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视域下中国绿色发展之路研究
Research on China’s Green Development 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ization
DOI: 10.12677/ASS.2021.106223, PDF, HTML, XML, 下载: 265  浏览: 464 
作者: 陈 蕾: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广西 柳州
关键词: 现代化绿色发展现实困境成因对策Modernization Green Development Realistic Dilemma Causes Countermeasure
摘要: 中国在链接各类资源积极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党和国家为此高度重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发展道路。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政策、新举措的持续推进和落实,使得我国绿色发展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但也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诸多困境。文章以“绿色发展”为切入点,在对显现的问题有一个清楚认识后,从多个层面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以期能够提出更有针对性、更具可行性的建议与对策。
Abstract: China is actively committe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linking various resources, but it also brings great pressure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is and constantly explore the green development path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in practice. 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series of new ideas, new viewpoints, new policies and new measures, China’s green development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many fields, but it will inevitably fall into many difficulties. Taking “green development”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is paper ha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emerging problems, and deeply explores the reasons behind them from multiple levels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more targeted and feasibl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文章引用:陈蕾. 现代化视域下中国绿色发展之路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6): 1615-1620.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6223

1. 引言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中国经济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遭受着环境破坏、生态污染所带来的困扰和苦难,这不仅影响着人民的身心健康,也对他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产生了阻碍,一定程度上更是对我国国家安全发出了挑战。环境问题因此备受关注,成为摆在国家可持续发展面前的头等大事。事实证明一味追求经济是行不通的,经济问题与环境保护只有协调推进,才能有效实现“双赢”。基于这一思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脉相承的绿色发展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意志,成为贯穿“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基调 [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理念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也被多次谈及,这足以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的重视程度,足以传递出政府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的坚定信念。

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凸显后,中国政府始终带领人民在脚踏实地地思考和探索属于自己的绿色发展道路。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实施的多领域保障举措、开展的多渠道宣传工作等推动了理念的良好落实。从权威的门户网站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自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来,空气质量得到了根本改善,在气候治理上已从跟随者转变成了他国的引领者;在问题较为突出的水源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整治工作中都相应取得了切实成效;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的生态功能和效益不断提升 [2],森林利用效率有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正在加快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也处于稳步推进的状态,均较原先有了新的突破。就其他方面而言,2020年我国产业、能源、交通等结构性调整任务取得积极进展,生产日益向清洁靠拢,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已陆续发展至领先地位。生态问题愈发受到民众重视,节约意识、环保责任意识都比先前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强。绿色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现实,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 中国绿色发展推进中的现实困境及成因

从相近概念的提出到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形成,再到绿色发展理念的积极践行,中国不断攻坚克难、一步一脚印,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影响该理念顺利推进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与各方面因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文章在对现有困境有一个全面了解后,试图通过不同层面的探讨分析,更深刻和准确地反映目前的发展困境。

2.1. 人口绿色发展问题明显

中国人口逐年增长,截止目前,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资源和环境的问题,本质而言是人口的问题。因此,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在推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矛盾、出现系列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虽在减弱,但对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资源的需求量依然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一个人至一群人,由轻度到过度开发、由少量到大量摄取,这些行为使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弱化,整体失去了平衡,绿色发展空间受到限制。此外,由于当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绿色人力资源的欠缺。同时人口问题还造成了政府在管理方面的难度升级,约束力不足致使绿色发展无法规范且有效地推进。

2.2. 政策制度不够健全完善

政策问题是最常被提及的,每个研究问题的出现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制度层面,绿色发展也不例外。2014年修订的新《环保法》和2015年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虽一定程度上为绿色发展的制度建设提供了总体框架、指明了前进方向,但相关政策和配套举措仍存在内容不完善、执行不坚决等问题,制约着绿色发展的潜力发挥 [3]。对于环境污染防治和应急管理制度、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等,运行至今依然缺乏可操作化的方式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理顺和健全 [4]。此外,关于绿色发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法律法规也较为欠缺,落实不到位问题依旧突出。由于与绿色发展有关的监督机制并未准确划分各主体部门的职责范围、未明确各履行主体的责任归属,因此亟需政府就考核、问责、激励、补偿等方面的问题予以细化和补充。

2.3. 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深化,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的发展思路深植人心。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逐步被转变和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纵观国内企业,大部分还处于传统发展模式状态、产业结构也尚未完全摆脱粗放型增长的怪圈,绿色升级面临严峻挑战 [5]。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第二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依然占据较大比重,原材料消耗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仍是目前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且多数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没有自我掌握,使得生产效率无法有效提升 [6],竞争优势也便无从谈起。近年来,第一产业的比重日渐下降,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地区、交通、环境、管理、人才资源等的影响,存在着滞后和动力不足的现象。由于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发展方向的转变,因而绿色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4. 绿色生活支出成本较高

生活水平的改善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衣服的材质、食物的品质、家居建材的环保度等内容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先前在北京发布的《中国绿色产品行业调查报告》中,有近70%的调查对象认为高成本问题是绿色产品面临的最大挑战。一件绿色产品的生产要比同类普通产品花费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整体开支越大,产品价格相应也就更高。仅就农产品而言,由于有机蔬菜种植条件苛刻、种植难度大,因而它的价格大致在同品种普通蔬菜的3~5倍 [7]。为了在使用过后尽量减小抑或不对环境产生影响,绿色化肥、环保面料、环保地板、环保涂料、环保购物袋、环保纸巾等一系列绿色产品应运而生,但碍于我国在绿色产品生产上的水平有限,大部分价格会相对偏高,多数人群迫于经济压力,往往对绿色消费表现出较弱的需求。

2.5. 公众意识淡薄知识欠缺

人们的环保意识、绿色观念随政策宣传的逐步深入较原先有了一定的提升,但还不够牢固,大部分人群仍旧习惯于先前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中,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使得他们的认知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生实质性转变。随意向车窗外抛洒物品、楼道内垃圾堆放、公共场合乱扔垃圾、未分类投放生活垃圾、随地吐痰、焚烧秸秆、汽车尾气排放超标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多数居民在理念探讨上甚至出现“绿色发展是国家层面的事,周围大部分居民都未严格遵守,光靠自己一人也无多大用处”的错误观点 [8]。值得提及的是法律层面上赋予公民的环境监督权,其在现实中的行使成效同样是不显著的。加上公众对新兴污染物的辨别缺乏清晰认识,往往容易因无法获得有效处理而最终演变成顽固的生态问题。此外,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考虑到绿色生产成本较大,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即使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常常无动于衷,试图用欺骗等手段来掩盖事实真相、逃避惩罚。以上问题都反映出了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的不足以及对相关专业知识汲取的欠缺,这相应地也给绿色发展带来了重重困难。

3. 解决中国绿色发展推进中困境的有效对策

文章在清楚认识绿色发展运行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后,及时对各类问题进行了可能性分析,以为能提出现实可行的方案和对策不断尝试和努力。从现代化视域出发,在认真阅读前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治理经验以及自身的实践调查,文章归纳出了以下五点优化策略,希望可以通过多方协作更好实现绿色发展理念的推进。

3.1. 改善人口结构,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人口多,资源消耗大,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也就更大。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政府不仅需要控制人口数量,还要在性别、教育、分布、收入等方面对人口做出积极调控,这样才能发挥出绿色发展政策的整体作用。要敢于打破部分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固有思维,更好缓解男女比例失调问题;要注重对地方人才资源的开发,努力提升素质水平;要合理保障经济贫困地区人员的基本生活,切实改善群众的收入结构;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适当调整城乡地区的人口分布,以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等,这些都是保证人口均衡发展的关键,只有人口问题得到妥善处理,才能更快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9]。

3.2. 完善政策制度,实现社会良好治理

政策体制的出台不仅起着引导作用,也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举止。顶层设计者们要积极深入基层、详细了解运行过程中的矛盾与不足,以修订出更切实际、更得民心的法律法规。要加紧制定和完善关于环境整治、企业排放许可、资源使用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补偿、绿色生产和消费等的实施细则和具体办法,明确责任划分,落实责任到人。要创新绿色发展监督制度,使行业监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法人员也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手段,不得马虎应对。此外,要保证体制机制的与时俱进,考核问责机制、民主决策机制、信息公开和反馈机制、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长效机制、生态文明市场化机制、绿色发展扶持机制等都应被不断充实和强化,以实现绿色发展的常态化和长效化。

3.3. 推动产业升级,构筑绿色产业体系

国家要以绿色发展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的层次结构和空间结构,要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实现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 [10]。对于第一产业,要有效实现生态化,有关企业应结合自然优势,努力打造无公害、高品质的绿色食品,通过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学习,切实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以形成具有国家特色的产业板块。针对第二产业的企业,要树立良好的绿色生产观,严格把控生产链中的每一关,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包装、绿色排污、绿色管理等缺一不可,企业要持续加大绿色产业资本投入和智力资本投入,以更好达成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从而减少绿色产品的生产成本。就第三产业而言,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应始终以不损害原有文化和不破坏环境为前提,对交通运输、餐饮等行业也应时刻注重绿色化,不将环境成本推给社会来承担。

3.4. 注重人才培养,助力良好绿色发展

生产成品降低需要依托技术创新,而技术的更新换代则要紧靠专业人才。人才是每个行业必不可少的,绿色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样迫切,政府的政策制定、企业的技术升级、公众的绿色教育等都离不开他们的积极助力。而对于相关人才的培养,应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中,各个学习阶段都需要适当开设一部分与绿色发展有关的课程,将生态教育与其他类似学科深度融合,使绿色发展意识能够不断在受教育者脑海中得到强化,以形成自身的绿色价值取向。同时要注重调整绿色发展学科的专业结构,多元化知识汲取途径,充分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要注重开展资源环境的国情教育,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国家环境整治队伍中,以有效填补人才缺口。而对于现有的专业人才,要切实完善他们的保障机制,在知识培训、技能提升、平台搭建、国际交流、竞赛举办等方面应当予以支持,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各自领域中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绿色发展建设。

3.5. 引导观念转变,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双赢,人民群众的力量非常重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应有效联合起来,除了对公众进行政策宣传外,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环境治理不应是政府单方面的行为,而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应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环境的整治和监督工作中来,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和绿色居住成为民众的自觉行动。应根据现实状况适当开展一些垃圾分类的培训讲座和指导会议,让垃圾分类的知识能够真正被大众消化吸收。应充分利用身边资源使公众学习更多有关环境问题预防和处理、污染物认识和辨别等方面的知识,以提升他们的行动能力。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管辖范围内的能人和领袖,通过借用其人格魅力和号召力来带动更多人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4. 总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现代化进程中,绿色发展和经济发展应是并行不悖、缺一不可的。绿色发展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领域的发展都应向绿色环保不断看齐。该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与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历来环保观的正确解读与升华,为中国的环境思想观注入了新活力。每一项政策举措的推进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绿色发展也不例外,环境问题的改善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规范管理和严格落实,也需要技术方面的有力支撑、结构层面的优化调整,更需要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是一条艰难而又必须的道路,是一条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让我们携手前行,一同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 陆波. 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苏州: 苏州大学, 2017.
[2] 常纪文. 从绿色发展视角看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和2019年的挑战[J]. 环境保护, 2019, 47(6): 37-40.
[3] 孙常辉. 河南省绿色发展的问题现状、实现路径与对策建议[J]. 经济研究导刊, 2018(32): 56-58, 63.
[4] 田文富. 创新推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的思考[J]. 领导科学, 2015(23): 47-48.
[5] 龚贤.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成都: 西南民族大学, 2019.
[6] 吴玉萍, 张云. 河南省绿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价值工程, 2017(12): 8-10.
[7] 杨小玲, 韩文亚. 绿色生活推动绿色发展[J]. 环境保护科学, 2015, 41(5): 22-25.
[8] 王进怡. 生态文明视阈下绿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汉字文化, 2020(15): 147-148.
[9] 李文琴. 实施绿色发展理念的人口要素探析[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4(5): 61-65.
[10] 黄晓媚. 推动绿色发展理念, 打造美丽中国[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25):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