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夯实美丽中国建设基础
Strengthe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and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Beautiful China
DOI: 10.12677/AE.2021.114181, PDF, HTML, XML, 下载: 449  浏览: 741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黄艳华, 文学禹: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实践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Concept Practice
摘要: 大学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主力军。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大力推动其进教材、进课、进头脑。本文着重探讨了高校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进”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的可行路径,以及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创新形式。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hina”. To carry ou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must adhere to the guidance of Xi Jinping’s thoughts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vigorously promote it into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rooms and mind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ffective way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 “three advances” of Xi Jinping’s thoughts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feasible path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s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he innovative form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actice activities.
文章引用:黄艳华, 文学禹.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夯实美丽中国建设基础[J]. 教育进展, 2021, 11(4): 1172-1175. https://doi.org/10.12677/AE.2021.114181

1. 引言

“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思想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在具有独立自我意识的同时,还要意识到自我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同一性、整体性和共生性。” [1]。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建成美丽中国是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一。为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等六部门日前联合发布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鉴于生态文明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夯实美丽中国建设基础。大学生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建设的主体,探索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意识中植入生态文明基因,意义重大而深远。

2. 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进”

“我们党历来就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到当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上升到五位一体高度,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纳入国家现代化目标之中,并且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就在理念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解答了时代之问,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目标、路径和原则,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借鉴吸收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以及国外生态理论的优秀成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是新时代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有着强大的现实指导作用。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大力推动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青年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该如何切实担当起历史使命,发挥好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优秀文化传承的四大职能,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研究探讨的热点,亟待破题。” [3]。高校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进”,应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开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公共课程,系统讲述其丰富内容,提升青年学生的生态文明理论素养;二是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结合国情、世情展开针对研究,在研究中丰富生态文明知识,认同党的生态方针政策,自觉听党话,跟党走;三是举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报告会,邀请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理论探讨、邀请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人物畅谈成功经验等,用理论和实践的力量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

3.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着重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既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未来美丽中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服务于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目标,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

“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对于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作用重大。调研结果显示个人层面的性别因素、家庭层面的经济状况等因素、高校层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因素、社会层面的媒体宣传等因素、国家层面的执法力度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有显著影响。为此应大力开展大学生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着力实施分类培养,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优化生态文明培育环境,全力构建大学生生态文明主体协同教育机制。” [4]。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要将生态大学建设标准纳入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之中,从顶层设计,制度建设、资金保障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与充分支持,且将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和践行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重要考核指标;要抓住课堂教育主阵地,开设生态文明公共课程或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确保全体学生都能通过课堂获得较为全面深入的生态文明知识;要采用多种方法强化学生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生态文明意识,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节能节水,不浪费粮食,不乱扔垃圾等生态文明习惯;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培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通过校际、院际、课程间合作等方式推出优秀示范课程,共同编写优质教材,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方式提升生态文明教育实效。

4. 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投身生态实践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践行知行合一,将实践教学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丰富实践育人有效载体,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识。实践育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理论教学的有力佐证和有效补充。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投身生态实践,能够帮助他们在探索和体验中丰富生态文明知识,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坚定生态文明信仰,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除了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外,民众的低碳生态文明意识显得愈加重要。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如何在高校大学生中倡导和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事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意义影响重大而深远。” [5]。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要注重环境育人,打造绿色生态校园环境。按照生态校园标准建设的花园式自然环境,生态科技支持的管理系统,生态文明理念凸显的场馆设计等于潜移默化中培养人造就人,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最好载体;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课题,多途径大力开展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如:实地生态调研、生态科技小发明、生态主题研究性学习、生态保护舞台剧展演、资源节约宣传视频拍摄等,让学生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将生态文明意识深深扎根于头脑之中;要展开横向合作,充分利用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博物馆、美丽乡村等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等各种“户外教室”,引导学生去探索、去体验、去发现,一方面丰富了学生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成为生态文明志愿者等,在全社会宣讲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时代的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要使命,也是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认清自己这一代人肩上的职责和使命,积极主动参与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一代人的新贡献。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9A02)、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20YBZ02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ZDB001)、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GGO3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峻岭, 何一婷.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3): 8-11.
[2] 王晋晓, 刘树宏. 新时代民族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J]. 南方论刊, 2018(4): 84-86.
[3] 汪建云. 高职教育责任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7): 73-76.
[4] 屈朝霞, 齐秀强.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培育实证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4): 111-116.
[5] 吴远远. 低碳经济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以福建师范大学学生为例[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S1): 164-166.