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居民进行社区参与的调查研究——以绵阳市A社区为例
A Survey 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y Residents at Grassroots Level—Taking A Community in Mianyang City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SS.2021.106206, PDF, HTML, XML, 下载: 395  浏览: 764 
作者: 邓 凤, 向 征: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基层社区社区参与Grassroots Community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摘要: 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居民参与不仅是提升社区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本文通过对居民的社区参与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该社区活动存在内容古板,形式落后和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低以及社区工作人员专业性低的问题,由此本文结合实际,提出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居民进行激励和主动创新社区活动开展形式等措施来直接有效地提高社区治理的水平。
Abstract: Active and productive participation of resident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basis for improving community governance, but also a basic goal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capacit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f resident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have some problems, such as old-fashioned content, backward form, low enthusiasm of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low professionalism of community workers. Therefore,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actual situ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community workers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directly and effectively by encouraging residents and actively innovating the forms of community activities.
文章引用:邓凤, 向征. 基层社区居民进行社区参与的调查研究——以绵阳市A社区为例[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6): 1491-1498.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6206

1. 研究背景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把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同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见基层群众自治对于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活力且和谐,治理水平现代化的社区对身处该社区的每一个居民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建成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社区也需要社区里每一个居民的共同努力。而国家层面上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就需要每一个基层社区,每一个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这一伟大而宏远的目标。

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居民参与与基层管理体制优化——基于四个异质性小区的调查”一文中,学者赵聚军(2019年)主要从社区治理模式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他根据房屋的性质将社区治理分为四类治理模式:1) 业主和业委会主导的居民自治模式2) 传统的自上而下治理模式3) 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4) 政府与社会协作治理模式。由此分门别类的对城镇居民社区参与进行针对性分析。经其分析得出:1) 居民参与程度(参与意愿)和居民自治程度两者不等同,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老年群体上较为明显。2) 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意愿与其利益有关 [1]。另外,在“城市居民社区参与问题探析”一文 [1] 中,学者马海燕(2014)从城市居民这一大范围入手进行研究,她认为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在于居民自身因素和社区居委会的原因共同导致居民参与积极程度不高且缺乏社区认同感和责任感,第二方面在于社区参与渠道存在不畅且数量少的问题。由此,她认为可以通过培育共同利益、建立民间组织和完善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制度供给三点,从个人,社会以及制度三个层面来提升居民社区参与 [2]。

综上,现目前国内学者对社区治理的研究方向多为社区治理的模式和社区治理相关制度方面的研究,少有对某一社区的社区参与情况的具体分析研究,由此本文从某一具体社区入手,研究该社区居民进行社区参与的基本情况,并寻找该社区现目前社区参与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为其提供可行建议 [3],以提高该社区的活力,促进该社区治理能力的进步。

2. 研究过程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通过调查社区居民进行社区参与的基本情况,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开展不同类型活动的看法以及其参与活动的意愿及理由,为后续研究从社区参与的基本情况中分析其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事实依据。

本次问卷调查被试者共有367人。从性别方面看:男性被试者183人,占比49.86%,女性被试者184人,占比50.14%。从年龄段来看(见表1):31~40岁年龄段有190人参与调查,占比最高,达到51.77%,60岁以上年龄层仅有9人参与调查,占比最低为2.45%。其余年龄段参与调查人数与占比以及调查对象学历水平分布如下表2所示。综上,本次调查对象的特点为男女比例较为均衡,学历水平相对较低的青壮年。

Table 1. Age distribution of subjects

表1. 被试者年龄分布

Table 2. Educational background distribution of subjects

表2. 被试者学历分布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的运用对如何选择正确的研究方向和文章立意有重要作用。因此,通过知网等学术网站查询并分析现目前国内学者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发现目前该领域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从制度层面和管理模式层面入手,对居民进行社区参与的现状进行研究。同时多数学者的研究调查范围都较为广泛,缺少对具体社区的针对性研究。由此,结合文献分析结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方向与思路。

2.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通过制定详细周密的问卷,要求被调查者进行回答以收集资料的方法。问卷调查法的运用可以搜集被调查群体对于所调查内容较为真实的数据为本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因此,本次问卷调查通过发放自编封闭式问卷《关于住宅社区居民进行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的调查》进行数据收集。该封闭式问卷分为两大部分:被试者自身属性和其社区参与基本情况调查。在第二部分中,通过把社区参与的活动划分为政治类、文娱类和公益类三类的前提下,对被试者参与不同性质的活动的意愿和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调查,了解其参与的具体现象和特点。最后,本次问卷调查通过线上发放问卷的方式,共收集到问卷319份作为本次研究的数据。

2.2.3. 访谈法

访谈法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研究者更直接、具体的了解被访谈者对于所调查内容的真实想法,对问卷调查法进行有益的补充。本次访谈针对不同的群体即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进行区别化的访谈。对于管理人员的访谈主要以其对居民进行社区参与的看法和居民进行社区参与的具体情况为主。而对社区居民的访谈主要围绕其进行社区参与的意愿和遇见的问题及对工作人员的评价这三个方面。

3. 调研结果与分析

3.1. 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现状分析

3.1.1. 居民进行社区参与的意愿低

在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调查中发现(图1),总体上,社区居民对社区参与的积极性较低,且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被动性”。具体体现在,对社区居民进行社区参与的动机的调查中,有73.84%的被试者选择“被强制要求参与”这一选项,这也意味着,即使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程度较高(图1全体调查对象367人中有83.38%,共计306人参与过社区活动,仅有61人,占比16.62%的被试者未曾参与过社区活动)。也并不能片面地得出社区居民对社区参与有较强的积极性的结论,同时结合社区居民进行社区参与的动机的调查数据,得出居民进行社区参与的意愿的特点实为:积极性较低,且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被动性” [4]。

Figure 1. Whether the residents of the tested community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community

图1. 被试社区居民是否进行过社区参与

3.1.2. 居民参与社区文化类活动意愿程度比较高

通过对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在文娱类活动、公益类活动、政治类三大类社区活动中,社区居民对于文娱类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明显高于公益类活动和政治类活动。由于文娱类活动带有较强的娱乐和休闲的性质,可以帮助社区居民在工作之余的休闲时光放松身心,因此,社区居民对于这种活动氛围较为轻松、不耗费过多精力的社区活动更为喜爱,即在三大类社区活动中,文娱类活动的参与意愿最为强烈,数据方面看(图2):非常愿意和愿意的占比分别为23.43%和31.06%,而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的占比分别为13,35%和7.63%。同时,对于公益性活动而言,虽然公益性活动一定程度上也带有休闲性质和有一定的成就感满足,但是由于此类活动需要付出相比文娱类活动更多的体力劳动,不适合长时间工作人群作为闲暇时间的选择,因此社区居民对于公益类活动的参与意愿为三种类型活动的最低,非常愿意的和愿意的占比仅为16.35%和22.89%,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的占比却高达20.98%和10.08%。而性质相对枯燥但是有利于社区居民行使自身权力,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有效途径的政治类活动,社区居民对其的参与意愿也相对较为强烈,非常愿意和愿意的占比分别达到17.98%和25.07%,参与意愿积极性仅次于文娱类活动。同时,从社区居民实际参与各类活动的频率上看(表3),这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社区居民更偏好于参加文娱类活动,其次为政治类和公益类活动。因此,在社区参与中,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会更偏好于休闲性和娱乐性较强的社区活动。

Figure 2. The distribution of community activity types

图2. 社区活动类型意愿分布

Table 3. Frequency of community residents participating in various activities

表3. 被试社区居民参与各类活动频率

3.1.3. 不同年龄居民社区参与的动机差异明显

通过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动机和被试者的年龄进行交叉分析后,发现不同年龄层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动机存在差异,见表4

30岁以下年龄层的社区居民更希望在社区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因其面对生活的压力小,无需追求物质方面的满足和身体上的锻炼,因此“参与小区活动能获得成就感”这一选项横向上占此年龄段比重第三,为47.89%,纵向上占各年龄层第二。

31~40岁这一年龄层,该年龄层有较大的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因此面对现实,该年龄层的社区居民会更加注重参与社区活动所获得的报酬,物质方面的满足,且该项占比占本年龄层的48.95%,横向上排名第三,纵向排名第二。

41~50岁年龄层和51~60岁年龄层就分别更加注重获得成就感和对小区活动感兴趣,占比分别为45.83%和46.94%。这是由于该年龄层的社区居民正处于一个空闲时间多,享受生活的退休阶段,因此该年龄层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会更加注重社区活动所能带给自己的精神层面的快乐或成就感。

60岁以上的社区居民,由于其年龄偏大,社区工作人员对于其参与社区活动没有强制的要求,因此在5个年龄阶段中,该年龄层参与社区活动的动机是由于被强制要求参加的成分同比最低,仅为44.44%,同时,由于年龄的影响,该年龄层的社区居民对于身体的健康与否更为注重,因此,该年龄层因锻炼身体而参与社区活动的占比为5个年龄层中同比最高,达44.44%。综上,由于年龄的不同,各年龄阶段对于参与社区活动的考虑也会有所不同,参与动机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Table 4. Reasons for participants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activities

表4. 被试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原因

3.2. 居民社区参与存在问题分析

3.2.1. 社区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创新

在对社区参与进行调查后发现,有18.03%的被试居民没有参与社区活动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对目前社区活动不太满意,深入分析得出其不满意目前社区活动的根本原因是该社区的社区活动的内容较为单一。无论是文娱类活动,公益类活动还是政治类活动,其活动的内容每年基本不变,具有很高的重复性,而过高的重复性会较大程度上的影响社区居民进行社区参与的意愿,重复性越高,参与的意愿也就越低,尤其是对内容趣味性要求较高文娱类活动来说,其内容的高度重复可能会更大程度上的影响社区居民参与活动的意愿。

3.2.2. 社区活动开展形式不灵活

该社区的社区活动开展形式不灵活,主要体现在活动开展时间、开展方式和宣传方式这三个方面。从开展时间这一方面来说,该社区活动所举办的时间较短,极大多数的活动只举办一天。而过短的开展时间会导致因工作时间或其他因素影响未能及时参与活动的社区居民直接无法参与本次活动。从开展方式来说,该社区的活动开展方式较为单一且不灵活,具体体现在活动的开展形式仅局限于传统线下方式,而这样的开展形式不仅对如今身处智能时代的社区居民参与活动造成不便,而且还不利于社区工作人员高效的完成工作,而由于信息时代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社区活动的开展方式如果还只是局限于传统线下的形式,社区活动的居民参与程度可能会有所下降 [5]。最后,对于社区活动的宣传方式这一方面,社区各类活动的宣传方式还是局限于公告栏宣传、社区喇叭宣传以及社区居民之间口头宣传。而这样的宣传方式较为片面,且不灵活。具体体现为,这样的宣传方式还是会出现部分社区居民不能及时了解到社区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同时这些宣传方式还是局限于线下,没有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

3.2.3. 社区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组织社区活动方式存在不当。在之前对调查到的现象分析中得出该社区的社区居民进行社区参与时较为被动,且态度较为消极的结论,而其原因在于75.84%被试社区居民进行社区参与的原因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强制要求。虽然通过强制要求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社区参与的人数有所增加,但是社区居民参与的效果反而会变差,还是不利于社会参与的有效开展和社区参与水平的提高,更不能起到营造社区和谐氛围,促进社区治理能力的提高的作用。第二个方面是工作人员自身对待社区举办相应活动的态度不够认真,负责,只是抱着一种应付了事的心态去完成工作,即会出现在居民询问活动的具体事项时,出现自身对活动不了解不清楚的情况,甚至个别还有不耐烦的情绪出现。这也从另一方面展现出该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较为欠缺。

3.3. 研究建议

3.3.1. 积极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合理进行激励

针对社区居民参与意愿低问题,找出其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基于社区居民参与意愿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工作时间的影响,因此社区的工作人员可以合理且灵活的安排社区活动的举办时间,例如将活动时间调整为晚上下班时间后,便于社区居民参与。同时也可以延长社区活动的举办时间,这样社区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合理挑选合适的时间来积极参与到社区活动中,这样就达到了提高社区居民进行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另外,针对社区居民对于物质方面的激励措施较为敏感,因此,社区工作人员可以横向上可以将激励的对象扩大,尽可能地多向进行社区参与的居民进行激励,纵向上可以进一步加强激励的力度,如提高物质奖励的价值等措施。同时也可以创新激励方式,满足各年龄层的、各方面的需求,以达到提高居民参与意愿的最终目的。

3.3.2. 创新社区参与形式,增添社区参与活力

顺应时代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潮流,社区参与的活动形式不能再简单拘泥于传统线下的活动形式。因此,创新社区参与形式,发展线上社区参与成为当下发展社区参与的一个重要方向。发展线上社区参与,不仅可以方面年轻的居民足不出户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还可以扩大社区活动的宣传范围,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提高社区的活力。另外,简单地单方面的发展线上社区参与会对年龄较大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造成阻碍,因此,传统线下的社区参与形式也不应放弃,社区所举办的每一个活动都应该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并肩发展。

3.3.3. 对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人员能力和水平

工作人员是社区活动的组织者和负责人,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若工作人员不专业,则社区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进行人员培训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可以通过邀请专业的培训机构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如对其进行网络信息技术培训,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利用网路,线上跟快捷有效地解决居民的各种疑问,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对社区活动进行宣传,创新社区活动的宣传形式甚至内容。这样通过帮助工作人员提高其技能和专业性,也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社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对于进一步提高社区参与的水平,创建和谐、活力社区,提高社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聚军, 张雪莉. 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居民参与与基层管理体制优化——基于四个异质性小区的调查[J]. 中国行政管理, 2019(3): 47-54.
[2] 马海燕. 城市居民社区参与问题探析[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 37(4): 73-75+87.
[3] 陈正.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居民参与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 37(4): 34-35.
[4] 李晓凤. 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内容特征与制约因素[J]. 求实, 2005(S1): 170-171.
[5] 鄢圣文. 世界城市建设: 北京社区参与机制探讨[J]. 北京规划建设, 2010(5): 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