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诗歌的文体特征研究——以《爱尔兰人之歌》为例
A Study on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Poetry—A Case Study of the Irishman’s Song
DOI: 10.12677/ML.2021.93103, PDF, HTML, XML, 下载: 369  浏览: 1,295 
作者: 韩 蓓: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关键词: 文体特征爱尔兰人之歌文体学分析方法Stylistic Features The Irishman’s Song Stylistic Analysis
摘要: 运用刘世生提出的诗歌文体学分析方法,从诗歌的文体特征分析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爱尔兰人之歌》,探究语音、语相以及修辞如何联动实现全诗主题意义。
Abstract: Using the stylistic analysis method of poetry proposed by Liu Shishe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rishman’s Song written by the British romantic poet Shelley from microscopic perspectiv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graphology and the semantic variation on rhetoric devic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 of these items in rea-lizing the meaning of the whole poem.
文章引用:韩蓓. 英文诗歌的文体特征研究——以《爱尔兰人之歌》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1, 9(3): 771-77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3103

1. 引言

珀西·比希·雪莱(1972~1822)是英国伟大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雪莱关心民生,他的作品鲜明地反映了民主进步的倾向 [1]。《爱尔兰人之歌》是雪莱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作于1809年,以其热烈的民族情怀著称,诗中鲜明的文体学特点及所继承的诗人的一贯风格值得深入分析。文体学,关注语言使用的风格变化,包括对语言变体、文学文体特征和文体学理论的研究 [2]。文学文体特征研究旨在揭示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征。该研究关注语言的各种变化形式,如发音和书写形式、词汇使用、从句类型和文本特征。诗歌作为最典型的文学形式,诗歌的文体学解读被视为文体分析的一个分支。为探索雪莱诗歌的特点和风格,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发现对雪莱诗歌的文体学分析鉴赏多集中于《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致云雀》、《云》等代表作,且研究重点多为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译本对比分析、与拜伦诗歌的比较分析等。在探究雪莱短篇诗歌的文体特征对意义表达的作用上还需深入探讨。故本文以刘世生(2002)提出的英国文学文体学的客观分析方法为基础 [3],着重探究诗歌内部的结构和风格,如诗节的整体编排方式、节奏与韵律、语音与语相以及修辞上的语义变异,研究诗歌的文体特征之间相互联动的方式对实现该诗主题意义的作用。

2. 爱尔兰人诗歌的文体学特征

以下是爱尔兰人歌曲的原文,表达了雪莱对英国殖民地的仇恨以及对爱尔兰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缅怀。雪莱以此诗呼吁爱尔兰人民化悲痛为力量为民族独立而战。

The Irishman’s Song

Percy Bysshe Shelley

The stars may dissolve, and the fountain of light

May sink into ne’er ending chaos and night,

Our mansions must fall, and earth vanish away,

But thy courage O Erin! may never decay.

See! the wide wasting ruin extends all around,

Our ancestors’ dwellings lie sunk on the ground,

Our foes ride in triumph throughout our domains,

And our mightiest heroes lie stretched on the plains.

Ah! dead is the harp which was wont to give pleasure,

Ah! sunk is our sweet country’s rapturous measure,

But the war note is waked, and the clangour of spears,

The dread yell of Sloghan yet sounds in our ears.

Ah! where are the heroes! triumphant in death,

Convulsed they recline on the blood sprinkled heath,

Or the yelling ghosts ride on the blast that sweeps by,

And my countrymen! vengeance! incessantly cry.

爱尔兰人之歌

珀西·比希·雪莱

星辰尽可消逝,寂灭光源,

沉沦于无底的混沌深渊,

屋宇崩塌,泥土化为灰烟,

可是,爱尔兰,你的英锐不减!

看!无垠的废墟四处蔓延,

我们祖先的基业断壁颓垣,

敌人胜利的铁蹄将咱领土踏遍,

最孔武的勇士在荒野长眠。

啊!常予欢乐的竖琴,喑哑断弦!

啊!可爱乡土的喜庆,韵味颓然!

而激越的战歌,铿镪的刀剑,

氏族战的嚣吼仍如雷耳贯。

啊!英雄何在啊!功成而赴难,

挣扎在血泊中,血染石楠;

呼啸的英灵驾着狂风席卷,

复仇啊,同胞们!不停地呐喊! [4]

诗歌的整体布局与诗节的数量、诗句的长度以及每行的音节数有关 [1]。这首诗有四节十六行,每节四行。各诗节行的长度几乎相同,基本为10个音节。这首诗的韵脚是由成对的尾韵组成的,也就是AABB的形式。从韵律节奏形式上划分,该诗是英雄双韵体,属于抑扬格五音步韵律诗。且尾韵均为阳韵,即只有一个重读的音节押韵,如“light (光源)”与“night (深渊)”、“death (赴难)”与“heath (石楠)”等,整首诗语流的起伏均通过韵律和重音的变化来实现。后文将从语音象征、语相特点、修辞表现等方面依次阐述这首诗的文体特征对意义实现的作用。

2.1. 语音象征

在语音学层面上,除节奏和韵脚外,该诗歌的语音或音簇的特点尤为显著。在诗歌中,有些语音被认为起着传达意义的重要作用,可称为语音象征或语音感觉 [5]。本诗中,辅音/s/和/z/的使用较为显著,辅音/s/出现21次,如“sink (沉沦)”、“chaos (混沌)”、“rapturous (断裂)”、“incessantly (不停)”等;辅音/z/出现18次,如“dissolve (消逝)”、“heroes (英雄)”、“spears (刀剑)”等。这两个音素都属于擦音,发音时,气流受到摩擦和阻碍,给人以孔武有力的厮杀怒吼之感。通过/s/和/z/的使用,描绘出战争的残酷以及爱尔兰英雄的英勇与咆哮,唤起爱尔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反抗意识,有助于表达诗歌的主题。

2.2. 语相特点

在笔迹学层面上,标点符号可表达某些特定意义。诗中最鲜明的是感叹号的使用。感叹号表达作者赞美、喜悦、愤怒、叹息、惊讶、哀悼等情感。原诗共有8处使用感叹号,其中四个在句首,接语气词“Ah (啊)”和“See (看)”,另外四个用于实词“Erin (爱尔兰)”、“heroes (英雄)”、“countrymen (同胞)”、“vengeance (复仇)”后。在第一诗节的最后一行,雪莱以“O Erin! may never decay (爱尔兰!你的英锐不减)”来表达他对爱尔兰人民的赞美和鼓舞。在第二诗节的第一行,在描写战后状况时,雪莱通过使用“see (看)!”直接向读者展示战争失败被殖民的凄惨景象并以此抒发内心的愤懑不满。与此呼应,后文的“my countrymen (同胞们)!”、“vengeance (复仇啊)!”再一次表达了雪莱强烈的激愤与狂热。感叹号连用的现象也十分明显,如第三诗节和第四诗节,连用6个感叹号表达诗人对战前美好生活的怀念和惋惜以及民族英雄的深切悼念及悲痛。

2.3. 修辞表现

在意义层面上,修辞手法体现意义变化和情感表达。本诗采用的修辞有六种类型,分别为:排比、重复、隐喻、拟人、反讽和夸张。

排比是指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的短语或句子的重复出现,可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例如,第二诗节中的后三诗行是明显的排比“Our ancestors’ dwellings lie sunk on the ground (我们祖先的基业断壁颓垣)”、“Our foes ride in triumph throughout our domains (敌人的铁蹄将咱领土踏遍)”、“And our mightiest heroes lie stretched on the plains (最孔武的勇士在荒野长眠)”,共同点为“Our + noun + verb + prepositional phrase”结构。通过排比,表达出雪莱极度的愤懑和痛惜。

重复指在一个语言片段中同一表达方式的多次使用,其目的同样为加强表达的语气。如,感叹词“Ah (啊)”被连续使用三次,以此强调作者的悲伤。由此可见,诗歌中排比和重复的运用可以突出情感的传达。

隐喻是指在一个领域中使用一个词或短语来指称另一个领域中的对象或概念,强调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在描述爱尔兰被英国殖民后的状况时,雪莱写道“The stars may dissolve, and the fountain of light (星辰尽可消逝,寂灭光源)”,“May sink into ne’er ending chaos and night (沉沦于无底的混沌深渊)”和“Ah! dead is the harp which was wont to give pleasure (啊!常予欢乐的竖琴,喑哑断弦!)”。在这些诗句中,“星星”和“光”象征着爱尔兰民族的希望和未来。竖琴——作为爱尔兰民族的传统象征,代表着不朽的灵魂,也是爱尔兰民族的政治身份象征。通过对星星、光及竖琴的描述,暗示了爱尔兰民族被殖民后的黑暗经历以及凄惨遭遇。

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行为、能力和情感 [6]。例如,“the yelling ghosts ride on the blast that sweeps by (呼啸的英灵驾着狂风席卷)”句中,“呼啸”、“驾”都是人类才能完成的行为,这里却用到鬼魂身上,反映了已故英雄们对活着的世人们的警醒,呼吁同胞们为保卫民族独立而英勇反抗。

反讽指用表完全相反的表达来描述某人或某事物,目的是增强幽默或强调的效果。雪莱在“Our foes ride in triumph throughout our domains (敌人胜利的铁蹄将咱领土踏遍)”一句中,用“triumph (胜利)”讽刺了英国对爱尔兰实施的残暴可耻的侵略,并不是人道的胜利。

夸张是用夸大的描写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心理活动,渲染气氛,引发读者的想象。例如,在“The dread yell of Sloghan yet sounds in our ears (氏族战的嚣吼仍如雷耳贯)”和“Convulsed they recline on the blood sprinkled heath (挣扎在血泊中,血染石楠)”中,通过夸张描写战争伤亡惨重的场景,唤起了幸存同胞们的同情和复仇的欲望。修辞手法的使用对诗歌的意义表达具有有效的推动作用。

3. 结论

本文运用客观的文体学分析方法,从微观视角对《爱尔兰人之歌》进行文体学鉴赏,在语音、语相及修辞等三个层面对该诗歌进行了详细解读。本文发现这首诗通过对语音及韵律的选择,感叹号的使用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共同连作实现全诗主题意义,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情感,呼吁爱尔兰人民为民族独立而战。体现了文体学分析方法对诗歌文体特征解读的现实意义,并为诗歌鉴赏提供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 范存忠. 论拜伦与雪莱的创作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问题[J]. 文学评论, 1962(1): 66-84.
[2] 刘世生, 朱瑞青. 文体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 刘世生. 文学文体学: 理论与方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3): 35-38.
[4] 珀西•比希•雪莱, 邵明刚. 雪莱抒情诗选(中英对照) [M]. 上海: 世界图书上海出版公司, 2015.
[5] 胡壮麟, 刘世生. 西方文体学辞典[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6] 郭久英, 文慧. 英语诗歌文体学分析法之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