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Knowledge Graph Analysi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Research Based on CiteSpace
DOI: 10.12677/MM.2021.117086, PDF, HTML, XML, 下载: 364  浏览: 644 
作者: 高 淼: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关键词: 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知识图谱可视化CiteSpacePublic Participation Community Governance Knowledge Graph Visualization CiteSpace
摘要: 近年来,社区治理研究领域积累了较多成果。此次研究基于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542篇CSSCI期刊论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分别绘制了合作图谱、趋势图谱、聚类图谱,发现中国社区治理研究一直呈上升趋势,但相关研究的团队较为分散,核心网络尚未显现,研究机构之间的关联性也比较薄弱,合作性不强。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提升公众参与社区治理有效性提出针对性建议。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any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ccumulated in the field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research. The study represented the cooperation map, trend map, cluster map using CiteSpace software for 542 CSSCI journal papers in CNKI, and found that Chinese community governance re-search has been on the rise. However, the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is relatively scattered, the core network has not yet appeared, and the correlation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is weak and independent.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文章引用:高淼. 基于CiteSpace的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 现代管理, 2021, 11(7): 681-691. https://doi.org/10.12677/MM.2021.117086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理念使探索现代化的社区治理方式再次成为基层政府和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层探索场域。社区治理已成为当前国内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和法学等领域学者们的重大研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搞好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突破口。而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关键靠群众。不断扩大公众参与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是增强社会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手段。因此,梳理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研究的演变特征、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社区治理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价值,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治理理论、社区治理实践的发展。

2. 文献来源与研究工具

2.1. 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文拟采用文献可视化方法对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从已有研究中发现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明确未来研究的热点与方向。具体来说,本研究运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软件,通过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将海量文献中的关键文献加以呈现,挖掘学科前沿,找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1]。其主要功能包括关键词共现分析、作者共引分析、作者合作分析、机构合作分析、文献被引分析,通过聚类视图和时区视图可以快捷清晰地绘制出某一知识领域的研究热点、动向、前沿与发展趋势 [2]。

2.2. 数据来源与统计

本研究将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CSSCI公众参与社区治理领域期刊为数据检索源,由于其收录的都是社科类的核心期刊,所以从中所收集到的数据更具权威性和代表性。在数据库中选择“高级检索”模块收集数据,以“社区治理”OR“公众参与”为篇名AND以“社区治理”为关键词,根据前期文献的检索,以公众参与、社区治理为主题的相关文献首次出现是在2003年,因此所选时间跨度为2003~2020年,最终去除与研究主题不一致的文献和重复记录后得到有效文献542篇进行可视化分析(检索时间为2021年5月16日)。将检索的样本文献数据导入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绘制2003~2020年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知识图谱。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成的知识图谱,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到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研究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以期为社区治理研究提供学术参考。

3. 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研究的时间及空间知识图谱

3.1. 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研究的时间计量图(如图1所示)

通过分析该文献计量图发现以公众参与社区治理为主题的研究文献首次发表于2003年,2003年至2007年一直处于平淡期,而且2008年有所下降,从2009年开始,发文量处于稳步上升状态。由此可以看出在2009年学者们更加关注公众参与社区治理并对此展开研究,相关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其文献量的变化趋势与实践发展路径比较吻合。一方面是由于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政策文件,另一方面归结于社区治理相关研究方向不断趋向精细化 [3]。不断扩大公众参与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随着公众参与社区治的社会实践成果层出不穷,未来学者们将不断探索多元参与的常态化、精细化、高效化的现代社区治理模式,激发社区活力,社区治理研究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

Figure 1.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literature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in China

图1. 中国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研究文献总体分布图

3.2. 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研究的空间分布图

3.2.1.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通过使用CiteSpace的作者(Author)网络分析功能,我们可以从作者合作网络图谱清楚地了解公众参与与社会治理研究领域有哪些核心作者以及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如何。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帮助分析该领域的作者呈现与合作情况。表1图2分别展示了发文作者统计表和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通过分析可知,近20年以来,有6位学者发表4篇及以上“公众参与社区治理”为主题的论文,表1所示研究者在社区治理研究领域均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文量最高的学者是南开大学的吴晓林教授(南开大学),共9篇;其次为陈伟东共8篇(华中师范大学)、单菲菲(兰州大学),共5篇;陈光(南京大学)、陈荣卓(华中师范大学)和孙涛(南开大学),均发表4篇。如图2所示,左上角的信息栏呈现了发文作者数量与发文作者关系连线情况,其中N = 332,这表明共有332名学者关注该领域并给出了相应的研究成果,而N = 71,则表明连线数量为71。网络密度(Dentisity)表示网络图谱中节点之间的连线密集程度,图2的网络密度为0.0013,这表明该领域的作者合作情况并不理想,需加强该领域学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就该研究领域而言,主要的作者合作群仅有一个,即以陈伟东为中心形成的作者合作群,另外还有发文较多的独立研究作者,如吴晓林共发文9篇,单菲菲共发文5篇等。

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of the top 6 authors

表1. 排名前6的发文作者统计表

Figure 2. Atlas of author collaboration network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3.2.2. 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对机构合作⽹络进⾏分析有助于我们清楚了解研究该领域的机构分布和组织、合作关系,在CiteSpace软件中选择节点类型(Node Types)为机构(Institution)并运⾏,可以得出如表2图3所示效果。结果显示:发表过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方面的论文共涉及298个单位,呈现百家争鸣,多点开花的局面。发文量排名前3的机构是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13篇)、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11篇)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8篇)。说明这三个研究单位在研究领域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与影响力,紧随其后的有东北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7所科研单位。

Table 2. Statistical table of the top 10 research institutions

表2. 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统计表

Figure 3.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network map

图3. 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而从机构合作情况来看,结果显示,N = 298,E = 79,Density = 0.0018,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机构合作群与四个较小的机构合作群,其中较大的机构合作群为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牵头形成的机构合作群;较小的机构合作群有如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和渤海大学文学院组成的小型合作群等;其他研究机构都呈分散状。说明该研究领域团体分散,不同机构自立门户,相互间鲜有合作,科研群体尚未形成。

4. 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4.1. 关键词分析

4.1.1.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分析

关键词是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的重点,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某一研究领域或主题的中心内容,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的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与关键词的频次成正比。频次越高,中介中心性越高,说明该关键词节点越重要。节点的外围圆圈则代表该关键词是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

图4展示了关键词共现图中关键节点的分布情况,从图中不难发现公众参与社区治理该研究领域排名前10的高频关键词,“社区治理”、“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等是该领域的重要关键词。这表明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场域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对乡村关注较少。中介中心性体现了关键词在图谱中的重要性如何,并且当某一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大于0.1时,即认定该关键词在图谱中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该研究领域中中介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共有16个,整理出前6个(如表3所示),这说明该领域的主题分布广泛,公众参与社区治理领域涉及的研究主题研究范围较大且集中性较高。

Table 3. Frequency table of the top 10 keywords

表3. 排名前10的关键词频次表

4.1.2. 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基础上形成的聚类网络图谱,可以更加清楚的对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研究领域进行把握。如图5所示,聚类平均轮廓值(S值)大于0.7,表明该聚类是令人信服的。图中共呈现了10个聚类,分别是#1软法、#2社区共公共物品、#3社会工作、#4个体、#5过渡型社区、#6社会资本、#7协商民主、#8社会治理、#9社区自治。通过对每一个聚类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社区、社区自治、社会治理、协商民主等都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这说明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研究领域涉及范围较广泛。

Figure 4. Keyword co-occurrence network graph

图4.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Figure 5. Top 10 keyword cluster network atlas

图5. 排名前10的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

4.1.3. 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分析

关键词时区视图将关键词出现的时间和频率相结合,能够反映每个时期的研究重点和主题变迁。由于时间跨度较大,我们将时间切边变更为Years Per Slice = 5,即每五年进行一次切片分析,如图5所示,该图中共呈现了5个聚类,并按时间顺序呈现了聚类中相应的关键词共现情况。借助该图,我们可以分析主要的5个聚类在时间线上的发展状况。

该研究领域持续时间最长和强度最强的凸显词均为社区治理,在关键词聚类基础上,按照时间段来统计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见图6),在2010年以前,公众参与社区治理更多关注的是宏观管理层面,例如“社区治理”、“社区治理结构”等关键词;2010年以后,首先社区治理更加注重多元参与治理,特别是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其中,强调社会组织在其中的作用;其次公众参与社区治理注重治理的法治化;另外也更加开始探寻公众参与社区治理下的治理效果,这说明中国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研究者的研究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加强,研究主题和热点逐步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发展。

Figure 6. Time trend diagram of keywords in the study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图6. 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研究关键词时间趋势图

4.2. 突现词分析

CiteSpace软件的突变探测功能能够分析出该研究领域频次突然增加并持续一段时期的突现词。分析突现词可以了解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研究领域的热点情况与预测发展趋势。在图7中呈现的突现词中,它们体现了该研究领域在研究初期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话题与问题,“农村社区”、“城市化”、“社区居委会”“多中心秩序”和“基层党建”成为了热点话题,这表明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学者们越来越关注现实发展情况,更强调研究的实效性。

Figure 7. List of prominent words in the study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图7. 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研究突现词列表

5. 研究结果讨论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对2003~2020年中国知网中的CSSCI期刊关于公众参与社区治理542篇相关论文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关于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发文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中国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研究从总体来看起步虽晚,但发展迅猛,尤其是2014年后这一主题呈现爆发式增长,论文数量逐年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从最初的理论探究逐步过渡到了实践探究。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紧密相关。

二是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研究成果虽然不断增多,但就作者之间和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而言不太乐观,通过上文对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的分析我们发现,作者聚焦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研究的学者较多,较稳定的研究群体正在形成,但相关研究较为分散,核心网络尚未显现;不同机构关于社会治理创新的研究成果数量虽然差异不大,但研究机构之间的关联性比较薄弱,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合作仍有待加强。应该鼓励各科研机构之间不断加强合作关系,努力构建不同研究特色的科研力量群落,共同致力于中国社区治理研究,呈现出更多实用性和原创性成果。

三是从合作图谱分析明显发现,虽然研究社区治理的机构和团队较多,但各团队之间并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合作中心,说明我国社区治理研究仍缺乏比较系统的中心代表。研究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机构和团队也少之又少,公众参与社区治理可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发展格局。所以未来学者应该更加关注公众在社区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推动国家完善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渠道,不断增强社区治理能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6. 结语

社区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层逻辑 [4],在新时代的社会治理中正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下,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人民。公众参与是有效治理多元社会的重要基础。受长期传统的落后观念影响,我国目前许多人还存在着“官本位”思想,严重阻碍了公众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的开展。我们要如何实现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1) 确立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理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麻柳乡政府转变观念,将权力用来为民办实事,“乡干部悟出了为群众办实事的‘诀窍’:‘做什么,怎么做’,要让群众说了算” [5]。将“官本位”思想转变为“民本位”思想,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的意愿,让人民自己当家作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公众参与的广度;营造好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环境。比如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政府公务信息公开,没有充分透明的信息,公众参与只能是盲参,意见就没有意义。

2) 健全公众参与配套机制。有效的扩大公众参与社区治理,根本在于完善科学、民主和规范的公众参与机制 [6]。扩大公众参与社区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多个环节和步骤构成的复杂动态活动过程。要高效推进这项活动,离不开制定科学合理的参与机制。要扩大公众参与社区治理,完善民主的参与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前面的图谱分析中可以看出公众参与社区治理不断法治化,所以要扩大公众参与社区治理应以法治作为保障。

3) 创新公众参与社区治理方式。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构建电子政务系统,创新公众与政府上下互动、共同治理社区的现代方式。要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赋能公众参与社区治理,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智能化水平,让城市社区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2020年的新冠疫情来临之际,正是社区和公众联防联控,齐心协力,通过运用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互通,上下联动,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增强社区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杰, 陈超美. 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 北京: 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2016: 17.
[2] Chen, C. (2006)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7, 359-377.
https://doi.org/10.1002/asi.20317
[3] 罗文剑, 熊越越. 中国社区治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NKI (2000~2018年)文献的计量分析[J]. 学习论坛, 2019(6): 76-81.
[4] 陈晓春, 肖雪. 共建共治共享: 中国城乡社区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创新路径[J]. 湖湘论坛, 2018, 31(6): 41-49.
[5] 范伟国. “八步工作法”步步得民心[N]. 人民日报, 2004-7-5(1).
[6] 谭兴中. 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重庆市“麻柳经验”的启示[C]//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甘肃省行政管理学会: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200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