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黑色旅游研究比较与展望
Comparison and Prospect of Dark Tourism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DOI: 10.12677/SD.2021.114054, PDF, HTML, XML, 下载: 587  浏览: 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作者: 韩雨婕, 林锦屏*, 张 豪, 冯佳佳, 周美岐: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黑色旅游研究比较展望国内外Dark Tourism Research Comparison Outlook At Home and Abroad
摘要: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 1984~2020年间收录的672篇论文,从年度载文量、期刊来源分析、国内外作者发文量、来源地区及机构、国内外资助黑色旅游研究基金项目、研究内容5方面入手,重点分析比较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热点及其进展。综合分析发现: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早,研究程度深,已基本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而国内相关研究开展较晚,研究基础总体尚显薄弱。未来国内学者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创新黑色旅游研究方法;关注黑色旅游对旅游者、开发者及当地居民的影响。
Abstract: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ore collection of Web of Science and CNKI. It includes 672 articles from 1984 to 2020. Starting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annual number of articles, the analysis of journal sources, the amount of articles published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authors, source regions and institutions, 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funding for black tourism research, it focused 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hotspots and progres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ound that foreign research in this field started early. It has a deep research level and has basically formed a complete research system. While domestic related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late, and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is still weak overall. In the future, domestic scholars should strengthen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innovate dark tourism research methods;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dark tourism on tourists, developers and local residents.
文章引用:韩雨婕, 林锦屏, 张豪, 冯佳佳, 周美岐. 国内外黑色旅游研究比较与展望[J]. 可持续发展, 2021, 11(4): 436-445. https://doi.org/10.12677/SD.2021.114054

1. 引言

黑色旅游为旅游者出于好奇、纪念、求知、社交、认同等旅游目的到死亡、灾难、战争、暴力、恐怖袭击等黑色发生地,以纪念馆、博物馆、黑色事件遗址为载体,在旅游活动进行及结束时旅游者获得教育、警醒、缅怀的旅游体验,从而引起旅游者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波动。相较于绿色旅游、蓝色旅游等其他色彩旅游,黑色旅游的沉重向旅游者传达出难以言表的悲壮情怀,黑色旅游存在着伦理冲突、政治敏感、居民不满等问题,黑色旅游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滞后状态。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国内学者们才开始将黑色旅游引入研究视野与研究范围,目的是进一步增进旅游者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与爱国感。

黑色旅游研究已持续几十年,国外学者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国内在21世纪初才起步。所研究的内容涉及较为广泛,相继发表于国内外众多期刊上。但是国内学者对黑色旅游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体系,相较之下尚显薄弱。故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与总结,力图对黑色旅游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热点等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并提出研究展望,为黑色旅游的研究提供一定科学依据的参考。

2. 数据来源

本文外文文献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电子期刊数据库平台,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文献检索数据库,语种限定为“英语”,检索时间范围为“所有年份”(截止到2020年),以“Dark Tourism”为主题对外文文献进行检索,在剔除书评、访谈、消息、社论、会议摘要后,最终获得外文文献534篇。中文文献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不做限制(截止到2020年),采用高级检索类型,以“主题”为检索项,以“黑色旅游”为检索词,语种限定为中文,期刊来源类别不做限制,剔除无关性论文,最终得到契合主题的138篇中文文献。据此,共获取了1984~2020年间672篇国内外文献,这些文献虽不能完全代表黑色旅游的所有研究成果,但基本能客观反映国内外黑色旅游发展的研究动态。

3. 国内外文献基本情况

3.1. 年度载文量

据此,国外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图1):

Figure 1. Annual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abroad from 1984 to 2020

图1. 1984~2020年国外载文数量年度分布

1) 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2009年)。国外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将黑色旅游纳入研究视野,但在研究伊始尚未明确提出到与死亡或灾难有关的地方进行旅游活动即为黑色旅游,直到20世纪90年代Lennon J等才提出定义出这种旅游活动称之为黑色旅游。发文篇数较少,每年发文量不超过10篇,在2009年出现这个阶段的发文峰值。该阶段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为主,研究内容多是对黑色旅游相关概念的分析,研究内容较单一。

2) 拓展阶段(2010~2014年)。这一阶段国外对黑色旅游研究呈扩张态势,国外年均载文量为15.8篇,较之起步阶段有较大幅度增长,在此阶段高峰期达到20篇/年,与起步阶段相比,研究内容从以往单一对黑色旅游概念的研究不仅拓展到黑色旅游的开发、管理,国外学者还开始关注黑色旅游者的体验、行为及动机等。

3) 提升阶段(国外:2015年~至今)。国外刊文量大幅提升,载文总量远超前两个阶段的总和,该阶段发文量占文献样本总量的75.5%,在2019年发表了91篇有关黑色旅游的论文,达到历年来发文量的峰值。这一时期黑色旅游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研究方法由定性分析转为定量分析。研究内容在关注黑色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同时,还将对旅游者的情感分析引入到研究中,这表明国外的黑色旅游研究成为了一个趋于成熟的热点研究领域。

Figure 2. Annual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China from 2006 to 2020

图2. 2006~2020年国内载文数量年度分布

图2,国内研究整体呈波动阶段,2006年国内学者在中文期刊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黑色旅游的论文,从此黑色旅游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2008年在四川汶川发生“5.12”特大地震,这使黑色旅游成为当时旅游领域的研究热点,故在2009年达到黑色旅游研究阶段的发文峰值19篇。在此之后,黑色旅游又逐渐淡出学者的视野,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又助推了黑色旅游的发展。总体来说,国内黑色旅游相较国外仍较落后,研究方法以定性方法为主,定量研究较少;研究内容从最开始的概念研究发展为对黑色旅游的开发管理、景区发展模式再到旅游者行为研究,研究内容的演变与国外相似,体现出旅游发展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3.2. 期刊来源分析

不同的期刊所反映的文献水平也不同,黑色旅游文献见于众多期刊,期刊类型涵盖旅游、经济、文化、生态等多种领域。从表1来看,国内外关于黑色旅游的文献共包括近250种期刊,但以刊出1篇论文的期刊占大多数,国内载文量前8位的期刊占文献总数的32.39%,而国外载文量前8位的期刊占文献总数的27.52%,文献并没有集中来源于几个期刊,可以看出来源期刊类型具有广泛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性。其中,《旅游学刊》是国内影响因子最大的旅游学术期刊;而《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等均为全球相关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都为JCR的1区期刊,发文量多,可反映出国外黑色旅游研究领先于国内。

Table 1. Names of major source journal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number of articles and their proportions (%)

表1. 国内外主要来源期刊名称及载文量篇数及占比(%)

3.3. 国内外作者发文量、来源地区及机构

国外黑色旅游研究以学者国籍作为统计依据,有以下几点需作说明:每篇文献有一个或多个作者;部分文章是由不同国籍学者跨国别合作。按照七大洲进行统计划分,可知黑色旅游领域的研究,欧洲和北美洲籍的学者占绝大部分,欧洲籍学者数量居首位,共224人。北美洲籍学者居第二位,有103人;非洲与南美洲籍学者人数较少;欧洲籍学者以英国、荷兰居多,均在20人以上。亚洲籍学者中国籍学者最多,达44人。黑色旅游从欧洲起源,受欧洲学者关注较多,同时以欧洲为中心,辐射其他各大洲。

据统计(图3),国内黑色旅游研究学者主要来自于高校或教育研究单位,发文量最多的学者分别是王金伟、谢彦君、方叶林,均发文4篇;其次为张捷,发文3篇;大多数学者发文2篇。从发文机构看,南京大学发文较多,其次为成都理工大学,由此可以看出不同机构间存在研究深度、广度的差异。

3.4. 国内外资助黑色旅游研究基金项目

由于国外研究中受基金资助较多,故国外选取发文数量(≥3篇)的基金,尝试结合期刊论文与科研课题,基本能客观反映国内外对专业认同研究的重视程度及优秀成果。

表2,总体来看,国外受基金资助并发文的黑色旅游研究篇数较多,并且大多数都被国家级基金支持,其中也有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国内学者的研究发表到国外高等级期刊;其余支持基金主要来源于日本、加拿大及欧盟等。国内受国家级基金支持并发文的共有22篇,其余均为省级基金支持,资助该主题文献的基金较为分散,受重视程度明显小于国外。

Figure 3.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by domestic black tourism scholars

图3. 国内黑色旅游研究学者发文量

Table 2. Statistics on the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funding black tourism research fund projects and publications

表2. 国内外资助黑色旅游研究基金项目与发文数量统计

4. 国内外黑色旅游研究内容与研究热点

4.1. 国内黑色旅游研究内容与热点

(一) 黑色旅游者体验

宣东红指出黑色旅游为旅游者通过亲自对灾难发生地、灾难纪念地的游览或运用科技手段模拟灾难旅游情景的游览体验,从而获得缅怀、追忆、教育、警示等目的的旅游体验活动 [1]。黄玉理研究发现研究了旅游者对黑色旅游开发载体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2]。方叶林构建了战争纪念馆游客旅游动机对体验影响的结构关系模型,进一步探索旅游体验的本质 [3]。谢伶指出黑色旅游地给旅游者带来的情感体验是复杂而痛苦的。回归现实世界,成为旅游者对这个世界上生存、舒适、珍藏自己幸福的价值意义、感知及思考 [4]。梁璐基于情感地理学研究视角,运用调查问卷、认知地图以及情感分析等方法,分析游客情感体验的社会性特征、空间性特征和时间性特征 [5]。郭英之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法探讨中外游客在参观纪念馆前的动机和认知、参观过程中的原真性体验和参与度、参观后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六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总结中外旅游者对黑色旅游认知体验上的跨文化差异 [6]。宋竹芳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案例,利用线上用户生成内容数据,对中文、英文、日文描述的旅游体验进行分析,基于游前–游中–游后的时间逻辑构建了黑色旅游体验的结构模型 [7]。

(二) 黑色旅游者动机

朱俭根据旅游心理学的旅游动机理论,探讨黑色旅游的动机,得出相关结论,这是对黑色旅游开发和管理的有益探索 [8]。于萍指出旅游者参观黑色旅游的动机可能是出于纪念、怀旧、寻根、敬意、爱国或宗教的原因,也可能出于病态的好奇心或窥视欲,或仅仅出于娱乐、休闲、放松的目的参与黑色旅游 [9]。徐蕾从目的地居民对黑色旅游的态度入手,从居民的心理特征出发,分析居民对旅游者动机的感知,及对当地黑色旅游发展的影响 [10]。朱娜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研究黑色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探析旅游者开展黑色旅游活动的驱动因素 [11]。沈苏彦在“动机–体验–收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黑色旅游体验和收获的结构模型,揭示黑色旅游体验和旅游收获的影响因素 [12]。阮英花从游客角度出发,以北川地震遗址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黑色旅游中游客的出游动机,并探讨了游客特征与出游动机之间的关系 [13]。郑春晖指出旅游动机越强,旅游限制越弱,参观者选择重游和推荐意愿越强,反之亦然,研究发现为黑色旅游目的地管理提供了参考 [14]。

(三) 黑色旅游的开发

胡传东探讨了黑色旅游的供给机制、需求机制和体验机制,并针对黑色旅游的敏感性、风险性等五大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发展黑色旅游是有益的开拓 [15]。洪文文强调在开发黑色旅游资源方面,利益相关者权利的冲突与不和谐已经成为黑色旅游发展的一大障碍 [16]。邹宏霞认为黑色旅游发展的思路无非是在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和管理下,加强与旅游机构的合作(作为文化管理部门、旅游管理部门等),根据旅游者需求,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 [17]。杜文霞总结出我国黑色旅游的客源市场范围狭窄,缺乏市场基础和经验,并且会产生消极影响 [18]。李慧新根据社区参与和旅游伦理理论,分析黑色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 [19]。陈敏基于RMP昂普理论,对北川地震遗址黑色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北川地震遗址黑色旅游的开发模式、资源挖掘、产品构建、环境保护等问题,为北川县黑色旅游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0]。

4.2. 国外黑色旅游研究内容与热点

(一) 黑色旅游者体验

Oren Gila探讨旅游者在参观奥斯威辛集中营期间的情感体验,以及从参观中获得的认同感知 [21]。Jamalian Mandi研究了儿童在参观黑色旅游地时,儿童在游前游中游后所对该旅游地的体验 [22]。Wang Enxu通过对中国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的旅游者进行调查,通过PLS-SEM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黑暗的旅游目的地会引起游客的敬畏,这是一种旅游者真实性的体验,这也表明敬畏度对民族认同具有积极作用 [23]。Sharma Pramod通过调查对598位参观印度黑色旅游地的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证实了体验质量在黑暗旅游中对满意度和重游意图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24]。Qian Lili以地震遗迹的小镇北川为研究案例,通过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证明了在黑色旅游中,构建认知–情感,满意度和行为意图(场所保护)的框架是一种了解游客心理体验的有效新方法,它以定量的方式创新性地证明了唤醒的记忆(第一手或第二手)是影响现场认知和情感的前因,而过去的经验起到了调节作用,既影响了黑色旅游体验的程度,也影响了黑色旅游体验的内在联系 [25]。Magee Roxanna基于案例调查法对黑色旅游者的体验进行研究 [26]。Chang Te-Yi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了旅游者的黑色旅游者的体验,动机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黑色旅游动机可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质量 [27]。

(二) 黑色旅游者动机

Hartmann Rudi研究考察了北京西南边缘附近的两个旅游景点:地标性的“马可波罗”桥和邻近的万坪市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博物馆,指出黑色旅游者的主要动机是了解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的抵抗 [28]。Iliev Dejan指出许多旅游者到黑色旅游地参观是对文化遗产,学习,教育,对黑色地点发生的事情等方面的渴望和兴趣 [29]。Mangwane探究参观赫克托·皮特森纪念馆和博物馆(HPMM)旅游者的动机,这是南非的一个标志性黑色旅游场所,有205位旅游者完成了调查问卷。通过因子分析揭示了七个动机因素。发现新事物和知识寻求,记忆和好奇心被认为是访问HPMM的三个主要动机。发现新十五和寻求知识是与全球其他地区的类似研究相似的主要动机。逃逸和放松通常被认为是参观古迹遗址的主要动机之一 [30]。Wang Suosheng指出归属感动机是影响旅游者参观黑色旅游最主要的动机之一,当地居民参与黑色旅游,丧亲会影响他们的动机和支持黑色旅游的态度 [31]。Isaac Rami Khalil旨在考察旅游者前往韦斯特博克(Westerbork)作为荷兰标志性黑色旅游地的动机,通过调查问卷获取一手数据,该问卷由238名随机选择的荷兰游客填写,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人们访问韦斯特博克的主要目的是“自我理解”,“好奇心”,“良心”,“必游性”和“排他性” [32]。

5. 研究评述与展望

在旅游市场不断发展黑色旅游的同时,对黑色旅游的研究和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黑色旅游的长期发展必然需要科研的支持。国内对黑色旅游的研究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定位,使得旅游者在黑色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满意度和体验度都亟待提高。

根据国内外研究情况的主要差异,国内黑色旅游的发展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因此必须开展针对我国自身特点的旅游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黑色旅游文献的归纳、梳理和总结,提出国内学者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和深化对黑色旅游的研究:

1) 加强黑色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国内对黑色旅游的研究大都停留于对黑色旅游的概念界定、资源划分、旅游开发,对黑色旅游者的相关研究关注度不高。国内黑色旅游研究始于本世纪初,但因学者的学术背景、研究视角、地域差异等的不同,学者们对黑色旅游的相关定义以及相关认知未达成共识,导致黑色旅游的研究一直缺乏理论体系的支撑,阻碍了后续研究。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应完善其基础理论研究体系,应该多理论结合与多学科交叉研究,未来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

2) 创新黑色旅游研究方法,定量定性研究相结合。黑色旅游涉及经济学、文化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其内容复杂多样,因此完善并创新黑色旅游研究方法非常必要。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学者主要以描述性的定性分析为主,以问卷调查、参与式访谈法等手段获取数据,少有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应该关注国内外的创新黑色旅游研究方法,构建适合我国黑色旅游研究的相关模型,强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3) 关注黑色旅游对旅游者、开发者及当地居民的影响。黑色旅游属于恐怖景观旅游,在黑色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应该结合政府、当地居民、当地社会组织的意见,进行可持续开发,尽量使得在开发过程中,当地居民的心理状态不被破坏,注重当地居民的实际诉求,不让当地居民受到二次伤害。在旅游者的参观过程中,学者也应该注重旅游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使得黑色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老年人群消费需求驱动下冬季避寒旅游地生态适宜度研究”(41561031);云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博物馆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昆明市为例”(202003005)。

参考文献

[1] 宣东红. 基于黑色旅游视角下汶川灾后旅游重建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4(9): 76-77, 94.
[2] 黄玉理, 马丽, 杨寒, 谢兴帅. 旅游者对黑色旅游开发载体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1(2): 192-195.
[3] 方叶林, 黄震方, 涂玮, 王坤. 战争纪念馆游客旅游动机对体验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例[J]. 旅游科学, 2013, 27(5): 64-75.
[4] 谢伶.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黑色旅游地感知形象研究——以四川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为例[J]. 旅游论坛, 2016, 9(5): 47-53.
[5] 梁璐, 代莉, 田嘉申, 张雅如, 李雪莲. 情感地理学视角下纪念性恐惧景观地游客体验特征分析——以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为例[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8(6): 884-892.
[6] 郭英之, 肖嘉颖, 谭慧敏, 林立军. 黑色旅游原真性认知体验的跨文化路径机理差异研究——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中外旅游者为例[J]. 泰山学院学报, 2019, 41(5): 41-55.
[7] 宋竹芳, 张高军, 李树民. 黑亦非黑: 基于线上数据的黑色旅游体验及群体比较[J]. 旅游学刊, 2019, 34(5): 90-104.
[8] 朱俭, 何海群. 黑色旅游的旅游动机浅析[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0(1): 91-92.
[9] 于萍. 黑色旅游的发展及社会文化影响[J]. 改革与战略, 2011, 27(10): 131-133.
[10] 徐蕾. 黑色旅游目的地居民态度及情感保护[J]. 学理论, 2011(12): 79-80.
[11] 朱娜, 宋玉洁. 旅游者开展黑色旅游活动的动机分析[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14): 72-73.
[12] 沈苏彦, 赵锦, 张晓彤. 黑色旅游动机、体验与收获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8(5): 20-24.
[13] 阮英花. 黑色旅游参观者动机研究——以北川地震遗址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5(6): 226+230.
[14] 郑春晖, 张捷, 钱莉莉, 张宏磊, 年四锋. 黑色旅游者行为意向差异研究——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J]. 资源科学, 2016, 38(9): 1663-1671.
[15] 胡传东, 罗仕伟. 黑色旅游开发探索[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6): 119-125.
[16] 洪文文, 方百寿. 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的中国黑色旅游开发研究[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8(8): 75-78.
[17] 邹宏霞, 苑伟娟. 我国“灾难旅游”可行性开发与对策[J]. 经济地理, 2008(4): 688-691.
[18] 杜文霞. 黑色旅游及其开发的SWOT分析[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8(2): 121-124.
[19] 李慧新. 黑色旅游利益相关者探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12): 213-214.
[20] 陈敏, 张楠. 基于RMP分析的黑色旅游开发研究——以北川地震遗址为例[J]. 中国科技信息, 2012(15): 124, 132.
[21] Oren, G., Shani, A. and Poria, Y. (2021) Dialectical Emotions in a Dark Heritage Site: A Study at the Auschwitz Death Camp. Tourism Man-agement, 82, Article ID: 104194.
https://doi.org/10.1016/j.tourman.2020.104194
[22] Jamalian, M., Kavaratzis, M. and Saren, M. (2020) A Happy Experience of a Dark Place: Consuming and Performing the Jallianwala Bagh. Tourism Management, 81, Article ID: 104168.
https://doi.org/10.1016/j.tourman.2020.104168
[23] Wang, E., Shen, C., Zheng, J., Wu, D. and Cao, N. (2021)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Awe in Dark Tourism.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4, 1169-1183.
https://doi.org/10.1080/13683500.2020.1782857
[24] Sharma, P. and Nayak, J.K. (2020) Examining Experience Quality as the Determinant of Tourist Behavior in Niche Tourism: An Analytical Approach. 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 15, 76-92.
https://doi.org/10.1080/1743873X.2019.1608212
[25] Qian, L., Zhang, J., Zhang, H. and Zheng, C. (2017) Hit Close to Hom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Past Experiences on Tourists’ On-Site Experiences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in Post-Earthquake Site.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2, 936-950.
https://doi.org/10.1080/10941665.2017.1362019
[26] Magee, R. and Gilmore, A. (2015) Heritage Site Manage-ment: From Dark Tourism to Transformative Service Experienc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35, 898-917.
https://doi.org/10.1080/02642069.2015.1090980
[27] Chang, T.-Y. (2014) DARK TOURISM: 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on the Benefits of Experience. Revista Internacional De Sociologia, 72, 69-86.
https://doi.org/10.3989/ris.2013.08.06
[28] Hartmann, R. and Su, M.M. (2020) Tourism to Lu Gou Qiao: Endur-ing Scenic Qualities of a Landmark Bridge and a Difficult Legacy of a Conflict Site. 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 18, 75-82.
https://doi.org/10.1080/1743873X.2020.1818762
[29] Iliev, D. (2020) Consumption, Motivation and Experience in Dark Tourism: A Conceptual and Critical Analysis. Tourism Geographies, 62, 232-245.
https://doi.org/10.1080/14616688.2020.1722215
[30] Mangwane, J., Hermann, U.P. and Lenhard, A.I. (2019) Who Visits the Apartheid Museum and Why?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Motivations to Visit a Dark Tourism Site in South Afric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e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13, 273-287.
https://doi.org/10.1108/IJCTHR-03-2018-0037
[31] Wang, S., Chen, S. and Xu, H. (2019) Resident Attitudes towards Dark Tourism, a Perspective of Place-Based Identity Motives.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2, 1601-1616.
https://doi.org/10.1080/13683500.2017.1390553
[32] Isaac, R.K. and Cakmak, E. (2014) Understanding Visitor’s Motivation at Sites of Death and Disaster: The Case of Former Transit Camp Westerbork, the Netherlands.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17, 164-179.
https://doi.org/10.1080/13683500.2013.77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