章在第一部分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首先提出了第一个子问题:1) 当前研究对中心问题(CP)提出了哪些解决方案?2) 在这些特定的观点背后是否存在一个元理论背景假设?然后指明了第一部分的写作目的并对后续的3~6章分别进行了简要介绍。第3章为读者展现了有关当前语言论据和证据争论的历史前身。作者指出,分析哲学派的观点(SVAPS)以逻辑实证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为基础,提高了论据在实证理论中的作用,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理论语言学中关于实证性的争论。作者指出现如今对语言中的论据或数据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加强,它与语言研究的关系也将逐步复杂、深入。第4章从研究实践中探究对SVLD的部分否定。随着新论据的出现、内省语料与实例语料的交叉使用、论据可靠性受到质疑、归纳演绎的结合以及对反例的暂时忽略等趋势的出现,作者得出研究实践的不断变化明显有意打破SVLD的结论。第5章从元理论思考的角度探究其对SVLD的部分否定。作者通过对当前研究现状的分析,针对七个观点探讨了对SVLD的否定趋势。在进行综合分析后,作者得出结论:上述观点都具有“双面性”,因为它们既有对SVAPS和SVLD的保留,也有对他们的明显违背,从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鉴于此,证据必须能够支持或削弱假设,同时论据不能被认为是确凿无疑的。第6章是对第一部分的总结。首先,作者在前述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对第一个子问题的回答,进一步说明了“双面性”不仅存在于上述观点中,也存在于元理论思考本身。这两种“双面性”不仅推动了本书主要问题的产生,同时指明了元理论模型的重要性,可以用它来解决语言研究实践当中的论据和证据问题。

第二部分是“P模式”,包括第7~11章。作者在这一部分借助语言实例,专注于对“P模式”这一合理论证模式的阐述并为后续针对主要问题的解答做铺垫。这一模式包含三个中心概念:合理陈述、合理推论、合理论证。第7章承接前文,提出了第二个子问题:什么样的元理论模式可以让我们定义语言中论据和证据的概念?作者认为若想提出解决语言论据问题的新方法,前提是找到一个自主的、完善的、系统的、全面的模式。因此,作者假设一个合理的论证模式可以帮助回答这一问题。第8章展现了上述合理论证模式背后的推动力。第一个推动力是关于论据和证据的概念的“解放”。作者指出论据和证据不再像以前一样是确定的、单一的,而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多变性和可结合性。第二个推动力是逻辑和论证理论的新发展,无论是推论还是论证,都不再局限于从百分之百确定的事实开始,而是更加注重论据的不确定性。两个推动力共同作用,推动一个新的、有效的合理论证模式的发展。第9章是对合理陈述和合理推论的阐述,是介绍合理论证模式的第一步。作者首先介绍了推理和演绎推理,提到了陈述和逻辑因果关系等要素。作者认为,在日常研究中,并不是所有前提都是真实的,大多数陈述并非完全准确。在P模式中,这些不确定的陈述就是“合理陈述”,它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合理的,这是因为它们的语料来源只能部分支持它们,而不是完全支持。随后,作者通过一些语言学实验举例说明语料来源和陈述之间的关系,并将来源赋予陈述的可信值数据化。基于此,作者首先介绍了另外一种可作为间接来源的推论形式:论证性推论。它包含三个要素: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语义关系以及前提的完全真实性。这种近乎完美的推论条件在作者眼里是非常局限的,考虑到现实研究状况,作者提出了“合理推论”的概念。然后,作者通过三个案例研究,总结出了三种不同的合理推论模式。它们在逻辑因果关系、语义关系和前提真伪性三方面各有侧重和缺失。当某个推论缺失逻辑因果关系或语义关系时,“潜在背景假设”便要得到重视,它可以帮助一个论证过程顺利进行。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合理推论是论证模式的基础,它是易出错的,发展变化的,前后相关的并且具有启发性的,一个合理论证过程的主体是由一连串的合理推论构成的。第10章在第9章的基础上,对“合理论证”进行了详细阐述。作者认为合理论证可以表现为语言理论构建中的问题解决过程,这一过程不是线性的,而是对有争议信息的回顾性再评估的循环过程。首先,作者介绍了论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两个问题,一是“不一致”,指的是根据语料来源,陈述P和~P都是合理论证。二是“不充足”,指的是根据现有资料,陈述P和~P的信度都无法被确定。基于此,作者得出结论:合理论证是一个过程,该过程针对开始时所包含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在确定最终方案完成后终止。然后,作者介绍了合理论证的两个特征:循环性和棱镜性,列举了五种基本视角:诊断视角、对比视角、排他视角、组合视角、评估视角。另外,鉴于我们在循环论证过程中不能面面俱到地考虑每一种情况或每一个方法,作者与上述视角结合,提出了对比策略、排他性策略和结合策略来获取相对全面的论证过程。最后,作者进一步阐明了合理论证的实效性和启发性。第11章是对第二部分的总结,并对第二个子问题进行了回答:P模式是一种元理论模式,可用于定义语言中的论据和证据。

第三部分为本书的第12~14章,标题为“论据和证据”,介绍了合理论证模式是如何界定论据和证据的。第12章通过回顾SVLD中对论据和证据概念的解释,指出了它的不可靠性,于是第三个子问题被提出:P模式是如何定义论据和证据的概念的?第13章围绕论据和证据,就它们的概念和特征展开阐述。作者认为,论据是指源自某个直接来源的具有明确可信度的陈述,它是一种论据,其作用是有助于对相反假设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和比较。通过列举德国破擦音和认知隐喻研究的例证,作者提出了证据有弱证据、相对证据和强证据之分。第14章是对第三部分的总结,作者进一步阐明了论据和证据之间的关系,明确了什么样的论据可以被视作证据,支持或否定某个假设。

第四部分是合理论证模式的应用,包括第15~17章。通过对“比较评价隐喻加工模型”的个案研究,旨在说明这一论证模式在语言理论重构中的可操作性。因此,15章提出了第四个子问题:如何将合理论证模式应用于语言研究实践当中?第16章是个案分析,作者指出该案例研究主要是借助心理语言学实验获得的数据,对Gentner & Wolff (1997) [2] 提出的三个隐喻加工模型进行比较和评价:纯匹配模型、先提取模型、先校正模型。整个论证过程共包括四次循环。第17章专注于合理论证模式在语言理论重构中的适用性。作者认为这一论证模式毫无疑问还可以适用于其他语言理论,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并认为它确实能够弥合语言学研究实践和对这一实践的元理论反思之间的鸿沟。

第五部分是对第一部分第5章问题的回答,包括本书的第18~20章。作者对结论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对本书主要问题(MP)的可能解决方案。第18章提出了第五个子问题:P模式是如何回答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1)至问题(7)的?第19章对七个问题分别进行了解答,其一,作者指出要用尽可能多的论据来支持假设,另外,论证模式的循环性和棱镜性特征也使得相互排斥论据的结合成为可能。其二,作者认为判断来源是内省语料还是实证语料可以帮助确定论据的信度。其三,作者指出语言现象的复杂模型可能来自于使用了复杂论据和多种理论的论证过程。其四,当论据的可靠性存疑时,作者建议充分考虑来源、前提和潜在背景假设的信度来得出结论。其五,关于论据与理论的关系,作者认为语言理论构建是一个不断回顾、再评估的论证过程,这个过程是循环的,且不断变换视角的。其六,当论据“不一致”的情况出现时,合理论证模式可以帮助我们修正信度,继续论证,直至问题解决。其七,证据是一种论据,有助于对相反假设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和比较。通常,证据与假设之间通过合理推论加以连接。第20章是对第五部分的总结。作者指出我们应该接受语言学中各种不同的、互不相容的多元观点。这种多元性是语言理论构建的基本特征,可为我们研究语言理论提供新视角。

第21章是对全书的总结。鉴于本书的目的在于回答主要问题(MP),即“在语言理论的论证中,论据或数据的结构是怎样的以及他们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章从整体(语言理论)到具体(论据和数据)对它进行了系统回答。论证过程可以解释语言论据的不确定性、多变性和可结合性以及由矛盾论据激发的“不一致”,这是其他的元理论方案所无法解释的。另外,作者还得出结论:合理论证模式不能为我们带来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论证得到的暂时性结果也面临着与它的未来“对手”再次被论证的命运。

3. 简评

本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为第一本系统谈论语言论证中论据和证据问题的专著,本书写作目的明确、逻辑缜密,具有系统性和递进性。作者专注于从元理论的角度来思考语言理论,试图为语言理论论证过程中的论据和证据问题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元方法论。本书的五部分围绕“P模式”这一合理论证模式进行阐释,从动机到概念再到应用,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第一部分在综述当前发展之后,针对论据和证据在语言论证过程中的结构和功能发问,第二部分便针对此问题提出将“P模式”这一合理论证模式作为解决方案,紧接着系统介绍了合理陈述、合理推论、合理论证三个中心要素。第三部分基于读者对“P模式”的大致了解,为“论据”和“证据”在合理论证模式中的概念和应用做了元理论解释,为回答本书的主要问题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第四部分在元理论解释基础之上证明了“P模式”在语言理论中的可操作性,第五部分首尾呼应,基于“P模式”的存在对第一部分所提问题进行了解答。

第二,本书打破了论据(证据)和理论之间的简单线性关系,为语言理论构建提供了新的“循环论证”视角。无论哪个学科的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对论据和证据的把握,只有深刻把握它们的内涵和联系,深挖其背后的规律,才能为理论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反过来,再用成熟的理论发掘更多证据。因此,理论和论据在语言研究中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否则研究将浮于表面,找不到根本所在。作者认为大部分语料来源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类似于“合理性”,对论据的可信度有直接影响,而论证过程中的不一致性是语言理论的自然属性。合理的论证模式将不确定的论据或证据放在论证过程之中加以系统处理和验证,并把这种问题解决看作是一个合理的循环论证过程,总是存在进一步论证的可能。

第三,本书为语言理论研究提供了合理的方法论支撑,所提供的合理论证模式极具学科参考价值。作者在序言中就指出,本书的目标读者为语言学家、科技哲学家、论证理论家和对这一领域感兴趣的学生。因此,该论证模式存在跨学科的应用可能。以本书第4章为例,作者用了相当的篇幅研究有关语言隐喻加工模型的案例,生动阐述了语言学家的探究和研究实践如何在这一合理论证模式之下更为有效、更有意义。本章重点针对“先提取”和“先校正”两个隐喻加工模型,运用合理论证模式的基本要素和机制,重构和阐释了论证和实验的循环性,以及证据的形成和解释如何在这一过程之中演变。可以说,作者从合理推论出发,建立了一个能够对科学研究本质进行描述和论证的可行性模式。

第四,本书采用辩证批判的思维方式,对论据来源、论据以及结论的可靠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为日后的语言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全书充满着辩证思想,大到对整个论证模式的过程指导,小到第一部分中对分析哲学派和语言学派观点的肯定与否定,第二部分中合理推论的易错性、发展变化性、前后相关性、启发性以及总结部分对合理论证的评价等。

当然,本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书中引用了大量例证来帮助读者理解某些概念,但作者选取的例证难易程度有较大偏差,有的例证简单易懂,有的则晦涩难懂,甚至需要掌握其他语种(如德语)才能理解。此外,可能是限于篇幅,作者基于合理论证模式只开展了一个针对隐喻加工模型的实用性探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效果尚不得而知。然而,瑕不掩瑜,本书仍是语言研究论证中的一颗亮星,为语言论证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提高了论据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基金项目

本文得到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N2015003)和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重点项目(2020LN0031)资助。

参考文献

[1] 陆俭明. 语言学论证中的证据问题[J]. 学术交流, 2018(2): 5-13.
[2] Gentner, D. and Wolff, P. (1997) Alignment in the Processing of Metaphor.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37, 331-355.
https://doi.org/10.1006/jmla.1997.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